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错误的给孩子钱 会毁掉孩子的未来
    家长错误的给孩子钱 会毁掉孩子的未来

    人人都离不开钱,都需要与钱打交道。所以,如何花钱,并灌输给孩子正确的金钱观是每个父母都应思考的,切不可因不正确的给予方式毁了孩子的一生。 一、何时给零花钱合适? 父母从孩子一年级开始便可固定给其一些零用钱。最好的给予方式是每周固定一天(如周一)、固定数目,这样可以使孩子做到心中有数。 二、给多少零花钱合适? 究竟该给孩子多少零花钱,没有统一标准,家长可根据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而定,也可事前与孩子商量一下,达成一致后再决定。注意:征求孩子意见时千万不要听“我们班的谁谁谁拿到了多少钱”这样的话而盲目做决定。 通常是孩子的年龄愈大,给的金额愈多,给的时间距离愈长。例如,5岁左右的孩子,一星期可分两次或三次给,每次两元、三元、五元由父母自己确定。孩子上小学 了,除了固定的午餐费、交通费以外,可一星期给一次,每次八元、十元、十几元,根据

  • 孩子出现这些行为时 哪些是你必须要制止的
    孩子出现这些行为时 哪些是你必须要制止的

    宝宝年少无知,经常会做出一些让爸妈很头疼的事情,比如打人、扔东西、小气……这些行为都是宝宝的年龄决定的嘛?我们是不是要及时制止呢? 1、扔东西 解析:可进行适当的认知教育,不建议严厉制止! 很多家长发现宝宝到了9个月左右,会对“扔东西”的游戏十分热衷。但凡能抓到的物品,都会被宝宝有意识地丢出去,然后让爸妈再捡回来,宝宝对此玩得不亦乐乎。积木、鞋子、娃娃接连被宝宝扔得远远的,或许宝宝是在观察探索不同物品落地时发出的声音呢!家长对于宝宝的这种行为不必严厉禁止,只需对宝宝做好认知教育和养成捡回来的习惯便可。 比如告诉宝宝什么东西可以扔,什么东西不可以扔,家长不妨给宝宝提供一些耐摔的物品供宝宝玩。宝宝把东西扔出去以后,还要引导培养宝宝东西扔出去还要收回来的好习惯,让他知道自己扔的东西要自己捡回来。但是,如果宝宝是在生气的情况下通过扔东西来发泄情

  • 爸爸带孩子越久孩子越优秀 这是真的吗
    爸爸带孩子越久孩子越优秀 这是真的吗

    有时孩子摔倒,并没有哭,可是母亲却赶紧跑过去把孩子扶起来,又是拍土,又是揉,硬是把孩子的眼泪揉出来了。而父亲往往不是这样,他们会说: “走路怎么不注意,站起来,往前走,我相信这次一定会走好。”孩子并没有哭,而是站起来就往前走,父亲在后面拍手说:“真勇敢!真勇敢!”父亲这样的做法,会使孩子充满了自信。 爸爸带孩子,更有利于培养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相比母亲让孩子做家务就是扫地、擦桌子,父亲更爱和器械打交道——和孩子一起用锤子、刀子等工具去修理东西,制作玩具,培养了孩子多方面的动手能力。 二、父亲带孩子好处多,但许多家庭中,父亲的角色却是缺失的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经常进行家庭教育咨询的基本都是母亲,这就说明,在教育子女这个问题上也许出现了“阴盛阳衰”的现象。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以母亲为主 的占50%,以父亲为主的占20%,平分秋色的占30%。不少爸爸把教育

  • 教你怎样应对孩子的“上学恐惧症”
    教你怎样应对孩子的“上学恐惧症”

    1.促进孩子与老师之间的联系 孩子其实非常依赖成年人的保护,所以在学校,父母不在身边,他就会把依赖心转移到老师身上,否则他就非常焦虑很难安定下来学习。如果你注意到孩子每次上学都闷闷不乐,那你就要立即联系老师,跟老师解释,孩子现在还是无法开心上学,希望老师多加注意他。这样孩子在学校就能够依赖老师,把学校当家一样来看。其实任何一个有经验的老师,都会保持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联系。 2.提前去接孩子下学 孩子在这段过渡期内,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缓和焦虑,其中一个重要做法就是确保提前几分钟去接孩子下学,这很关键的,因为如果孩子在放学后没有看到你,这可能就会加剧他的焦虑和恐惧。 3.促进孩子跟其他孩子之间的联系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玩伴。你可以问老师,孩子在学校跟谁玩的比较多。你也可以问孩子他想邀请哪个小朋友一起玩耍。如果孩子不知道

  • 家长四招培养使孩子了不起
    家长四招培养使孩子了不起

    从前,孩子多家长少,整体贫困,用一根绳把儿童拴在桌脚,一天就过去了;现在,孩子少家长多,条件改善,四、五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团团转,依然抱怨“太难带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 其实,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孩子难带”,不仅是因为带得太细致,也是很多低效甚至错误方法使用太多的缘故。 教育孩子,是整个家庭的重任,教育孩子真的需要父母从“修身”走向“齐家”,才可能向着教育的目标迈进。相信有不少家长觉得——有男孩的家庭,父母就注定要付出得更多!且男孩的爸妈一定有过这样的体会。 有时候觉得孩子萌萌的很可爱;有时候觉得孩子总是惹麻烦,一刻不得消停;有时候觉得孩子特别固执,不听话...

  • 教你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教你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一、注意力不集中让家长头疼 家住虹口区的家长张女士表示,自己一直在为孩子注意力的事情而头疼,儿子浩浩开学后就上二年级了。自从去年升入一年级后,浩浩就一直是被老师关注的重点,不是因为他学习多么优异,而是因为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喜欢左顾右盼,动来动去。在家学习也是如此,没有能坚持超过15分钟的时候。而且在做题的时候很是粗心大意,感觉他总是心不在焉。 二、从3点着手培养孩子全神贯注 浦东进才实验学校的专家表示,一年级的孩子在注意力维持的方面大概在10-15分钟很正常,家长不用过于焦虑。一年级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如果这时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也不是不能纠正,只是想纠正的话,付出的精力和时间就会比较大。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后果至少有三个弊端:一是学习花费时间长。注意力涣散的孩子,完成作业的时间,与一般速度的同学比,要多花4

  • 孩子写作业慢,家长怎么办!
    孩子写作业慢,家长怎么办!

    孩子写作业慢都有什么表现形式? 1.游离作业之外的附加动作多。比如抠耳朵、抠鼻子、玩手指头、摆弄修正带,甚至摆弄玩具,玩手机游戏等。 2.被外界环境干扰。比如家长做家务发出声响,家里来客人了,家长看电视时声音过大,户外有喧哗声等都会引起孩子转移注意力,孩子无心手中的作业。 3.准备不充分。忘记带作业本了,书也找不到放哪里了,写一会儿想起喝水、想起上洗手间,作业过程中经常中断。 4.缺少解决问题的策略。比如,计算数目较大的运算或者稍复杂问题,不能采用有效方法,只是在“干想”。 孩子写作业边写边玩家长如何约束? 1.规定完成时间。家长要了解完成作业大致需要多长时间,跟孩子约定好完成作业的时间。尤其是多项作业,可以制定每项作业完成时间,最好在书桌放一个闹钟,让孩子感知时间的流逝。 2.提示完成顺序。有些孩子

  • 搞定孩子所有的磨蹭的五句话
    搞定孩子所有的磨蹭的五句话

    一、用五句话,来解开孩子磨蹭的秘密 1.越不专注的孩子越磨蹭 穿着鞋子的时候突然就玩起了鞋带,写着作业又摆弄起了一旁的玩具……明明是要做这件事,眼睛一下就飘去另外一件事去了,咋整 ?孩子天生没心没肺吗?其实不然,因为大脑发育的问题,越小的孩子专注力越差。 对策 • 接纳孩子的专注力还在发育的事实,并不是故意和咱们作对。 不以大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而是应该做到不去破坏孩子的专注力,这点可看丹妈分享过的文章 ☞ 《毁掉孩子的专注力只需一件事》。 • 倒数法:这招我常对我侄子用,目的是让孩子感受时间的紧迫感。 在使用中要注意这几点—— (1)从10或者3开始数,别对孩子说还有1分钟什么的,他对一分钟是多久真的没概念; (2)倒数速度不能过快,孩子会认为你在作弊,也跟着耍赖;

  • 8大战术 父母化解孩子任性
    8大战术 父母化解孩子任性

    孩子任性总是让父母又气又急不知道怎么办。面对任性的孩子,家长责骂往往不管用,那么有什么办法管教任性的孩子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8大战术,巧妙化解孩子任性! 孩子有4种“任性手段”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3-8岁的孩子大都学会使用以下的四种“手段”。 手段排行第一:哭闹 为了实现自己的要求,哭闹是孩子最常用的手段。而很多父母怕的就是孩子这一招。一旦孩子哭闹起来,父母马上缴械投降,不但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而且常常“超额”完成“任务”。 手段排行第二:哀告 乞求孩子是可爱的,当他向父母哀告乞求要某样东西时,没有几个父母抵挡得住他的温柔进攻。 手段排行第三:死缠烂打 “持久战”的理论对孩子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他的目的是要用“磨”来让父母答应他的要求,而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手段排行最后:赌

  • 爸爸看过来 你的投入影响孩子一生
    爸爸看过来 你的投入影响孩子一生

    父亲在孩子生活中的参与程度多少,对孩子的人格形成、认知和行为、成年后的亲密关系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与父亲存在的家庭相比,总体来说,在父亲参与程度不足的家庭,比如“父爱缺失”、“父爱不足” 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都会受到一系列负面的影响,比如造成“对父爱饥渴”的情结。 一、对我们精神健康的影响 父亲的参与程度也会影响孩子的精神健康。在抑郁症的发病率上,在完整的家庭中成长但父亲参与度较低的孩子的抑郁症发病率也高于单身母亲抚养的孩子,是和父亲关系较好的孩子的三倍,和父亲关系在平均水平的孩子的两倍(Wilcox, 2013)。 与得到父亲正常关注与控制的孩子相比,出现酒精、物质滥用等成瘾障碍,破坏性行为、冲动和品行障碍的概率都会增加(Lamb, 2004)。 二、影响我们成年后的亲密关系 父亲与孩子的关系,也会对子女成年后

  • 孩子爱顶嘴 家长要正确的引导
    孩子爱顶嘴 家长要正确的引导

    孩子长到三四岁时,其独立欲望明显增强。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不愿处处被人压制,不满足于模仿成人,要求独立思考,独立行动。 一、尊重孩子要求独立的愿望 1、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干,去摸,去想,父母尽可能为孩子提供活动机会,创造活动环境。 2、不一味地要求孩子按照成人的模式行动,当孩子有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设想,做了一件从来未做过的事,父母应积极支持,及时赞许。 3、发扬家庭民主,给孩子更多的发言权。 二、批评教育孩子切忌唠叨 父母对孩子的不当言行,有责任作必要的提醒、忠告,乃至严肃的批评,但必须言简意赅,切忌一味重复,喋喋不休。还要重视不言之教,运用行动、榜样等引导孩子发展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注重与孩子的精神交流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成人的理解,家长应学会经常听听孩子的意见,努力理

  • 孩子自理能力差的原因
    孩子自理能力差的原因

    没有一对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在独生子女家庭里,孩子更是被爱层层包围着。很多父母都不让孩子干活,怕孩子累到了,承包了孩子的所有事情。自以为这样就是爱护孩子,但事实上却适得其反,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道理很简单:一个人的习惯是从孩童时期就开始一点一点累积而成的。当孩子习惯多次不动手的时候,就会逐渐形成一种不正确的认识,认为自己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动手,因为父母可以帮自己做好一切。但是,父母不可能陪孩子一辈子。所以,当孩子进入社会后,因为缺乏自小培养的生存能力,就会显得手足无措,难以很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这就与父母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父母有必要转变观念,让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自己思考,自己动手,从而使其逐渐养成一种自立的习惯。 孩子自理能力插的原因 1.过份溺爱,过分娇惯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娇气。 孩子的自理能力如何,直接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态父母的

  • 请教会孩子交朋友,这很重要
    请教会孩子交朋友,这很重要

    八九十年代,每个孩子都有一大堆兄弟姐妹陪伴、一起成长,互相之间也能有个扶持和照应。虽然已经开始二胎,但是依然有很多孩子是独生,这就让他们的成长少了这些扶持和陪伴。此时父母就要注意了,要创造一个这样的环境,让孩子健康地成长,那么,要怎么做才好呢?做好的做法是让孩子交朋友。 1.交什么样的朋友 研究表明,孩子和同龄人的相处频率已经远高于和父母等亲人的相处频率,因为只有同龄人才会和孩子有相似的成长经历和情绪感受。孩子在和同龄人的交往中,更容易有共同话题、更能有相似的价值观,从而能够更好的成长。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处在什么样的小团体内,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和习惯,孩子受到小伙伴们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所以说,交朋友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交的,要交那些可以给孩子带来正能量的朋友。 2.提高孩子交友的信心 父母可以多让孩子出去走

  • 十个好方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十个好方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专注力:是我们常说的注意力,对孩子来说,是指他们能把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集中在某一事物上,达到认识该事物的目的。专注力是一切学习的开始,是孩子最基本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应该在学龄前就开始。这是因为,学前期的主要任务就在于通过一些学习活动为孩子的正规学习准备条件。家长可以从以下十个方法入手! 1、要减唠叨和训斥 尽量减少对孩子唠叨和训斥的次数,让孩子感觉到他是时间的主人。教孩子学会分配时间,当他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做好功课,便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事情。孩子学人自己掌控时间,有成功的感觉,做事会更加自信。 2、培养孩子大声朗读的习惯 大声读书有利于训练注意力。每天安排一个时间(10-20分钟)让孩子选择他们喜欢的小文章大声为父母朗读,这是一个使孩子口、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尽量不读错、不读丢、不读断。

  • 如何让孩子养成做作业不拖拉的好习惯
    如何让孩子养成做作业不拖拉的好习惯

    第一、给孩子准备一个倒计时的闹钟。 买一个倒计时的闹钟,功能很简单,孩子在写作业之前,先预估一下自己作业需要的时间,比如数学30分钟,那么孩子就调好倒计时30分钟开始,然后开始写作业。倒计时闹钟就时刻显示剩下多少分钟,到时间后便会滴滴响。这个闹钟摆在孩子书桌上,看到不断减少的数字,孩子便会加快自己的速度。 如果他按时间完成作业了,我就给他加一分。这个闹钟,相当于为你免去了无数次的催促:快点,时间不早了! 闹钟会帮你搞定,孩子也能养成控制时间的习惯。闹钟也能成为我们的厨房好帮手,一举多得。或者现在手机里面也都有定时器的功能,但是手机容易让孩子分心,使用起来还是没有闹钟好用。 第二、正面的提醒。 刚开始孩子作业时如果走神了,你可以轻声提醒一下他:“只剩下10分钟了哦!加油哦!”或者是“哇,这么快你就写了这么多了,看来可以按时间完

  • 如何让孩子学习起来像玩一样
    如何让孩子学习起来像玩一样

    家庭教育之母——夏洛特·梅森认为,有不少人提到要求孩子在尚且柔弱的年龄去做过多的脑力工作的害处。她坦言,危害确实存在,但是不在于给孩子太多的脑力工作,而在于让他们去做错误的事情,做他目前脑力发展状况还不适合做的那类事情。 一、那么,如何让儿童大脑不疲倦? 梅森呼吁,让孩子们做大自然期望他们去做的工作,那么孩子可以轻松承受的数量实际上是无限的。 儿童的成长速度如此惊人,而这一切源于儿童无“目的”的学习。他们饥渴地吸收着在成人眼中,看起来无意义的事情,而这一切正是他们从生活中学习到的,也正是他们惊人成长的秘密。 所以,梅森说道,让他面对面地去接触事物,他理解事物的速度会比你快二十倍;事物的知识跃入他的头脑,就像铁屑奔向磁铁一样快。 比如,一个孩子经常吃苹果,你只需告诉一两次,他就能轻易记住这种水果的名称;相反,如果

  • 从小培养孩子的这个能力长大他可了不得
    从小培养孩子的这个能力长大他可了不得

    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独立、自控力强,因为孩子自控力强的话,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样家长才能少操心。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呢? 一、宝宝2岁时,家长就要开始注意培养孩子自制力 宝宝两岁的时候,就会开始有自己的自主意识,他会开始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试图做出一些“叛逆”的举动,因此当你跟他说这样不行、那样不行时,他未必会听,他还是会独断专行。这些都是因为宝宝心智还不成熟的表现。 这个阶段,家长就要开始注意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了,不能放任他“胡作非为”,要多与孩子活动,多抱抱他、亲吻他,给他安全感。跟他交流,不要斥责他,耐心教导他什么是危险。培养孩子的自制意识。 二、家长少发脾气,做好表率 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太重要了,如果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发脾气、吵架,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耳濡目染,也就变得脾气暴躁

  • 孩子说谎背后的真相让人心酸 家长需深思
    孩子说谎背后的真相让人心酸 家长需深思

    在处理孩子说谎的问题上,很多家长采取的是说教,甚至会怒气冲冲地教训孩子。其实这样都是不对的,早发现孩子撒谎后,应该冷静分析孩子为什么撒谎,并试着去理解孩子,用安慰代替说教会更好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的谎言并非代表着“邪恶”,就像大人一样,有时候撒谎时包含着目的。 一、孩子为什么说谎 1、想要躲避惩罚 在孩子的心中,父母失望的眼神、严苛的言语都令他们感到难受。本能地选择不受到惩罚,不让爸爸妈妈失望,撒谎自然就存在了。所以,但孩子在每次做错事都选择撒谎时,作为父母也需要检讨自己是否对孩子的行为报以理解?孩子做错事后的惩罚是否太严厉?态度是否太强硬? 2、出于妥协 有时候,孩子说谎是出于一种妥协。例如,盈盈不喜欢吃胡萝卜,跟妈妈说“讨厌它”,妈妈却总逼着盈盈吃胡萝卜,告诉她要珍惜喜爱每种食物。盈盈每次反抗都得到妈妈的责怪,于是妈

  • 孩子吵架时你千万不要这么做 看了你就知道严重性了
    孩子吵架时你千万不要这么做 看了你就知道严重性了

    有一天,我看到家门口一群男孩在玩球。一个球飞过来,正好打中一个小男孩的头,小男孩哭了。 这时一个大男孩走过来,显然,这个球是他扔的。 他把球塞给小男孩:“你用球打我一下!” 小男孩把球朝大男孩头上扔去,大男孩巍然不动。接着,大男孩捡起球,冲小男孩喊了一声“没出息!”转身抱球走了。 小男孩傻傻地站在那里,抹抹泪水,又跑进了赛场。 我默默地站在那里,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我想:这就是大孩子的游戏。 上小学的孩子,与幼儿园的孩子有了很大的不同,他们对那些没有规则的假装的游戏已经不十分感兴趣,他们更感兴趣的是有规则而且需要技巧的游戏,比如:打球、跳绳、跳房子。 在这些游戏中,参加游戏的孩子需要按一定的顺序来轮换,游戏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一旦失误了就会受到处罚,回到起点,重新开始。如果谁碰了谁,也不许哭。

  • 孩子早学会这些规矩妈妈省心又省力
    孩子早学会这些规矩妈妈省心又省力

    孩子三岁时,理解能力已经大大提升,能够大致明白对与错、能做与不能做,这时就应该给孩子制定规矩,对以后成长大有益处,家长也会轻松很多。 1、自己的事自己做 孩子三岁时,具备的自理能力已经足够他们去做一些事情了。比如自己吃饭、自己睡觉盖被子、自己刷牙等。家长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也是在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所以家长平常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指导孩子应该如何去做,而不是事事代劳。 2、培养规律的睡眠作息时间 睡眠质量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发育,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意义重大。首先要和宝宝约定好睡觉的时间,时间一到,必须上床睡觉;给宝宝布置好温馨的睡眠环境,洗脸、洗澡时间也要固定,让孩子知道做完这些事就要睡觉了。睡觉时间可以随着季节、年龄的变化进行调整。家长也要给孩子做好榜样,尽量做到九点前入睡。 3、学会合理表达出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