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老人言:露手,露脚,不露肚子。不露肚子,也可以说是不露肚脐。肚脐,中医又称“神阙”,它与人体十二经脉相连、五脏六腑相通。它就如同人体与外界的一道门,守好这道门,才能更好的保证人体健康。
专家提示,孩子的肠胃较成人更为脆弱,更需要保证肚脐不受寒,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起肠胃功能紊乱。因此,养护孩子的肠胃不如从给孩子的肚子保暖开始,平常给孩子加一件小肚兜,实用方便!
都说:睡不醒的冬三月。冬季不管是孩子,还是父母都容易睡懒觉,晚起的结果往往是孩子的早餐错过了钟点,早餐不准时,午餐与晚餐的时间也难以保证。长此以往,孩子的生物钟就被打乱了。什么时候吃饭不能确定,就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孩子的肠胃发育与健康,有时甚至会引发一些肠胃功能性紊乱。
每餐饮食还要注意用餐时间。孩子吃饭速度要慢,25分钟以上为佳。专家解释,细嚼慢咽有利于刺激唾液分泌淀粉酶,增强胃的消化能力,保护肠胃。
由于,孩子的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肠胃系统更为稚嫩,孩子更适合少食多餐,减少暴饮暴食,减轻孩子肠胃负担。育儿专家解释,诱发孩子肠胃问题,饮食量不合理只是原因之一,饮食结构失衡也是一大因素。饮食结构失衡,如摄入的蛋白质过高、碳水化合物过低,也容易便秘。此外,专家提示妈妈们注意,饮食结构平衡与否很有可能影响孩子的肠道菌群平衡,进而影响孩子的营养吸收、体态体型等方面。所以,妈妈们需要为孩子精心定制饮食菜单,注重孩子膳食纤维、乳酸菌、维生素以及氨基酸的合理摄取。
早餐不吃,无意间的饥一顿、饱一顿,会慢慢侵蚀胃的健康。胃是一个严格遵守“时间表”的器官,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以便于及时消化食物。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没有食物中和,就会消化胃黏膜本身,对胃黏膜造成损害。
婴幼儿冬天吃饭的速度一定要慢。如果刚从室外回来,不要马上吃饭,可以先喝点温水,过10-15分钟后再进餐。每顿饭的进食时间至少在25分钟以上,一定要放慢速度,增加咀嚼时间。冬天吃饭,最好先吃点主食,再吃菜肉、喝汤,这样有利于刺激唾液分泌淀粉酶,增强胃的消化能力,还能保护肠胃。
许多药物都会损伤胃黏膜。例如布洛芬、阿司匹林,会通过抑制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的前列腺素的合成起到止痛的作用。还有皮质类固醇等激素类药物,也常常会导致胃炎、溃疡或胃穿孔的发生。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