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父母大多十分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但不知爸爸妈妈们是否意识到,鼓励性的言语说得不恰当也可能破坏孩子的自信心呢。这里我们列举了几种听起来没错,但实际上对孩子成长不利的鼓励之词,希望引起爸爸妈妈足够的重视。
婷婷从幼儿园回来,抱怨她的小伙伴“太自私”。
错误回答:妈妈完全了解你的感觉。
自然,你是想告诉她,妈妈理解她,并且想让她知道愤怒、难过之类的感受都是正常的。但是,你这样的安慰更容易激怒孩子,孩子会觉得你这么说是觉得他经历的事情很正常,她的不快不仅没平息,很可能以后她什么都不愿告诉你了。
正确做法:从问一些简单的问题着手,了解事情的全过程及细节,让孩子觉得自己被理解比简单的安慰有效得多。
小涛刚刚同小伙伴玩了,回家却宣称:“我一点也不喜欢大明。”
错误回答:“不可以这么说,大明是个好孩子。”
你只是不希望孩子对他人过分地指责,希望两个孩子相处愉快。不过在这时候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去“喜欢”别人是不对的,这等于是轻易地否认他对小伙伴的判断力,很可能抑制他今后判断人、发展人际关系的能力。
正确做法:认识到你的孩子不喜欢另外一个孩子总有他的理由。还是同孩子聊聊吧,问他:“那你今天过得不开心喽?大明对你怎么了?他做了什么事让你不高兴了?下次碰到他你准备怎么办?”通过这种方式来鼓励孩子。
5岁的马静说:“今天班里画画,老师表扬我了。”
错误回答:“你是最棒的。”
如果总是用“最漂亮的”“最可爱的”“最能干的”这样的词鼓励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太多的压力。会令孩子对自己期望过高,以致不能承受。
而且,孩子同小伙伴一比较,发现“玲玲跑得比我快”,“露露唱歌比我好”,她渐渐发觉她并不是样样都比别人好。心理学家做过一项调查,发现盲目夸大地表扬孩子会导致孩子自我怀疑,令孩子不自信。只有恰当地符合事实的表扬和鼓励才会真正对孩子有益。
正确做法:不要再不切实际地表扬孩子。“今天真漂亮”比“你是最漂亮的”合适得多。“这个故事真有趣”比“你讲故事是全班最棒的”更合理。
父母吵架的时候,让6岁的佳琪听到了,做妈妈的想对孩子作一番解释。
错误回答:“我想让你知道,爸爸妈妈今天下午吵些什么。”
在这个开放的年代,我们有时候让孩子知道得太多了。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如果知道了争吵的来龙去脉就不会胡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