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案幼儿园教育亲子活动亲子游戏
  • 爱书的孩子永远不会寂寞
    爱书的孩子永远不会寂寞

    梦想和你,有时只是一本书的距离   记得很小的时候,父亲从德国出差回来,带回来一个八音盒。这个小玩意儿放在我手上的那一刻,我惊呆了——比我的小手指甲盖儿还小的齿轮,紧紧地咬合在一起,每个边缘都无比光滑整齐,就像一个微缩的精密仪器。扭动发条,流水般的音乐淙淙地流了出来(后来我才知道,那是莫扎特的《小步舞曲》),天籁一般。从那一刻开始,德国,这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国家的名字,就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十多年后,我考入了北大德语系,再后来,我真的踏上了这片孕育了无数奇迹的土地——璀璨群星般的哲学家与科学家,质量一流的产品和设计,引领整个欧洲的强大经济实力…… 但在德留学三年,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都由德国而起,而事后德国人依然在全球受到普遍尊重,为什么全球各国似乎对德国人过于“宽容”?而留学的后期,我和一个德国家庭生活在一起,而

  • 你的孩子有没有家教,这40个细节对照一看就知道了!
    你的孩子有没有家教,这40个细节对照一看就知道了!

    话说我到罗马旅游,找到两条专卖古董的大街,一家一家进去看。 有一家进去后,我就埋头看小雕塑、小文物,然后向一位老先生问价钱。问了几件,老先生都说不卖,我说:“为什么不卖呢?”他就说实话了,他说:“这是我的店,你进来了,不跟我打招呼,就在那里看,然后问我卖不卖,我不卖。” 在罗马,在文艺复兴的故国,不经意之间,小时候“文革知青”那种没教养,那种粗鄙的人格,就露出来,这位老人把我点醒了。   有一次在大学厕所里正撒尿,一个仪表堂堂的青年,二十四五岁的样子,是个研究生,非常帅的小伙,立刻跑过来站在我后面大声说:“你是不是陈老师?我是从江西来的,你在江西插过队,我要跟你照个相。”我非常尴尬,因为我正在撒尿。 出了厕所,他早已准备好了照相机,把我像人质一样一把夹住,不由分说就拍照。这种情况我不止一次遇到——虽然并不是每次都在撒尿——但一上来就拍照,拍完就走,然后跟

  • 总说“为孩子着想”的强势母亲,其实是孩子人生的最大的“毒瘤”!
    总说“为孩子着想”的强势母亲,其实是孩子人生的最大的“毒瘤”!

    这类母亲想自己的家人都很牛,但又不愿意或不敢放弃这种掌控感,不能给家人“独立”的机会,通过掌控家庭来收获其安全感。俗话说:娶一位好妻子富三代!但是一个强势的母亲对于家庭来说却是毁灭性的,这是为什么呢? 一、强势母亲不健康的表现及原因 强势母亲指的是用自己的意志控制家庭和孩子的母亲,其很多表现是不健康的。 1)自以为是、总认为自己都是对的 ;颐指气使 ;指手划脚、什么事都喜欢发表决定性意见 ,吹毛求疵、对待身边的人要求很高,其实自己也做不好 ; 2)必须要听母亲的,凡事母亲说了算;严密监视小孩的一举一动,对其行踪和行为了如指掌;小孩的一切活动得向她汇报,必要时行为前还需得到许可;对小孩的生活盲目指点,横加干涉,无端操纵其公、私生活。 3)造成强势的主要原因: 外强中干,没有安全感,不独

  • 如果女排没有获得金牌,你会对孩子说什么?
    如果女排没有获得金牌,你会对孩子说什么?

    人们用尽洪荒之力去感动、去歌颂、去赞美, 小编也激动地一夜都没睡好觉, 一直念叨要写点什么, 直到早上6岁的儿子问了一句, 妈妈,你不是说尽力就好,是不是第一不重要吗? 如果她们没得金牌,你还会这么高兴吗? 额,一句话竟然问的我语塞, 如果 女排没有得金牌, 女排队员们拿着银牌在领奖时痛哭流涕, 新老媒体的通稿统统换成了“女排坚强,女排不哭” 人们的言谈话语充满了惋惜甚至调侃的时候, 如果那样, 我们该对孩子说什么? 1 请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 情绪自主 拒绝人云亦云 我们应该与孩子一起思考, 到底该为什么样的运动员喝彩? 是大家

  • 批判性思维:中国教育最缺乏的一环。赶紧补上,别再耽误下一代了!
    批判性思维:中国教育最缺乏的一环。赶紧补上,别再耽误下一代了!

    能够提问、有分析的能力,能够独立地辨明或做出判断,这大概是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拥有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我们可以通过教孩子批判性思维来实现,可以说,批判性思维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门训练人们如何成为好思考者的学问。 作为家长,我们要灌输给孩子很多东西:道德、价值观、知识、视野……但一些生活的细节也不容错过,比如过马路,这也是一个逻辑问题,“过马路要看两边,并判断要继续走还是停下来”,简单的一句话,也包含着因果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自己判断该走还是该停,以及做一件事情的先后顺序。 1605年,弗朗西斯·培根曾经对批判性思维有过这样的定义:“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对探寻的渴望、对疑问的耐心、对沉思的热爱、对判断的谨慎、对思考的乐衷、对部署调整的慎重,以及对任何欺骗行为的厌恶。” 到底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呢?通过批判性思

  • 这7类孩子新入园容易生病,您家中招了吗?
    这7类孩子新入园容易生病,您家中招了吗?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项目办公室曾公布过一个“幼儿园新生状况大调查”,结果显示:近九成孩子在入园初期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症状,超过一半的孩子入园后生病几率明显增加,其中44%的孩子在第一学期生病超过3次。为什么在幼儿园老师的贴心照顾下,孩子依然容易生病? 1 生活环境和习惯的改变 幼儿园的环境对孩子来说是陌生的,幼儿园的作息和饮食时间可能也会和家里的有所不同,孩子的身心需要一个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如果适应的过程不够顺利,就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的症状。 2情绪波动也对身体健康有影响 孩子既要适应新环境,又要承受和爸爸妈妈的分离焦虑,情绪的波动会导致孩子出现着急上火的现象,机体的抵抗力也会相应下降,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 3交叉感染几率增加 在幼儿园,孩子每天至少要接触十几个小伙伴,交叉感染的几率增大,感染疾病的风险也必然会增加。

  • 数学学成渣的父母,也能教出奥数冠军的孩子,秘诀在这里!
    数学学成渣的父母,也能教出奥数冠军的孩子,秘诀在这里!

    好多妈妈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开始早早地教孩子认识数字。最常用的方法是指着一个数字告诉他:这是4、这是5。 亲们,我实在不忍心说,这样的方法真的out了。来看看数学启蒙最好的办法吧,请遵循让孩子对数字感兴趣的方法循序渐进,先把算法口诀放一放。 入门——2~3岁就可以开始 观察孩子最喜欢的事物。比如小小费最喜欢小车。初学数学,我就让他数车。一共有几辆车、几辆飞机。甚至姥爷买了几个苹果。 还有一个方法是边场边学。在美国,儿童启蒙一开始是靠常数数儿歌入门的。在网上输入关键词counting song,有一堆,这些妈妈们可以自行下载。 进阶——生活处处是课堂 如果家有吃货小朋友,学数学是再好不过了。数学启蒙可以从宝宝们的日常生活展开。比如吃葡萄,把3颗葡萄放在碗里。吃的时候,让宝宝先数一数。没吃饱,再给3颗

  • 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会发现孩子越来越爱思考了。
    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会发现孩子越来越爱思考了。

    “妈妈,这个怎么打开呀?”、“妈妈,那个在哪里呀?”、“妈妈,我今天要穿什么呀?”……媛媛已经6岁了,但是媛媛妈妈发现媛媛不管做什么,总是张口就问。如果不回答她,她就好像不知道该做什么了,或者做完某个步骤之后,如果妈妈没告诉她下一步要做什么,她也就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做什么了。媛媛妈妈很纳闷,孩子怎么好像做什么都不动脑筋,不思考呢? 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首先,很可能和父母过分溺爱,什么都包办有关系。这样会让孩子过分依赖,懒于思考。 其次,很可能是父母干预太多。如果父母事事控制孩子,不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权利,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就失去了思考的动力,因为不管他思考与否,都需要按照父母的意愿来做。 最后,很可能和孩子过多使用电子产品有关,如动画片、电子游戏等。它们的声音、色彩、图像全方位同时输入孩子大脑,让孩子们习惯了被动的接收

  • 美国孩子在幼儿园每天必做五件事,保证你家也用得到!
    美国孩子在幼儿园每天必做五件事,保证你家也用得到!

    幼儿园是孩子进入集体生活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孩子人生系统学习知识的起点。 在美国,幼儿园以培养孩子的社会性为主。 简单的来讲,就是在保护孩子天性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社交的能力,为未来他们步入社会打下最初的基础。 相比较国内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参加各式各样的兴趣班而言,美国幼儿园的孩子就要轻松很多了。 他们的课程主要以玩为主,回家也没有什么家庭作业。当然,细细研究和观察,美国孩子在幼儿园并不是漫无目的的“瞎玩”,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一点点的学会与人交流、和别人分享、不断地锻炼自己的自理能力,为将来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美国幼儿园老师都有哪些技能您可以get到,让我们一起来活学活用吧。 1 从小培养孩子的纪律性 不要看美剧里的孩子上课都是散漫

  • “自由”中隐含的教育意义!
    “自由”中隐含的教育意义!

    “自由”对于我们来说到底有多么的重要?“自由”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到底有什么影响?“自由”又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什么作用?对于“自由”的理解是否可以改变和提升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今天让我们来一起了解自由,探讨自由! 自古到今的人们,无论是战争,还是处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所追求的至高无上的个人信仰,其实这一切都离不开“自由”,也许对于每个人来说“自由”是人们活着的最真实的意义,也是我们不断在追求的东西。 对于艺术家来说,他的自由就是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对于音乐家来说,他的自由就是可以随心所欲的创作与演奏他热爱的音乐。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我们的自由就是在工作中获得更好的物质基础,在生活中获得更好的享受和获得更多的尊重。 记得有一个教育家说过,自由就像数学里的正无穷大,你只能无限接近,但永远到不了绝对自由的那个临界点,正因如此,对自由的追求将是人类文明

  • 小小孩也会有压力,妈妈你造吗?
    小小孩也会有压力,妈妈你造吗?

    成长带来变化,变化就会有压力 通常,当宝宝面临与喜爱的人分离时,在已经建立的日常规律改变时,在感受不到被爱时,在面对家庭变化和冲突时,以及需要更多的独立和自由活动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紧张和压力。当你感到压力时,这种情绪同样会传递给你的宝宝。只要处于变化的环境和人际交往,都会让宝宝感到不安。 有了压力,他会用与以前不同的变化会告诉您 虽然成长中的宝宝总是在变化,但如果宝宝最近频繁表现出了睡眠问题,情绪上表现出愤怒和攻击性,饮食上吃得太多或是太少,频繁的大声哭闹,或是感到头痛和胃痛,甚至出现扯自己的头发,耳朵或是晃动身体以及坐立不安的行为时,你一定要注意,也许这时宝宝正在感受到压力。 压力影响宝宝大脑的发育 当宝宝感觉到他所处环境中的压力时,他的脑部就会停止工作,即使施加压力的人并不在场。如果儿童早期生活总是处

  • 把财富留给孩子, 还不如把孩子变成财富
    把财富留给孩子, 还不如把孩子变成财富

    孩子的分数,永远不如教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做人重要! 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家长如何培养呢?把财富留给孩子,还不如把孩子变成财富! 所以,留给孩子千万财产,还不如留给他这些: 1、孩子,你一定要学会做饭。这与伺候人无关。在爱你的人都不在身边的时候,使你能善待自己。——(能独立生存) 2、孩子,你一定要学会开车。这与身份地位无关。这样在任何时候,你都可以拔腿去往任何你想去的地方,不求任何人。——(自由) 3、孩子,你一定要上大学,正规的大学。这与学历无关。人生中需要经历这几年,无拘无束又能染上书香的生活。——(一旦走进社会,就进入了市场。) 4、孩子,你知道吗?足迹有多远,心就有多宽。心宽,你才会快乐。万一走不远,让书籍带你走。——(拓宽自己的视野,借助知识

  • 怎样与执拗敏感期的孩子沟通?
    怎样与执拗敏感期的孩子沟通?

    家里买了饮水机,每次不管谁要喝水,点点都要去帮着倒。妈妈怕孩子太小烫着,不让他倒水,点点又会哭闹不停。这样的事情让家人很苦恼,这么小就这么倔强,以后怎么办啊? 关键点分析 孩子固执只是表面现象,成长是一个过程,孩子出现状况总有一定的原因。当家长了解了孩子的动机,抱着理解的态度,不和孩子硬碰硬,巧妙地用其他办法调和,结果会不一样。 意大利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过:“对成人而言,儿童的心灵是一个难解之谜。我们应该努力地探寻隐藏在儿童背后的那种可理解的原因。没有某个原因,某个动机,他就不会做任何事情。一个成人若想找到这些谜底,他必须对儿童采取一种新的态度,增强对孩子的责任感。他必须成为一个研究者,而不是一个迟钝麻木的管理者或专制的评判员。” 让我们先找找原因,了解一下孩子固执背后的心理

  • 只有这个字,能让孩子从电视|电子产品 前果断离开!
    只有这个字,能让孩子从电视|电子产品 前果断离开!

    如果你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都不能让孩子从电视前果断离开,只能说明: 你的爱还不够让孩子感到真诚,你还没有掌握的亲子间相处的“道”,道不明,再多的方法都是生搬硬套,不接地气。 或者说,你太无趣。子感到和电视机比和你呆在一起更有趣。 或者说,你的唠叨。亲子间相处的杀手——唠叨,为了摆脱你的唠叨,只能让电视开着,电视里面的声音比你的声音听起来舒服的多。 如果我们要做一位合格的妈妈,请你一定要先有这样的理念: 你和孩子的每一句话,每一次沟通,每一个行为,都是为了促进你们的关系更甜蜜,而不是让你们的关系越来越恶劣。(呵呵,你是不是觉得太难做到了,求其上者得其中,对自己要求严一点,比对孩子要求严一点好) 真诚的爱,能让孩子果断地从电视机前离开。 这个结论是我最近从和莲子的相处中得到的。在这之前,虽然向莲子表达爱

  • 这些严重坑娃的事,你还在做吗
    这些严重坑娃的事,你还在做吗

    一、忽视孩子敏感期,肆意呵责 0-1岁左右的宝宝有口腔敏感期,经常会把玩具或者小手放进嘴巴。这个时期的宝宝主要通过口腔来探索世界,大人不要肆意的呵斥阻止。只要保证放入口的东西相对干净,并提供不同的物品供宝宝用口腔探索。 和口腔敏感期相重叠的是手脚敏感期,宝宝除了把手脚往嘴里塞之外,还会蹬腿,用手扔东西,抠个窟窿,有时候甚至打人。其实,这个时候的宝宝并没有打人的意识,只是在进行手臂肌肉练习。 除此之外,还会有物权意识、语言、运动、肌肤触摸、依恋等敏感期,家长要合理引导。 二、阻止爬行,改用学步车 人类一定要经过爬行发育才健康。没有爬行的孩子,身体协调性不好,影响生活和运动。前庭神经发育不良,影响未来的阅读、写作,也会阻碍语言的发展。家长切不可图一时安逸,而剥夺宝宝爬行的权利。 学走路不但克服巨大的心

  • 养育二胎,别让你的行为出卖你的心
    养育二胎,别让你的行为出卖你的心

    直到周末又见到CC小表弟。 我才了然。 原来这孩子是在寻找特权。 这也让我对二胎,稍微有了一点意识。 我们并未格外偏向过哪一个,任何人抱小表弟的时候,CC也没有表现出嫉妒。 而且她满嘴念叨小弟弟,一看见便摸他、逗他。 我一度以为,我家CC还蛮大度的嘛。 直到意识到,她说出“我是弟弟”真正的意义。 真正的意义就是,我是弟弟,所以你要让着我,你要优先考虑我的感受与选择。 可是,我们明明很注意,从没有人说过,你要让着弟弟之类的话,而且弟弟太小,小到我们觉得他对CC来说没有任何威胁。 但是我们的行为却出卖了我们的心,甚至自己都没有感觉。人心都是优先顾念弱势群体的,小的之于大的,就是弱势。 所以,CC在小弟弟躺着的床上蹦蹦跳的时候,我们会温柔的告诉她,“别跳了,这

  • 为什么你会情不自禁唱歌给宝宝听?
    为什么你会情不自禁唱歌给宝宝听?

    多伦多大学Trehub的研究指出:在很多方面,歌声比说话声对宝宝的影响要更大,主要表现在: 使宝宝冷静下来 有利于宝宝的健康 增强宝宝的社会联结 歌声让宝宝平静 父母唱歌给孩子听,带来了很多好处。但究竟是唱歌本身带来了这种积极的情感反应,还是一些其他的因素,例如父母的关心或爱抚……? Trehub等人最近在 Infancy (《婴儿》)杂志发表了研究成果。 Trehub将7-10个月的宝宝放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没有人,也没有其他刺激。然后让宝宝听录音带,有些宝宝听到的是听歌声,有些宝宝听到的是用「宝宝语」(较为缓慢、迷人、有节奏的讲话方式)念的歌词。这些宝贝来自于以法语为母语的家庭,但给他们听的声音却是土耳其语。 观察者

  • 你这么做,孩子很受伤知道吗?
    你这么做,孩子很受伤知道吗?

    可过了没多久,突然听到儿子的玩具房里传出了哭闹的声音。我和朋友都从沙发上弹起来,冲到了宝宝们玩耍的房间。 朋友的儿子正歇斯底里的哇哇大哭,我家宝宝一脸嫌弃的站在旁边,手里紧紧攥着他心爱的小黄鸭毛绒玩具。我急忙问儿子,弟弟怎么哭了。是不是你打他了? 我家儿子气愤的说,我没有打他! 那他怎么哭了?你们不是玩的好好的嘛,不打他他怎么会哭呢? 儿子一脸委屈的看着我说,他非要我的小黄鸭! 哦,原来是两个宝宝争玩具了。看朋友一脸心疼的哄着她家宝宝,我对儿子说,弟弟想玩,你就给他玩会嘛,反正你天天都能玩。 没想到儿子一脸小倔强,语气很强硬的说,我不要给他玩!就不要给他玩儿! 朋友的儿子听到儿子这句话哭的更欢快了。 情急之下,我冲儿子说:你怎么这么自私呢?宝宝这么远来找你玩,你

  • 女儿让我给她买一个爸爸
    女儿让我给她买一个爸爸

    之前,我答应过孩子,放暑假了我和老公一起带她去海边。放假有一段时间了,可是因为老公没时间,这个计划一直在往后推。 女儿也整天问我,到底什么时候去,可老公那边说,再等等,工作还没有安排好。 既然长远的计划实施不了,为了安慰女儿,我就告诉她,周末我和爸爸带她去游泳。网购了她喜欢的游泳圈,泳衣,一家三口的装备齐全,午觉醒来,正准备出门,老公的手机响了,临时有一个会议,再一次被爽约的女儿,特别不开心。后来的决定是我和她,还有另外一个小朋友一家去游泳,在戏水的时候,她看见小伙伴的爸爸陪着她,玩的特别开心,她走到我身边,说了一句话,声音很低,但是我听得很清楚,她说:“妈妈,你可以不可以给我买一个爸爸。” 为什么呢?我问她。 她一一列举爸爸缺席了她多少次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多少次说带她去动物园和游乐场,都没有兑现。早上,她还没有睡醒,爸爸就走了,晚上她

  • 花再多的钱,不如让孩子学会这6大细节
    花再多的钱,不如让孩子学会这6大细节

    先不论丽丽妈的舍得花钱、费用的高低,单就看看丽丽这个孩子,非常好动,来家里玩了几次不是把花瓶打碎了,就是跑到书房把所有的书都翻到地上来,这么好动的孩子真的能闻丝不动的坐在钢琴前一上午?再有,七岁的丽丽本来就不想去,她私下跟我说了很多次,妈妈总觉得学钢琴有用,可是她不喜欢。 是的,送孩子去培训班的前提条件一定是----孩子自身感兴趣的,与之相对应才是花钱花得值。如果孩子内心里都不愿意去,就算去了,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白白浪费了钱不说,还捆绑了孩子的内心。 与其花这样的一万块钱,不如好好的让孩子学会这6大细节: 感受音乐的美 研究曾表明,听音乐能让智商得以显著的提高。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常常心情不好时,听一听音乐就得到了舒缓。每天抽出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享受一下音乐的美,从音乐中去感受生活,也可以近距离的观察一下孩子是否对音乐

学前教育热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