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种疫苗拒绝“肝”扰
    接种疫苗拒绝“肝”扰

          今年5月19日,是第一个“世界肝炎日”,世界肝病联盟发起了“我是第12个吗”肝病普及活动,提醒大家,地球上每12人中就有1人感染了乙肝或丙肝,每3个人中的1个,就有被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的可能。在临床中,乙肝的发病率高于其他肝炎。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全军肝病中心主任医师余宙耀提醒,夫妻一方即使没有患上乙肝,但如果是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孩子和伴侣感染乙肝病毒的危险性也非常高。但是,这一部分人因为平时没有肝炎症状,所以,本人和家人都很容易忽视接种乙肝疫苗,防止乙肝病毒的传染。针对这一部分人的婚育和生活问题,余宙耀医师给出了详细的建议。   性生活:未感染方 无抗体应注射疫苗   问:唾液是乙肝病毒传染途径之一,如果夫妻中有一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能接吻吗?   答:&nbs

  • 预防儿童夏季常见病
    预防儿童夏季常见病

        夏季是儿童常见病的多发季节,笔者搜集了一些科普文章,就小儿的胃肠病、消化系统等常见病的诊疗预防做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对广大家长朋友有所帮助。   夏天到了,儿童全身各个系统的功能都会发生变化,如消化系统随着气温的升高,消化酶分泌减少,胃肠动力降低,容易产生消化系统的疾病。儿童夏季消化系统的疾病主要有腹泻、消化不良、肠炎等。   腹泻   因为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容易造成食品变质,如果不慎吃了变质食品,轻则腹泻,重则会发生食物中毒。另外儿童喜欢吃冷饮、冷食,这些冷饮和凉拌的食品如果吃得过多过量或在制作时不够卫生受到污染,也易导致腹泻发生。夏季天气比较热,如果一味贪凉,长时间吹空调、在凉水中浸泡等,一旦孩子受凉过度,容易引起病毒的感染,造成腹泻。儿童夏季出现感染性腹泻机会比较多,比如痢疾,特别是6-9月,它的发病占全年痢疾发病的

  • 小儿感冒看医生的最佳时机
    小儿感冒看医生的最佳时机

    天气的变化,总会带来大批的感冒人群,而其中,孩子又占了相当的比例。据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报道,美国小孩平均每年要感冒8—10次,多数都发生在寒冷天气。   由于对感冒药副作用的谨慎态度,美国政府一直以来都不建议6岁以下儿童服用任何药物。那么,一旦孩子感冒了,家长该怎么办才最安全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感冒是不是由病毒引起的,如果是,家长要做的就是尽量减轻感冒症状,一周以内它就会不治自愈。   1.水果和果汁可以缓解鼻塞和咳嗽。所以,让孩子吃些稀的东西,多喝水、多吃水果,晚饭时最好准备一碗浓浓的热鸡汤。   2.如果孩子发烧、咳嗽、不愿动,那一定要让他留在家里休息。   3.只要孩子出生超过两个月,就可以用凉毛巾等给他做物理降温。   4.为了让孩子感觉舒服一些,可以在他的房间放个加湿器,让空气保持湿润。不过要注意不让喷嘴直接指向孩子的床。   5

  • 如何预防小儿暑热症?
    如何预防小儿暑热症?

          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的降温方法是多给小儿喝西瓜汁、绿豆汤,但不要过冷。电扇不能直吹,应用空调时温度不要太低,尤其是夜间,并应注意室内通风换气。还可以在室内洒水或把盛有冰块的盆放在床下来降温。        一旦发现小儿发热,只要明确了属外感发热,就没有频繁去医院的必要。因为医院病人集中,很可能造成交叉感染,使病情加重。在家中护理好发烧的孩子对疾病的康复既重要也十分必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发热的小儿热量消耗大,水分丢失多,所以要适当休息,多饮水;出汗过多时,还要在水中加少许盐以补充电解质。要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居室室温、湿度要适宜。  &nbs

  • 节后小儿防病的保健方法
    节后小儿防病的保健方法

    为什么孩子一回到幼儿园就易得感冒呢?其实,春季开学时期正值冬春交替,孩子们往往由于其身体环境、作息时间等变动,易出现生理变化、产生疾病。   减衣不及时 没适当减去衣服,加上在幼儿园不如家里喝水方便,喝水量减少,又处于集体环境中,虽然天气变暖,但身体不及时散热,也会“捂出”感冒。因此,要给孩子适时增减衣服。室内要保持通风,必要时增加室内湿度,这样可减少孩子对空气中病毒细菌的感染机会。   乱饮食后厌食 孩子在寒假期间饮食不规律,易致胃肠功能紊乱。回到幼儿园后,饮食变得较规律,加上空间相对局限,孩子容易出现厌食、消化不良、腹泻或者便秘等消化道反应。此时,家长应及时调整好孩子在家的饮食,尽量配合幼儿园的饮食习惯。   遗尿几率回升 春季入学的新生和有遗尿病史的儿童因心理紧张、作息改变,孩子未能调整好是引起遗尿的原因。幼儿园老师和家长都

  • 带孩子看病的4大提醒
    带孩子看病的4大提醒

          孩子生病要上医院,可是一趟趟地跑,一家家地换,孩子的病非但不能好得更快,反而会因此而耽误病情!      1、 初诊时选择自己比较满意的医院。不要认为孩子病情不重,就随便找一家医院就诊。家长不是医学专业人员,往往不具备准确评估孩子病情的能力。       2、 尽可能连续在一家医院就诊。连续就诊有利于医生了解治疗的效果,掌握孩子病情变化的情况。孩子病情变化很快,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较为准确地确定孩子病情。如果真是需要转院,应该征得初诊医院的意见,最好能够拿到医院开具的孩子病情和治疗的介绍,以利于接诊医院的连续治疗。     &

  • 专家谈地震后疾病预防
    专家谈地震后疾病预防

      应急处理:   ▲进行床边隔离、对吐泄物消毒   ▲吐泄严重者,适量饮用盐开水   ▲及时到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饮用开水和食用蒸煮熟的食物   ▲消毒餐饮器具   ▲密切接触者服药或应急接种疫苗   疾病预防:   ▲饭前便后要洗手   ▲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吃腐败变质食物   ▲不生食海、水产品   ▲熟食要严格蒸煮   ▲消灭苍蝇、蟑螂及老鼠   高危人群可接种甲肝疫苗、伤寒疫苗等   食源性疾病的预防   1、灾区不能吃被水浸泡的食品,除了密封完好的罐头类食品外都不能食用;已死亡的畜禽、水产品;压在地下已腐烂的蔬菜、水果;来源不明的、无明确食品标志的食品;严重发霉(发霉率在30%以上)的大米、小麦、玉米、花生等;不能辨认的蘑菇及其他霉变食品;加工后常温下放置4h的熟食等。   2 要正确加工食品粮食和食品原料要在干

  • 看宝宝肤色辨其疾病
    看宝宝肤色辨其疾病

          鼻根青筋,多为积滞   许多儿童虽小小年纪,却鼻根部“青筋暴露”。鼻根部中医称为山根,如果儿童山根处青筋显现,则说明其可能患有积滞或惊风之症。此类患儿多有食欲不佳、腹胀、大便不调、俯卧睡眠、夜睡不安、手脚心热、出汗、咬牙等症状。因此,如果父母发现自己的宝宝鼻根部有青筋显现,最好服用一些保和丸、王氏保赤丸、化积口服液、消积散等中成药以改善症状,也可由专业医生针刺位于除大拇指以外的四个手指的第二个指横纹处的四缝穴,以达到消积导滞的目的。如果发现患儿鼻根处的青筋发紫,最好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面色土黄,多为脾胃虚弱        &n

  • 中医应对儿童四种常见病
    中医应对儿童四种常见病

      大夏天的,孩子特别容易闹病、腹泻、腹痛、厌食、热伤风……一旦得上,家长抱起就往医院跑,结果就是最常见的一幕:满头大汗的爹妈抱着满头大汗的宝宝,医院楼道里一连串的哭闹声:“我不打针!我不吃药!”   谁说生了病就一定要打针吃药?敷块热毛巾治好腹痛,肚脐贴张膏药治好腹泻,捏脊治好孩子厌食……这些中医的小办法,对孩子的一些夏季常见病更有效,不信,您试试。   瘦,面色蜡黄。这是记者对小宁的第一印象,这个不满三岁的孩子,倚靠在妈妈的怀里,伸出两个枯瘦的小胳膊,顺从地让对面的医生反复推拿。   “总是消化不良,吃多少都不长肉,还有严重便秘。以前到处给孩子看病,各类药吃了一堆,都不见起色。”说起孩子的羸弱体质,小宁的妈妈打开了话匣子。“今

  • 夏天如何护理“火宝宝”
    夏天如何护理“火宝宝”

      “随着天气变热,我家宝宝开始烦躁起来,我的婆婆说宝宝是体热,要多给他喂点清热解毒的凉茶,比如金银花之类的。可是我又担心给宝宝喂凉茶会伤到他的脾胃,不知各位可有啥招?”鑫鑫妈的提问引起众多妈妈的热议。记者就此采访了福建省协和医院儿内科主任医师陈珊,请她指导一下“火宝宝”的夏季护理。   关于宝宝“上火”的误区   陈医师首先提醒新手父母们在照顾宝宝方面存在着一些误区,她总结了如下误区:   第一,不到万不得已,坚持不用药。   有些人认为“是药三分毒”,对药敬而远之。但是上火会引起宝宝抵抗力下降,是体内潜伏的病因,需要得到及时的治疗。如果延误病情还会产生很多健康问题,例如儿童由于咽喉肿痛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引发上呼吸道感染,从而导致中耳炎等等。  

  • 宝宝不能遗漏什么疫苗
    宝宝不能遗漏什么疫苗

      宝宝的抵抗力很低,所以疫苗会宝宝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到底要给宝宝注射哪些疫苗?什么疫苗是宝宝一定不能错过的呢?   带宝宝注射计划内疫苗最省心,反正规定要打,不打的话,幼儿园都没法上,所以不用考虑该不该打的问题。再说,这些疫苗都是安全的,一般不会有什 么问题。另外,也不用担心错过时间,医院会及时通知你的。所以,你只需要注意宝宝身体好不好,打完后不要有什么反应,就可以了。不过,有些问题,你最好还 是了解一下。   我国计划免疫疫苗包括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接种这些疫苗,都是免费的。   1、卡介苗——出生第一针   接种卡介苗,可以增强宝宝对于结核病的抵抗力,预防严重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目前我国采用的是减毒活疫苗,安全有效。宝宝在出生后,就要及时接种卡介苗。   禁忌

  • 面对疫苗 种or不种?
    面对疫苗 种or不种?

    背景   2005年6月1日国务院第434号令,由温家宝总理亲自签署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条例明确规定:实施群体性预防接种应当根据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信息,必须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然而,仅仅时隔二十多天,安徽省泗县就发生了学校集体注射甲肝疫苗造成289人住院、1人死亡的群体性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极大反响。经调查,这是一起严重违反《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规定,擅自开展群体性预防接种的事件。   此时,人们的眼球自然“聚焦”到“惹祸”的甲肝疫苗上:原本为了防病才打的甲肝疫苗,究竟致不致病?还能不能打?打疫苗时要注意些什么?疫苗的安全性从何保证?    甲型肝炎是一种病毒性消化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

  • 湿疹的症状有哪些?
    湿疹的症状有哪些?

    急性和慢性湿疹 1.急性湿疹有可能表现为发红的皮肤干燥、起皮,或有液体渗出,少数情况下,也会表现为小的、充满液体的水疱。 2.当湿疹发展为慢性(持续很长时间),皮肤就有可能变厚、色素沉着、干燥,并形成粗糙的痂皮。 3.一般来说,湿疹发病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是在孩子几周到6个月的时候,这时候症状一般表现为孩子的脸颊、额头或头皮瘙痒、发红,并出现小丘疹。头皮和脸上的皮疹好一些后,这些皮疹有可能出现在胳膊上或躯干处。 2.虽然特应性皮炎很容易跟其他一些皮炎相混淆,不过严重的瘙痒可以帮助鉴别。很多患病的孩子都有可能在2~3岁的时候,皮疹完全消失或有所好转。 3.学龄期儿童的特应性皮炎常见于肘部和膝部。鳞状斑点可呈散在、圆形或不明确形状的分布。严重的急性发作可有发红、硬皮、水

  • 鱼肝油与维D不可叠加吃
    鱼肝油与维D不可叠加吃

    近日,一篇“维生素可能致死”的报道引起不少家长的恐慌。在儿保门诊里,不少家长急于询问:孩子每天服用小儿维生素片,久而久之会不会也有问题?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保科郭志平教授表示,其实小剂量地补充微量营养素并不会出现问题;如果家长给孩子过量补充,如又吃多种维生素,又吃含有维生素D强化的钙剂,再吃鱼肝油,反复“叠加”后,就要当心维生素超标。相对于成人,儿童多服脂溶性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更容易“中毒”。    现象一:鱼肝油、维生素“叠加”吃    一个孩子在家的补品可以堆成小山,从鱼肝油、各种强化钙剂,到各种维生素片……除了每天在家吃,就连上幼儿园、去春游,家长也把这些补品带到学校里,让老师中午休息时给孩子服用。    不少家长总认为,多吃点、多补点,对孩子健康总有好处。儿保科郭志平教授却给家长“泼了冷水”。郭教授说,在医生

  • 宝宝肛门常见问题集结
    宝宝肛门常见问题集结

          生活中常见到一些小孩(特别是出生不久的宝宝)能吃能睡,精神很好,但常在排便前或排便后又哭又闹,并持续几分钟到十多分钟,弄得家长们不知所措,又抱又摇,可孩子就是安静不下来。   怎么办呢?你不妨仔细看看宝宝的肛门,或许会发现孩子哭闹的原因。   肛裂   肛裂好发于孩子肛管后方的正中部位,家长用双手掰开孩子肛门,便能看到一道裂口。肛裂时,孩子排便会感到剧烈疼痛,有少量出血且颜色鲜红,附在粪便表面或手纸上。孩子因疼痛而哭闹不停,不愿大便,导致大便更加干燥难排,使肛裂很难愈合。   应对方法   积极防治便秘,多给孩子喝水,适当吃点香蕉或蜂蜜润肠通便;便前、便后用温水坐浴,减轻大便时的疼痛感。治疗可先用0.1%高锰酸钾温热溶液坐浴,然后涂抹抗菌素软膏,以消除炎症,促进裂口的愈合。   肛窦炎  

  • 引起小儿脑瘫的常见原因
    引起小儿脑瘫的常见原因

           脑瘫指的是产前或出生早期1个月内,由于脑损伤导致运动发育落后以及运动、姿势异常的一种综合征。据报道,发达国家脑瘫发病率为0.2%-0.3%,我国为0.16%-0.274%,我国约有300多万脑瘫患者。事实上,脑瘫已成为小儿残疾的一大原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负担,也影响着孩子的一生。那么引起小儿脑瘫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呢?又该如何预防及治疗呢?对此,记者采访了武警山东省总队医院脊柱关节科副主任窦建。   窦建副主任介绍说,脑瘫的原因十分复杂,从母亲怀孕开始,到孩子出生后4星期内,凡是能引起胎儿或新生儿脑组织损伤的因素都可以成为脑瘫的原因。大体上来说,导致脑瘫的因素分为出生前、围产期和出生后三个时期。出生前因素大多是母亲妊娠期吸烟或被动吸烟、酗酒、不适当的用药、接触毒性物质、感染弓

  • 小儿夏季热要对症下药
    小儿夏季热要对症下药

    小儿夏季热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其特征是夏季持续发热(39-40℃),口喝,多尿、少汗。起病缓慢,有夜热早凉,也有早热暮凉者,部分患儿喜伏地而卧。这是因为1-3岁的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汗液排泄功能差出汗少,不易散热有关。   发现小儿夏季热,应首先去医院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性疾病。一旦确定,除了按医生的处方用药以外,主要是加强护理,并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尽可能使患儿居室阴凉通风,睡前给患儿作温水浴,可以刺激皮肤血管扩张,易于散热,而预防夜间体温过高。对待持续发热、口渴的患儿,要及时补充液体,可以让患儿多喝一些淡盐凉开水。饮食方面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C、B的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水果、新鲜蔬菜等,还要让小孩喝一些绿豆汤、荷叶汤等清凉饮料(冰冻的也可)或西瓜汁等,以利于排尿降温。   中医对小儿暑热症

  • 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常年性过敏性鼻炎 发病时间长多持续在9个月以上,室内持续存在的的过敏原可诱发如虫螨等。宝宝在一年里症状轻重是不一样的。喷嚏为一反射动作,呈阵发性发作,每次数个到数十个不等,多在晨起、夜晚或接触变应原后发作。鼻涕为大量清水样鼻涕,是鼻分泌亢进的特征性表现。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这种每到花粉播散季节便开始发病,每年发病季节基本一致。鼻痒是鼻黏膜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后发生于局部的特殊感觉。季节性鼻炎者可伴有眼痒、耳痒、咽痒等。鼻塞程度轻重不一,间歇性或持续性,单侧、双侧或两侧交替。鼻涕为大量清水样鼻涕,是鼻分泌亢进的特征性表现。 过敏性鼻炎的危害 1.如果孩子出现了过敏性鼻炎,潜在的并发症包括中耳炎和鼻窦炎 2.另外,如果这种过敏引起了孩子眼部不适,他就更容易罹患眼部疾病 3.因为

  • 连医生都易错的育儿知识
    连医生都易错的育儿知识

    在我们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是否有一些您认为毫无疑问的做法,事实上是错误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最容易出错的育儿护理观念。   1.糖会让孩子的行为过度活跃吗?   正确答案:否。   无数试验证明,吃糖和孩子的过度活跃并没有必然联系。   2.白天不让孩子睡觉。晚上他就会睡得好吗?   正确答案:否。   白天睡觉和晚上睡得好对孩子来说根本没联系。如果你让孩子白天耗着不睡,只会让他情绪沮丧,从而折腾大人,对晚上的睡眠质量却没什么帮助。   3.新生儿应该每天洗澡?   正确答案:否。   新生儿的皮肤不适合每天洗澡,1岁以内的婴儿,除非特别脏,否则每周洗两三次就可以了,过多地给婴儿洗澡,只会让他的皮肤变得干燥敏感。     4.孩子的伤口在夜间应该裸露在空气里,这样更有助痊愈?   正确答案:否。   有纱布覆盖的伤口

  • 9种儿童疾病新视点及防治主张《2》
    9种儿童疾病新视点及防治主张《2》

      新视点6:异食癖——是一种儿童失常的强迫行为   儿童患了异食癖,会喜欢吃一些不能吃的东西,如泥土、指甲、纸、蛋皮等。虽然这种行为在别人看来难以理解,可他们却感到其乐无穷,不吃就难受,即使父母百般制止或把东西藏起来,也会想尽办法偷吃。   一直认为,发生异食癖的孩子就是因体内缺乏某些营养素,如铁、锌等微量元素而引起。研究表明,异食癖除因营养素缺乏外,其实是一种心理失常的强迫行为。理由是异食癖大多发生在1岁半至6岁的儿童身上,而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对周围环境不了解,于是把什么东西都往嘴里放。如果父母没有能够及时制止这种行为,任其发展便有可能养成习惯,并不一定都是营养素缺乏而引起的异食癖。   防治主张:   对有异食癖的孩子先要找出原因。如果不是营养缺乏引起,父母应加强照料,矫正这种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