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育儿导航>1-3岁>幼儿教育>如何让孩子深深地爱上钢琴?千万别走了弯路而不自知

如何让孩子深深地爱上钢琴?千万别走了弯路而不自知

2016年08月15日 17:20阅读次数:1491
我自己小时候刚开始学琴时是很渴望的,大概是因为从小被带着看了一些很棒的演奏,将演奏者视为偶像,于是强烈要求要学。父母担心我三分钟热度,还要求我自己攒钱买钢琴,我努力攒了一年的零花钱、压岁钱,父母见我还念念不忘,就购入钢琴让我学习了。
当然入门之后,才知道“磨砺”刚刚开始。

也曾有过挣扎、不愿,尤其是不断地练指法、磨技巧真的很枯燥,我也萌生过退却的念头,可是很感激当时遇到了非常好的老师,让我从学琴中得到了很多的乐趣。即使之后没有机会再去演奏,但家里跟哥哥弟弟一起玩的时候,随手弹奏一个片段,会让我们仨都非常的快乐。

孩子对音乐和节奏的爱真的是天然的,小时候真的是随便什么音乐响起来,他们都会立马扭动着笨拙的身体要“跳舞”。但学钢琴对于孩子来说不是易事。需要坐得住,需要练指法,需要学技巧,刚接触的时候肯定是出于对音乐懵懵懂懂的热爱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的琴童对钢琴都有了一点抵触,在练琴这件事上就会变的有点“懒惰”、“三天打两天晒网”。

我也认识很多学琴的孩子,他们要么是神色匆匆地赶往老师那里上课,要么是表情严肃地练习指法,很少看到他们有享受弹琴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其实真的很可惜的。

凌太家的Marcus四岁半的时候开始学钢琴,现在已经弹了四年多,妹妹也跟着哥哥一起学习,兄妹俩都把弹琴当成了爱好和习惯,家中的钢琴也跟着他们家从北京到了香港,有时候还会有兄妹俩抢着练钢琴的事件发生。她是怎么做到让两个孩子都爱上弹钢琴的呢?毕竟,让小孩子定定地练琴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的做法能给我们很多启示。

我有时候会发一些兄妹俩自娱自乐弹琴的视频到微博上,就经常会有家长问我,怎么才能引导孩子爱上弹钢琴?

对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

  • 需要引导孩子爱上的其实应该是音乐;

  • 掌握一门乐器当然是一件特好的事儿,也应该是一辈子的乐事,千万不要在童年就“练到伤”;

  • 钢琴只是乐器的一种,家长大可不必过于执着。

认同了这样的前提,才好往下聊“怎么让孩子爱上钢琴”。

我用了什么方法让孩子爱上钢琴?

1.挑选一个和自己三观一致,且不会引发孩子抵触心理的老师

Marcus到现在一共有过三个钢琴老师,都是特别和蔼可亲的人,深得孩子们喜爱。Z老师让Marcus在学琴的前两年对钢琴保持了一定的兴趣,F老师在教Marcus的一年多里让他对钢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表示出了对作曲的兴趣,而最后一位师长Y,则令Marcus和Keira的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段过程总结下来就是,老师非常重要。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除了老师自身的优秀教导能力以外,我感觉最重要的是她的教育理念要跟我一致,而且要有好的思路和方法,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我觉得一味用严厉的态度和作业量来压迫孩子(和家长)“出成绩”的老师不能算是好老师,反倒会激起孩子的抵触心理,甚至造成童年阴影。

The Music of Life,By Elizabeth Rusch,Illustrated by: Marjorie Priceman

北京的钢琴老师Z是个娃娃脸、笑容甜美的年轻姑娘,学生大多是小小孩。她很耐心、宽松,不过份强调指法练习,布置的作业15分钟就能弹完。我很接受她这种方式。不是说指法不重要,而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想想看,中国孩子学钢琴都偏早,四五岁的孩子在琴凳前坐一节课已属不易,再加上每天的练习……如果过于枯燥和辛苦、天天“握鸡蛋”,肯定就要撂挑子、搞对立,这个开头就算开坏了。

总之,因为Z老师的缘故,Marcus在学琴的头两年都对钢琴保持了一定的兴趣,对于练琴也毫不抵触。

到香港以后,朋友推荐了这里的一位老师F。她原来是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毕业的,后来在香港浸会大学拿了音乐教育的硕士,就留在香港教琴。别看她年轻,教琴的经验非常丰富:因为从小在钢琴比赛中获奖无数,14岁就开始兼职教琴,来香港之前也一直有在广州少年宫教琴,所以她教过见过的琴童太多太多了。

这位老师的特点是有理论有方法,也不过份强调指法,但强调对音乐的理解。她认为,技术问题可以在练琴的过程中慢慢解决。我非常欣赏她对音乐教育的理念和热情,我们经常交流,有很多共同语言。

Marcus在她教的这一年多时间里忽然对钢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主动练琴,一边学一边问问题。他还开始表现出了对作曲的兴趣,写了自己的第一首作品,并且热衷于配和弦。当然,这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学了两年了,终于学到了一些优美的有意思的古典名曲,对音乐的感觉使他忽然开了窍。F老师对他的音乐热情和尝试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和技术上的支持。也是在这一年里,妹妹也开始了她的音乐启蒙教育。

两个孩子跟着F老师学了一年多,有一天她告诉我,她决定接受奖学金,去法国读DEM (相当于音乐博士学位)。于是她把我们和另外几个学生都介绍给了一位师长Y,拜托师长在这两年里替她继续教。

The Music of Life,By Elizabeth Rusch,Illustrated by: Marjorie Priceman

鹤发童颜的Y老师是早年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的,郎朗授业恩师的同班同学,文革后一直在香港和加拿大生活。她是一位特别严谨、负责、开明、令人尊重的前辈。而且,她真的很爱孩子。虽然要求相对严格,但从来都是耐心和蔼,一点儿也不着急。

Y老师的风格跟F老师又有不同,她会比较强调指法和技术练习。在她接手的这近一年时间里,Marcus和Keira的技术都进步很大。在Y老师和F老师的共同辅导下,Marcus第一次参加了香港最权威的校际钢琴比赛,得了二等奖。兄妹俩也都在不同的场合登台表演过了,有了一些舞台经验,练琴有了更大的积极性。

说到比赛,F老师和Y老师的看法不尽相同。F老师因为自己从小参加各种比赛,深感比赛对弹琴的积极性和技术提高是有好处的,所以她鼓励自己的学生考级和参加比赛(实在不想的也没关系)。Y老师认为舞台经验很重要,但考级和比赛可有可无。不过,这两位老师的教育理念是一模一样的,那就是:学钢琴的唯一目的是为了提高音乐素养。这个理念和出发点决定了她们的教学方式。

2. 重视过程,保护孩子喜欢音乐的内驱力

音乐是艺术,所有的艺术都应该给人美好的感受、激发出想象力和热情,而不是带给人反感和痛苦。当然,包括那些祖师爷赏饭的天才在内,大家都适用于“一万小时原理”,不练是学不好一样乐器的,更不要说用乐器表达音乐的感受了。Y老师经常说:她从来不鼓励学生走专业道路,因为这条路太艰苦。傅聪都八十多了还每天一大早就夹着琴谱、拿着一个苹果进琴房练习,要到下午才出来….

但是,音乐教育也是教育,如何让这个“练”的过程充满热情和启发、最后得到更好的结果,考验的是教育者的水平。作为家长,要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让孩子学钢琴?你对孩子的期望值到底是什么?

如果让我以练级为目的和以兴趣为目的的教育二选一,我选择后者。

我认识几个中国朋友, 都是认识很久了才知道她们小时候都考过钢琴八级、十级。我为什么不知道呢?因为他们从来不提钢琴的事儿,自己家里根本没钢琴,到我家也不会手痒弹一段。问起来,答案基本上都是:考过了以后就再也不碰钢琴了。这背后有多少血泪创伤,自己去想吧。

相反,外国朋友里以前比较投入学过琴的,基本都还在当成兴趣去弹,有的还发展成玩儿多样乐器。而现在我周围跟我理念一样的琴童家长,孩子都热爱弹琴,还有喜欢作曲的。朋友的女儿上了著名的女校卫斯理,据说校园各处散落着几十架钢琴,供大家自娱自乐。欧洲的车站也经常会放一台钢琴,让等车的旅客一展身手,弹得好的会得到大家的掌声……

这就是兴趣和练级的差别。对音乐的热爱是人类的高级情感之一。我愿意在孩子小的时候为他们打开这扇门。而钢琴是打开这扇门的一把好钥匙。正因为此,我很难想象把学琴过程跟棍棒呵斥和眼泪结合在一起。我希望他们喜欢弹琴,一辈子都喜欢。就为了喜欢而弹,不为其他任何原因。我觉得只有这个“目的”,才能值回我和孩子们多年如一日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别的目的都不值得。

至于考级也好、比赛也好,也都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说句不好听的,现如今学钢琴的人太多,报考学校填表人家都会问你“除钢琴以外掌握哪种乐器”。除非是重要大奖,钢琴比赛和考级成绩已经对升学没有任何帮助。以后想进学校乐队,会发现很少有钢琴的位置(当然,学钢琴的孩子再学个管乐那是一点儿难度没有)。

所以说,如果出于功利目的学钢琴,我看就算了。别老拿郎朗说事儿,郎朗是不世出的对钢琴怀有极大激情的天才,李云迪都不能跟他比,跟咱们关系就更不大了。

妹妹生日那天,哥哥特意送给她一首布格缪勒的“天真烂漫”。

除此以外,重视过程而不重视结果是因为我希望他们习惯出于内在动力去做一件事、学习一样东西,而不只是为了外部的原因。我觉得这样做事才能长久、有效、也有意义。我年轻的孩子就曾经结结实实地给我上了一课。

Marcus五岁多的时候,有一次我跟他说:慧慧(他同学)刚跟Z老师学琴不久,就已经快赶上你的进度了,你得抓紧了!他马上说:“我学琴不是为了跟别人比的。”是啊,慢慢练、慢慢加码,不就好了么。

The Music of Life,By Elizabeth Rusch,Illustrated by: Marjorie Priceman

那么如何保持他们这种内驱力呢?

在他们小的时候,由于还没有定性,我会尽量避免把弹琴跟别的事情对立起来,“不能去,你还没练琴”、“不能做,你还没练琴”……把钢琴变成快乐的障碍,就会产生不必要的抵触情绪,所以即使是这么回事儿我也不这么说。 Marcus小时候有一次我们约了朋友去郊区玩儿,本来玩儿的挺爽,后来因为他钢琴课的时间快到了我拉他回家,他马上就挑战我:我为什么要学钢琴?

其实我在一开始就有跟他交流过:钢琴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你听,钢琴曲多好听啊,但是,如果没有练习,你就不可能获得这种表达的自由。他对我这种说法是认可的,在学琴的过程中也慢慢理解了,所以我并不需要一直一直贴身督促。

刚学琴的那两年,Marcus把它当成一个每周一次的游戏,平时按照老师的要求练习,每天也就十五分钟。有时候忙别的事情忘了,或回来太晚了,没练也就没练了,我会跟他说,那明天多练一会儿吧,然后第二天我会提醒他多练一会儿。后来随着曲子越来越长,练习时间也就越来越长,现在每天练习40-60分钟。他有时候会在完成本周作业之后再把以前学的曲子翻出来弹,时间就会更久。但不管练多久吧,他和妹妹能基本坚持每天主动练琴,有时还会因为“你怎么还在弹?该我了”而产生不满。这我就很满足了。

那一次,快周末了妹妹才发现有一首练习曲忘了练,已经忘了老师是怎么教的了,急得哭了起来。哥哥知道了,赶过来帮忙。

3.爱好就是爱好,用放松的心态对待钢琴

如我前面所说,应该培养孩子的是对音乐的爱好,而不是机械地学钢琴、学钢琴。音乐领域有太多事情可以做了:在家听不同风格的音乐、出去听音乐会、学声乐、合唱、管乐、弦乐、打击乐,参加乐队……最近孩子们在音乐课上学了笛子,特别喜欢,随身携带,每天回来就那么吹啊吹啊。校车公司已经受不了了,请大家不要再在校车上吹笛子了……

相比之下,很多家长经常误认为学音乐就只有一种方法,就拿弹钢琴为例子,家长们把弹钢琴当成一个必须的、艰苦的任务布置给孩子,琴买了钱花了就要回报。孩子表示不喜欢学了,他们就会觉得那是半途而废毁一生、绝对不可以。

The Music of Life,By Elizabeth Rusch,Illustrated by: Marjorie Priceman

Come on, 一个爱好而已,怎么就不能半途而废呢?你们自己小时候的爱好都坚持到现在了吗?在我看,技术的瓶颈可以陪孩子慢慢度过,多鼓励他,给他时间,或者在厌学阶段让他暂时脱离原来的教材,弹点儿好听的、自己喜欢的。但是,如果碰上实在没兴趣的,当然可以放弃或试试别的,没必要逼着,别把孩子对音乐可能存在的兴趣都毁了,搞不好还搭上亲子关系。

记得有一次我发了妹妹弹琴的视频,有一位网友非常不客气地留言说:学了这么久还弹得这么差,该换老师了!其实我看过同龄孩子的表演,知道妹妹这个程度是非常正常的。更何况,每个孩子天分不一样,就算真弹得差也没关系吧。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对别人的孩子尚且这么走心地刻薄批评,对自己家的孩子肯定态度更不好,那孩子能喜欢弹琴吗?不喜欢弹琴,弹得“好”又有什么意义呢?

反观美国的家长,真的是非常放松的态度。孩子们的表哥小时候学过几年钢琴,后来没兴趣就不学了,专注他喜欢的体育;表姐六岁多才开始学钢琴(这个年龄在美国非常正常,在中国就算晚的了),非常喜欢。但练了几年,她说她想学黑管,我姐说OK,学吧。就把钢琴放下了。学了一年黑管以后,她说她还是喜欢钢琴,就又学回来……

在美国,很少听说谁家孩子考级或参加比赛的,平时表演的机会倒是挺多。看似随意、气氛宽松,但学校里爱好音乐的孩子特别多,活跃着各种乐队、合唱团。既有自得其乐的普罗大众,也有顶尖的人才脱颖而出。其实不光是乐器这件事儿,别的也是一样,所以美国的教育系统特别出人才,各种不同的人才。爱好就是爱好,家长除了鼓励和支持兴趣发展之外本来就不应该过份插手。

当然,只要方法得当,兴趣和练习并不矛盾。只要是老师布置下来的任务量,他们应该都会完成。因为他们是爱弹琴的孩子,技术性的问题其实是好解决的。

The Music of Life,By Elizabeth Rusch,Illustrated by: Marjorie Priceman

以上是我作为琴妈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下面是我整理的F老师在微信上跟我讨论的钢琴教育问题,这就是专业人士的看法了,希望能给您一些启发。

专业老师关于钢琴学习的建议

学钢琴,先得走出中国式学琴的误区。

误区一:学琴就是投资,总得有些回报

“你说你重视过程、不重视结果,这就是智慧的家长,因为其实结果就是从过程中自然而然来的。绝大多数中国琴童的家长是过份重视这个结果了。十几年前在广州少年宫教琴的时候,一个学生家长当着我的面说:我已经投资这么多钱了,总要让我看到一些结果吧!”

这是把弹琴当成股票投资了,希望它升值。

误区二:既然开始学了,就要学的比别人好

这个妈妈当时为什么会说这句话呢,因为她孩子在一场比赛中输给了我的另一个学生。很多中国家长的焦虑其实都是来自于跟别人的比较。后来我看到了美国孩子是怎么学琴的、法国孩子是怎么学琴的,我就理解了:其实如果没有这种互相攀比的思想和氛围,可能家长就没有那么多焦虑了。

很多国内家长给我的印象就是压抑、焦虑。往深里说,就是对生活和生命缺乏一种热爱。这可能跟整个社会环境也有关系:很多中国家长的焦虑其实都是来自于跟别人的比较。自己和别人一样投入了金钱和精力,但成果却不一样。钢琴老师们也有同样的问题。他们会互相攀比,谁的学生怎么样了、谁的学生得奖了。这也是一种竞争,这种竞争压力就会下放给学生。

误区三:你说你有兴趣?那我们来苦练吧!

孩子要求学钢琴的时候,中国式家长一般会问孩子:你有兴趣吗?有兴趣我才给你买钢琴。其实兴趣是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比如孩子哼了一个小调,家长不去说,欸,音还挺准的呢,而是说,好好写作业,不要哼小调!这样怎么能让孩子对音乐感兴趣呢?

其实,孩子有兴趣的事情就让他专心去做,不干扰打断他,这样才能慢慢形成爱好。要知道,练琴是一个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事情,所以大多数孩子都不喜欢。科学研究表明,大多数人的大脑更喜欢放松的事情,比如玩儿啊,看电视啊。但弹钢琴需要手眼大脑的配合和注意力高度集中,本身对大脑来说就是一件苦差事,但家长们却在拼命地往苦里作,孩子能不讨厌钢琴吗?

中国人潜意识里信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好像对吃苦这个事儿特别热衷,艰难表示尽力、吃苦才会心安。经常有家长跟我说:老师你不够凶,要多给我孩子一点压力,他才会出成绩。这么被逼着“勤学苦练”,再感兴趣的孩子也要对钢琴望而生厌了。

中国孩子能不受别人干扰、不受家长和老师的挤压快乐学琴,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我自己经历过这种教育的阶段,所以我对手上不同的学生是分别对待的:我有很厉害的学生,去参加各种比赛;也有从来拒绝考试和比赛的学生,就愿意慢慢学,我也觉得完全可以。但国内稍微好点的老师就会觉得你不参加比赛就是不出成绩,就是在浪费我的位置和资源。所以,对孩子学琴的期望值和方法是什么,需要家长有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需要运用智慧来把握。

The Music of Life,By Elizabeth Rusch,Illustrated by: Marjorie Priceman

钢琴学习大体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音乐感,音乐感包括小朋友对音乐的感受力、对不同风格作品的理解、对大声小声的敏感、对乐句处理的理解和对曲子的想法(你感觉这个曲子是安静的还是活泼的),以及歌唱性(能感觉到一个旋律什么地方该强什么地方该弱什么地方该收);第二大部分就是技术,这个包括手指是不是能独立、有力,是不是跑得足够快、弹得足够响,以及能不能收放自如。

1.音乐感与技术学习的先后顺序

在中国,老师肯定会要求孩子先把技术训练出来,因为技术有助于表达音乐,没有技术,你想弹响也弹不响,想跑快也跑不快嘛。所以中国老师上来会先解决技术问题。

在西方国家,老师会先训练孩子的音乐感。这其中的逻辑是,你有了对音乐的审美、对音乐的想法之后,你就会努力想办法去做到(注:Marcus还真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我自己小时候是中国方式训练出来的,从小真的弹了很多、很多、很多练习曲。后来在香港,我的教授根本不要求学生弹练习曲,一首也不弹。说实话大量反复练习的方式可能有点不适合乐感强又特别有自己想法的孩子。但也许对有些孩子就比较合适。技术好、手练得足够快的孩子以后弹大曲子难度就小,而小时候技术不够的孩子到时候就得把一个曲子练个几十遍才能弹得足够快。就是这个区别。

在我看来Marcus最大的问题其实是他手指和身体的肌肉紧张、姿势僵硬。这样的学生一般不会因为时间的增加而放松,反而会越来越紧张。不过他现在倒真是比两年前好了很多了。而Keira,一上来就是特别放松、特别对的。手指没力气这个事情倒是不着急,演奏年限越长手指就会越有力气。

2. 需要注意的弹琴技巧

第一重要部分:

  • 姿势放松、坐姿好、不能塌手指;

  • 不能弹错音;

  • 搞清跳音跟连音的关系;

  • 指法(用哪一根手指头);

  • 分句。

第二重要部分

  • 够不够快;

  • 手指够不够独立;

  • 弹得够不够灵活;

  • 和弦够不够响;

  • 跳音够不够敏捷……

这一部分是比较容易通过练习慢慢训练出来的。

3. 练习选曲的问题

孩子要不要在古典教材之外练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流行曲,甚至自己编一些曲子呢?中国很多老师希望孩子把力量放在技术训练和比赛考试上,因为这是见得到的“进度”,不鼓励孩子“在进度之外浪费时间”。

我特别不同意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这样特别容易破坏孩子的兴趣,而我一直是坚持鼓励孩子的兴趣的。像Marcus喜欢自己去琢磨配和弦,这说明他对音乐有很深的思考了,是一定要鼓励的。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