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宝宝感到疲劳困倦的时候会揪耳朵,感到又热又痒的时候会揪耳朵,开始认识自己身体(认识耳朵)的时候也会揪耳朵?? 如果你对宝宝揪耳朵的行为有特别强烈的反应,他们还会觉得揪耳朵是个能与爸爸妈妈一起玩的游戏,很有趣。 如果宝宝使劲揪一侧的耳朵或拍打一侧的脸颊,并同时伴有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要排除耳朵内部感染的可能性。 因为感冒时耳内压力增大也会让宝宝感到疼痛,这种情况不代表耳朵内部一定存在感染,需要请有经验的耳鼻喉科医生通过耳镜来检查内耳。 如果确诊是化脓性中耳炎,耳朵流脓、流血时千万不要向耳朵里填塞任何东西,因为脓液、脓血流出来后,耳内压力有所减小,宝宝就不会觉得那么疼了。 父母平时要给宝宝做好耳部护理: 1. 洗澡时将浸湿的纱布缠在手指上,仔细地擦洗宝宝的耳廓内
对于有重点保护对象,怀孕妈咪的家庭来说,能不能养宠物一直备受争论。大多数家庭支持在怀孕以及幼儿养育期间,不养猫狗等宠物;但对于爱宠人士而言,爱宠的归处又让人放心不下。 妇产科医生认为,在怀孕和幼儿养育期间,宠物饲养问题没必要过于紧张;国外很多孕妇家庭养猫狗,也没什么很大问题,只要做好爱宠的饲养卫生工作,就不必太担心。 “宠物病”的传染源 不一定是宠物 我们熟知的“宠物病”对宠物或成人的负面影响不大,一般可以自愈;但如果肚子里的胎宝宝感染,则有流产、胎儿畸形等危险。 “宠物病”的正确说法是“弓形虫病”,弓形虫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不过人感染弓形虫的主要源头其实并不是宠物,而是另有玄机。 爱宠和宝宝兼得,家庭卫生保健要注意 1、爱宠的检疫问题: 怀孕之前,给家中宠物做血液检查和打预防针;
避免过敏源 1、原因: 如吸入了霉菌、花粉、病毒等,以及受到冷、热、阳光暴晒等物理原因影响,宝宝也容易出现过敏现象。甚至有的宝宝过敏的原因与遗传性、心理性、血管神经性、接触不明物质都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妈妈们首先要确定宝宝容易对哪种东西过敏,尽量避免让宝宝接触到过敏源。 2、做法: (1)饮食。食物中,容易导致宝宝过敏的有鱼、虾、螃蟹、巧克力、蛋、酒精、食品添加剂及保存剂等。 (2)药物。药物中,青霉素、退烧药、血清、疫苗等也容易导致宝宝过敏。 注意卫生 1、原因: 蚊虫叮咬、或与花粉、粉尘、螨及宠物如猫和狗的皮毛等接触,均易成为过敏的原因。 2、做法: 爸妈要注意帮宝宝搞好个人卫生,勤洗澡换衣。同时还要注意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臭虫、昆虫等。同
宝宝睡觉老是吸嘴唇是习惯性吮吸奶嘴或乳头 这种情况应该是宝宝的一种习惯性动作,宝宝小时候的营养需要主要来自吸吮的乳汁和配方奶粉,所以宝宝夜间难免出现这种现象,或夜间饥饿做梦吃奶也会出现吸吮的动作,没有其他异常的话不必过于担心的。 宝宝睡觉老是吸嘴唇可以带来舒适感和安全感 吸吮动作是宝宝出生即有的本能,包括吮手指和咬上下嘴唇,这些动作会给小儿带来一种舒适感和安全感。 它可延续到1-2岁。一般3-4岁就消失了。2岁幼儿这些动作处于消失阶段,但遇到生活环境改变。 注意: 他感到紧张或不安时,这些动作就又现了,或家庭不和,父母对孩子关心得少,无人理,使孩子感到紧张和寂寞,只要求助于咬下嘴唇来解除内心的紧张和借以安慰自己。 宝宝睡觉老是吸嘴唇怎么处理 宝宝睡觉老是吸
经期能减肥吗?可以的 女性月经期期间是可以减肥的,但是经期间减肥不能采取节食的。 经期能减肥吗?需科学减肥 女性在月经期间,身体的免疫力是在下降的,如果不能科学合理地去减脂,采用不正确的减肥法,如节食和大量运动,是会影响月经的,造成月经絮乱。女性经期要科学的调整饮食,满足人体所需的营养,加上适量的运动减肥。值得注意的是,在任何时候不吃饭确实能瘦,然而不吃饭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那种瘦是以健康为代价的瘦。 经期能减肥吗?运动不可过量 大运动量时体重下降太快和精神过度紧张,会引起儿茶酚胺类雌激素和β-内啡肽水平升高,这些物质作用于神经递质,影响促性腺激素释放的释放。如果促性腺激素不能正常释放,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激素就无法正常释放,影响卵巢的排卵功能,月经就随之变稀变少,甚至发生闭经。
秋季荨麻疹会传染吗 秋季荨麻疹是不会传染的。 1、原因: 荨麻疹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的过敏性皮肤病,属于一种过敏性疾病,所以不会传染。 2、专家提醒: 荨麻疹是不传染的,但要尽快治疗,否则会转为慢性荨麻疹,风在秋天这个季节,不仅吹走了残花落叶,也成为了病菌的传播者,把病菌传播到人的体表。秋季,天气还有些微热,可是人们暴露在外的皮肤却成了病菌滋养的温床。 3、专家建议: 人们在秋季时需要对皮肤做好保湿的工作,护理好您的肌肤,避免荨麻疹的发生。 秋季荨麻疹是怎么引起的 1、内因。 (1)宝宝具有遗传性过敏体质,或者自身的血管神经免疫功能出现障碍。如果吃进或吸入花粉、霉菌、动物皮屑等过敏原,就容易透过较薄的肠壁进入
氯雷他定糖浆 1、适应症: 主要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有关的症状,也适用于缓解慢性荨麻疹、瘙痒性皮肤病。 2、服用方法: 2-12岁宝宝:体重>30公斤:每天一次,每次两茶匙(10毫升)。体重≤30公斤:每天一次,每次一茶匙(5毫升)。 盐酸左西替利嗪片 1、适应症: 主要用于缓解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过敏症状,如:变应性鼻炎(包括眼睛的过敏症状)、荨麻疹等等。 2、服用方法: 2-6岁宝宝,每日一次,每次半片。 盐酸西替利嗪片 1、适应症: 适用于季节性或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由过敏原引起的荨麻疹及皮肤瘙痒。 2、服用方法: 口服:成人或12岁以上儿童,一次10mg,一日1次或遵医
胎儿臀位是什么意思 胎儿臀位臀位是异常胎位中最常见的一种,正常的胎儿位置(胎位),应该是胎头朝向骨盆,胎臀朝向母体头端的“倒立式”,称“之为头位。当胎臀朝向骨盆,胎头朝上,取“坐位”,称之为臀位,属异常胎位。臀位以骶骨为指示点,分骶左 前、骶左横、骶左后、骶右前、骶右横、骶右后六种方位。根据先露的种类又分腿直臀位(屁股先出来,脚在上靠近头部)、完全臀位(屁股先露出并盘腿)、足先露(一只脚或两只脚先出来的臀位)。 30周后多能自然回转成头位。女性怀孕的时候都是要定期去做检查的,能够更好的了解宝宝的情况,如果出现了胎位不正的现象也能够及时的去治疗,如果到了快要生产的时候,宝宝的胎位还没有到正常的位置就需要进行剖腹产了。 胎儿臀位的原因 1、胎儿在宫腔内活动过大,比如产妇腹壁松弛、羊水过多或胎儿较小等,使胎儿在宫腔内活动过于
远离过敏原 1、原因: 因为造成过敏的原因太多了,检查的结果也未必准确,所以家长应该回忆一下宝宝所处的环境、所吃的食物等等情况是否是造成小儿荨麻疹的原因。 2、做法: 宝宝出现荨麻疹之后,爸妈要注意观察引起小儿荨麻疹的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可疑过敏原,停服、停用引起过敏的药品和食物。 涂抹止痒药水 1、原因: 涂抹止痒药水可以减缓瘙痒症状。 2、做法: 宝宝痒得厉害的时候,可以外涂炉甘石洗剂等药水。 剪短指甲 1、原因: 剪短指甲是为了防止宝宝抓破皮肤引起感染。 2、做法: 除了把宝宝的指甲剪短之外,还可以用其他方法分散宝宝的注意力,不要让他总注意皮肤瘙痒。
急性荨麻疹的症状 1、特点: 小儿急性荨麻疹发病急且十分突然,最初为烦躁,皮肤瘙痒,很快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红色、苍白色的风疹块;呈淡红色或苍白色,形态不规则,迅速增大增多,融合成片,伴有烧灼和刺疼,时起时落,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皮疹发生部位不定,如用针头在宝宝正常皮肤上划痕可出现与划痕一致的红色疙瘩。 2、表现: 多数宝宝除皮肤奇痒外,没其它不适感;少数患儿内脏受累出现发烧、头疼、气憋、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不适;重时有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 慢性荨麻疹的症状 1、特点: 若是小儿荨麻疹持续复发超过六周则成为慢性荨麻疹,症状为皮肤瘙痒难耐,脾气暴躁。 2、表现: 基本症状表现和急性荨麻疹相似,就是发病周期长。
“水中毒”的发生机理主要是体内水分过量流失,导致钠含量降低,引起脱水低钠症。 轻度症状:可能会引起宝宝疲劳,不愿意活动,对妈妈的挑逗没有太大兴趣,这时只需要让宝宝停止饮水便可以缓解。 重度的“水中毒”表现:往往会伴随头痛、呕吐、精神萎靡、昏睡、甚至全身痉挛,更甚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十分凶险。 而婴幼儿时期,正是“水中毒”的高发时期,因为宝宝并不知道自己想要喝多少水,再加上家长们一些错误的观点,以为多喝水对身体有利无害,反而危害了宝宝健康。 人一天的摄水量并不单单指喝水的总量,还包含所摄取的食物中的水分。 不同年龄段的宝宝由于活动量和饮食成分不同,额外补充的水量也会不同。 另外宝宝的年龄、性别、体重、性格、天气和户外活动时间也是影响水量的因素
辛辣鱼腥发物 1、原因: 因为这些食物容易生风化热,可催生本病产生。有时也可直接成为过敏原,产生变态反应。 2、忌吃食物举例: 辛辣的食物如辣椒、胡椒、桂皮、洋葱、咖喱、茴香、烟酒等。在没有发现可能诱因的情况下,尽量避免鱼虾、蟹及剌激性食物。如虾蟹、牡蛎、海蛤、甲鱼、带鱼、鳝鱼、猪头肉、公鸡、牛羊肉、蘑菇、竹笋、香蕈等。 油炸肥腻食物 1、原因: 因这些食品易生痰动火或聚湿生热,使湿热内蕴,郁于肌肤而诱发本病。 2、忌吃食物举例: 如各种油炸、煎烤、熏腌肉制品、动物内脏、奶油蛋糕、巧克力等。 宝宝秋季荨麻疹的注意事项 1、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已明确是某一食物引起的,只要以后忌食该食物就可避免复发。而平时不常吃的食物、
婴儿体温多少度正常? 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 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 影响婴儿体温的因素: 1、如果小孩保暖比较好,那体温就会更高一些。 2、长身体。小孩一旦稍平常长身体时,其体温略要比平常体温稍高。 3、母亲影响。如果是在哺乳期,母亲所吃食物过于刺激也会影响宝宝的体温,如吃辣椒、鱼、长期吃鸡肉、过多的老甜酒等,都会影响宝宝的体温。 婴儿体温测量方法 1、腋下测温法 最常用,也最安全、方便,但测量的时间偏长。 方法:将消毒的体温表水银头放在小儿腋窝中,将上臂紧压腋窝,保持5—10分钟,35.9~37.2为正常。 2、口腔测温法 准确方便,保持3分钟,37.2为正
木瓜姜醋 1、食材:生姜9克,木瓜50克,米醋100毫升。 2、制作方法:以上三种食材放入砂锅中煎煮,待醋煮干时,取出生姜、木瓜,分早晚两次服完。每天一次,连服7-10天。 3、功效:疏风散寒,适用于风寒型荨麻疹。 荸荠清凉饮 1、食材:荸荠200克,鲜薄荷叶10克,白糖10克。 2、制作方法:荸荠洗净去皮,切碎搅汁,鲜薄荷叶加白糖捣烂,放入荸荠汁中,加水至200毫升,频繁饮用。 3、功效:凉血祛风,适用于风热袭肺型荨麻疹。 4、提醒:荸荠甘寒,清热凉血;薄荷辛凉,疏散风热。两种食材合起来食用有清热凉血、祛风止痒的功效。 红糖藕片 1、食材:鲜藕300克,红糖20克,调料适量。 2、制作方法:鲜藕洗净切片,开水焯过后,加入
分享儿科医生总结的13种身体异常检查方法,早发现早调理,让孩子远离疾病,值得收藏!第一类:五官 黑眼圈 正常来讲,小孩子是不容易出现黑眼圈的,父母如果能排除掉孩子因睡眠不足及鼻塞导致黑眼圈这两种情况,极有可能是因为孩子先天不足,肾气亏损,使两眼缺少精气的滋润,使黑色浮于上,因此眼圈发黑。 调理方案: 1)、饮食上可以多吃些枸杞,山药,猪腰子,韭菜等补肾食材。 2)、孩子年纪小不建议吃药,但可以针灸调理一下。 眼屎多 如果眼角有眼屎出现,说明孩子有肝火了,这时的孩子往往容易发脾气,不听话。 调理方案: 1)、可以给孩子用生的嫩芹菜抹上花生酱和白糖吃。 2)、也可以榨些芹菜汁,煮粥喝。 唇色深红 孩子唇色赤红深红,像涂口红一样,
秋天宝宝涂抹护脸霜 宝宝的皮肤含水量比较高,如果在秋天不加以适当的保护,就很容易出现失水、干燥、起皱、脱屑、发红的症状,而裸露在外的脸蛋更成了首当其冲的重灾区。 宝宝面霜: 1、首先,宝宝冬天洗脸不要太频繁,用温水一天洗一到两次就可以了。 2、每次洗完脸后,妈妈们要用柔软而干燥的毛巾,耐心地把宝宝脸上的水吸干,然后及时涂上护脸霜,将水分牢牢地锁在宝宝的小脸蛋里。 3、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后护脸霜充分吸收了,宝宝们就可以外出玩乐了。 4、外出的时候,妈妈们最好还是准备一支轻便装的护脸霜,一旦宝宝哭花了脸或者流口水弄脏了脸,都可以及时地为他们“补妆”,不让寒风对宝宝造成一丝伤害。 5、如果宝宝的皮肤已经出现了皲裂的情况,就要先用温水浸过的毛巾敷脸,等角质软化之后再涂上护脸霜。 需要注意的是:
感染 1、原因: 各种感染,尤其小儿患各种感染常合并荨麻疹,如化脓性扁桃腺炎、中耳炎、脓皮病、牙疼、齿槽脓肿,上感、咽炎、肝炎、寄生虫病,胃肠炎等是常见的诱发因素。 2、针对方法: 蚕沙、紫草各适量,水煎趁热外洗,每日1次。 药物 1、原因: 约有14%的药物性皮炎表现为荨麻疹,可见药物是导致荨麻疹的重要原因。无论内服还是静脉或肌肉注射,均可诱发荨麻疹。 2、针对方法: 蚕沙、食盐各200g,放入锅中炒热,装布袋内,热熨背部、胸腹或四肢,每日1次,每次1—2小时。 遗传因素 1、原因: 幼儿遗传得荨麻疹的也有。还有一些特殊的气候环境因素影响。如在春秋季是花粉飘荡的季节,花粉过敏者容易在此时出现荨麻疹。
皮肤清洁 皮肤护理的第一步是清洁工作,秋季较凉。正常情况下一周给宝宝洗一两次澡比较合适。 具体表现: 1、给宝宝洗手、洗脸一般用温水,水温不要太高,妈妈用手感觉温热即可,如果发现宝宝的小手小脸特别脏,则可以用点清洁用品。 2、另外,过分频繁地给宝宝洗脸洗澡并不好,尤其对于3个月后的宝宝来说,由于其体内的激素水平下降,频繁清洗会把起保护作用的皮脂洗掉,很容易引起宝宝皮肤干燥,进而出现发红、发痒的症状。 选购合适的护肤品 常见的宝宝专用润肤产品分为乳液(润肤露)、润肤霜和润肤油三种类型。 具体分析: 1、乳液一般含天然滋润成分,能有效滋润宝宝皮肤;润肤霜一般含有保湿因子,是秋冬季最常用的护肤产品; 2、润肤油则含有天然矿物油,能预防干裂,滋润皮肤的效果更强一些。
用柔软毛巾擦脸 秋季天气干燥,给宝宝用柔软的毛巾擦脸可以防皮肤伤害。 具体表现: 1、妈妈在给宝宝擦拭或洗脸的时候,应该选用柔软的毛巾,不要用力擦洗。 2、每次清洗完毕后,需要用含有天然滋润成分的儿童护肤品。 3、宝宝的嘴唇容易干裂。妈妈应该先用湿热毛巾敷在宝宝的嘴唇上,使嘴唇充血,然后涂抹儿童专用润唇膏。 4、宝宝鼻腔内的黏膜比较容易干燥,妈妈可以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滋润鼻腔。 注意: 1、有些妈妈会认为秋冬季节气温较低,可以不用每天给宝宝洗澡,尤其是北方。 2、其实穿得多的日子,更是要为宝宝做好每天的个人卫生工作,并且应该在清洁工作后。 多喝白开水 秋季宝宝皮肤干燥,家长要多给宝宝喝白开水,补充身体所需水分。 具体表现:
0-1岁
1-3岁
3-6岁
孕前
孕期
分娩
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