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人对手机“上瘾”,挂念微信朋友圈里的大事小情,还对各种八卦新闻时时牵挂。对此,包子小编提醒,对手机“中毒”太深,尤其是在孩子面前玩手机,会造成你想象不到的后果! 近日,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一项研究显示,家长在孩子面前常玩手机,可能会造成双方关系紧张,产生消极互动,甚至会造成冲突。研究称,家长们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时间,每天至少长达三小时。 尽管他们经常埋怨小孩对这些移动设备痴迷。但是,早前的研究显示,逾三成儿童表示,自己的家长比他们更上瘾。 研究发现,随着科技发展,工作、家庭和社交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家长们很难在这其中找到一个“健康的平衡点。” 这一研究的主要作者、密歇根大学儿童行为专家和儿童医生珍妮·拉德斯基表示,家长培养孩子时总感觉身兼数职。“他们要工作,还要保持社交活动。而做晚餐和照顾小孩
之前上班时一个关系比较好的女同事,刚刚在部门升了职,就打了一份辞职报告,理由是准备回家相夫教子。可据我所知,自从她怀孕,公婆就带着退休金过来照顾她和老公的日常起居,有了孩子以后,两个老人,一个带娃,一个家务,把小两口的日子打理的那叫一个好,这个同事即使当妈,却跟单身的没啥区别,孩子有人带,她有时间去美容,逛街,让我这个在怀孕,生完孩子,都得自己身体力行照顾的人,羡慕不已。 我劝她三思而后行,作为一个全职带娃的我,那生活可叫一个苦啊。而且,她的孩子都已经两周岁多了,她根本不用打着陪着孩子的旗号,丢了正值上升期的工作。 听完我的话,她摆摆手说:“你不知道,我真受够了我儿子一口的婆家方言。” 原来,她儿子和爷爷奶奶在一起,老两口不怎么会说普通话,于是,就教了他说了一口的方言。 我记得她老公是某个山区的,方言特别难懂,我安慰同事说,你公婆那地方
我们这一代的年轻父母比以往的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都要小心翼翼一些。一方面是我们跟上了时代高速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我们接受的教育程度也大大增加。 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快快乐乐地成长,却又害怕他们像温室里的花朵,经历的挫折不够,将来走上社会没有生存能力,无法抵御社会的险恶。 下面这个视频中的爸爸跟我们有着一样的心,希望自己的女儿不做温室的花朵,明白社会的险恶,当遇到挫折、困难时能够坦然面对,积极应对,而不是退缩和不知所措。 但是他女儿的反应却让所有的网友大吃一惊,同时也让我们开始反思,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时方法是否得当,到底该如何才能让孩子拥有应对挫折的能力。 一家人乘坐着自家的私家车,小美女对爸爸说:“爸爸你有一点点缺点知道是什么吗?” 爸爸问是什么,小美女说:“就是有些时候你老是让别人不开心,这是一个缺点。”
在育儿这条路上,有很多坑都是一些初为人母特别喜欢去跳的,但是,有的一些事,在孩子小的时候,真的不适合去做,这些事会影响到他们的今后的人生,造成抹不去的阴影和伤害。 一语言暴力 有一些父母,总是喜欢打击孩子,指责孩子做的不够好,别人都比他或她做得好多了。 二包办态度做事,埋怨的心情 总是担心孩子做不好事,一边包办各种事,一边呢,不听抱怨。 三为了自由,把孩子放在老家 车站孩子和父母别离的场景,总是让人很心酸,不是万不得已,千万不要把孩子送回老家,那种一年几次见几次面的渴望,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 四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有调差研究,父母在吵架的时候,孩子心里是极度没有安全感的。 五总是在孩子面前说另一半的坏话 这种情况,是给自己找麻烦,因为孩子有一天,真的以
曾经做青少年叛逆期专访的时候,采访过一个中学生。他整天沉溺于网吧不回家,当被问到原因时,他说的一段话让我至今难以忘怀,并且在我养育了CC之后,一直鞭策着我的言行。 他说,我一点也不喜欢回家,因为我不知道自己应该站在什么位置上,小的时候我跟我爸特别敌对,就因为听了我妈的话,看见我爸就反感,所以我们父子关系非常糟糕。 后来长大了,我看得更明白了一些,我发现我爸并没有我妈说的那么坏,我又开始讨厌我妈。如果她觉得我爸不好,可以跟他离婚啊,为什么要一直跟我说,破坏我们父子的感情呢? 你有没有在孩子面前抱怨过你的老公? 当你觉得家丑不可外扬,不好意思跟亲戚朋友说,怕大家看笑话的时候? 当你没争论出令你满意的结果,对方又让你无能为力,你只能在孩子面前扳回一局才算了结的时候? 当你迫不得已放弃论战,表面忍让,实际却怒气未消,只能在背后用语
有首歌叫《雾里看花》,有句歌词是这样的: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世界看得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面对生活,也许我们得有一双慧眼,但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一直跟家长们说,我们最好睁一眼,闭一眼。 用睁着的那只眼去看孩子的优点,长处和潜力,对孩子的缺点,不足和问题,我们如果能闭起眼睛,那些缺点、不足和问题就不存在了。有些家长很聪明,他曾反问我说,那不是自欺欺人吗?这些家长也许不知道,学会“欺骗”可能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一个妈妈去开家长会,结果老师告诉这个妈妈,他的孩子全班最差,最多坐三分钟就会分心。这位妈妈回去以后骗孩子说:老师表扬你了,说你现在能坐三分呢,进步很大。孩子非常兴奋。他慢慢能坐住五分钟、十分钟了……。这位妈妈就用这种“骗”的方法一直把孩子“骗”进了清华大学。 一位学生语文只考了12分,老师问他为什么考不好,他说对语文不感兴趣,上课没认真听。老
立冬之后,天气是一天比一天冷,温度是一天比一天低,幼儿园的孩子来的一天比一天晚,甚至有些家长直接就不送孩子来幼儿园了。家长觉得,幼儿园嘛,不去几天没关系的。作为一名幼师,遇到这样的家长,我的内心其实是崩溃的%>_<% 冬天不送孩子去幼儿园,不仅很容易打乱孩子长久以来养成的好习惯,也会让孩子失去很多集体活动的机会,时间长了会对孩子成长造成直接影响!那接下来1b+老师就给各位家长说一下为什么建议孩子冬季也要上幼儿园。 家长常有的3种错误想法 1.不想提前起床送孩子去幼儿园 成人上班比孩子晚,每次都得提前起床先送孩子。天气一冷,不想早起只想在热被子里多待会儿,于是也让孩子在家多睡会儿,吃完早饭再去幼儿园。 2.家长轮休孩子也跟着轮休 有的家长上班是轮休制的,天气冷了,所以轮到休息的时候就不太想送孩子去幼儿园,认为幼儿园也不教什么,孩子去不去应该也没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年轻妈妈带3岁的女儿去街上买东西,回家途中在一个清僻的地方遇到了劫匪,劫匪把明晃晃的水果刀攥在手里,让她把值钱的东西通通掏出来。 年轻妈妈双手颤抖,将手机、钱包一件件放在劫匪手里,然后她紧紧地拉着女儿的手,告诉劫匪她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劫匪的尖刀指向女人的脖子,示意她还有一根金项链。一条结婚时的定情物,让女人有一丝犹豫,她护住脖子,紧张得几乎要哭出来。 也许是妈妈的手在发抖,也许是妈妈的手掌冰凉,也许是感觉到妈妈心里的恐惧,3岁的女儿“哇”地哭了,但是她突然抢到劫匪面前,用力地打了他一下:“你不许欺负我妈妈!” 女人一怔,忽然不知哪里来了勇气,抱起孩子拼命地跑…… 同事小菲每次讲起这段往事,满满的都是后怕,幸亏那个劫匪不够匪,幸亏他没有伤害孩子…… 而我却惊叹,孩子在那一刻眼里心里只
现代家庭模式1+6:一个孩子后面跟着6位大人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别说养孩子有压力,对祖辈的烦心事也都多着呢!辰辰是名6岁的孩子,父母上班时间长,回到家基本是8、9点的晚上。6岁的辰辰只能跟着爷爷奶奶过日子。在爷爷奶奶的看护下,辰辰养成的唯我独尊的霸道习惯,因为隔代教育的常见模式,认为既然现在生活好了,就应该给孩子一个好的条件。 孩子需要什么基本上孩子未开口,东西就已经送到手边了。有一次,家里来客人了,按常理,辰辰每次吃苹果,问奶奶吃不吃,奶奶会说不吃给辰辰吃,这次辰辰问来做客的奶奶吃不吃苹果,那位奶奶接过苹果就吃了。结果是:辰辰看着这位客人号啕大哭了起来,边哭边嚷:“不是会说不吃,然后给我吃吗?”隔代教育的欠缺,使得孩子养成的唯我独尊不良习惯,让人揪心。同样伤心的还有奶奶,我对你如此好,你们还要责怪我,我该拿你怎么办? 隔代教育,严也不好,疏也不好,究其原因,总究不是自
小派在家号称“博学女一号”,面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小派从来有问必答,但是那天,小派被儿子问住了! 那天,小派和儿子一起看爸爸4,孩子们画T恤的那一集,看到亮仔直接把颜料倒在T恤上,小派不禁浅笑了一声,儿子突然扭过头问我:妈妈,为什么别的小朋友把颜料涂在衣服上你还笑,而我这样做你就生气呢? 我愣住了。 这样的场景在我家的确不常见,每次儿子画画,小派都把他限制在写字台上,明令禁止他到处乱画,有一次,他要把颜料涂在衣服上,被小派厉声喝止,差点拎起来打一顿。 为什么? 我能告诉他说,因为亮仔的衣服不需要我来洗吗? 其实,我也知道自由画画对孩子的好处啦!所以我才去给他报画画兴趣班嘛。 那次亲子绘画课,老师在地上铺了一张很长的卷轴画纸,让孩子们用蔬菜在上面作画。现场妈妈
家有俩宝,怎么让他们像《爸爸去哪儿4》中安吉和鱼儿一样相亲相爱呢?姐姐弟弟日夜相伴这些年来,起过无数争执,总结下来矛盾无非就是那几种。处理好了,大人乱吼小孩乱叫的时刻就会少很多。 轮流“坐庄”,避免分赃不均起争执 我:“来吃花生了!姐姐,这是你的,弟弟,这是你的。” 姐姐:“爸爸,弟弟的比我多呀!” 我:“是吗?你们数一数自己有多少颗。” 姐姐和弟弟一个一个数起来。 姐姐:“我有8颗。” 弟弟:“我有13颗。” 我:“谁花生多,谁花生少啊?” 弟弟:“爸爸,我多,姐姐少。” 我:“哦,爸爸刚才没搞清楚,弄错了。现在怎么办啊?” 姐姐:“弟弟,给我。”说完就伸手去抢。 弟弟:“不行,这是爸爸给我的。”一边说一边用力捂住自己的花生。
万事开头难,新手妈咪只要学会第一次如何正确地操作,再掌握一些技巧,还有什么能成为难题呢? 冲奶粉 有条不紊冲奶粉对于人工喂养的宝贝,冲调奶粉往往令新手妈咪手忙脚乱,一边是宝贝“哇哇”大哭地催促妈咪,一边是妈咪着急忙慌地调配,可往往是越急越乱,烫了手宝贝还吃不上。 解决方案:正确的调配步骤是关键。将消毒过的奶瓶、奶嘴重新用滚水烫一下,晾干备用;将洁净的冷开水煮沸并晾至30℃左右,温开水倒入奶瓶中,所需要水量要与刻度相符;用奶粉桶内带的特殊量匙取出奶粉,每一量匙的奶粉都要用消毒刀的刀背刮平,匙中的奶粉,不要堆高,也不要压紧;把匙中的奶粉倒入已装好水的奶瓶中,只按照这些水所需的奶粉匙数加入,不要多加;把盖子套上,并摇晃奶瓶,使奶粉在水中迅速溶解。 掌握技巧:夜间调配奶粉,可以用玻璃瓶装好水,事先放在暖奶器中,这样调配起来更快更方便。 妈咪熟悉操作后,可简化步骤,例如刮平奶粉可不用消毒刀
有些孩子平时在家表现很好,到了公共场所就变成“人来疯”,乱跑乱跳像个没有教养的野孩子一样,或者无理取闹,大声哭喊,让父母很难堪。通常,人们会觉得这孩子太不懂礼貌了。但是,真的是孩子没有教养吗? 有些孩子平时在家表现很好,到了公共场所就变成“人来疯”,乱跑乱跳像个没有教养的野孩子一样,或者无理取闹,大声哭喊,让父母很难堪。通常,人们会觉得这孩子太不懂礼貌了。但是,真的是孩子没有教养吗?我觉得是家庭教育模式出了问题,是家长没有建立好规则。 比如,带孩子出门前,可以先提前跟孩子讲好要去哪儿,去做什么,到了那儿不要乱跑乱叫,也不能乱发脾气,如果做不到我们就不去了。孩子的自制力比较差,要是在公共场所吵闹,可以对孩子说:“你在这里影响到别人了,爸爸觉得不好意思,所以要带你离开。”如此一来,孩子就知道不能再吵闹,吵闹了就要离开,不能影响到别人。 夏天如果在公共场合哭闹,我
事情是这样的: 不久前,我家楼下搬来了新住户,两位老人和一家三口。本应该是其乐融融的三代同堂,可是从搬来那天起,气氛就不大对。每天早上和晚上,几乎都能准时听到大声的训斥和争吵。 早上,是奶奶训孩子。 奶奶:“快点吃,都几点了,上学晚了昂!” 孩子:“哦” 奶奶:“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吃个饭磨磨唧唧!” 孩子:“哦,知道了,我这不快吃了嘛!” 奶奶:“你还犟嘴?我说错了?说你多少遍了?听过一次吗?皮贼!” 孩子:“哎呀!你还没完了!走走走,我吃饱了,走走走!” 晚上,是妈妈训孩子。 妈妈:“把电视给我关了!我出去遛狗前就嘱咐你练琴,你干嘛了?” 孩子:“我就看一小会儿,这就去练,还不行吗?” 妈妈:“赶紧的!人家秦老师天天跟我说,
“聊天”,是父母与孩子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可以令父母更了解孩子每天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增进亲子感情。通过聊天,父母不仅可以很容易知道孩子在校园里过得怎么样,有没有遇到需要帮忙解决的问题,还能增强孩子主动与父母分享的欲望,让孩子与父母更亲近。 但是很多父母会有这样的困惑,明明自己是很想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情况,但是在自己主动开始和孩子聊天之后,孩子往往并不感兴趣。例如很多父母每天都会主动问孩子:“今天在家里/学校过的怎么样?”或者“今天学了什么东西?”,想了解孩子的情况并顺势和孩子聊聊天;可孩子的反应通常会很冷淡,一般就回答“挺好”、“不错”、“学了好多”甚至“不知道,忘记了”这样的一句话就没下文了。而父母们还没开始聊下一个话题,孩子就已经跑开了。 和孩子好好聊天是一门技术活,需要不断学习。想做一个会撩孩子的父母,就要知道怎么引起孩子和你聊天的欲望
有些传统的,从老一辈传下来的“育儿经”唬的没有经验的新妈妈们一愣一愣的。但事实上,有很多“育儿经”简直一文不值,毫无科学道理,估计都是以讹传讹传下来的。所以新妈妈们,为了不被婆婆、妈妈们糊弄,一定要练就火眼金睛! 1、妈妈的奶没奶粉好 有位宝妈诉苦说自己和婆婆住的远在十万八千里,但是生完宝宝后,婆婆来不了就派小姑子去探班。这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小姑子也是醉人,打小报告说新妈奶水稀,像水,根本不像别人家的奶水黄黄的,一看这奶水就没有营养。于是远在万里的婆婆还特意打了电话叮嘱新妈:“你奶水没营养就不要喂宝宝了,咱不差钱,喝奶粉吧!” 正解 母乳一定比奶粉有营养!哪怕这个配方奶粉的配方做的再像母乳,也无法模仿母乳中一些特殊的营养元素。配方奶粉就目前水平营养水平只能达到60多种,但是母乳却能够达到300多种,甚至还有很多科学家正在研究,却还没有结果的一些稀
现在的家庭,每户人家只有一个到两个的孩子,于是爷爷奶奶特备疼爱孙子/孙女,当小祖宗一样地呵护,有求必应,有错不舍得责罚,孩子变得越来越嚣张,认为有爷爷奶奶在就不怕,爸爸妈妈的教导因为爷爷奶奶的溺爱而塌陷,根本无法实施,遇到这样的情况,爸爸妈妈们该怎么做呢? 变爷爷奶奶的思想跟父母好好的沟通一下,把孩子依赖他们的情况陈述一下,分析一下会导致的恶果,让父母了解到他们的溺爱是在害孩子,并不是在对孩子好,让父母知道后果的严重性,老人也是为了孙辈好,肯定会配合的,慢慢地改正溺爱。 可以和爷爷奶奶分开住爷爷奶奶若是控制不住就对孙辈好,总是打扰了我们教导孩子,也可以和父母分开住的,这样孩子就知道依赖不了爷爷奶奶,管教起来更容易。 教导孩子时避开爷爷奶奶我们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可以让爷爷奶奶不要出现,避开他们,这样管教孩子的
因为长期出差在外,女儿出生的时候不在场,匆匆赶回去的时候孩子和疲惫的母亲都睡着了。他就站在医院的一个角落抽了一个晚上的烟,觉得亏欠家庭太多了。 可是生活总不会随你的意,他还是得不停地出差,有时候一去就是大半年。 前几天他在上海最大的玩具城给女儿挑玩具。开着手机视频聊天,要女儿选。孩子见到了爸爸,非常的高兴,隔着手机屏幕亲了又亲。 他问女儿”你最喜欢什么玩具,爸爸都给你买”。 “爸爸,我最喜欢的玩具是你,你快回来陪我玩”女儿说。 听到女儿的话,他当时眼眶就红了,没有等到第二天,当天夜里就坐上了返程的高铁。 2多少的爱在等待中弥足珍贵,因为难以忘却,不可分割。 而又有多少的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行渐远,模糊了双眼,忘却了本来的模样。 等待成了一种习惯,内心僵化而冷漠。 幸好有那么一些瞬间,我们的人生似乎会遇到拐点。
最近在带闺女学钢琴,她自己蛮想去的。因为家里本来就有一台电钢琴,她平时有事没事喜欢乱弹着玩;再者,小区里也不时有别人的练琴声传出来,我们每次路过时,会在旁边边玩耍边听。 报班之后她一直很兴奋,逢人便自豪的说她马上要去上钢琴课喽,一副好像自己要去干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的样子。 去学了几节课,从数琴键开始,到能单独弹完一首简单的曲子,她开心到想表演给每一个人看。无论是她独奏,还是和我四手联弹,小妮子成就感爆棚。然而这中间却困难重重,我也是第一次不断逼着她坚持下去。 刚开始,88个琴键她完全数不来(是的,四岁了我居然从没教过她数数),连36个黑键也在家足足训练了两天,先教她从1数到100,再站在钢琴前一遍又一遍的数,卡壳时就从头再来。练7个基本音级时也一样,左手练几天,练熟了再换右手,有点枯燥,但我们都坚持了下来。 她每每学会一项本领都惊喜不已。不用我提
有一次我想自己在冰箱里拿一瓶牛奶,可是瓶子太滑了,我没抓牢,瓶子掉在了地上,牛奶溅得满地都是,简直就是牛奶的海洋! 我母亲看见了,但她并没有批评惩罚我,她只是说,哇!你制造的麻烦可真是棒极了!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一汪牛奶呢!哎,反正奶瓶已经摔碎了,那么在我们把它打扫干净之前,你想不想在牛奶中玩几分钟呢? 我听母亲这样说,简直高兴极了,立刻就在牛奶中玩起来。几分钟后,母亲对我说,你知道,今后无论什么时候,你都必须要把它打扫干净,并且要把每件东西按原样放好。那么你打算怎么收拾呢?我们可以用海绵、毛巾或者是拖把来打扫。你想用哪一种呢?我选择了海绵,我和妈妈一起把那满地的牛奶打扫干净了。 等我们打扫完之后,我母亲说,刚才,你所做的用你的两只小手拿起大牛奶瓶子的试验已经失败了。现在我们到后院去,把瓶子装满水,看看你有没有办法把它拿起来,
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
亲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