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各种感官感知橘子的形状、味道等特点。 2、乐意参与活动,学习在教师的鼓励下尝试剥橘子。 3、初步了解橘皮和橘肉的作用。 活动准备: 1、橘子(总数与幼儿人数相同)。 2、干净的盘子、抹布、筐子若干。 3、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引导幼儿跟随着音乐摘橘子,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出示教学挂图,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树上有什么?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跟随音乐一起摘橘子。 教师:我们一起把树上的果子摘下来,看看是什么? 引导幼儿用闻、摸等方法观察橘子的外表形状特征。 每个幼儿从筐子里拿出一个橘子观察。 引导幼儿观察橘子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提出问题并且自己寻求问题答案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幼儿对种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让幼儿了解各类蔬菜和水果及名称。 4、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各类蔬菜和水果的种子,同时了解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 活动准备: 1、各类水果、蔬菜若干 2、盘子若干 3、油菜、芹菜、白菜、萝卜、韭菜、香菜、葱等蔬菜的种子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鼓励幼儿把自己带来的蔬菜和水果的名称相互介绍一下,让幼儿了解各类蔬菜和水果及名称。 (二)引导幼儿将蔬菜、水果分类 引导幼儿按照豆类、瓜果类、青菜类等进行分类。 (三)提出问题,幼儿分组进行找种子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哎,当了妈的女人啊,脸上的阴晴全由孩子说了算了。 关于孩子心理成长的问题,可见带好一个娃,光顾了吃喝拉撒睡是远远不够的,孩子的心理、教育都是需要我们费心费力的大事。 今天不如就一起来看看俏妈的好朋友鲍阅老师的这篇新作吧,相信看完后你一定也和我一样,恍然大悟。 读者提问:鲍老师,请教个问题,我儿子最近看了一个电影,其中有一个画面是有个牛突然冲出来,人为了自保跟牛僵持并受了伤,他看了很害怕,并记住了那个画面,最近一直说害怕。我跟他解释了好多次,还是不行,就哭着说害怕,这几天他放学回来就给我打电话找妈妈,我的工作是有夜班的,所以不能总在家陪他。他现在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需要找心理医生的帮助吗? 我答:“害怕是一种感受,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任何一种情绪感受都是正常的,我们陪着孩子面对,接纳这个感受就可以。” 她说:“嗯嗯,这件事
午休时分,和同事们观看了一则泰国公益视频,又戳中泪点。一对父母早逝的姐妹,在母亲去世后,姐妹俩相杀相爱、互相扶持、支撑,共度生活难关、走向美好的故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使我对“二胎”,又有了新的看法。 1、因父母的早逝,姐妹俩相依相偎,姐姐一直担负着照顾妹妹重任,为她烧饭、穿衣、洗澡、教育,赚钱供养妹妹,俨然一个“小妈妈”形象。 2、小的时候妹妹在她心中并不受欢迎,因为一个洋娃娃事情,姐妹俩起了纷争。妈妈重重打姐姐一耳光,让她以后让着妹妹,那份痛楚她时刻记得。从此在内心恨透了这个来分享她玩具、抢父母爱的家伙,对妹妹恨之入骨。 3、可妈妈的早逝使姐妹俩相依为命,姐姐如长母般照顾妹妹。由于把妹妹看的太重、约束太紧,青春期的妹妹充满了叛逆,不但对姐的教诲听不进去,还偷姐的钱去歌舞会瞎混、夜不归宿。
昨天晚上跟我小姨一家出去吃饭,忘了拿CC的水杯。点菜的期间,她就一直在重复,“我要喝水,用自己水杯… …”“我要喝水,用自己水杯… …” “对不起,妈妈忘车上了,用饭店的杯子好不好?” “我不要,我就要用自己水杯。”然后开始哭闹。 还没等我继续解释,她姨姥姥已经板起脸,”一个喝水,用什么不一样,这孩子怎么这么任性?” “你也是,怎么什么都惯着?平时看你也厉害着呢,怎么管起孩子来一点力度也没了?” 汗~怎的矛头又指向我了?我哪里厉害了? 也不能怨CC姨姥姥生气,出来吃顿饭这么会儿功夫,这已经是她第4次被CC惹毛了: 第一次:说要出门吃饭,CC要自己穿鞋子。结果,鞋后面的带子她怎么也提不上去,急的她坐在地上发脾气,姨姥姥赶紧好心帮忙提上。一帮可坏了,人家脱下来扔回原来的位置,又拿回来
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深 在所有的亲子关系中,母亲与孩子的关系极为天然和亲密。很多研究表明,母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韩国有研究表明,认为在决定胎儿性别的问题上,女性的影响更大。女性食指和无名指长度相差悬殊,生女儿的几率更高。丹麦有研究说,母亲在怀孕期间多吃坚果,孩子更不容易得哮喘或过敏。无独有偶,据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和埃克塞特大学联合进行的研究发现,血糖较高的母亲(即便血糖值仍处于正常范围),她们生出的宝宝仍旧会体型偏大。与此相对,怀孕期间血压较高的母亲往往会生出体型较小的宝宝。美国科学家通过跟踪调查研究认为,母亲生活压力大,孩子更容易患龋齿。美国加州大学研究表明,女儿的情绪遗传母亲。哈佛大学有研究者还惊奇地发现,职业女性更能培养出成功的孩子,职场母亲的女儿收入更高。诸如此类的研究还有很多,无不说明一个母亲对孩子的影响之大。 就心理需求而言,孩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游戏,并遵守游戏规则。 2、初步学习在奔跑时用眼睛观察前方,避免碰撞,注意安全。 3、能听信号练习走、跑交替。 4、发展身体协调性。 5、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观察秋天起风时落叶飞舞、飘动的景象。 2、风婆婆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一起念儿歌《片片飞来象蝴蝶》,边做相应动作。 2、——小朋友看到风来了,小树叶会怎样? ——教师发出信号,幼儿根据信号做相应的动作:站立、跑、走、蹲下。 二、游戏过程:师幼一起玩游戏“风婆婆和小树叶”。 1、教师交代游戏玩法和注意事项:教师来做“风婆婆”,幼儿来做“小树叶”,“小
孩子说谎的原因 混淆想象与现实 孩子说谎并非都是有意的,尤其是年龄小、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掌握了一定词汇的孩子,更容易进行想象型说谎,他们有时候会将自己期待、猜测或担忧的事情“有模有样”地说出来,也或者,他们仅仅是做了一个梦,却把它当成了现实。这种情况并不能视为“说谎”,家长应该通过细致的询问来进行判断。 渴望得到 尤其是对于经常被父母拒绝的孩子,当他们在提出一个需求或者迫切想要得到某种东西的时候,会因为担心爸爸妈妈不同意而编造一些理由出来,比如,孩子嘴里说“我渴了”,其实是想让爸爸妈妈买果汁。 逃避事实 如果孩子有过这样的经历,不完成爸爸妈妈交代的任务就会受到责备和惩罚,或者家长常常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而孩子很难达到,他们就难免会通过说谎来“逃过一劫”。比如家长要求孩子必须成为幼儿园或学校里表现
开发智力的游戏有哪些呢? 传统的石头剪刀布就是其中的一种,别看是我们小时候玩剩下的,也许还是上一辈人玩剩下的游戏,却是一个典型开发宝贝智力的小游戏,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左右脑的开发,要想获得胜利宝贝的左脑和右脑必须同时运转才能获胜,这种脑部的交替运动或者是同时运动是促进脑部发育最好的方法。对于低月龄的宝贝来讲两手交替拿玩具也是一种智力开发,家长可以发出施令告诉宝贝放在哪个手,或者是当孩子想用右手抓东西的时候右手手里还有东西的时候就可以锻炼孩子放在左手再用右手抓其他的东西,很多孩子都是扔掉手里的玩具去抓另外一个, 这是孩子的本能表现,但如果孩子的智力发育到一种程度的时候就会明白两个手来交换事物。 拼图是一种开发智力最好的玩具,可以锻炼孩子的记忆力,也可以锻炼孩子的分析能力,2岁的宝宝就可以开始锻炼孩子拼拼图了,从最简单的四块来练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秋天的果子,知道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2、初步学会朗诵诗歌,体验诗歌的节奏美,让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活动准备: 1、各种秋天的果子:核桃、龙眼、苹果、橘子、香蕉、猕猴桃、柿子、梨。 2、袋子一个、盘子一个。一张纸条。 3、梨子、葡萄、橘子、绿苹果、红柿子等剪好的图片和大盘子图片幼儿人手一份。胶水。 活动过程: 1、听秋天的音乐。 2、提问: a、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天) b、秋天是一个怎么样的季节呢?(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3、出示装有果子的袋子 a、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秋天收获的果子,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都有些什么果子呀?(想) b、请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玉米制品及其生长过程。 2、乐于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活动。 3、在剥玉米过程中体验劳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玉米棒、煮熟的玉米、玉米饼、玉米面粥、玉米花。 2、玉米生长过程的课件。 活动过程: 1、谜语:一物生得真奇怪,腰里长出胡子来,拔掉胡子剥开看,露出牙齿一排排。 2、出示玉米实物,幼儿边剥玉米边观察玉米,说说发现了什么。(幼儿回答玉米的外形特点) 教师小结:玉米的外形是长长的,像一根棒棒,从根到尖逐步变细;玉米粒是一列列排的,掰开来是一粒粒的;玉米有很多种,颜色上分有黄玉米、紫玉米、彩色玉米等
如果要问父母:你们养育孩子是想让他们快乐,还是想让他们成功?可能意见会分成两派。其实本身也没什么可争议的,每位父母养育孩子的方式不同,期望也有所不同,但不管是快乐派还是成功派,请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一旦为人父母,一个问题就摆在了面前:孩子的人生开始了,这一生我是该让孩子快乐,还是该让孩子成功? “成功派”的观点是:人生就是要追求成功,没有成功谈不上快乐,为了成功,即使让孩子们先“痛苦”若干年也在所不惜。“梅花香自苦寒来”嘛! “快乐派”的观点是:人生理当活得快乐,没有快乐的成功毫无意义,只要快乐,孩子没出息也无所谓。“我平庸,我快乐!” 双方观点针锋相对,思维方
很多小孩子基本上没有“偷钱”的概念,很多时候他们拿到钱不是最终的目的,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目标其实是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有这样的行为自然会愤怒,这要是发展下去怎么得了,甚至不分青红皂白地先斥先责孩子一顿……其实孩子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可恶”,父母更需要冷静下来关注一下孩子拿钱的原因,不要急于陷进“拿钱”的表象里走不出来。 父母这个时候需要保持冷静,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的想法。当你知道孩子拿了钱一定很恼火、生气,但是也请你尽量冷静下来,想一想、问一问,孩子这样做会是哪些原因导致? 1、想要获得来自父母的关注,尤其是职场上的父母工作过于忙碌,平时重视事业的程度远远大于关注孩子。如果这个时候做点事情来吸引父母是再好不过的,用“叛逆”和“问题”吸引父母的注意力,这样他们会及时发现及时出现在孩子身边,至于后果往往不是孩子最在意的。 2、自己的
生活中我们听过太多的人在抱怨、感慨,自从有了孩子生活就开始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想要保持家里的干净和整洁太难。 确实是有那么一段时间,如果只有一个人带孩子,如果没有人帮忙,如果……如果…… 太多的如果,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如果你在生活中也是一个人带孩子,只要遵循这几条规律,你也能保持家里干净整洁。 1.没有玩具的客厅规则看起来很苛刻,但是你完全可以做到。从孩子还小的时候开始,你的房子不是一个玩具盒,你要保证你的孩子有足够的空间可以玩他们的玩具,比如:规定孩子只能在客厅的地毯上玩玩具、你的孩子有足够的舒适的空间可以摆弄他们可以玩的玩具。 在生活中你的孩子可能会拖着他们的玩具到处跑,厨房、客厅、厕所、房间、阳台,你的孩子在享受着一系列游戏活动的同时,要他们遵守唯一的游戏集中地这样的规则,孩子就会知道把他们的玩具归位。 大部分的家长在
教案一:烟火爆竹的安全燃放 活动准备 1、画有在多个地方燃放烟花爆竹及燃放烟花爆竹燃放方法的挂图 2、录有热闹庆典,节日的录像带 3、烟花鞭炮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热闹庆典,节日的录像。 教师引导:“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一项很有特色的娱乐活动。人们除了辞旧迎新在春节,元旦燃放烟花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比如国庆节,元宵节和婚嫁,,建房开业等,都喜欢燃放烟花爆竹以示庆贺。”引导幼儿说一说大年夜燃放烟花爆竹的情景,说一说自己燃放烟花爆竹的经历。 二、教师引导:“逢年过节,小朋友都喜欢快快乐乐地燃放烟花爆竹。可是,如果不注意安全,快乐就会变成痛苦。” 请幼儿观察燃放烟花爆竹的挂图,说说挂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孩子让我星期天带他出去玩一天,于是我高兴地答应他了,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几天我身体一直不舒服,特别的困和累,可一想到既然答应了孩子就不要食言,再加上自我感觉还可以挺一挺,于是星期天我还是带孩子出了门,尽管我是在咬牙坚持,但见孩子那么开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傍晚去菜市场买菜回来的路上又遇上一阵雨,因为没带伞,想着孩子饿了,该回家做饭了,于是一路淋着雨,小跑着回家……结果晚上睡觉之后我便发起了高烧,后来吃了一点感冒药,但丝毫也没有减轻病情,似乎一点用也没有。 早上叫孩子起床之后,我给了他一些钱,让他自己去买早餐,并告诉他“妈妈病了,你自己上学去吧,妈妈想再躺一会儿……” 孩子洗好脸,刷好牙,折腾了一会儿,临出门时,又跑到我的床边,不高兴地说:“妈妈,你怎么忘了往我水瓶里装水呢?”--孩子上学,每天都是从家里带水去喝的。 孩子脸
不仅孩子这样,有时候,大人也这样想呢。 小派的一个闺蜜就这样。 说有了孩子,不打算让孩子和大家一起念小学,接受义务教育,因为孩子太辛苦了,而且没什么用。 每天作业写到十点,期末写到十一点。其实不止孩子累,家长也累。所以打算让孩子念私塾,甚至不排除把孩子留在家里,自己教的可能。 闺蜜是硕士,成绩一向优异,小派相信她教孩子应该不错。 但对她的观点,小派还是大写加粗的——不同意啊。 为什么? 因为对我们平凡普通的家庭来说,义务教育尽管有一些弊病,但仍然是孩子能接受到的最好的教育。 和闺蜜聊天后,闺蜜也同意了小派的想法,所以当孩子对小派说上学没用,小派对孩子是这样说的:亲爱的你错了,上学有用,非常有用。 理由如下: 1、模仿真实的社会,和别的孩子交往的机会,只有学校才能提
静 | 她可以一个人画几个小时 昕昕妈妈工作很忙 还要照顾年幼的小女儿 很少有时间陪昕昕玩 从小昕昕就养成了安静画画的习惯 一画就是好几个小时。 昕昕妈从小就不用怎么理她,她也不会打扰我,就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昕昕妈妈是学美术出生的 但她从来没有教过孩子画画 因为她担心孩子会依葫芦画瓢 破坏想象力和创造力 也得益于昕昕妈妈的放任自由 才让昕昕一直这么爱画画。 痴迷 | 太爱画画了,爸爸只能赶她去睡觉 《巧克力屋》 昕昕画画的时候很入迷 常常画到忘记时间 这幅《巧克力屋》画了很久,还没画完 爸爸就来赶她睡觉了 因
美国家庭平均花费$630买开学用品 虽然离开学还有三个星期,但各种文具广告、商场促销信息满天飞。 所以这几天我10岁的女儿老是问我什么时候带她去买上学穿的衣服。她就要升五年级了,觉得开学第一天没有新书包、新衣服是很丢脸的事。 但我还是很淡定地提醒她,还有三个星期才开学呢! 全国零售协会估计,今年普通的美国家庭平均都要花费$630.36在开学大采购上(不论孩子是幼儿园还是高中)。 但我们家的预算是这个数字的一半,所以我要确保买开学用品的时候保持理智。 让孩子盘点物资,写“需要和想要”清单 所以女儿每次催我带她开学大采购时,我都会跟她说:“好好想想你需要什么和想要什么,我们有的是时间,不用急。” 我让她整理一下衣柜和梳妆台,盘点现有的物资。 跟她说:“那些弄脏的,破洞的,或者穿不下的衣服放一
针对网上排名前十位的“隔代育儿”矛盾,整理了一些缓和关系的方法给年轻爸妈们参考,大家还有啥既能避免冲突,又能竖持科学育儿原则的好方法,欢迎在后台留言哦~ 矛盾一 宝宝多大可以吃盐 妈妈:宝宝一周岁以后才可以吃盐。 长辈:宝宝早点吃盐好,吃盐才有力气。 现象分析:老人认为有滋有味的东西能增加宝宝的食欲,吃起来更开胃。但父母则认为早吃盐不但增加了宝宝的肾脏负担,还会让宝宝味觉不灵敏,甚至会增加成年后患慢性病的几率。 其实,宝宝所需的盐要比成人少得多;为了宝宝的健康,最好在周岁以前都不要进食食盐。 折中办法:可以在宝宝去体检的时候带上老人,并主动问医生关于“辅食要不要加盐、需不需要做得咸一点”等问题。医生说的“宝宝不能过早吃盐”的观点很有可能会成为“圣旨”,比做小辈的劝老人一百遍都有用。 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