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三伏天根据干支纪日的方法计算:
初伏: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
中伏: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
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
注意:每伏的时间天数是10天,如果是中伏在立秋后结束,那么三伏天就是10天;如果是中伏在立秋前结束了,三伏天就有40天。
一般来讲,出伏就代表着出了伏天,炎热渐消;而处暑节气更代表着暑气告一段落,天气应会越来越凉爽。
不过在南方一些地区,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也就是传说中的秋老虎。
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该高压控制下晴朗少云,日射强烈,气温回升。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秋老虎”的表现略有所不同,如华南的秋老虎要比长江流域的来得迟,一般推迟2—4个节令。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