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育儿导航>1-3岁>幼儿教育>孩子为什么会敏感?高敏感度孩子的表现

孩子为什么会敏感?高敏感度孩子的表现

2018年12月11日 16:55阅读次数:452
孩子为什么会敏感?高敏感度孩子的表现有哪些?对于高敏感度孩子的这颗“玻璃心”,你保护好了吗?接下来了解一下特别容易敏感的孩子。

孩子为什么会敏感?高敏感度孩子的表现有哪些?对于高敏感度孩子的这颗“玻璃心”,你保护好了吗?接下来了解一下特别容易敏感的孩子。

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会因为别人无意间说的话过分解读和在意,把别人随意开的玩笑当真,对并不存在危险的环境过分警觉……

我们会认为这样敏感的人不容易相处,而他们也会因为不好的人际关系而常常陷入苦恼。

其实,这种敏感也存在于孩子的身上,比如有的孩子胆小,容易哭闹、喜欢粘人,有的孩子对一些细小的规则很执着,有的孩子不喜欢人多吵闹的地方,有的孩子因为周围环境的变化情绪变动……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之所以如此“玻璃心”,是因为自己错误的养育方式,比如对孩子过分保护,或者给予孩子过多的自由。

实际上,孩子的所谓“玻璃心”,是因为他们属于高敏感度儿童而已。

什么是敏感?

在人格心理学中,敏感的人主要指那些在性格上过度在意细节的人,他们将自己的感受和变动放大并作出过激反应的认知或行为。比如把玩笑话当真,时常出现攻击性的行为举止和负面情绪。

高敏感度孩子的表现

高敏感度孩子一般存在两种类型,分别为退缩型敏感孩子和攻击型敏感孩子。

退缩型敏感孩子主要是指孩子本身具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运动能力等,但如果有一个新环境让他产生过度敏感的反应,他的这些能力就展现不出来了,情绪会变得焦虑、少说话甚至是不说话。

攻击型敏感孩子主要是表现为语言或行为上的攻击,他们的情绪大多以愤怒为主,容易因为别人的话语感到愤怒,反馈出来的言语表现基本上是具有否定性、敌对性的。

孩子为什么会敏感?

1.基因与遗传

如果父母是敏感性人群,孩子高敏感的比率更高,最直接反应在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上。敏感往往和感统失调度有关,比如一旦触觉统合失调,敏感的孩子就会出现情绪问题,变得焦虑、愤怒。

2.家庭环境因素

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形成和敏感度会造成影响,很多孩子的“高敏感”、“玻璃心”都来自于家长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方式。

比如当孩子不小心磕着碰着哭了,很多家长会不断地批评孩子,孩子在触觉统合方面的高敏感加上家长的批评,两个情绪交织在一起,孩子更容易出现愤怒等情绪,久而久之,这样的养育方式就强化了孩子的敏感。

其实,孩子的高敏感度不是性格的缺陷,而是孩子的个人特质。

不可否认,活泼外向、乐观进取的人更加受欢迎,他们也拥有很大的交际圈,但是孩子的“高敏感度”不一定只带来限制,他们因为心思细腻,能捕捉到比普通孩子更细微更丰富的信息。因此,只要家长加以引导,“高敏感度”也能成为孩子的个人特质。

1.感受到更多细节,大脑运转更快

高敏感度孩子神经纤细敏感,能感受到事物的更多细节,表达更感性细腻,因为他们的严谨、体贴、善于倾听,或许他们反而能成为更好的朋友。

2.想象力丰富,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

高敏感度孩子因为感知更敏感,对外在的感受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有强烈的艺术灵感,对艺术感受很强,大部分喜欢沉浸在自我的世界,拥有丰富的内在生活。

3.具有同理心,懂得为他人着想

因为他们的高敏感度,他们能敏锐捕捉到身边人的情绪,容易对他人产生情感的投射,懂得为他人着想。

家长该如何正确应对孩子的高敏感度?

孩子的高敏感度容易被家长贴上“玻璃心”、“难带”、“麻烦”的标签,但事实上孩子的敏感度高低并无坏处,关键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与方式。

1.认同孩子的感受。

比如孩子因为敏感产生愤怒情绪时,家长们要理解他们的感受,不要一味认为孩子就是在制造麻烦,应该和孩子一同商量解决当下的问题。

2.不过分评判孩子的行为。

高敏感度孩子非常看重他人对他的评价,会因为别人的评价陷入无限的苦恼中,家长要尽量减少过分评判孩子的行为,正确引导孩子认知自我、关注行为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结果。

3.避免给孩子制造压力。

很多家长喜欢“别人家的孩子”,对于高敏感度的孩子来说,这无疑是一种伤害,他们会因为家长的无意攀比而感到“爸爸妈妈并不爱我”。

4.避免简单粗暴的管教方式。

当孩子情绪来了,很多家长会强制让孩子不准哭闹,以自己的权威来恐吓孩子,这种教养态度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需要与孩子进行正面的讨论,分享各自的心理感受,提出解决建议,对孩子进行正面管教。

5.鼓励孩子多交流。

高敏感度孩子更应该多与同龄小朋友进行交流,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参与活动,也可以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慢慢锻炼孩子的胆量,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

没有天生“难搞”的孩子,孩子的高敏感度也是他们的个人特质,并不是性格缺陷,只要家长积极引导,他们细腻的心思、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何尝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财富呢?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