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行为习惯性格心理性教育
  • 促进婴儿发育 多让宝宝在家中自由活动
    促进婴儿发育 多让宝宝在家中自由活动

    一、让宝宝在家中自由活动的好处 1、可以防止肥胖 我们都知道运动可以帮助身体燃烧多余的热量,保持身材。而专家也表示,让婴儿自由活动可以防止他们肥胖,即使是在长大之后。 2、改善认知功能 经常不断有新的研究表示,让宝宝运动和更好的成就、注意力、考试成绩有关联。因此,让宝宝自由活动可以让他为了将来的生活做準备。 让宝宝在家中自由活动可以提高发展。 3、促进睡眠消化 如果宝宝一整天在家中四处活动,无疑地可以活动他的四肢,他会很累,所以会睡得比平时更好。而且活动可以促使宝宝的消化更好,效益会持续到他长大。 4、可灌输独立性 婴儿很容易依赖我们,但是自由活动却是他探索独立以及不靠帮助测试自己能力的时候。根据研究,那些有机会不受妨碍探索周围环境的宝宝,现实生活遭

    标签:运动
  • 节制小小“插话家”,你的方法用对了吗?
    节制小小“插话家”,你的方法用对了吗?

    妈妈疑问:我正在打电话投诉热水器的质量问题,偏偏我家孩子用最大分贝地喊“妈妈”,我不得已hold住电话,问宝宝怎么了。突然,他好像没了主意,不知道要说什么,嘀咕了一句“我刚看到一只飞虫”就自顾自地玩起来了……这样的场景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求助!求助! ——雨姗 宝宝为什么总是喜欢打扰爸爸妈妈与其他人谈话或者电话? 专家告诉我们,大多数5岁以下的宝宝会“一根筋”地认为,如果爸爸妈妈冷落自己去关注别的事情,就是不爱自己了,这会让他很失落,所以他要想尽办法重新赢得大人的关注。 那么,我们怎么让宝宝明白爸爸妈妈打电话并不代表不爱他,又如何让他学会暂时不插嘴呢?专家建议,这有一定的年龄界限。对于3岁以下的宝宝,我们还是应该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对于紧急的情况,最好到宝宝的视线和听力之外,并安排好其他人接替陪伴。

  •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三大误区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三大误区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方面是为了孩子的独立性,如果孩子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只要在书本中可以找到答案,那么他会需要总是依赖我们吗?正如新买的机器,即使一窍不通,可是只要看说明书,自己去查找资料就会慢慢的熟悉起来。另一方面是想丰富孩子的知识层面,无论是什么书,有时间就翻来看看,都会无时不刻的帮助孩子多了解一些方方面面的链接。世间万物相生相克,又互相连通。即使是闲书,阅读起来也是一种乐趣。 豪豪最近爱上了看游戏攻略的书籍,在学校的book sale期间,主动提出了用自己的零用钱去买攻略看。开始的时候,我不是很同意,虽不反对他打游戏,但不能沉迷了。但是他是用自己的钱买的,我又无权反对了,只好随他。原本每日放学后,他都会很开心和同学打一阵篮球。那天刚买到攻略,他居然迫不及待的坐在草地上翻看着书。同学们喊他打球,他都没有听到。还是我提醒他,让他晚上再看书,现在先去打

  • 孩子满嘴脏话?你该感到高兴!背后透露这样的信息
    孩子满嘴脏话?你该感到高兴!背后透露这样的信息

    阳阳妈: 那天带阳阳出外买菜,回来的路上遇见阳阳幼儿园同学木木的妈妈。我就让阳阳说“阿姨好”,没想到孩子一句“阿姨SB”把自己气得直想抽他嘴巴。木木妈也被孩子的话愣住了,尴尬得不知道如何应对。“不好意思啊,这孩子没礼貌。”木木妈表情僵硬地走了。最近阳阳很喜欢说脏话,怎么阻止都该不了。 乐乐妈: 有一天家里来客人,喝茶聊天时,乐乐也在一旁玩儿。客人给乐乐掰了一根香蕉,没想到乐乐不仅不领情,还恶狠狠地跟客人说:“吃你的Pi!我打死你!”。本来好好的谈话愣是被乐乐的这句脏话给搅了。客人没多久就找了个借口离开了。气得孩子他爸教训了他一顿,第二天脏话又来了。 孩子满嘴脏话时,大多数家庭的应对方法错了 当孩子说脏话时,大人的第一反应是——阻止、批评,甚至打骂,但似乎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孩子的脏话还是照说无误。大

    标签:行为习惯
  • 孩子闹情绪,妈妈怎么办?
    孩子闹情绪,妈妈怎么办?

    上个月底搬家了,孩子姑姑还有外甥文博来我们家帮忙,家里乱成一团,想着有文博来跟甜甜玩,我们大人好腾出手收拾东西,甜甜一直都很喜欢文博哥哥,文博一到我们家玩,甜甜晚上就不叫哥哥回家,非得叫文博在我们家住上一晚才行,这次也是这样,文博到我家,甜甜很激动,刚开始两个孩子玩的挺好的,可是玩着玩着,甜甜就有点反常了,开始跟哥哥吵起来了,哥哥拿什么玩具,甜甜就拼命跟他抢,刚开始文博一直让着甜甜,可是甜甜一直没有让步,反而越来越任性了,最后甜甜竟然和文博打起来了。。。哭着闹着说我不喜欢她了,就喜欢文博...弄的我一头雾水...遇到孩子闹情绪,家长该怎么办呢? 一,认真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 我还是第一次看见甜甜这样闹情绪,也第一次看到他们两个打架。赶紧把两个孩子拉开,把甜甜带到卧室,甜甜一直在哭,一直再说我对他不好,我就喜欢文博哥哥,不喜欢她。看到他哭的这么伤

  • 爱顶嘴的孩子更有出息?不吼不叫让熊孩子变听话宝
    爱顶嘴的孩子更有出息?不吼不叫让熊孩子变听话宝

    孩子爱争论是好事,长大之后更有出息 自古以来,中国家庭就不允许孩子跟父母顶嘴,《弟子规》中所说:“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孩子只有听从义务,没有反驳权利。 所以当孩子拥有自主意识开始对父母提出反对意见的时候,很多家长的内心潜台词是“你懂什么,居然敢和我顶嘴”。“顶嘴”这个词含有下对上的不敬或不顺从,尤其是权威性父母更容易认定孩子的顶嘴行为。其实,对孩子来说,顶嘴是对自己的观点辩护,是维护自己的权益的行为,甚至是情绪情感的发泄。 其实孩子能够同父母争论并非是一件坏事。著名的德国心理学家海查曾做过一次实验: 对2~5岁时有强烈反抗倾向的100名儿童与没有这种倾向的100名儿童跟踪观察到青年期。结果发现:前者有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做出决定的能力;而后者仅有26%的人意志坚强,其余的人遇事不能做决定

    标签:行为习惯
  • 孩子拖拉磨蹭怎么办?心理学妈妈教你
    孩子拖拉磨蹭怎么办?心理学妈妈教你

    某天在肯德基目睹了这一情形: 一个大概5岁的小男孩在玩着滑梯,一旁孩子的妈妈不停地催促着孩子回家。但小男孩似乎没听到,仍旧不亦乐乎地溜着滑梯。孩子的妈妈火了,直接冲上滑梯把孩子拖下来,二话不说操起鞋帮子就打小男孩的屁股。 小男孩哇哇大哭:“妈妈,我不敢了,我现在回家了!”孩子的妈妈才停手。 有不少妈妈说,我非常知道打孩子不好啊,但有时候就是忍不住,尤其是你这边在赶时间,孩子却还在磨蹭拖拉,让人心烦气躁,一生气就容易控制不住自己。 看看下面这些瞬间,孩子多少次激怒了你? 赶着出门时还在玩玩具,鞋子袜子散落在旁边; 让穿衣服却还在床上翻滚,裸着身体在做小动作; 催促睡觉还不为所动,一会看书一会玩玩具永远没有停; 让孩子刷牙却迟迟不愿动身,各种推托借口; 在外玩耍玩

    标签:行为习惯
  • 孩子赖床发脾气怎么办?
    孩子赖床发脾气怎么办?

    雨萱的哥哥大伟就是典型的夜猫子,晚上很晚睡,早上赖床不起来去上学。那时他在家就是小皇帝,好几个大人围着他转,他就是所有人瞩目的焦点。他要啥父母都尽可能的满足他,就这样让他养成了不好的习惯。父母要是做的哪件事不顺他的心,他就会大吵大闹。 记得有次晚上我在大伟家住一晚,早上我就目睹了那一幕。早上他的妈妈准时去喊他起床,他却非常生气的将被子捂住自己的头。他妈妈开始要掀开被子并且威胁他,要是再不起来就要打屁股了。他一听要挨打,眼泪就巴拉巴拉的往下掉。他妈妈越是看手表心里就越急,因为孩子赖床有可能又要让她迟到了。他妈妈开始发火了,他并不怕他妈妈,竟然还耍起横来了。 对于这样爱赖床而且又容易发脾气的孩子,雨萱妈咪有妙招: 1.首先父母要为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幸福家庭环境,父母切记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 2.父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

  • 孩子是依赖,还是讨爱?
    孩子是依赖,还是讨爱?

    「老大一下课也不赶快做功课,总是拖很久要我在旁边陪他,我还要照顾小的,忙翻了,如果老大动作更快一点就好了」、「上班已经够忙了,回到家孩子功课总是写很久,一定要在旁边盯着他才会完成,又不是不会,为什么需要花那么久的时间呢」。 忙碌的你这时心中会不会有个困惑,孩子到底在搞什么飞机,做个作业需要花那么久的时间吗? 当你的心裡泛起「真希望他赶快自己完成」、「他真是依赖,真不想要老是拖着他」的感觉时,相信你的直觉,孩子有可能真的是渴望你的陪伴,他心底一定很想跟无尾熊抱着尤加利树一样拼命地佔住你,希望有更多的时间跟你在一起。 『担心自己去上课时,妈妈在家陪着弟(妹),心就不会在自己身上』、『弟(妹)出生后,大人陪自己时间变少了』、『大人下班回到家,总是有要忙的事』因为这么多塬因,用神圣的功课拉住大人让大人花多一些心思在自己身上,似乎是这些孩子想出来的讨爱方式。

    标签:行为心理
  • 如何对待任性的“买买买”宝贝
    如何对待任性的“买买买”宝贝

    用物质代替了陪伴 宝贝的“买买买”就是他的自我,每个孩子在最初的时候,都会有这样一种错觉:全世界都是我的,我想要什么就一定可以有,所以有些孩子可以在商场的地上打滚,每天都想买玩具。 人类的贪婪是天生就有的,节制则是后天习得,有些家长觉得要无限地满足孩子,孩子什么都不缺,自然就对很多东西没兴趣了,然而至少在3岁这个年龄段,我没有看到哪个孩子会因为家里玩具很多,而对买玩具失去兴趣。 我见过一些看到什么想买什么的孩子,他们通常家里经济条件不错,父母工作很忙,周末挤出一点时间,就带孩子去玩具店、游乐园,买回一堆东西。 父母觉得亏欠孩子,所以舍得为他们花钱,孩子也习惯了一次把所有喜欢的东西都买回家,只买一件玩具在他们看来根本不叫购物。这样的宝贝,当父母不在身边,通常由老人看护,于是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宝贝跟着爷爷,一路哭着从幼儿

    标签:行为习惯
  • 你家有吗?2招轻松看待孩子的“隐形朋友”
    你家有吗?2招轻松看待孩子的“隐形朋友”

    隐形的朋友 妈妈先别自己吓自己,其实有一种说法,小朋友3~6岁时,会想像出一个或数个玩伴呦!这个玩伴可能是具体的熊熊布偶或娃娃,也可能是爸妈都看不到的隐形朋友。 小朋友会跟想像的玩伴一起玩扮家家酒、一起吃饭聊天,所以有时看到小朋友对空气讲话,其实都是孩子发展的正常现象喔!尤其现在爸爸妈妈很多都只生一个,小朋友在家没玩伴,这样的情形更容易发生呢。 当孩子想像时,爸妈的引导很重要 当孩子开始出现想像玩伴时,爸妈不要一直问「在哪裡啊」「没有啊」,更不能强势的阻止喔,例如:要求孩子以后不准乱讲话。因为~当孩子有情绪时,需要想像一个能听他说话的同伴,因此,父母愿意倾听孩子说话时,孩子心中的孤单就会减少,相对能将重心放在真实的人事物上。 偶尔也会搞不清楚真假? 是的。大部分的时间,孩子分得出来想像和真实,但毕竟

  • 孩子爱冒险该阻止还鼓励?专家这样说
    孩子爱冒险该阻止还鼓励?专家这样说

    天普大学心理学教授劳伦斯•史坦伯格(Laurence Steinberg)在新书《机会的时代》中指出,爸爸妈妈无法阻止孩子去冒险,因为每一个年轻的大脑裡都有冒险的因子。 企图阻止孩子去冒险,他说,是「对抗自然律的战争,而且父母不会赢。」毕竟,离开父母、进入社会本身就是个大冒险,而且是每个孩子必经的过程。 但是,提醒孩子在採取行动前先考虑后果,永不嫌早。爸爸妈妈可以鼓励孩子从事健康的冒险,避免危险的冒险。 家有小学阶段孩子的父母们应该都有观察到,这个年纪的小孩不会考虑到「以后」的事情,因此父母最重要的责任是「风险管理」,就是避免孩子陷入危险情况。「你可以和16岁的孩子谈交通安全问题,」史坦伯格教授说:「但对于8岁小孩,你就要阻止他开车。」 但是,即使是对于8岁小孩,你也可以引导他思考行动的后果,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当小孩

  • 如何智慧化解孩子的说谎行为?心理师这样做
    如何智慧化解孩子的说谎行为?心理师这样做

    【孩子说谎时,勿在众人前质问】 情况: 孩子去大伯家玩,很喜欢堂哥的两台小车子,结果把堂哥的两台小车子偷偷地放进口袋带回家玩,此时,婶婶来告诉妈妈,孩子没有询问就把两台小车子擅自带走了……。 王意中临床心理师说,如果是别的父母来告诉你,你的孩子拿了别人的车子,爸妈优先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在众人面前质问自己的孩子,可以先礼貌性地回覆会马上回家问问看孩子,进行处理;等到回到家,先观察孩子是否真的有把别人的车子拿回来在玩,如果是,妈妈可以说:「妈咪有点好奇耶,昨天没有看到这两台小车车耶,这两台是从哪边开过来我们家的呢?」 家长很激动,小孩不一定会有感觉 让孩子有机会自己说出事情塬委 大部分的爸妈一旦发现孩子出现说谎,甚至偷窃的行为,都会非常急着想要马上处理与处罚。事实上,孩子根本还没有机会察觉到自己的行为与

    标签:说谎
  • 孩子总是忘东忘西?4招让孩子不再健忘!
    孩子总是忘东忘西?4招让孩子不再健忘!

    【如何让孩子「忘不了」?】 对于孩子总是忘东忘西,身为爸妈可以如何协助孩子呢?首先,李惠浈临床心理师建议爸比妈咪应该先瞭解孩子的正常发展里程碑。爸妈要知道孩子的能力範围,对于孩子有正确瞭解,才不会给予过多期待或协助。 point1/指令简短扼要 爸比妈咪传达指令时应该简短扼要,并确认孩子是否确实理解或收到讯息。如何知道孩子是否理解指令内容呢?李惠浈临床心理师表示,常见的做法是请孩子再复述一次。但是,传达的内容要很简单,像是1、2句句子或是3~5样的东西,对于孩子来说才不会太多。 point2/利用图案提醒 倘若爸妈希望孩子能够记住某样日常生活事物,李惠浈临床心理师建议爸妈以图片、图画或白板画及顺口熘的方式做为提醒物,像是早上起床后,希望孩子先刷牙、洗脸,就可以画一个可爱的图案放在床边,让孩子醒来就能看得到,帮助

    标签:记忆力
  •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你注意到了吗?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你注意到了吗?

    孩子缺乏安全感会有哪些表现呢? 1、有的孩子缺乏安全感会在睡觉的时候很不踏实,翻来覆去,容易哭闹,有的时候还会时不时的摸摸或者看看自己身边是否有人在陪着。 2、有的孩子缺乏安全感会在家里有客人来或是外出的时候见到亲朋好友、陌生人,会紧紧抱住父母、不敢抬头其他人,神情有些慌张的样子。 3、如果没有建立好安全感,有的孩子就会表现胆小、不够自信,觉得父母不够爱自己等,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表现出分离焦虑的程度更大一些。 4、如果在幼儿园也很可能影响到人交往,比如不太会和小朋友们玩到一起、建立良好的人家交往模式、有的也会和小朋友玩得还好但是见到老师或是遇到老师提问表现的很紧张。 5、另外对孩子过度保护、溺爱也会有影响,可能家里有老人帮忙照顾孩子这两点就更需要注意了,老人对孩子总是格外疼爱,事事迁就代劳比较常见,长久下去,孩

  • 孩子不爱看书,并不是孩子的过错
    孩子不爱看书,并不是孩子的过错

    犹太人爱读书的秘密是什么呢?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解释说犹太人有这样一个传统,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父母会在书页上滴上蜂蜜,让孩子去舔,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读书像蜜糖一样美好。 这一说法颇令我惊讶,如果真是这么简单,全世界的孩子都可以对着镜头微笑着说:“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 在上个时代,或许这个方法让孩子最初对书本的认识起到了一点点好感的作用,但毕竟读书不是吃蜜,如果让孩子一直保持对于读书的热情和兴趣,绝不会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读书不苦,苦读书,读不好书 在书上抹上蜂蜜,其实父母内心的潜台词和忧虑就是:读书是苦的。 我们这代人上学的时候,家长和老师最爱说的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的时候你就专心学,玩的时候你就专心玩”。 这些论调都让读书、学习与乐趣对立起来,让读书变成一件上刀山、下火海的

  • 孩子老是情绪失控?专家授5大教养对策
    孩子老是情绪失控?专家授5大教养对策

    图片来源:黄建宾摄(图为情境设计,与真人无涉) 对策1/记住孩子不是针对你 当孩子不听话时,很多父母会觉得不受尊重。当孩子生气哭闹时,很多父母会觉得「孩子对我态度不好」。这也许自然的反应,但却是错误的。 孩子处理情绪和讯息的方式跟成人不一样。学前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态度」,遑论判断自己的态度好不好。即使小学生,生气大闹也多是因为还没学会自我控制,不是对父母的恶意。 如果爸爸妈妈把孩子生气哭闹解释为「态度不好」而处罚,反而会引发真正的问题。 对策2/不要对孩子遵守规定的能力有不切实际的期待 小孩子的「专注期」很短,很容易分心,他们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消化语言指示。 所以当你给孩子指示时,不要期待他们会立即有效地遵守。他们要从一个活动转移到另一个活动也需要时间。假设孩子正在玩,不要突然冒出来

  • 孩子爱管闲事怎么办?别让孩子好心办坏事
    孩子爱管闲事怎么办?别让孩子好心办坏事

    孩子爱管闲事怎么办?孩子管闲事现象一:孩子喜欢“乐于助人” 孩子受家庭教育或其他人影响,养成了乐于助人的好习惯,但他由于年龄及发育所限,无法判断对方是否需要他的帮忙,再加上自己本身能力的欠缺,常会造成一种“愈帮愈忙”或“帮倒忙”的现象。 孩子爱管闲事解决策略: 如果你的孩子确实好管闲事,你就应该告诉他做事要有顺序,首先要做的是属于自己本份内的,在做完本份事情的基础上才可以去帮别人。 对孩子同情他人、关心他人、热心帮助他人的好行为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要提高孩子的道德认识水平,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学会正确处理同伴间问题的技巧,避免出现“帮倒忙”。 孩子爱管闲事怎么办?孩子管闲事状况现象二:孩子看到热闹就爱去凑 孩子大多喜欢群体生活,相对于个体的单独地做事他更喜欢大家凑在一起来做,这是孩子

  • 宝贝在公共场合吵闹?4秘诀稳定孩子情绪
    宝贝在公共场合吵闹?4秘诀稳定孩子情绪

    首先要了解孩子阶段性的需求 台北市万华亲子馆副馆长兼谘商心理师陈彦琪表示,孩子在公共场合吵闹、哭闹,想必是爸妈们都经歷过的梦魇、头痛不已的情境!尤其是5岁前的孩子,因语言能力还不够成熟,当以下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孩子自然会透过哭闹或「番」的方式来告诉父母。 生理需求 1岁左右的孩子因为年纪小,生理上一不舒服就会放声大哭,此时父母们可以观察孩子的生理状况,是不是没有睡饱?是不是孩子饿了?还是尿布湿该换了?才会透过哭哭的方式来告诉父母──我不舒服。 心理需求 2岁左右是俗称的「麻烦2岁」(troubletwo),此时孩子慢慢有了自主意识,开始会有想表达自己意见的心理状态;而3岁左右又有俗称的「可怕的3岁」(terriblethree),此

    标签:哭闹
  • 理性对待孩子的“撒谎”与“告状”
    理性对待孩子的“撒谎”与“告状”

    【掐胳膊】一天妈妈接明明,小朋友刚上车,就对妈妈说“A掐我胳膊了”,妈妈当时的理解就是小朋友间的打打闹闹,但还是随口问了一句,“那明明哭了吗”?明明说“没有”;妈妈又问“那L老师知道吗”?明明说,“L老师知道,还让A和我说对不起”。妈妈也没多想,只是应了声“哦”!随后明明举起胳膊,告诉妈妈“你看,A掐我这里了”,妈妈随便一看,明明的胳膊内侧是有块红红的痕迹,妈妈摸了摸,说了句“好了,没事,不疼了,明明没有哭,真勇敢”;但仔细一看,这哪里是被掐的痕迹,分明是被小虫咬了嘛!事情就此结束,妈妈也没有揭穿明明,误认为明明就是被小朋友A掐了一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咬手指】又一天回家,已经是晚餐后了,妈妈正在厨房洗碗,明明突然举着自己的手指说,“妈妈,我要创口贴,下午玩的时候B咬我的手了”;有了之前【掐胳膊】的“告状”,妈妈这次小心了一点,于是便说,“B咬你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