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育热点开心娱乐节日大全
  • 性别差异意味着什么?养育男孩,有何不同?
    性别差异意味着什么?养育男孩,有何不同?

    性别差异是真实存在的近年来,有一种倾向,认为男孩和女孩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认为如果让男孩子们玩洋娃娃,让女孩子们玩小汽车,这样来抚养孩子,就会消灭性别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作者在开篇即否定这样的观点。 作者举了一些例子,比如平均而言男孩的肌肉量比女孩多30%,更适合运动,但语言能力,控制能力方面可能比女孩弱等等。 有专门一章提到了男孩和女孩在大脑结构上的差别: 1 男孩的大脑发育速度明显慢于女孩 在智力方面,男孩的发育大约比女孩晚6-12个月,精细运动协调能力方面发育也可能更缓。作者甚至建议,男孩比女孩晚一年入学。 2 男孩大脑左右半球之间的联系少于女孩 在一些需要左右脑配合完成的工作时,更容易遇到困难,比如阅读、表达等。 性别差异和男女平等并不矛盾。 了解到这样的差异,能够让父

  • 养娃不是宫斗剧,孩子和谁亲不用争
    养娃不是宫斗剧,孩子和谁亲不用争

    每次说到家庭矛盾尤其是婆媳,总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今天就想聊聊这个话题。 养娃不是宫斗剧,孩子和谁亲不用争 这是一则收到的私信: 很多人都有感触,有两类比较有代表性的回复: 类似的场景大家可能不难想象。 带孩子不是个美差,网上有段子说道: “睡得晚,但是起得早啊! 虽然不起眼,但是责任大啊! 虽然不挣钱,但是花得多啊! 然孩子小,但是屁事多啊! 虽然做起来累,但是看上去轻松啊! 虽然赚不到卖白菜的钱,但是操着卖白粉的心啊! ” 这么辛苦的差事,最大的回报也许就是孩子的依恋, 这既是精神慰藉,也是对自己付出的肯定。 当职场妈妈忙碌一天赶回家,陪玩,夜里辛苦陪睡,孩子醒了却哭喊着非要去找老人......

  • 过完年别人问起孩子的年龄时,家长可别再说虚岁了!
    过完年别人问起孩子的年龄时,家长可别再说虚岁了!

    洋洋妈最近很是苦恼:因为婆婆那一辈总喜欢说虚岁,过年带3岁多的孩子回老家,碰到有人问小朋友几岁了,婆婆总是说5岁。好多年轻人不知道说的是虚岁,就会惊讶,5岁怎么才长这么高,说话也不利索。 几次下来,弄得孩子情绪低落,都不想出门了。 不少地方都有说虚岁的习惯,虚一岁的还好,虚两岁的就差太多了。刚过完3岁生日就被说4岁,过个年又长到5岁,但实际上只有3岁多啊。 孩子本来就发育快,过几个月都不一样。说虚岁不仅会让人误以为孩子发育不良,还会造成孩子以下困扰: 1.不明白自己到底几岁 小孩子弄不清虚岁、周岁,只会学着大人说。你今天说周岁,老人明天说虚岁,再有人问孩子几岁了,他可能都答不上来。 2.增加压力 举个例子,明明是20岁的人,家长用虚岁说成22。正

    标签:教育反思
  • 从一家三口的睡姿中能看出宝宝和谁更亲,你家是哪种?
    从一家三口的睡姿中能看出宝宝和谁更亲,你家是哪种?

    一个人睡姿可以真实的反映出他的心理状态,因为是下意识行为,所以几乎不具备欺骗性。从一家三口常见的睡眠姿势就可以分析出亲子及夫妻关系,你家是哪种? 一、与妈妈亲密型 妈妈平时陪伴宝宝时间较多,能够带给宝宝安全感,所以宝宝喜欢靠着妈妈睡觉。爸爸对宝宝照顾时间短,或者缺乏耐心,更喜欢面向另一侧睡觉。 二、给爸妈的爱一样多型 孩子躺在中间,睡着后会360℃变换睡姿,一会儿横、一会儿竖,在这过程中随时会踢打到爸妈。这类孩子受父母陪伴较多,内心更有安全感,性格活泼爱动。 三、依恋爸爸型 有些孩子,不管整天照顾他的人是谁,都被爸爸身上的荷尔蒙气息吸引,所以睡觉也更喜欢靠着爸爸。 四、深受宠爱型 孩子占了床一半的空间,父母互相依偎在一侧,表明夫妻关系亲密,同时

  • 这种“机会”,请不要给孩子
    这种“机会”,请不要给孩子

    父母总是关心孩子的,对自己所看重的机会,会想方设法给孩子争取。这样的父亲,2010年招考总部小记者期间,我就碰到一个。这位慈爱的父亲有两个女儿,一个五年级,一个三年级。两个人都报名参加了总部小记者的考试。但不同的是,大女儿通过了笔试,有资格参加小记者训练营,小女儿则不幸落榜。 由于训练营期间,所有的小营员都要离开父母集体在训练基地接受3天的封闭式训练,所以,我会通知所有参加训练营的小营员父母来参加训练营预备会议,让父母对此有进一步的了解,并做好相关准备。在休息时间,这位爸爸走进了我的办公室。 这位爸爸首先介绍了自己的身份,两个女儿的情况,大女儿确实也认真,小女儿更贪玩一些。接着,这个爸爸话锋一转,开始有点不好意思起来:“两个女儿一起参加的考试,现在大女儿上了,小女儿没上,担心小女儿不开心,能不能让小女儿也去体验一下?” 这种情况我并不

  • 夫妻关系是影响孩子的致命因素!
    夫妻关系是影响孩子的致命因素!

    夫妻剑拔弩张、大吵大闹时,孩子一定会害怕。更重要的是,孩子可能会有样学样,模仿大人吵架的神态、语气和动作!到底能不能在孩子面前吵架?家长在孩子面前到底该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呢? 别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父母态度请保持一致 大人“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这种方式已经落伍,父母在关于孩子教养的问题上一定要达成共识,特别是一些大方向的教育问题,夫妻之间的态度要明确统一。 例如:学习习惯的养成、作息时间的制定、给孩子进行辅导教育、选择课外兴趣班等。不要等孩子出了问题双方互相埋怨,这样很容易让孩子混乱,家长传达给孩子的声音一定要一致。 别在孩子面前做有攻击性的动作,他们会害怕 父母绝对不要在孩子的面前有任何攻击性的动作,譬如一方指着另一方的鼻子骂,或者一个人随便去拍打另外一个人。 孩子在一岁半到两岁左右的时

  • 孩子不应该是你的老板
    孩子不应该是你的老板

    餐厅里,一位父亲耐心地对挑食的女儿说:“乖孩子,可以请妳帮我一个忙吗?可以请妳尝一口盘子里的青豆吗?一口就好。”听在许多当代父母的耳里,这是很合适的方式 ,温和地请孩子合作,而不是命令他们。 但看在美国知名小儿科医师、小儿心理学家、畅销书作家李奥纳德‧赛克斯(Leonard Sax)医师眼里,这个情况正是家长教养主权崩坏的危机。赛克斯医师近期接受加拿大教育权威杂志《麦克林》专访指出:“现代儿童过重、吃太多药、焦虑暴躁、不懂得尊重他人,是家长教养主权崩坏的结果。” 类似以上餐厅一幕的场景随处可见,因为缺乏自信的成人将越来越多的教养主权放到孩子手中。家长想要给孩子影响,又想讨好孩子、避免冲突。理论上,他们想要教育孩子成为体贴、尊重他人的人。实际上,他们失去了家长应有的权威,让孩子变老板。 餐桌是一切的起点。赛克斯医师说:“家长出让

  • 离婚后,孩子该与爸爸热络吗?
    离婚后,孩子该与爸爸热络吗?

    我和前夫离婚两年多,这两个多月没主动跟对方联络,小孩一直很想他,八月中旬他见了孩子,跟孩子玩。之后这两个月也见了几次面,出去吃饭,其间我与他没有互动,就是只带孩子出来跟他见面而已。这几天带孩子出门,孩子总要打给爸爸,我开始陷入思考,要再联络吗?是不是应该都不要联络了,我跟孩子说不要再说要打给他了,孩子问为什么?我不会答。 我想给孩子个好理由,让他不会难过的好理由,我不知道该不该继续联络,我很怕他何时又不理孩子了。我很在乎孩子,但我一直告诉自已要慢慢放手,小孩会长大的,所以我一定会让自已学习。我唯一怕的是孩子在单亲这身分受伤害,怕的是孩子长大会偏差,也怕孩子长大离开我去跟父亲了,我想我需要做决定的,是该不该联络?该主动?该被动?才可能保护孩子心理不受伤害? 台北艺术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咨商心理师许皓宜回复: 我可以了解你现在的心情,仍然夹杂着许

  • 毁掉一个孩子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给他贴标签
    毁掉一个孩子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给他贴标签

    朋友是小学老师,在今年期末成绩出来后,一个学生的表现引起了她的注意,一个男学生成绩特别不理想,朋友看到孩子拿到成绩单后垂头丧气的样子,于是去安慰了孩子几句,结果没想到,安慰的话没说几句,孩子就说:老师你别安慰我了,反正我就是笨蛋,学不会的。听见孩子这么说,不免有些惊讶,很少有孩子说这么丧气的话,朋友在进一步的开导中了解到,都是孩子的爸爸作的孽。孩子的爸爸朋友见过一次,比较自大,估计是因为这毛病,在家教育儿子时,经常是左一个笨蛋,右一个傻子,孩子说爸爸经常说他脑子转的比较慢,不够灵活,一些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孩子也是比较在意的,因此哭过几次,结果遭来了父亲更深的鄙视,人家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哭出来的都是没种的姑娘。 有这样的父亲也难怪孩子会这么丧气,面对孩子的处境,朋友是既气愤又无奈,希望在今年家访的时候,可以和这位爸爸好好的聊一聊,这样轻易地给孩子贴标签,不用别人动手,自

  • 警惕|开心热闹的春节,不要透支孩子的安全感
    警惕|开心热闹的春节,不要透支孩子的安全感

    过年,免不了亲戚朋友聚会,有的父母还要带着孩子回老家。虽说这些,都是让人开心的事,但有时我们却容易忽视了这些变化对于孩子情绪的冲击。变化了居住环境,打乱了原本的生活作息,见到很多很多陌生的人来表达热情,这些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可能不是感到开心,也许会觉得扑面而来的不适应。 避免情感忽视,透支安全感 孩子的安全感就好比一个银行账户,当他们感到爱、感到被理解时,就是在往里面存钱。安全感满满的孩子,情绪会更加稳定,会更容易配合。一直很喜欢小D幼儿园的园长说的一句话,“孩子乱发脾气,其实是他们在和我们沟通自己没得到爱或者自己某方面技能不行”。 春节走亲访友,看似父母一直陪伴着孩子。但常常行程很满,父母容易出现顾此失彼。也许就是打乱了她的生活作息;也许就是出门时间来不及了,你强行打断她正在玩的积木;也许就是其他亲戚随口“评论”了她一句,常常都是这些我们认为“这么小的孩

  • 放了假的孩子爹,你还有什么借口不带娃?
    放了假的孩子爹,你还有什么借口不带娃?

    大部分中国父亲,每天只愿拿出10%的时间来陪孩子。就这10%,通常也要看心情,如果人家一天顺利,孩子就成了掌上明珠,小棉袄;如果赶上人家今天工作不顺,“去、去、去、找你妈去!” 理由非常充分“他不愿跟爸爸玩,只愿意找妈妈玩。” 不可否认大多数爸爸都有繁忙的工作,时间少,不能经常陪孩子。但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此。 为什么即便没工作的日子爸爸陪孩子一整天,也不如妈妈陪孩子一小时?陪孩子的时间长短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陪伴要有质量。 “你可以欺瞒一个骗子,也可以愚弄一个傻子,但你绝敷衍不了一个孩子。” 今天不讲大道理 分享一个小故事 多年前,我从两岁半的儿子希恩和妻子多蒂身上学到了时间管理的功课。 这门功课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永远都不会磨灭。在我工作和学习兼顾的时候,我时常会同时周旋于几个项目中脱不开身。

  • 这个寒假,请好好修炼孩子的灵魂和格局!
    这个寒假,请好好修炼孩子的灵魂和格局!

    寒假期间很多孩子在喊无聊。他们居然没有事情做?看电脑、玩游戏、偶尔间断性的写一些老师规定完成的作业,除此之外,他们开始迷失了,不知道自己要干点啥好。 这样的状态要怎么办才好啊!放假才没几天,很多家长坐不住了。寒假期间是孩子们最好的修整期,这个时间阶段他们真的可以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但是在我们的孩子迷茫的无聊状态里,家长是一定要狠狠的介入才行。 都说人生是一场修行,在修炼的过程中,我们的孩子不仅仅要完成各种考试,除此之外他们还需要有格局有灵魂,有了格局和灵魂我们的孩子才能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那么哪些事对我们的孩子有帮助呢! 1、阅读,不断的阅读 雨果说: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寒假期间你的孩子需要阅读、大量的阅读、不断的阅读、每天坚持阅读,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的图书,他们需要不断的读。实在不想带着书从老家和城市来回奔波,给孩子买一个小收音机,下载很多听书

  • 这个爸爸领养了8个孩子,来听听他怎么说
    这个爸爸领养了8个孩子,来听听他怎么说

    或许你和家人正在做一个决定——想收养孩子,但是又觉得要承担的东西太多?一位收养了8个孩子的父亲告诉你他的心里话:勇敢一点,你值得这么做! 收养孩子的决定不易下,你可能想听听那些过来人的意见。 最近我受邀参加一档广播访谈节目的录制,当主持人问我:“对于那些想要收养孩子但还在犹豫的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现在就行动吧,如果你真的有收养的需求。”我几乎想都没想就回答说,“这是一个很棒的想法,而且这个想法一时半会儿是不会消失的。” 生命太短暂了,我们不能总是打安全牌,等待所谓完美的时机,或者把时间都花在计划上。有时候你能做的就是行动。当然,你需要做出明智的选择。你要存钱,尤其是购置大件物品时考虑周全,在每一次做出重要决定的时候,你都需要衡量利弊。我们都经历过这些。但如果你发自内心地知道自己应该做某件事,那你还在等什么呢? 也许你是在害怕。

  • 婚后这个时间觉得幸福,未来你和孩子都会幸福
    婚后这个时间觉得幸福,未来你和孩子都会幸福

    当我们带着对婚姻的美好憧憬结婚后,爱情的激情慢慢消退,留下的是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压垮夫妻情感的最后的一根稻草,或许就在那么一瞬间,夫妻矛盾接踵而至的,往往也是这一阶段。 A妈妈,女儿5个月 有一个年轻的妈妈,女儿5个月,就跟丈夫办了离婚,女儿归她。当她提起丈夫,心里满是怨恨:“孩子半夜哭个不停,他倒好,不仅不帮忙哄,还把被单搬到隔壁房间蒙头大睡;我晚上照顾宝宝,白天做家务做饭,他回来后还说我懒,而他只忙着玩游戏……”说着说着,这个妈妈掉下了眼泪。 B妈妈,儿子3周 有个妈妈还在坐月子,她“满脸泪水”地跟我说了她在医院剖腹产后的一段经历:剖腹产后麻醉消去,那种疼痛难以形容。由于医院不帮忙照顾宝宝,晚上家属要自己照顾。我手术后完全不能动,而我的老公,曾经在结婚时发誓不让我受一点苦的丈夫,竟然在半夜说去抽根烟,结果一晚上没回来,因为他找了家酒店睡觉

    标签:教育反思
  • 从小宠爱孩子的家长不是好家长,会毁掉孩子的未来!
    从小宠爱孩子的家长不是好家长,会毁掉孩子的未来!

    自从小宝出生之后,全家人都高兴的不得了,特别是奶奶每天更是抱着小宝不舍得放下。就这样,小宝在宠爱环境中慢慢的长大,等到小宝3岁的时候,学会了很多不好的习惯,还和奶奶抢东西吃。 爸爸妈妈看到后就训斥小宝,要学会尊重老人,可是奶奶一直都笑呵呵的,说小宝爱吃就给他吃不要训斥嘛,说着就把小宝一把搂在怀里,亲昵的不得了。 小宝上小学以后,在班里经常和其他小朋友抢东西,还动手打人,爸妈训斥了之后还和他们顶嘴。这还没完,在学校还和老师吵嘴,气的老师直接骂道:这孩子为何这么没家教呢? 观点分析: 现在不少家庭对于小孩子都十分的溺爱,恨不得什么事都帮助孩子给做了,生怕孩子受到一丁点的委屈。可是在这样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会变得自私自利,对自身的成长带来极大的障碍。 那么生活中父母做的哪些事最容易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和性

  • 家长们注意了!孩子寒假怎么过,看完这个再下决定!
    家长们注意了!孩子寒假怎么过,看完这个再下决定!

    《变形计》是湖南台曾风靡一时的一档真人秀栏目。节目安排一到两个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互换身份,其中包括暂时地交换父母、学校、居住环境等等,让他们体验截然不同的生活,体验不同人生,以达到改善亲子关系、收获教益的目的。 双向养育研习社一位年轻小伙子,看完这个节目后很有感悟,提出了非常独特的见解,他深入浅出,脑洞破天际、又非常接地气的说了这样一番话…… 我小时候从来不缺少陪伴,在我儿时的小圈子中,我或许是跟父母过寒假过得最多的了。原因很简单,爸妈都是老师,所以……我放假他们也放假。 尽管我还没成家,可当看到研习社这期主题「孩子的寒假谁做主」时,我却忍不住回忆了自己这么多的寒假是怎么过得——幼儿园、小学玩玩具、然后是游戏机、再然后是电脑、篮球、篮球、篮球,还有补课,当然,中间贯穿着旅游和听相声。再后来是一次次呼啸而过的“爸爸酒后深夜洽谈&批斗会”…

  • 为什么我们养一个孩子就累的够呛?六个原因,个个在理
    为什么我们养一个孩子就累的够呛?六个原因,个个在理

    最近,好友强烈给我推荐了一档亲子教育节目―山东卫视的《育儿大作战》。由于这两年亲子真人秀太过泛滥,所以刚开始还真没提起兴趣,不过当我再一次被三岁的女儿搞得身心疲惫时,好友的安利又上线了:真的很有用,太贴近现实了,看了以后你就知道自己在养孩子的路上存在哪些误区,集优雅与智慧于一身的资深心理专家柏燕宜老师三言两语就能够让人醍醐灌顶。 好吧,我决定收下这支安利剂。和女儿玩了一会儿她最喜欢的做饭游戏后,终于可以安静地看电视了。让我惊讶的是节目组真真有心,完全不同于我脑海中的刻板印象。除了有两个心理专家坐镇外,还有一个代表性极强的花漾育儿团,针对家庭中存在的问题,他们会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分享育儿心得。短短的一个多小时,却折射出了普遍存在于每个家庭中的矛盾冲突。 虽然不知道下台之后,这些爸爸妈妈们会不会改变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但是看着这会儿乖巧的让人想亲

  • 什么样的孩子长大后更受人欢迎?
    什么样的孩子长大后更受人欢迎?

    我们是否期望孩子,在家和父母有良好的亲子关系,上幼儿园老师和同学都喜欢,青春期有自己亲密的伙伴,成年后有幸福的家庭,那么什么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更受人欢迎呢? 热情、自信、善解人意、 博学、乐观、幽默…… 攻击、不安全、易怒、 冲动、排除他人、多疑…… 为了培养出具有前者特质的孩子, 从孩子多大开始需要注意引导呢? ▼ 如果一个孩子, 在婴儿期能够对父母充满了信赖 ▼ 那么他的内心就足够安全 (心理学称安全依恋型) ▼ 因此更积极探索、 更主动、自信 ▼ 两岁之后

  • 别人家的孩子优秀?背后的问题是你接受自已有多难
    别人家的孩子优秀?背后的问题是你接受自已有多难

    我记得一位朋友曾经说过,他在朋友圈中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钢琴弹得特别好,于是在自家孩子面前夸赞了几句。结果,他的孩子非常生气地说:那就让他来做你的孩子吧,我不做了! 孩子气的话反映出一个问题:我们夸赞别人家的孩子,听在孩子的耳朵里其实是,“我不如他,你更喜欢他”。 孩子只是血脉的延续吗?还是说他们承担你对自己没能做到的事情的理想化的想象? 你能真正的无条件地去爱他、接受他吗?你能够真正的放下焦虑,放下现实以外的期待,享受当下吗? 未必。那你应该这样吗? 小时候,我的母亲很喜欢夸奖一个同事的女儿,经常把她听来的故事告诉我:“小姑娘可懂事了,在家里会做家务,很会说话,她爸爸妈妈吵架了她还会劝架…….”每次说起,母亲都是一副无比羡慕的样子。 如今,我也经常会在朋友圈晒晒孩子做的一些令我感动的小事,有朋友在下面留言说:“你家的孩子可真

  • 这样的朋友,离你家孩子越远越好!否则耽误孩子一生
    这样的朋友,离你家孩子越远越好!否则耽误孩子一生

    俗话说:跟着圣贤好读书,跟着巫婆跳大神。我们身边总有太多形形色色的人,也充斥着大量的不同的声音。在这样嘈杂的世界里,有抱怨,有颓废,有愤怒等很多会拖住你前行脚步的负能量。 大人尚且不能很完善的对抗这些负能量,那么对于世界观和价值观还在形成的孩子来说,这种干扰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虽然没有能力去消除这些负能量,但却可以选择和孩子一起远离这些携带负能量的人。 当这些干扰都离我们远去,才会遵从内心的声音,从容淡定,积极而心怀感恩的生活。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如何远离这些“负能量朋友”的。 昨天刷朋友圈,看见朋友大娟发了条状态:“我家孩子是砍柴的,你家孩子是放羊的。放羊的跟砍柴的聊了一天,羊能自己吃饱,柴能自己砍好吗?有些人,不留也罢,别让他满身的负能量污染了孩子奋斗的心!走好,不送!” 在我印象中,大娟一直是个很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