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育儿导航>1-3岁>幼儿教育>小孩子招父母嫌弃怎么办

小孩子招父母嫌弃怎么办

2019年02月13日 10:47阅读次数:71
3-4岁孩子招父母嫌,怎么破?3-4岁小孩,招父母嫌,这就对了。越养越想丢垃圾桶,赖赖唧唧,还爱哼哼唧唧,太招人烦,孩子正在经历,成长的重要里程碑,第一叛逆期。

3-4岁孩子招父母嫌,怎么破?3-4岁小孩,招父母嫌,这就对了。越养越想丢垃圾桶,赖赖唧唧,还爱哼哼唧唧,太招人烦,孩子正在经历,成长的重要里程碑,第一叛逆期。

有个男孩,特皮实,吃饭不好好吃,拿着筷子在桌上敲。他爸爸强忍着第一遍呵斥,男孩视若无睹继续敲。第二遍后,他爸爸直接抄衣架过来。

男孩显然已经对吼叫、打有免疫,见爸爸怒了,他没有表现出一点害怕。

爸爸把筷子递给他,让他好好吃饭,男孩居然用嘴和舌头去叼筷子。这个行为,让他爸爸的怒火达到鼎盛,衣架啪啪差点打在男孩的嘴上。

事后,这位爸爸直言:其实我不想打他,打过以后自己心里都不舒服,但就是没办法,除了打没别的辙了。

确实是这样,当孩子油不进时,大人本能想到的是,这三个管教步骤,黑脸-吼叫-打。气消后,接着就是后悔。

“愤怒往往突如其来。你尚未觉察时,就已经被愤怒掌控。在追踪你的吼叫时,你要寻找这样一个时刻,在那一刻,由孩子的行为引发的烦躁转化为一种激烈的、不受你控制的情绪。”

冲孩子发脾气前,我们太需要有这么一刻,用来理清,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发展心理学把孩子成长中的反叛行为,归纳为了三个阶段:

2-3岁,是孩子的第一叛逆期。其次7-9岁,是第二叛逆期。青春期是第三叛逆期。

terrible two(糟糕的两岁)这个词,很多人应该都听过。2岁是孩子自我意识建构的鼎盛期,这时候的小孩,常用的口头语是“不要”“我的”。

他们从原来分不清你我,逐渐转变成,心中只有“我”——自我为中心。

这是因为,随着他们自我意识更清晰后,孩子发现,原来我还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我可以把尿布丢到水果篮、我可以去冰箱探索新大陆、我还能拒绝妈妈的帮助...

这个发现会让孩子乐此不疲。总希望参与成人的生活活动,以为别人能干的事情,自己也能干:洗手要自己洗,擦屁股要自己来,穿衣服要自己穿。

大人担心孩子搞砸,总阻拦他们,控制他们。慢慢的,孩子就从自我探索演变到反抗父母——“我长大了”、“我要自己来”。

经过两岁自我意识的建构,3岁,是孩子反抗的爆发期,即第一叛逆期到来。

曾在一篇大家写的文章中,看到一句话,大意是人生最惬意的事,莫过于拥有一座小院,还有一个不到3岁的孩子。

为什么是3岁的孩子呢?

后来才发现,3岁之前的孩子,正是乖巧听话,可爱活泼的时候。这时候你让她帮忙拿点东西,立马就去,有时还会说些好听的话,让人心里美美的。留心体会,你能发现很多这个年龄孩子的可爱之处。

可是等到3岁以后,就别是一番风景了。突然有天她对大声说“不”时,那个温顺的小北鼻就变样啦。

很多大人在孩子3岁时,第一次揍孩子,第一次跟孩子厮杀。黑脸、吼叫、揍,成了家庭生活的常态。

孩子逆反,揍一顿,真没什么作用。越控制,局面越糟糕。

逆反期的孩子,需要的不是控制,而是自由、接纳和表扬。

  • 允许孩子当“大人”

孩子有“长大感”,想参与成人的生活,我们可以通过游戏,过家家的形式,满足孩子对家庭角色的活动需要。譬如,孩子认为自己可以像妈妈一样打扫屋子,我们就把打扫的权利移交给她,让她来负责。通过游戏,让孩子获得满足感。

  • 教会孩子自理能力

告诉孩子如何穿衣、系扣子、叠被子、晒衣服、洗袜子...训练孩子自理能力,以体现他们“很能干”的价值感。

  • 发现孩子的特长,并让它发挥出来

观察孩子的爱好和特长。如果孩子喜欢拼图或绘画,大人可以安排更多这方面的活动,极力创造条件,让孩子的特长得到施展,使得他们能获得成就感。

  • 民主型教育方式

如果不涉及到安全、底线,就随孩子去吧。他们顶多:玩水把衣服弄湿,叠被子难看一点,地板打扫的邋遢一些。设想下,2-3岁的孩子,你又期望她能做的如何好呢?

有句话这样说,被尊重的孩子,不需要叛逆。

如果说,反抗父母是3岁孩子叛逆的标志行为,那么尊重,就是感化孩子对父母反抗的不二法宝。

尊重孩子渴望的“自由”、尊重孩子想要“表达”的欲望,尊重孩子“长大感”的心理。

懂得尊重孩子的发展行为后,你会发现,噢,她闹脾气,也不过如此。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