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可回收标记”的含义,了解一些常见的环保材料,萌发环保意识。 2、喜欢参与装饰活动,能用多种方式进行创造性装饰。 活动准备: 1、环保歌曲《布兜兜》。 2、麻袋,纸袋,布袋,塑料袋,蛇皮袋若干,可收回标记一个,其它标记若干,干花,图案,糨糊,透明胶,颜料,油画棒,毛笔,剪刀,抹布。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幼儿边唱《布兜兜》变做各种买菜动作进入活动室。 个塑料袋上面怎么有这么多标记呀?你们仔细看看这些标记是什么样的?”幼儿说说看到了什么样的标记。”引导幼儿认识“可回收标记”:“这个标记有一些箭头,这些箭头还可以连起来。有谁知道这个叫什么标记?猜猜看它有什么作用? 3、讲述故事《塑料袋的旅行》。 4、小结:“原来,可回收标记,表
有些老人的育儿经确实有些落后,哪些最让你受不了?孩子还是要科学的带,对于过去的育儿经,好的我们要取用,坏的我们要剔除。 王妈妈:宝宝7个月的时候婆婆就让我给孩子断奶,开始给孩子吃成人饭,我说要到一岁左右的时候再慢慢过度,但是婆婆总说母乳6个月后就没营养了,要尽快断掉,说我老公在3、4个月的时候就断奶了,而且平时在喂宝宝吃饭时总用自己的筷子喂宝宝。 罗妈妈:公公太早就让孩子学站,说是锻炼腿劲,其实太早站容易罗圈腿好吗,总说不听,而且平时总是不让孩子干着干那,最好是在怀里安静的不动,在婴儿车里安静的玩玩具不动,直接把孩子变成个洋娃娃得了,难道不知道孩子要多活动才好的吗? 刘妈妈:孩子上火了吃药,打个喷嚏吃药、不爱吃饭又吃药、只要有丁点病就是吃药,家婆心疼孩子我知道,但这样孩子的抗体从那来啊? 马妈妈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帮孩子把活动安排得满满的。有些父母甚至认为,孩子没有活动的生活是在“虚度光阴”。孩子们需要这么多活动吗? 允许孩子无所事事 英国心理专家指出,对孩子们来说,“虚度光阴”也是一种能量储备,反而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心理专家呼吁,应该允许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虚度光阴”。 0岁—3岁婴幼儿的活动,是父母安排期。帕特里克·奥唐纳是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在过去15年来,他一直研究“建构式游戏”行为,即父母或大人对孩子的游戏和生活的指导行为及其影响。“孩子天生具有游戏和探索的天性,在3岁之前,这种行为一般在父母的指导下进行,以便帮助孩子发掘兴趣,帮助他们学习语言。”奥唐纳说
有时候真的不是爸爸不想带孩子,而是妈妈就像监工一样监视着爸爸带孩子时的一举一动,爸爸稍有不妥,妈妈马上一顿数落,并把孩子接管过来。久而久之,爸爸哪里还有带孩子的积极性呢,索性当个甩手掌柜,自己玩自己的去,也省的听到妈妈的唠叨和责备了。 恶性循环也是就此开始的,爸爸带孩子不够完美,妈妈唠叨不停,爸爸撒手不管就越来越不喜欢带、不会带孩子了……其实让爸爸意识到带孩子的重要性和掌握一些带孩子的技巧并不难,这些曾经在“积木育儿”中写过一系列的文章(在公众号发送“爸爸育儿”可以看到) 父爱如山,母爱似海,父亲与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各有优势,必须做到阴阳互补、平衡,才能对孩子的成长有利。母亲们偶尔也要放手,让父亲们多照顾孩子,除了提高孩子的智商,也能令家庭关系更加和睦。 ▌家庭中“爱的序位”错乱,让爸爸边缘化了 从人的发展来说,家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
表姐吓得连忙替儿子拒绝:“不行,他不会唱,不能唱。”就连表姐夫也连连摆手不赞同。 她儿子却在这时轻轻说了一句:“我试试吧。”在他父母惊诧得眼珠都快瞪出眼眶的时候,小伙子走上台,轻声唱了起来。虽然歌声没有多么优美,但有板有眼,一点不见慌乱。 表姐整个人都看傻了。旁人推推她,“快去照相啊,给别人照得不是挺欢吗?” 表姐根本没办法回过神来,说:“让我冷静冷静,手太抖没办法照。” 是啊,这18年来,她哪里见儿子如此“行”过? 她也曾想让儿子出出风头,至少也要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能够正常上台表演节目。可在她儿子上幼儿园时,便把她这个梦想掐碎了。 幼儿园小朋友都上台表演时,她儿子说什么也不上台。老师催了半天,她又哄又逗又推,儿子根本不从,还大哭起来。弄到最后,她只好放弃,领着儿子坐在台下,看同班小朋友在台上一展才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 2、随音乐演奏,表现乐曲中欢快情绪,对打击乐有浓厚的兴趣、 3、能看懂简单的指挥,与同伴合作演奏,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喜羊羊灰太狼》歌曲音乐及图谱。 2、剪接过的《喜羊羊灰太狼》动画片。 3、乐器:碰铃、铃鼓、三角铁、小鼓。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 1、选择好自己的角色(喜羊羊、懒羊羊、美羊羊、沸羊羊) 2、教师当羊村长,“羊村长”说:“你们好!森林里要开音乐会了,请你们一起参加。”(播放音乐) 二、以故事情节引出乐器 1、播放课件。 ——播放剪接过的《喜羊羊灰太狼》动画片。 ——师:大家一起打败灰太狼后,村长准备开个音乐会,以此来庆祝,还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运用数学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进一步了解“正好”和“够了”的钱币概念; 2.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 3.帮助幼儿体验到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大的展示板上超市商品图一张; 2.小的超市商品图每桌一张; 3.超市的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一、《碰球游戏》,导入活动。 师:合起来是5。(教案出自:教案网)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 幼:嗨!嗨!你的1球碰4球。 嗨!嗨!我的3球碰几球? 幼:嗨!嗨!我的3球碰2球。 合起来是7。嗨!嗨!我的4球碰几球? 幼:嗨!嗨!你的3球碰4球。 嗨!嗨!我的6球碰几球? 幼:嗨!嗨!你的6球碰1球。
如今不少孩子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大大小小的事情,均是父母一律包办。但全权代劳会导致孩子过度依赖父母,独立性差,并使父母和孩子双方都进入较累的状态。下面是保姆式妈妈的常见做法,你,中招了吗?1代劳孩子的一切事 经常听到幼儿园老师抱怨到,很多孩子已经到了上学的年纪了,还不会自己绑鞋带、不会自己穿衣服。其实,这种现象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因为有太多的保姆式妈妈存在了。孩子已到了可以掌握基本技能的年纪,妈妈还从心里认为“他做不到”,不是担心孩子会出意外,就是怕孩子受苦受 累。小到洗脸刷牙穿衣服,大到上学写作业做家务,家长都为孩子全权代劳。长此以往,孩子失去了亲身体验的机会,也丧失了动手的基本能力。 有专家提出:家长每为孩子代劳一件事,就等于减少了一点孩子将来在这个社会中的竞争力。父母要清楚,自己只能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他提供帮助。而
1 看到我又给孩子海淘衣服,老妈打电话一通教育:“你这老毛病怎么还不改?两三岁孩子正是长个子的时候,你买这么多衣服,过几个月就不能穿了。别忘了你还着房贷!” 说这些话的是亲妈,我还是本能的反感,甚至在心底默默回一句:这还不是有您的功劳。 小时候家里孩子多,我穿的多是姐姐的旧衣。那些旧衣,姐姐穿的时候已是二手,到我穿时已经洗得女白。 当时,我家的条件不是特别差,但妈妈的理念是:“小孩子懂什么啊,衣服合身能保暖就行了。” 我—特—别—恨—这—句—话! 她自己对穿着不讲究,理所应当把我爸以及孩子培养成不讲究的人。 但哪个孩子不爱美呢? 我七八岁时,过年前鞋已经快被我大拇指顶破,我说过年想要双新鞋。妈妈说:“过几天就穿不着棉鞋了,将就几天吧。” 我恨这个“将
《中国少年报》曾刊登过湖南一名四年级小学生写的一首小诗,题目是《我要做星星》,诗中写道: 我不愿做太阳, 也不愿做月亮。 做太阳太寂寞, 做月亮太孤单。 我要做星星, 因为星星有无数朋友, 将黑夜点缀得更加美丽、漂亮。 我们大人把独生子女比喻成“小太阳”,但是这些孩子却想做星星,因为他们需要朋友,需要友情。 孩子上学后,友情的滋养绝对不能少,如果少了,孩子就容易出现一些情感障碍。比如讨厌与人交往,孤僻、冷漠、疑心重、多愁善感。 我们做父母的,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比如,欢迎孩子的小伙伴到家里来做客,并热情接待这些小客人;又如,对孩子的朋友感兴趣,引导孩子谈论与朋友交往中的事情;谈论朋友的长处,告诉孩子千万不能天天盯着别人的短处
幼儿园的宝贝该具备什么能力?拥有这些能力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有什么帮助?看看专家怎么说,好的家庭教育是涉及到孩子幼儿园生活的好教育。请家长注意孩子幼儿园中能力的培养。 3~6岁对孩子来说是发育的黄金期,然而,片面的教育观念导致许多家长一味地望子成龙,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培养,热衷于各种特长教育,忙着教孩子学音乐、背唐诗,却忽略了自理、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养。因为潜能的挖掘和培养是需要环境熏陶、时间积累的,而且成效也是缓慢的,这也导致我们一些家长的“短 视”,避重就轻,忽视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其实,只要教之得法,并能向幼儿园有经验的老师或专家取经,掌握教育“妙招”,则能让家长的育儿方法更科学、系统、事半功倍。 1.衣食住行:模拟情境 让孩子学会“提要求” 教子难题:“宝宝,今天多喝点水,多
教案一:夏天来到了 【活动目标】 1、了解、认识夏天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现象的主要特征,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2、通过幼儿自身参与各种活动,培养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强化对夏天特征的感知。 【活动准备】 1、教师运用各种途径、方法,逐步强化幼儿“夏天来到了”的意识,引起活动的兴趣。 2、事先与家长及活动中涉及到的单位、人员联系,以便随时得到协助、配合。 3、活动中所需的各种图片、材料、用具。 【活动流程】 一、观察、谈话:夏天在哪里 1、找夏天 (1)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引导幼儿在自己、同伴和老师身上找夏天:身上穿的衣服、流的汗、长的痱子等。 (2)要求家长配合,引导幼儿在家里找夏天:防暑用的凉席、竹床、扇子
很多宝宝入园后,由于不适应园内生活,在产生厌学情绪,甚至一入园就生病,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让孩子快速适应幼儿园有什么方法? 幼儿入园前一天还生活在熟悉温暖的家庭中,受到一家人的宠爱,而到幼儿园后,却要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及素不相识的老师,一切都难以接受。所以幼儿就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种惶恐、不安甚至害怕的情绪。并且由于这个阶段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稍有不如意就会发脾气,大声喊叫,哇哇哭闹等。所以怎样才能让新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呢?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又应当如何去引导孩子稳定孩子们的情绪呢?这一直是我们在思考的问题。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觉得对待不同的新生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导他们,而且我发现新生大致分三种类型:依恋型、抗拒型、新奇型。 入园指导依恋型的孩子在家里一般非常的粘人,而到幼儿园以后没有了依靠,往往会选择第一个去迎接他的老师作为他的依恋对象,对于这类型的孩子我
如何开始孩子性教育? 童心解密: 研究发现,两三岁的宝宝已对两性问题开始诧异和苦恼了,学龄前的孩子更是热衷玩“结婚”或“医生检查身体”等性游戏,这其实是孩子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反应,年轻的爸爸妈妈此时要具备基本的婴幼儿性知识,给宝宝讨论男人和女人的角色差异;当孩子模仿电视或者电影里的成年人,要告诉他大人和孩子之间亲密关系的含义,当然,大人也要注意平时的亲近方式是否适合孩子。当发现宝宝做“结婚”或其他“性游戏”时,不要粗鲁责骂或惩罚,使孩子觉得“性”是脏的,自己做了很坏的事,对今后的性心理产生消极影响。 0~1岁:认识自己身体。从8个月开始,父母就要引导宝贝认识自己的身体。比如根据宝贝的理解力很自然地向他解释身体的各个部位和功能,并以关爱、欣
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选择好的幼儿园成为了父母最关心的一件事,好多父母都认为为孩子选择一个好的幼儿园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有时即使搬十次家,也找不到心中完美的幼儿园。但世界上从来不缺好的教育,缺的是那些发现好的教育的眼睛。 米米还不到两岁时,她妈妈刘女士就开始为给她选择一个好的幼儿园而烦恼了,刘女士说每次外出逛街碰到关于幼儿园招生或相关的消息都会格外注意,一年下来也看过几十家了,传统幼儿园、国际双语幼儿园、蒙氏幼儿园都有去看过,到现在还没有确定下来,眼看着孩子马上就到上幼儿园的年龄了,心里越发着急起来。那么各位家长要如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为孩子挑选出一所合适的优秀幼儿园呢? 作为一名家长我们在给孩子选择幼儿园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1.去幼儿园考察时,要注意在幼儿园的那些孩子们的状态怎么样,是呈现出一种刻意的、教条的状态还是属于孩子们的单
本文为编译,有部分删节。 作者:Mary Ann Kiffin 来源:yahoo.com 在我做妈妈之前,我曾经发誓永远都不会做的事情有很多。而当我真正有了孩子之后,大多数的誓言都被我抛诸脑后,我才意识到我原本对为人父母这件事有多不了解。但有件事,我却始终坚持着——一件我发誓我绝不会、绝不该、以后也绝不可能做的事,那就是打我的孩子。 我不会那么做,因为我不能那么做。如果我第一次打了我的孩子,我以后可能就停不下来了。很快,我就会成为我发誓我永远不会成为的那种妈妈——我自己的妈妈。 童年曾经饱受单亲母亲虐待 我妈妈是一个单亲妈妈,她花了很大力气才把三个女儿抚养成人。她有合理的理由生气、沮丧——抚养孩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有时候你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想把孩子狠狠揍一顿。但我的妈妈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手来。
活动目的: 锻炼幼儿的上肢力量和身体的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篮球、塑料圈、纸棍等。 活动过程: 1、单手拍球:可以单手立定拍球,也可以沿直线或障碍物行进拍球。要求手掌保持握球状,手腕自然用力,身体降低重心稍微前倾,球的高度控制在胸部以下。 2、双手拍球:按照单手拍球的要求,左右手交替进行。先立定姿势双手拍球,熟练后走直线、走圆圈或绕障碍物行进拍球。幼儿可以边拍球边数数,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拍球次数最多。 3、抛接球:两手向上抛球,然后再用手接住;两名幼儿合作面对面抛接球,接不住球者为输。 4、乖乖球:两名幼儿面对面蹲下或坐下,向对方滚球,球不能离地,沿直线向前滚,比一比谁的球最乖。 5、转圈圈:幼儿各拿一个篮球放在平地上,单手放在球的上部,用力向前转、向后转,比一比谁的篮球转的
我们家小孩,拿上笔,要么根本不听指挥,自己乱涂乱画;要么就盯着老师老,自己不动手,急得我恨不能抓着他的手画了两笔。” 我问:“孩子多大?”妈妈回答:“3岁半。”我从心里感到很痛。 在大人看来,孩子画的东西无非就是一些点、线或圆,但对孩子来说,不同的点、线、圆都代表着不同的形象、有着不同的意义。如果问孩子他画的是什么,可能他会告诉你这是妈妈,那是爸爸…… 而这么早就将孩子送入美术班,无疑于揠苗助长,其实质就是扼杀了孩子的绘画想象和创造过程。 绘画之于孩子意义重大。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小画家,画画的过程对他们来说就是创造的过程,是锻炼手部肌肉的过程,是手眼协调的过程,是智力发育、表达情感的过程,甚至是与人交往的过程。 一岁的孩子画出来的一岁孩子的所思所想,两岁孩子的画带有两岁孩子的视角,表达的是两岁孩子独特的看法和观点……每个“小画家”不是在画他看到的世界,而是在用画呈
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
亲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