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减少宝宝感冒次数
    怎么减少宝宝感冒次数

    一直以为自己对宝宝无以复加的细致和关爱,可以让他始终健康无疾。六个月之前,他也确实令我满意甚至得意,从未有过什么大大小小的病痛。但六个月之后,烦恼来了。自满六个月起,先是旷日持久的感冒咳嗽,还未痊愈,又是幼儿急疹高烧,再过一个月,感冒又来了。虽然这几次病都不算严重,都在我的对症下药和家庭护理下康复了,没有去医院忍受针扎之苦。但到了最后一次感冒时,我也是很沮丧甚至灰心了。为什么如此精心护理、小心翼翼,他依然小病不断?   从八个月感冒之后,在灰心之余,我也反省自己。于是,调整了部分日常护理方式。我想这些调整可能的确有效。自八个月至现在,宝宝10个多月了,没有再发生过以往一个月至少要出现1-2次的感冒之类的状况。   在此,对于如何提高宝宝的抵抗力,尽力地去减少感冒的次数,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疾病多发阶段提高警惕   不要因为宝宝自出生以来还未

  • 不可忽视小儿“包茎”
    不可忽视小儿“包茎”

      文文这几天老说尿尿时“小鸡鸡”痛。他的“小鸡鸡”又红又肿,而且头上还有脓一样的分泌物,包皮口也翻转不过来,都粘在一起把排尿的尿道口全都包在里面了。更奇怪的是文文小鸡鸡的中间部分还长出了一个淡黄色的像黄豆那么大的小硬块。妈妈急忙带着小文文到医院咨询就诊,经过医生检查,才知道文文患的是“包茎”。    儿童包茎是包皮口先天狭窄或因为经常发炎产生炎症粘连,使包皮不能上翻露出龟头而引起的。刚出生的正常新生儿阴茎和包皮是粘连在一起的,一般经过数月后就逐渐分离,童年时期包皮常遮盖住龟头,但是能够翻转。所以1-3岁的男孩包皮过长是正常现象。如果3岁以后孩子的阴茎包皮口还粘在一起不能上翻,使龟头和尿道口不能露出,便形成“包茎”。包茎除了影响孩子正常排尿外,时间久了,还会影响儿童的阴茎发育,对孩子成人后的婚育功能有一定影响。严重的包茎,包皮口往往细如针孔大小,孩

  • 接种疫苗要注意
    接种疫苗要注意

            宝宝一出生,就要打各种疫苗以预防疾病。很多父母都不太了解,宝宝适合注射这种疫苗吗?注射疫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如果疫苗让宝宝有不良反应时应该怎么办?让我们听听专家的指导意见吧。        预防接种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一般接种反应,这是由于制品本身所引起的反应,有可能是局部反应,也有可能是全身反应。一般来说,由于生物制品引起的接种反应轻微,时间也比较短,大概在一到两天就会消失,对此父母不必太担心,也不需要做任何处理。        另一种是异常反应。异常反应发生的原因跟个人的体质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表现为晕厥、过敏性休克、过敏性

  • 小儿冬季防寒冷性红斑
    小儿冬季防寒冷性红斑

          近日,前来南京市儿童医院皮肤科就诊的寒冷性红斑患儿增多,平均每天都要接诊十多例寒冷性多形红斑的患儿,既有婴幼儿也有学龄儿童。   据南京市儿童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杨苏介绍:寒冷性多形红斑的症状和冻疮有点相像,但它是一种与寒冷因素有关的过敏性皮肤病,冬季高发。它通常表现为面颊、耳朵、四肢末端、臀部两侧,出现水肿性丘疹及中央有水泡的水肿性红斑,严重时可发生糜烂。患儿自觉烧灼、疼痛,热了感觉瘙痒。年龄较小的患儿不能用语言表达,则表现为夜间哭闹,用手抓挠患处,部分患儿同时伴有冻疮。寒冷是最主要的诱因,感染、药物、食物也可引发或使症状加重。   天气寒冷时人们往往忽视棉鞋、手套的穿戴,特别是青少年不愿穿棉鞋,在学习时又静止不动,脚活动少,末梢血液循环不良,容易诱发寒冷性多形红斑。   杨苏副主任医师

  • 关于疫苗接种的反应
    关于疫苗接种的反应

      疫苗虽经灭活或减毒处理,但毕竟是一种蛋白或具抗原性的其他物质,对人体仍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引起的。其实这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就象感冒发热一样是机体在抵御细菌或病毒。   正常反应   局部反应如轻度肿胀和疼痛。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宝宝屁股上出现硬结就是吸附制剂接种后常见的现象。接种疫苗后的全身反应有发热和周身不适,一般发热在 38.5 ℃以下,持续 1 ~ 2 天均属正常反应。无论局部还是全身的正常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多喂水、并注意让宝宝多休息即可。如果宝宝高热,可服用退烧药,可以做物理降温、吃些富有营养又好消化的食物、多喂水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   异常反应   局部感染、无菌性脓肿;晕针、癔病;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遇到晕针、过敏性休克应立即让宝宝平卧、头部放低、口服温开水或糖水;与此同时立即请医生作紧急对症处

  • 疫苗多打好吗?
    疫苗多打好吗?

      儿童免疫学专家认为,打疫苗可以提高免疫力,加强其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但并非越多越好,打多了有时还会产生不良后果。      计划免疫程序是通过大量科学试验而制定的,不能随意更改,既不要漏打、少打,也不可重打、多打。只要按照程序执行,完全可以保护儿童免受疾病传染。如果过多地注射疫苗,有时反而会使免疫力降低,甚至无法产生免疫力。这在医学上叫免疫麻痹,就好像吃饭一样,吃得过多反而会因消化不良而减少营养的吸收。      北京市卫生防疫站的邱大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常情况下,一人一次最多打两针疫苗,而且应当打在不同的胳膊上。同一天在同一只胳膊上打两针以上是不允许的。此外,由于各种疫苗都是用病菌、病毒或它们产生的毒素制成的,尽管经过杀灭和减毒处理,但仍有一定毒性,接种后可能会引起一些反应。如过敏反应等,轻则出现皮疹,重则发生休克。并且,这种

  • 新生宝宝都要做听力筛查吗
    新生宝宝都要做听力筛查吗

    听力筛查技术规范的要求,所有出生的宝宝都应该接受新生听力筛查。因为有的宝宝出生时看起来很健康,但可能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出现听力问题了。宝宝出生以后,一般情况下父母难以在1岁内发现其听力问题,多数孩子到了2-3岁不会说话时,才引起家长注意。如果出生后不及时进行听力筛查就不能早期发现,以后可能会给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言语-语言发育和认知发育障碍。如果2-3岁才发现宝宝有听力问题的话,就错过了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期,即使这时候进行干预,其言语-语言和认知发育水平仍会落后于同龄儿童。   孩子出生后如果听不清或听不到声音,在语言发育的关键年龄(3 岁以内)缺乏言语和环境声的刺激,听觉-言语链就会出现障碍,这样会影响他们日后的言语-语言发育。轻者会导致辩音不清,重者会导致听觉言语障碍,甚至会导致性格孤僻、注意力不集中和学习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只有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才

  • 孩子爱歪头看东西应看医生
    孩子爱歪头看东西应看医生

          家长大多知道孩子歪头看东西是因为脖子有病引起,但鲜有人知,孩子歪头还可能是眼睛斜视引起的,我们称之为眼性斜颈。临床上有许多孩子歪头是眼部异常引起的,对于颈部肌肉未发现明显异常且歪头的孩子,就应该考虑是眼性斜颈。眼性斜颈多数是由于先天性眼部肌肉麻痹所造成的。眼性斜颈是由于眼肌肌肉在某些方向运动障碍,造成复视(看东西有两个不重叠的影子)。孩子为避免复视,很多时候表现出斜颈,以减轻由斜视带来的不适,维持双眼视觉。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看东西歪头,可到外科就诊,如果排除了肌性斜颈的原因,最好到眼科看一下是否是眼性斜颈,以便早期治疗。因为长期歪头会为孩子带来许多不良后果。首先,是由于歪头(斜颈)带来的面部不对称,由于重力作用,使一侧面部丰满,另一侧面部瘦小。其次,是对颈部骨骼的

  • 宝宝科学吃药忌九种错误
    宝宝科学吃药忌九种错误

      吃药是为了治愈疾病,但也有的时候,父母用药的方式是错误的,反而损害了孩子的健康。   想想看,当孩子的身体有点不舒服时,比如咳嗽或者肚子痛,你是不是会和其他很多父母一样,赶快拿出家里的小药箱,找一种对症的药给他吃,因为你们自己就经常这样找药吃。而且,心里还在想,既然可以在药店轻易买到药,何必费周折去医院呢?反正是非处方药,不会有大碍。   如果你们做的一切都很正确没有差错还好,可有多少父母是专业医生呢?这些非专业的“父母医生”,很可能在给孩子吃药时因为某种疏忽或错误,反而耽误了孩子疾病的治愈速度,甚至加重了病情。   下面有几种常见的错误用药方式,是父母应该避免的:   错误一:用茶匙给孩子喂药   如果父母每次都是用茶匙给孩子喂药,那么将冒两种风险——用药过量或用药不足。用药过量会损害健

  • 熬夜苦读致儿童性早熟
    熬夜苦读致儿童性早熟

        营养过剩、滥用保健品、吃含雌激素的水果会导致儿童性早熟,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然而夜晚受人工光源照射过多、看接吻亲热等激情影视镜头过多也会导致性早熟?    早熟的后果很严重:终生矮小、引发早恋、性格自闭……专家提醒,父母应尽量让孩子多进行打篮球、游泳等有助“拔高”的运动,同时严格控制饮食、作息,并密切关注孩子第二性征发育,一旦发现性早熟苗头,则应及时就医治疗。    挑灯奋战竟然导致性早熟    聪聪是个二年级的小男孩,让爸爸妈妈倍感骄傲的是,他学习从来不要别人操心。聪聪对自己要求很高,每天晚上他都坐在书桌前挑灯夜战,除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选做各类课外习题。然而,某天细心的妈妈发现聪聪换衣服开始遮遮掩掩,不太愿意家长看到,仔细询问才得知,原来聪聪居然已经长出了阴毛。“天哪!孩子才9

  • 哪些儿童不宜打防疫针
    哪些儿童不宜打防疫针

    防疫针会出现体温升高的反应,加重病情;另外,发烧往往是流感、麻疹、脑膜炎、肝炎等急性传染病的早期症状,接种疫苗不仅会加快发病,还会加重病情,使病情复杂,给医生诊断带来困难。   同时,疫苗中的抗原成分与致病的细菌可互相干扰,影响免疫力的产生。此外,正在患急性传染病或痊愈后不足2周,处于恢复期的儿童应缓期接种防疫针。   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结核病的儿童也不宜接种。因为患有这些疾病的儿童体质往往较差,对接种疫苗引起的轻度反应也承受不住。他们有病的器官不能增加额外的负担,故接种后往往会发生较重反应。另外,接种疫苗后肝脏的解毒、肾脏的排泄等功能都要加强,影响有病器官的康复。   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不宜接种。这些儿童由于形成免疫因子的原料缺乏或免疫器官功能不好,不能产生免疫力,故不宜接种。   有过敏体质及哮喘、

  • 小儿脱水的原因与防治
    小儿脱水的原因与防治

          人们对“脱水”这个医学名词并不陌生,而且听到脱水,都会有些惊慌失措的感觉。   的确,脱水是个比较严重的状况,但程度不同,同时也有预防和减缓加重的办法。   3天前,晶晶突然发烧了,体温达39℃。妈妈带她到附近医院就诊,大夫诊断晶晶得的是急性感染,于是服用了退烧药和消炎药。但吃完药之后,孩子出现呕吐的症状,而且吐得越来越严重。在暂时停用药物之后,呕吐止住了,但腹泻却又开始了,而且次数也越来越多。从昨天起,她的精神状态就越来越差。于是晶晶被再次带到医院。经过医生的询问和检查,她已至少4小时没有小便了, 口腔干燥,哭时眼泪极少,前囟略有凹中陷;皮肤弹性也略差。大便检查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于是确诊,孩子患了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脱水。需要住院,实施静脉输液纠正脱水。   什么是脱水?  

  • 为何有的新生儿摸不到睾丸
    为何有的新生儿摸不到睾丸

      胚胎期睾丸在两侧腰部的后腹膜内,随着胎儿发育而逐渐下降。胎儿在4~6个月时,睾丸已随腹膜鞘状突逐渐降进腹股沟管的内环处,7~9个月时降至阴囊。但也有一部分早产儿和个别的足月新生儿单侧或双侧睾丸可停留在下降过程中而未降入阴囊,这样临床上就摸不到睾丸,其中大部分在1岁以内还会自动下降,2岁以后自动下降的机会就很少了,还未下降者就应请医生诊治。双侧隐睾者最迟在4~6岁前作手术,因为曲细精管发生萎缩和生精细胞消失后会影响将来的生育能力。再有,睾丸留在腹腔内发生恶性肿瘤的机会较多,而且当长大成人后,会因自己生理上的缺陷而造成心理上的不良影响。单侧隐睾不会影响生育能力。   另有一种由于提睾肌把睾丸提到阴囊上部或腹股沟管内,但能用手把睾丸推入阴囊的则是正常生理现象,不是隐睾,不必治疗。

  • 用红茶漱口可预防流感
    用红茶漱口可预防流感

    最近,日本流行用红茶漱口,同时很多商家也纷纷推出“漱口红茶”。对此,日本医学教授表示赞同,他提出,用红茶漱口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   一项试验证明,将300名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人每天用茶漱口两次;而另一组人则不这样做。5个月后,岛村教授发现,漱口的那一组学生基本上没有被感冒病毒所击倒。   这是因为茶里含有的儿茶酚的缘故。教授介绍道,儿茶酚是种抗氧化剂,在红茶中的含量非常高。这种物质有助于抑制人体内氧自由基的活动,能帮人体抵抗外界病毒,帮我们远离感冒。同时,红茶中的儿茶酚还能遏制肿瘤生长。   研究证明,红茶浓度达到5%就能完全杀死感冒病菌。“我们平时喝的红茶,其浓度一般在2%至5%之间,对于预防感冒来说,就足够了。”岛村教授指出,现在日本市场上出售的“漱口红茶”,其成分和浓度与饮用红茶基本相同,可以放心使用。   漱口讲究方式才能更有效。分别在每天

  • 婴儿体检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婴儿体检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头围:1岁以内是一生中头颅的发育最快的时期,测量头围的方法是用塑料软尺从头后部后脑勺突出的部位绕到前额眼眉上边。小儿生后头6个月头围增加6~10cm,1岁时共增加10~12cm。头围的增长,标志着脑和颅骨的发育程度。   体检进行时   第1次体检(出生后第42天)   此时,孩子体格发育有以下特点:   视力:能注视较大的物体,双眼很容易追随手电筒光单方向运动。   肢体:其小胳膊、小腿总是喜欢呈屈曲状态,两只小手握着拳。   微量元素:宝宝在6个月以内,每日需要钙600mg,而他从母乳或奶粉中只能摄取到300mg左右的钙。宝宝从出生后第15天就可以开始服用鱼肝油和钙片,易溶于水的钙剂吸收效果较好,要注意选择,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宝宝满月后可以抱出去晒太阳,让皮肤内的维生素D源转变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生殖器:男

  • 小儿恶性淋巴瘤非不治之症
    小儿恶性淋巴瘤非不治之症

        小儿淋巴结炎与恶性淋巴瘤都可表现为淋巴结肿大,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前者是炎症,而后者则属恶性肿瘤。   儿童期淋巴结炎以局部的急性淋巴结肿大为多见。细菌、病毒所产生的毒或局部的炎性产物经淋巴管引流到淋巴结,致使局部淋巴结发炎。如头部皮肤感染,可使枕后、耳后淋巴结肿大;耳部感染,可使耳前、耳后淋巴结肿大:扁桃体炎、牙龈炎,可使颌下及颈部 淋巴结肿大;下肢发炎,可引起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其特点是肿大的淋巴结有明显压痛,经积极的抗炎治疗后肿大的淋巴结能迅速消退。慢性淋巴结炎常由急性炎症转变而来,也可以从一开始就是慢性的。其病程长,炎症症状不明显,淋巴结以淋巴组织增生为主。   恶性淋巴瘤是发生在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主要分为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霍奇金病发生在小儿者约占8%—20%,非霍奇金淋巴瘤为10%,但在整

  • 春节前后谨防多种疾病
    春节前后谨防多种疾病

       春节前后是全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居民外出探亲访友、旅游、聚餐机会增多,同时适逢大、中、小学校放寒假,气候因素加上人口流动的频繁,易发多种疾病。济南市疾控中心提醒居民,特别应注意预防呼吸道疾病、食源性疾病、意外伤害、一氧化碳中毒和慢性病急性发作等疾病。   寒冷冬季容易产生水痘、麻疹、流脑、流感、伤风等多种呼吸道疾病。水痘以发热(体温38摄氏度以上)、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和痂疹为特征,常成批出现,感染对象主要为幼托、学龄期儿童,近几年大、中学生发病逐渐增多。幼托机构及学校等集体单位应加强晨检,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直到全身水疱完全干燥结痂才能恢复入托和入学;易感人群也可通过接种水痘疫苗进行预防。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全身发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主要以儿童为主,但我国自普遍接种麻疹疫苗后,发病年龄明显后移,近几年成

  • 肺炎成婴幼儿头号“杀手”
    肺炎成婴幼儿头号“杀手”

      中国首部《儿童肺炎球菌疾病防治指南》编撰工作日前启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表示,随着麻疹、蛔虫病等疾病在医学上逐步被专家克服,目前肺炎球菌疾病是导致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病因,全球每年约有1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各类肺炎球菌疾病。   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5岁以下肺炎儿童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肺炎球菌感染占50%,死亡率超过了婴幼儿先心病的发病率,成为5岁以下儿童的头号杀手。   肺炎球菌疾病是由肺炎球菌引起的一组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脑膜炎、菌血症、中耳炎等恶性疾病,可引发呼吸衰竭、心肌受损等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死亡。5岁以下儿童由于其循环系统的肺炎球菌抗体还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更容易受到肺炎球菌的侵袭。肺炎球菌可以通过咳嗽或者打喷嚏进行传播并长时间潜伏

  • 如何照顾刚打预防针的宝宝
    如何照顾刚打预防针的宝宝

      疫苗接种是幼儿预防保健项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份。但预防接种注射后,不少小儿常常会出现反应与副作用,那么孩子出现不良反应时,父母该如何护理呢?    1、卡介苗:注射部位可以照常沐浴,如果有脓泡或溃烂时,不必擦药或包扎,但是注意不要弄破,如果不小心弄破了也不必太担心,只须擦干并且保持干燥即可。但发现小儿腋下淋巴结肿大如果直径超过一公分,应至医院检查。     2、乙型肝炎:轻微发烧通常照一般发烧处理即可。    3、三合一疫苗:这是反应最激烈而且频率最高的疫苗,幼儿接种后,可以轻揉二下,如果有些许红肿可先用热毛巾热敷,多喝开水,如果发烧肛温超过38.5度以上,可先服用医师开予之小儿普拿疼,但如果发烧超过39.5度以上则要送医。     4、口服小儿麻痹疫苗:服用小儿麻痹疫苗,前后半小时内不要进食,以增加疫苗在体内繁殖效果,如果有神经方面的症状

  • 宝宝什么时候要打流感疫苗
    宝宝什么时候要打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什么时候接种好?   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吗?   流感疫苗有哪几种,如何选择?   流感疫苗能不能预防普通感冒?   流感疫苗会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流感疫苗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适用于任何可能感染流感病毒的健康人,每年在流行季节前接种一次,免疫力可持续一年。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可以减少接种者感染流感的机会或者减轻流感症状。   一、流感疫苗什么时候接种好?   大部分流感出现在11月到次年2月,但某些流感会延伸到春季,甚至夏季。含有最新病毒株的疫苗会在夏季末期开始提供使用,以在9月就可以接种疫苗。《中国流行性感冒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提出,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接种流感疫苗,能更有效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   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机是在每年的流感季节开始前。在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冬、春季是每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