全部 教案幼儿园教育亲子活动亲子游戏
  • 父母再难也别对孩子发这样的牢骚,发泄了你的怒火却毁了孩子
    父母再难也别对孩子发这样的牢骚,发泄了你的怒火却毁了孩子

    你怎么这么没用,你怎么这么笨呢 当自己在做事比较忙死,孩子还来打扰你让你帮忙,心烦意乱下会嫌弃孩子,直接脱口而出:你怎么这么笨呢,这都不会,又或者孩子怕生,见到自己的朋友或者亲戚时没有打招呼,家长为了找会面子就笑着说:我孩子就是这样比较没用,都不会叫人,你自己看似有心或者无心的举动,伤害的都是孩子的内心。 你再怎么怎么样,我就不要你了(我就把你送人了) 你再不好好吃饭,我就把你送人了,你再不好睡觉,我就不要你了,你再哭闹,你就跟别人走吧我不要你了......,这样的话是父母最常说的,也是最伤害孩子的一句话,会让孩子越来越没安全感,其实说这些话都是为了惩罚孩子,但是惩罚的目的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是变的没安全感。 你和别人一样大,为什么别人可以你不可以呢? 父母怕孩子拿自己和别人的父母比较,而孩

  • 10个小技巧,让你明明白白立规矩!
    10个小技巧,让你明明白白立规矩!

    规矩对孩子的成长不但起着约束作用,更会使孩子得到安全感。但有时父母费尽心思立的规矩,在没有父母的干涉下孩子很难遵守,即便遵守了也只是一时。然而,总有一些没有副作用的技巧,能让孩子尊重你设立的规矩并开心的遵守下去。 1 父母要问自己,你想通过给孩子订立规矩达到什么目的,以及针对自己的孩子订立哪些规矩是必要且重要的。如果在要出门的时候,你责怪孩子没有穿好鞋,可平时都是你亲自帮他穿。这时责怪孩子只会让你烦躁,让孩子沮丧。专家建议的指导原则是,父母可以在纸上为孩子列出三个方面的规矩:自我照顾(如刷牙)、家庭责任(如收拾碗筷)以及外出时的要求(如未得到父母允许,不能吃拿别人给的东西)。 2面对稍大点的孩子,你一旦决定了所有的规矩,就尽量用孩子能听懂的话,解释清楚设立此项规矩的原因及重要性。比如可以和孩子解释说“我们要收拾好自己的屋子,这样寻找和存放东西

    标签:亲子教育
  • 优秀的孩子离不开阅读,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优秀的孩子离不开阅读,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我们来分享@四叶草qw的育儿经验,她家的宝贝从8个月就开始看书了,如今2岁已经养成每天都要看书的好习惯。她是怎么做到呢? @四叶草qw: 绘本,在小森森3个多月的时候就已经从群里的妈妈那有了一些了解,也收藏了很多篇类似《最适合孩子的100本绘本》,《绘本就挑这50本》等文章。还自己总结了一份小书单,想着在他能独坐的时候要照 着书单上的书本买来一起阅读。 但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快的,在白天忙着上班晚上回来忙着喂奶换尿片的日子里,小森森一下子就8个月了。恰好看到张思莱奶奶说她的孙子一直看《小熊宝宝系列》绘本,马上网购了一套,这也成了小森森人生第一本书。书收到后我在心里描绘了一幅下班后我坐沙发上小森森坐我怀里安安静静的看绘本的美好的亲子共读的蓝图,乐得直笑。 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在共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几个问题,与大家分享。 问题一:对绘本一点兴趣也没有

    标签:亲子阅读
  • 提醒:家长带孩子进电影院应该注意什么?
    提醒:家长带孩子进电影院应该注意什么?

    不过很多时候,带娃儿看电影并没有想象中的省心,喜欢在电影院闹腾的娃儿,让爸妈的心好累。特别是第一次带娃儿上电影院,其中可包含了不少学问。 带娃看电影,关于年龄那些事 首先,电影院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带娃场所,特别是小宝宝,先不说孩子能不能静静地坚持看完电影,光是电影院嘈杂的声音和绚丽的影像就可能会对宝贝的心理和生理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家长最好根据孩子的年龄,判断要不要开始带自家孩子上电影院。 4岁以下的孩子不适合上电影院。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很差,很难完整看完一部电影。而且在听觉发育期间,超过90分贝的声音就可能对孩子的听觉造成损伤,电影院的噪音强度可达120分贝。 5岁以下年龄段的孩子不适合频繁看电影,眼部肌肉和视觉系统还未发育成熟,特别是频繁观看3D影像,可能影响眼睛的正常发育。” 7岁左右的孩子不要频繁观看3D电影,7岁以上一年看一次3D影片,7岁以下儿

    标签:儿童电影
  • 孩子的很多问题,解决只需要这五句话!
    孩子的很多问题,解决只需要这五句话!

    五个月前,收到一个孩子的求助信息,大意是这样: 自从她上了小学六年级之后,一直博得班主任老师的信任和博爱,最近新来了一个语文老师也是非常喜欢她,经常让她帮忙做些什么。可是因为这样,引来了很多同学的嫉妒,包括她们的班长。 有一次,班长不在,老师让作为副班长的她总结一下班上的情况,在她发言结束的时候,班长回来了,老师让班长补充几句,之后,班长蹬着她说了一句话:“你是当你自己是正班长了是吗?” 她觉得很委屈,哭了。这时,有个同学过来安慰她,这个同学原本是和班长他们的关系很好,这会能过来安慰自己,很感动,和她聊了很多心事。几天后,才知道,这个同学是过来打听消息的,本来感觉自己已经原谅了他们,却再一次受到了伤害。 后来,有人把她的日记本撕烂了,总是有意破坏她的东西。合伙欺负她的正是坐在她前面的“冤家”(孩子的描述),班长、还有几个不怀好意嫉妒他的

    标签:亲子教育
  • 帮助孩子学会抵制诱惑,不能忽视“需要”与“想要”概念
    帮助孩子学会抵制诱惑,不能忽视“需要”与“想要”概念

    芝麻街的甜饼怪对饼干的喜欢程度是众人皆知,一看到饼干他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马上吃掉。今天芝麻街上来了一位客人,他就是在《X战警》中扮演万磁王、在 《指环王》中扮演甘道夫的英国著名演员伊恩·麦克莱恩爵士(Ian McKellen)。可爱的伊恩先生邀请甜饼怪一起学习并为孩子们表演词语“忍耐”!快来看看吧! 孩子可能对“忍耐”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会开始学着抵抗诱惑、学会忍耐。但是由于孩子年纪尚小,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够完善,因此,要帮助他们克制欲望,或许应该让他从小学会“需要的”和“想要的”(Needs VS wants)的概念! 什么是“需要的”和“想要的” “需要的”和“想要的”是帮助孩子学会忍耐和自我控制十分重要的概念。 “需要的”就是那些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没有了它们,我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就无法得到保证,例如空气、水、食物等;而“想要的”则是我们希望得到的东西,但是没有

    标签:亲子教育
  • 有一种摧毁叫“圈养”
    有一种摧毁叫“圈养”

    马克思曾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无法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我们需要家庭,朋友和各式各样的社会关系。但是有些家长以保护的名义给孩子筑起了爱的篱笆,阻断了伤害也阻碍了孩子尝试和社会建立的各种联系。也许就目前来说他貌似在爱的围墙中快乐健康的成长,但是从长远来说,他缺失了作为一个社会人很重要的一块:与他人的交往能力! 是爱还是害,我们应该从长远的效果来看。3~6岁这个年龄段,孩子会比较喜欢和妈妈在一起,所以这个阶段,只要妈妈是一直在身边的话,那么妈妈将承担大部分的教导,这段时间妈妈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妈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带来极其重要的引导,当然爸爸的角色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在这个时候爸爸更多是辅助妈妈去教养孩子。 如果说妈妈的教育是为人的话,那爸爸的教育则更侧重于处事。七岁之后,教育的职责重心向爸爸开始转移,这时候孩子会开始更多的走出家门,

    标签:亲子教育
  • 父母没有自己的团体,又怎么培养孩子的领导力?
    父母没有自己的团体,又怎么培养孩子的领导力?

    下了楼,我对犇犇说:“那位哥哥也学跆拳道,只是爱打小朋友。学跆拳道让自己变得更强,不是为了让所有人都与自己为敌,而是……”“而是要保护自己的团队。”孩子抢过我的话头,本想再次嘱咐他即使保护团队也要首先使用智慧,武力只能用于不得已之时,可我不想扫他的兴,毕竟在他小小的心里,已经开始装着他的小团体。 7岁孩子的“跑男团” 犇犇七岁,小学一年级,在他的学校,他有他的民间团体——属于他们的“跑男团”。 他是队长小猎豹郑恺(擅自更换队长),冯李卓是副队长邓超,蔡永红是李晨、郭雅婷是baby……谁力气大、谁擅长跑、谁胆小、谁滑溜,他似乎也都清楚。 接他放学时,他都是一边向我叙述他们这一天的跑男战况,一边从兜里掏出他的小纸片,上边记录着他们那天团队里的战斗情况和out结果。有时独自在家时,他也会用它的磁力棒或者积木,想象着

  • 亲,你的爱是暴力吗?
    亲,你的爱是暴力吗?

    可是,亲,你知道吗?当你爱得不恰当时,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甚至暴力。这种不恰当的爱会转化成负能量寄存在孩子体内,伤害着他,而且这种伤害还可能很长久。 《爱暴力》一书的作者柏燕谊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发生在身边的3个真实案例。看看你是不是也经常这样“爱”着孩子。 对孩子错误的不当归因,让孩子不懂反思,这就是爱暴力中的一种镜头定格1:妈妈替你出气!天天是个像洋娃娃一样的小女孩,大眼睛、卷头发,说话奶声奶气的。一次,她在地板上玩玩具,自己不小心被板凳绊倒了。妈妈看到后,惊恐地跑过来边打小板凳边对天天说:“都怪小板凳把我家天天绊倒了,妈妈打它替你出气。”天天开始睁大眼睛看着和凳子生气的妈妈,禁不住“哇”一声大哭起来。 真相 孩子在想:其实我真的并不太痛,但是妈妈你那么大声地说话和气愤的样子把我吓坏了! 这位妈妈的“爱”,让

  • 如果你希望有个爱读书的孩子,那么你不应该做的是。。。
    如果你希望有个爱读书的孩子,那么你不应该做的是。。。

    他真正爱读书,是从小学二三年级才开始,而且一发不可收,上厕所端着书坐很久,晚上睡觉之前催很多遍,还在熬夜读喜欢的书。有几次关了灯,还偷偷摸摸用KINDLE看书。 其实,周围的孩子,全部都是这种状态,尤其对故事书最突出。且在速度和数量上,总是“喂不饱”的感觉。 这是因为,阅读本来就是一件愉悦和享受的事情,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不是什么需要挖掘的兴趣和万小时理论需要培养成天才的技能。 我们家长能做的,是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和适当的引导。 相反,我们更应该注意不要做这几件事情,来破坏孩子阅读兴趣的水到渠成。 第一 死守书单,且不达量不罢休。 列参考书单是个好习惯,可以开阔眼界,接触到尽可能多的好书。 但不能认为书单中的书就必读,孩子不爱读,达不到书单中的量就耿耿于怀。尤其见别的家长,陪伴孩子读上

    标签:亲子教育
  • 忍无可忍时能不能打孩子?很多爸妈都在问!
    忍无可忍时能不能打孩子?很多爸妈都在问!

    导致孩子死亡的真正原因,却是因为孩子颅内挫裂伤,这位年轻的妈妈顿时傻眼了,回想起来,就是因为孩子作业没写好,当时气愤,打了一下孩子的后脑勺,导致这一惨剧的发生…… 至今这位妈妈追悔莫及,感觉自己犯下了弥天大罪。 这真不是危言耸听。 但是对孩子“动动手”的行为,在中国家长意识中,貌似是司空见惯。多数家长认为,打孩子只要不过分,能起到震慑作用还是可以的。 不是吓唬妈妈们:有的时候,一个小小的暴力举动,真的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这种“震慑”到底会造成什么影响? 首先来说,每个有孩子的家庭,孩子调皮捣蛋让我们头大的时刻,家长们都不免对孩子进行过“身体上的责罚”。有的家长打孩子有个度,但是也不免有脾气大的家长们,一旦下手便不能控制自己,一发不可收拾。 往往,这种孩子哭,大人闹的场景弄得整个家庭气氛都很不好也就算了

  • 父道人家,职场高管到全职奶爸
    父道人家,职场高管到全职奶爸

    后来看到他在朋友圈发的分享,照片里满满的父爱溢出来,我太想邀请他来公号分享了,但每每欲言又止,想想他当年的小时工资,我觉得实在不好意思占用他时间替我写稿啊。最近一次,当他和我分享他给儿子创作的歌曲时,我实在忍不住就提议了,也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没想到他一口答应,而且很快就有了今天这篇文章。 在父亲节前夕,我想用这篇文章祝所有奶爸们节日快乐。 也希望趁着这个父亲节,我们都可以有个反思清零的机会,不管以前做得如何,今后我们都可以做得更好。 毛毛爸爸创作送给儿子的歌,我被最后那段父子对话暖到不行 最近一段时间有朋友想让我在圈里或平台上分享下自己当爹-全职奶爸的经历和感悟,之前推掉了一些邀请,一方面觉得自己就是尽了当父亲的本份,没啥,另一方面也缺少时间去整理自己的思路。但当大J跟我聊起这件事时,我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原因很简单我是大J小D的铁粉,她发的

    标签:奶爸
  • 张泉灵致儿子:让世界长大的最好方法是阅读和经历
    张泉灵致儿子:让世界长大的最好方法是阅读和经历

    张泉灵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亲爱的晨华: 昨天,我“不小心”看到你的网页浏览记录。你七岁,刚开始学会自己用电脑搜索这个世界,你还不知道消除浏览记录的技术方法和必要性,你还和我共用一个电脑。于是,我就不小心地了解了你的长按。我有点恶作剧的小窃喜,因为,我知道,我和你世界的交集会变得越来越小,这是规律,我无法改变。小时候,我总以为父母们会盼着孩子快快长大。现在,我才知道,其实,我多希望时光停留,你长得慢点再慢点…… 你的浏览记录:1.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2.玉兔还会醒来吗。3.航天员是怎样在太空拉屎的。4.猎户座的红巨星。 我当然笑了。你的好奇心离你的现实世界那么远。 哥伦比亚号在空中解体的时候,你还没有出生。玉兔是否还会在下一个月昼醒来,甚至连它的工程负责人都不能确定。你可能一辈子都不需要在失重条件下完成有技术难

    标签:教育反思
  • 爸妈,不要给我制造幸运,更不要安排我的人生!
    爸妈,不要给我制造幸运,更不要安排我的人生!

    最近,有不少妈妈在后台谈到养育孩子的一个问题:就是孩子在学校受不了委屈,回家就哭,做错题就哭,回答问题错了就哭。 这让我想起了很久前遇到的一个事,有一个孩子围棋下的很好,经常在家里跟围棋训练的一个程序练习,有一次,他遇到了一局棋,一直输,一直坚持下。夜深了,还在下,孩子急得边哭边下,妈妈在一旁费劲各种办法劝说,孩子就是一根筋想下赢那局。 他说他不能输!那是一个学业和智力都非常优秀的孩子。也许就是这样的优秀让孩子对自己的要求严格,性格里埋下了不服输的种子。 不服输是一种好的品格,但是一定不能输不起。 曾国藩由于初次带兵,加上是一介书生,屡次败于老对手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甚至在洞庭湖曾经想投水自尽。 但他想透了,他觉得自己应该“屡败屡战”,这就是一种输得起的气势。 其实,孩子们在刚开始进入小学时,就会

    标签:教育反思
  • 这样教孩子说话,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这样教孩子说话,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我见过很多父母因为孩子说话晚、或者孩子结巴而焦虑;也见过很多父母为了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而给孩子报各种小主持人班,口才班。 可惜很多时候越是焦虑,越是出问题,甚至导致孩子自卑、不敢说话,不会表达等情况。 从心理学角度看,关于孩子的语言发展,父母能做的到底有哪些呢? 说话也是自然而然、水到聚成的事 ▌第一,耐心等孩子开口,不要迷信“说话早聪明” 孩子一般到了1岁前后开始叫爸爸妈妈,到了2岁左右开始使用简单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到了3岁就可以玩合作游戏了。 但是的确会有一些孩子,开口说话的时间要比其他孩子迟一些。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贵人语迟。关于这个说法,李子勋老师有过这样的解释: “如果想保持孩子的知觉能力就必须经常带他去大自然,减慢语言表达,尤其晚一些识字是重要的。知觉的饱满相似于心灵的饱满,智慧与创意随之而来。” 如果你家也有个说话晚的小孩,那么这个解释是专门说给你听

    标签:亲子教育
  • 从哭闹、发脾气到合作听话,4岁男孩转变的原因让妈妈目瞪口呆
    从哭闹、发脾气到合作听话,4岁男孩转变的原因让妈妈目瞪口呆

    晚上,9点,按规定是小儿高兴儿关灯睡觉的时间。 而此时的他,虽刚洗漱完,精神却还游离在《海底小纵队》里队员们拯救海底动物的状态中。 “妈妈,我还要看《海底小纵队》。” “太晚了,都9点了,该上床睡觉了。再说你今天已经看了30分钟了。” “不行,我还要看,呜哇……” 我很担心他又要跪地学青蛙跳,这是他发脾气的独特方式。就像他周岁内学爬时,别的孩子都跪在地上爬,他是坐在地上爬。突然觉着这小孩任性得很特别。他哇哇不停地哭,眼看着他又要学青蛙跳,我的脑袋里开始搜索以前从育儿书上看到的那些概念词汇。执拗期?精力旺盛?没安全感?然后思考哪种方法可以搭配这些概念。如果带小孩就像数列的排列组合那样,每种突发状况都有数目固定的解决办法,就好了。正当我琢磨着用怎样的方式来撞墙,以示崩溃时,突然脑子里回光返照般地蹦出“英雄主义情结”这个词,我感觉

  • 孩子大发脾气时怎么办——“避雷针效应”
    孩子大发脾气时怎么办——“避雷针效应”

    其实,发脾气行为,是孩子们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情绪行为。不过,改良孩子的坏脾气时,如果采取强制或压迫的手段,就有可能使孩子产生孤独和窒息心理,如果这种情绪长时间得不到化解,就很可能成为隐藏在孩子心灵最深处的“暗流”,孩子就可能会产生心理危机。 作为父母,我们不妨学习一下心理学上的“避雷针效应”,对孩子的暴脾气进行疏导,使孩子的坏情绪早些宣泄出去。 我们知道,世界上最早的“避雷针”是由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的。他将一根数米长的细铁棒,固定在高大建筑物的顶端,在铁棒与建筑物之间,又用绝缘体隔开。然后,拿一根很细的导线,让它与铁棒的底端连接起来,并将导线引入地下,如此就算完成了。 这个看是简单的方法,却具有引雷性能和泄流性能的作用,从而将雷电的威力给疏导并宣泄掉了,这样才保证了保护物的安全。 如果从心理学上来讲,“避雷针

    标签:亲子教育
  • 别以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内心的恐惧
    别以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内心的恐惧

    上个星期一的早上送大宝去幼儿园时,大宝站在教室门口不肯进去。我要将他交给老师时,大宝开始大哭,一边说:“妈妈,我不上幼儿园,我要回家。”一边朝我怀里钻。从家到学校这段路程中大宝一直都很愉快,但到教室门口便出现哭泣的状态,我猜想应该是有什么原因,试图慢慢询问一番再让儿子进教室。 这时站在一旁的老公却强制性的将儿子递给老师,然后对我说:“他一哭你就去哄,他就知道哭这招对你有效,你直接走不就完了。”望着儿子泪眼婆娑的样子,我很心疼,毕竟他早就过了那个上幼儿园哭的阶段,一直都是开开心心蹦蹦跳跳到学校去的。到办公室后,我有点不放心大宝,打开了手机视频看儿子的状态,倒也还好自己在乖乖埋头吃早饭在。 晚上给大宝洗完澡后,我让大宝坐在床上等着,我去厨房给他冲点奶,他睡觉有喝奶才能入睡的习惯。这时,大宝腾地站起来:“不行,我要和你一起去,我害怕。”我安慰道:“不怕呀,爸爸妈妈都

  • 培养一个乐观的孩子,分几步走?
    培养一个乐观的孩子,分几步走?

    有一次去朋友家做客,他们家的小孩子在搭积木。 积木搭建的城市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在小孩子回身拿其它积木的时候,自己把搭好的高楼碰倒了。小朋友的表情也开始从积木倒塌时候的惊吓到成果毁坏之后的委屈,小嘴一撇,马上就要哭出来。 这时候,朋友却夸张的装哭起来,一边哭着一边捶着地板:“嗷嗷嗷,怎么办啊,我儿子辛苦盖起来的大楼房倒了”。 我还没缓过神来,小朋友估计是习惯了,开始走到朋友身边安慰:爸爸,你别哭了,我再给你搭一个就好了。 朋友就这样,用他那“拙劣”演技,安抚了小朋友受伤的心灵。不禁感叹,有这样“逗比”的家长,孩子应该会很乐观,甚至像李宗盛唱的:“嬉皮笑脸,面对人生的难”吧。 毕竟,孩子乐观与否,跟自身的性格相关,更取决于家长生活中的点滴培养。 别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别为孩子的小

  • 不懂敏感期,亲妈也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