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育儿导航>1-3岁>幼儿疾病>3岁幼儿输液后死亡,为什么尽量不要给孩子输液?

3岁幼儿输液后死亡,为什么尽量不要给孩子输液?

2016年01月29日 10:41阅读次数:2541
标签:输液过敏
近日,江苏丹阳一3岁幼儿因支气管炎入院,皮试后输液中出现不适,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初步判断可能是过敏性休克所致。在找到更多的证据之前,我们还无法判断是否可能有其它的原因导致患儿突然死亡。但是做过皮试了,还出现过敏性休克,这科学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本文作者:郑堃,春雨医生专家团成员

事件新闻截图

什么是过敏反应?

正常的情况下,当外来物质进入人体后,如果被识别为不属于身体自有的成分,机体的免疫系统会立即做出反应,将其驱除或消灭,这就是免疫系统发挥的保护作用,是人体的重要防护功能之一。

但是如果这种免疫应答过于强烈,超出了正常范围,免疫系统甚至会对机体本身的组织进行攻击和破坏,对人体造成损害,而这也就是过敏反应。

导致过敏需要两大条件:

一、过敏原

就是进入人体后会导致免疫系统异常反应的物质。一般都是一些大分子物质,蛋白质等。常见的过敏原有各种食物,花粉,屋尘,虫螨,微生物,昆虫毒素,药物等等。

二、特殊过敏体质

同样的情况下有的人过敏,有的人不过敏,不同的人也可能会对不同的物质过敏,这都是受到遗传因素和生活环境的影响。

皮试的原理是什么?

皮试就是把远远低于治疗剂量的药物,注射到皮下组织,等待一定的时间,观察机体是否可能出现明显的免疫反应。

如果极少量药物就能够引起明显反应,那么正常治疗剂量进入到人体可能就是比较危险的。通过皮试,能够把大部分可能产生危险过敏反应的人群筛选出来,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性。

皮试阴性,就代表安全了吗?

当然不是。

以大家都熟悉的青霉素为例,皮试注射的用量一般20-50U,而静脉注射的用量,普通成人可以达到每次200万-800万U,皮试用量只有实际治疗用量的10万分之一。

可以想象,少量的药物也许产生的过敏反应不够明显,不能够被观察到,而一旦大量的药物进入人体,仍然有可能产生致命的过敏反应。而这种情况的出现,目前在医学上仍然没有办法避免的。

还有一种情况,称为迟发型超敏反应,常常发生在接触过敏原十余小时,甚至几天以后。在医院里可以表现为头两天打针都好好的没事,到了第三天或第四天,突然出现过敏反应。这种情况更是难以预料。

过去用药不过敏,现在也不会过敏吗?

答案也是否定的。

人体的免疫系统也是在不断变化调整的。比如婴幼儿时期,容易导致过敏的物质比较多。成年以后,慢慢就会减少。成年人在某些情况下,体质也会发生变化,对原来不过敏的物质,也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即使是同样的药物,由于生产厂家不一样,甚至生产的批次不一样,也都有可能导致成分有细微的变化,足以让原来对这个药不过敏的人发生过敏反应。

所以在医院里,对皮试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连续输液中间如果间隔了一天,需要重做皮试。所用药物批次发生了变化,也需要重做皮试。

怎样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

1、牢牢记住自己曾经发生过过敏反应的药物、食物、化妆品等等。毕竟避免接触过敏原是最根本的办法。

2、能够口服药就尽量不要输液。

口服药的安全性要远远大于直接把药物注射到血管里。输液其实是充满了风险的治疗方法,不到必须的时候尽量不要采用。

3、初次静脉使用一种药物,最好滴注的速度尽量放慢,一旦出现不舒服的反应可以及时呼叫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4、输液或者注射完毕,不要马上离开医院。

最好在输液室多呆半个小时以上,确认没有明显的反应再离开。

没有百分之百安全的治疗,医疗的整个活动中充满了未知的风险。现代的医疗技术水平离我们理想中的完美还差得很远很远。

只有充分地认识到各种医疗风险的存在,才能够真正地理解为什么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作为医生,暂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完全避免这些意外,唯有心存对生命的敬畏,更小心,更谨慎,如履薄冰。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