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育儿导航>1-3岁>幼儿教育>你给孩子的爱是滋养还是羁绊?

你给孩子的爱是滋养还是羁绊?

2018年05月19日 10:21阅读次数:1228
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无私不计回报的,你给孩子的爱是滋养还是羁绊?给孩子我以为的爱,常是羁绊,给孩子他需要的爱,才是滋养。

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无私不计回报的,你给孩子的爱是滋养还是羁绊?给孩子我以为的爱,常是羁绊,给孩子他需要的爱,才是滋养。

“爸爸、妈妈、姥姥、姥爷都是弟弟的,只有爷爷奶奶会想着我。”

“我只有在爷爷奶奶家才是最自在的。”

经由儿子姑姑的转达,我听见了儿子在爷爷家的这段“吐槽”。

震惊之余,心里颇感委屈,自己每天都尽心尽力对待孩子们,尽量一碗水端平,每周都抽时间单独陪伴老大,没想到,带给孩子的,竟是:“爸爸妈妈偏爱弟弟,不爱他”。

心疼、懊恼、伤心、疑问……各种情绪铺面而来。

回想这断日子,老大一直要求住在奶奶家,明显与我有些疏离。我一直认为他总往奶奶家跑,是因为在奶奶家洗漱、穿衣都有人帮忙,他是为了偷懒,才不愿意回家。

所以,有时我会强制他回家,担心孩子被老人宠坏了。然而,我的“强来”却起到了反作用。孩子出于畏惧,留在家里,很多时候却是人在心不在。

更重要的是,我以为自己给出的是“爱”,而孩子接收到的却是“偏心”。

几天来,情绪难以消解。痛苦反思、找好友聊天、写日记梳理……在这份情绪里纠缠了两三天。才终于看到了离间我和孩子关系的“真凶”。

恍然大悟之时,深觉当妈不易,养育不易,需时刻保持觉察和清醒。亲子关系出现裂痕,凶手往往不是一个,常常是“团伙作案”。

嫌犯1:用力过猛。

我家老大五岁,我认为在他这个年纪应该有一定的担当,起码能自己洗漱,收玩具、穿衣服。于是在这几点上,我一直要求比较严格。

孩子也曾几番不愿意,比如他会说:

“妈妈,为什么弟弟不用自己收玩具?”

“妈妈,弟弟怎么不自己洗漱?”

而我执着于立规矩,只在意孩子是不是做到了这几点要求,完全忽视了孩子的心声:

“妈妈,为什么你只要求我,不要求弟弟?”

“妈妈,我今天想偷个懒,不想每天都这么拘束。”

“妈妈,你这么对我,是不是不爱我了?”

嫌犯2:把老大当大人,把老二当孩子。

细细回想,我心里对两个孩子的感觉确实是不一样的,我总是对老大诸多要求,板着面孔说话,不允许老大逾距、过分。对老二,则是真的把他当个孩子,允许他肆意玩闹。

其实两个孩子相差才两岁多,老大虽是哥哥,却也还是个孩子啊。

我竟然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总是不自觉地把老大当大人去要求,这些态度体现在生活的各个角落。

嫌犯3:家人的分别心。

老大是爷爷奶奶带大的,老二是姥姥姥爷带大的。

也因此,老人们对待孩子们的态度会特别明显,总是对自己养大的那一个孩子特别欣赏,话语间、行为中都能流露出来。

孩子感受力超强,于是,便得出了:“爸爸、妈妈、姥姥、姥爷都是弟弟的,只有爷爷奶奶会想着我。”这样的总结。

不得不说,孩子的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家长很多时候用脑思考,心却是盲的,我们没有给到孩子心灵上的营养,亲子关系必定会出现裂痕。

心理学家林文采博士提出,儿童成长需要五大心理营养。

决定孩子内心贫瘠或丰盈,亲子关系亲密或疏离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给予了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

无条件的接纳(0-3个月)

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0-3个月)

安全感(4个月-3岁)

肯定、赞美、认同(4-6岁)

学习、认知、模范(6-7岁)

尽管每一种心理营养有着特定的年龄阶段,但林文采博士强调:心理营养如果没有一开始给到孩子,任何时候开始都可以。

什么时候改变都不晚,沟通与改变就从当下开始吧。

1、向孩子表达爱。

反思这段日子,内心升起对孩子无限的心疼和深深的爱。我想,我与大儿子之间需要一个独处的时间表达爱。

接孩子放学回来的路上,我对孩子说:“你是我和爸爸的第一个孩子,你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妈妈是通过你才知道怎么做一个妈妈的。所以有很多做得不妥的地方,是因为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

“你和弟弟相差两岁,对你要求多一些是因为每个年龄都有需要完成的事情,爸爸妈妈都爱你,永远不会改变。”

我还跟他讲述了怀着他的时候,他是怎么在我的肚子里动的,跟他讲了我是怎么给他喂奶的,还有爸爸,奶奶,姥姥等全部家人对于他的到来是有多么激动……

孩子听得起劲,一直让我多讲一些。在这些他已经不记得的画面里,有我们对他深深的爱,他在一定感受得到。

2、放下对错,关注人。

向孩子表达后,还有一些心态需要转变。我看到了家是讲爱的地方,规矩需建立在爱的基础上。

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和感受,跟孩子保持同频,放下对错和评判,以爱去立规矩,避免矫枉过正。

3、告知全家,真诚沟通。

对于混养的家庭,影响到孩子的不只有妈妈一个人,还需全家齐用心。

调整好心态后,我跟孩子爸爸以及双方老人都做了沟通。平和地告诉了他们孩子的现状,以及我们存在的一些问题。大家也都表示理解,以后要注意。

经由这次的风波,我深刻体会到,我们父母以为的“对他好”,未必真的对他好。

就像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的:

每一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

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我们当父母的对了,孩子自然就对了。

请深深地看看自己吧,给孩子我们以为的爱,常是羁绊,给孩子他需要的爱,才是滋养。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