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案幼儿园教育亲子活动亲子游戏
  • 家庭教育:你对孩子说过谢谢吗?
    家庭教育:你对孩子说过谢谢吗?

      周末,我在阳台上晒衣服时,阳台上的门被风刮得关上了。我喊着8岁儿子的名字说:“请帮妈妈开开门好吗?”儿子答道:“妈妈,我就来。”很快为我开了门。我连忙向儿子说了声“谢谢”。   当时在我家做客的女友笑着说:“真没见过你这样当妈的,对自己的孩子也这么客气!”好友说这话时,她7岁的女儿正坐在旁边仰着小脸望着她。   好友的话,让我想了很多。其实,不仅仅是我的好友,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看法:和别人说话时,讲礼貌是必须的,但在自己孩子面前讲礼貌是多余的。基于此类思维,许多家长对孩子说话习惯于使用祈使句、命令句,很少顾及孩子的感受、意见,更吝于在孩子面前说“谢谢”。这些家长以为这样做可以维护家长的威严,但实际上忽略了与孩子的感情沟通,是对孩子人格的不尊重。   我常常告诫自

  • 怎么去引导孩子明辨是非真假
    怎么去引导孩子明辨是非真假

    怎么去引导孩子明辨是非真假   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作为一个社会人,没有朋友的人生,注定是孤寂和痛苦的。所以培根说: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生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但问题还有另一面,交到坏朋友怎么办?东东的妈妈就有这个担心。东东是个好孩子,而他妈妈的做法有“二对三错”。一对是她“在交朋友的问题上严格把关”,说明她教育子女认真负责;二对是她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她对交友的影响认识比较到位。然而她的做法有三大错:第一,她认为那些调皮的、好动的孩子就是坏孩子,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十一二岁的孩子从本质上讲是没有坏孩子的,都可以教育好。第二,她把在她家玩耍的孩子轰了出去,这样做既伤人家孩子的自尊,又使自

  • 中班健康当众咳嗽有讲究教案
    中班健康当众咳嗽有讲究教案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明白当众咳嗽是不文明的行为。 2、知道咳嗽时不能对着别人,防止病菌感染。 3、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儒灵童教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带领幼儿随着儒灵童歌曲做律动。 2、带领幼儿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仪。 二、新授课程 1、"听"故事提问导入:你们见过动物们戴口罩吗?请听故事《流感来了》。 2、安静听《儒灵童》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为什么都感冒了? 故事总结:长颈鹿得了感冒,在咳嗽时一不小心就把病菌传染给了其他小动物。动物们在宝宝和萌萌的帮助下,才不发烧了。小朋友们,在我们感

  • 孩子应不应该“惯”?
    孩子应不应该“惯”?

      现在,各种育儿观念百花齐放,支持者都不在少数,对于教育孩子来说,也从来没有什么固定模式,适合的就是正确的,但有时各种观点难免发生碰撞,比如孩子是该管还是该惯?     孩子到底是管出来的,还是惯出来的呢?相信每家都有每家的说法,只是,这里的惯,可不是“娇惯”的惯,而是指“习惯”的惯哦。管跟惯,到底哪个更好呢?不妨先来看下各位家长的观点大PK吧。     管孩子VS惯孩子观点大PK     管方:孩子该管     对孩子到底要不要管束的问题一直是教育中的头等大事,俗话说了:“没有规矩怎么成方圆”,俗话还说了:“该出手时就出手”。所以说了,严格管教才是教育的基本,必要的时候就得对孩子“武力相助”,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才

    标签:家庭教育
  • 到底该不该让孩子哭?
    到底该不该让孩子哭?

    我也担心孩子哭多了会不会对身体不好,我一般都是他哭了就尽量满足他的要求,我又怕这样会把他惯坏了,希望会长爸比能够告诉我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这位妈妈遇到的问题其实很典型,基本上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对这个问题有深刻的体会,孩子到了一定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哭,没来由的喜欢哭,这涉及到幼儿的情绪管理问题,今天就来好好讲一讲。 ●●● 哭是一种重要的情绪表达方式 不管你信不信,科学研究表明2岁的孩子拥有的情绪就多达20种,有喜悦、愤怒、委屈、自豪、骄傲、悲伤等等,为什么成人似乎感觉不到孩子的这些情绪呢?最大的矛盾在于孩子对情绪的表达方式很有限。 而哭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情绪表达方式,中国的家长往往觉得哭是不好的行为,就像上面豆豆的爸爸觉得男孩子哭是不勇敢的表现,不该哭;而豆豆妈妈则觉得哭多了会伤害孩子的身体。 我接触过一些国外的家庭,他们对

    标签:教育反思
  • 那些假装很忙的爸爸们:和孩子一起玩真的没那么难!
    那些假装很忙的爸爸们:和孩子一起玩真的没那么难!

    其实这都是在找借口,我相信所有的男同志都知道父亲陪伴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比如:给孩子安全感、给孩子榜样、有助于夫妻之间和家庭的和谐、让妻子感受到爱和付出妻子对孩子就会更有耐心,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很多男人宁愿抱着手机也不愿意给孩子多读一本书。 这真的太遗憾了,但是也有很多男同志不陪伴孩子的理由是:他们不懂孩子,不知道怎么和孩子一起玩,我们也找到了身边一些职场很成功的男同志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真的比对待恋爱中的女朋友更要有心,通过挖掘他们身上的一些特质我们总结了这样一些经验,分享给已经当爹的男人们! ●●● 1.和孩子一起玩你最有激情的项目。你不是说你很忙吗?不懂孩子吗?不愿意陪伴吗?那么带着孩子一起玩你最爱的项目、最有激情的项目怎么样?你很喜欢汽车,带你的孩子一起去汽车博物馆、买很多汽车玩具、给他们分享很多汽车的游戏、带孩子到处去兜风,这没

  • 不用刻意教,每个小孩都很独特
    不用刻意教,每个小孩都很独特

    也许你身边就有这一类父母。他们本身自己的个人意识较强,同样也希望养出一个独特的小孩。在人群中一眼就能看见的那种。他们最好能有识别度较高的样子,也能有独特的想法、个性。 这些设想都挺好。但是,设想再棒,我们还得尊重孩子自己内心的想法才行。下面的故事,就是我与上面这位妈妈聊到的内容,希望对家有入园或者即将入园的宝爸宝妈们有启发。 女儿快4岁生日了,妈妈带着她去买衣服。妈妈帮女儿挑选了好几件看起来很漂亮衣服,可是女儿都不想要,而是指着一条红色的裙子,说:“我要买这一件!可可也有一件条这样的裙子。”可可是女儿幼儿园的同班好友。 妈妈看那件衣服不是自己喜欢的风格,就说:“红色有点俗气,我们换一条吧。我觉得旁边那几条裙子,更适合你。”结果母女俩僵持起来。到最后,孩子娃娃大哭起来,边哭边喊:“我就要红色那条,我就要跟可可穿一样的裙子……” 妈妈困惑地问我: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呢?我一直都希望培

  • 幼儿园小班五彩石头路教案
    幼儿园小班五彩石头路教案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活动,体验玩石头的乐趣 2、学习按石头的特征有规律的进行排序 3、发展幼儿的数数和分类、排序的能力 活动准备: 小猪洗澡的图片,1—5圆点卡片和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回忆故事,引导幼儿一起去铺路 (活动一开始通过老师简短的话,既帮助幼儿复习了有关故事的角色,同时也揭示了本次活动的主题。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和去帮兔姐弟来引起幼儿铺路的兴趣。为整个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捡石头 1、观察石头 1)看看这里有多少石头? 2)这些石头是怎么样的? 3)小结:原来石头是各种各样的。有大有小,有的粗糙,有的光滑。 (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进

  • 中班美术小手帕教案
    中班美术小手帕教案

    教案一:《装饰手帕》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在正方形纸上用点、圆圈、小花、叶子、线条等花纹在纸的中心、四边、四角进行装饰。 2、感受画面的对称美。 3、引导幼儿选择鲜明的对比颜色进行涂色。 活动准备: 1、手帕一条、范例若干幅。 2、每人一张正方形纸、每人一盒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引导兴趣。 教师:(念儿歌)“小手帕,真美丽,天天放在口袋里,擦擦鼻涕擦擦嘴,手帕手帕我爱你。” 出示手帕,你们看这块手帕好看吗?手帕有美丽的花纹,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设计手帕上的花纹,好吗? 二、讲解示范: (1)出示手帕三条,让幼儿比较: 这些手帕有哪些地方一样?(手帕的中心、四角、四边都有美丽的花

  •  各国育儿怪招大盘点
    各国育儿怪招大盘点

       比利时    注重孩子的艺术修养    幼儿园的教学重点是让孩子接触和感知艺术,除了每天在课上让孩子大量绘画外,还经常组织他们参观艺术博物馆或美术馆。这能培养孩子们的生活情趣,增加未来的幸福感。    从小进行环保教育    比利时政府通过宣传来告诫孩子们,不要被玩具外面那层漂亮的包装所诱惑,它们也许正是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而最好的玩具是那些能造福于环境的“绿色”玩具。    德国    寓教于玩:6岁前的孩子,在幼儿园的“工作”就是玩!      老人只愿意做孩子的临时玩伴:德国的爷爷奶奶不会放弃自己的生活来无条件地照顾孙辈。  &nbs

  • 狼爸奶爸的教育方式,其实孩子都怕
    狼爸奶爸的教育方式,其实孩子都怕

      对于孩子来说,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比未来获得怎样的成就与地位更为重要。无论以何种方式教育孩子,适度和适合都是最重要的原则。   最近,一位名叫萧百佑的父亲,因为“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的教育口号一举成名,被网友们称为“中国狼爸”。他的铁腕教育把四个孩子中的三个均“打”进北大,萧百佑甚至表示:孩子们是民,家长是主,这才是“民主”的真正涵义。   无独有偶,在“狼爸”风靡的同时,与之完全相反的“奶爸”又悄然诞生。深圳一名13岁男孩饶家鼎的父亲在发现孩子的数学天赋后,不惜辞掉令人羡慕的金融投资工作,从加拿大回国做“全职奶爸”,全力辅导儿子,孩子也拿下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广东赛区一等奖。   “可怜天下父母心&rdq

  • 小班我要拉巴巴教案
    小班我要拉巴巴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拉巴巴”的基本生活常识。 2、能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讲述自己上厕所的经验。 活动准备: ppt“我要拉巴巴”、上厕所流程图。 活动过程: 一、介绍河马、小猪、小老鼠并互相问好。 二、看看,说说 1、河马、小猪、小老鼠在荡秋千,玩得真开心啊。荡着荡着,“哎呦,哎呦,肚子好疼啊”,三个好朋友一起大声喊了起来。他们怎么了?到哪里去拉巴巴? 2、来到厕所(或卫生间),门关着,怎么办?听听看里面有没人 我们一起来问一问:“里面有人吗?”小老鼠、小猪推开门准备拉巴巴。 3、河马打开门一看,怎么了?(大鳄鱼)怎么办? 小结:是的,河马重新走出来,等大鳄鱼上完厕所再进去,这叫什么?(等待)幼儿园小朋友多,所以我

  • 请听孩子把话说完!可惜只有10%的父母能做到
    请听孩子把话说完!可惜只有10%的父母能做到

    1一个苹果咬一口的阳阳有一天,阳阳的爸爸端了一盘苹果,阳阳拿起一个青苹果咬了一口又放下,接着拿起另一个红的苹果咬了一口。阳阳爸爸非常生气,用手指着阳阳就吼了起来:“哪有你这样的孩子,怎么能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呢?不甜的就不吃了吗?太浪费了!”阳阳被爸爸的训斥吓得哇哇大哭,躲在房间里不出来。 晚上,爸爸意识到自己有点太凶了,于是想跟阳阳道个歉。阳阳抽泣着说:“爸爸,其实,我是想尝一下哪个苹果甜,然后留给妈妈下班回来吃。”爸爸顿时眼里泛起了泪花...... 儿童做事情没有大人那么有逻辑性,因此,在表达或行动上总是不遵循时间顺序、前因后果,这也往往造成了父母的不理解,难免产生误会。 2爱“打架”的苗苗9岁苗苗天生活泼好动,和小朋友在一起玩总是扮演“猴子王”的角色。有一次,邻居领着哇哇大哭的笑笑来找苗苗的家长,说是苗苗动手打人,还把笑笑的脸挠破了。苗苗回家后,

    标签:亲子沟通
  • 娃认生了,请留点面子给他
    娃认生了,请留点面子给他

    养过娃的都知道,有一个特殊的时段是娃的认生期。那时的娃简直就是个敏感体,只要一出门,妈妈就必须在视线里面,不然就哭,一直哭到昏天黑地,哭到我不知所措。这个敏感体就像个跟屁虫,一秒都不可以离开我,看见生点的人,就秒变小老鼠,乖乖藏在我身后。 别以为娃认生是一件小事,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宝宝落后于其他的宝宝哦。那当娃认生了,该如何正确的来对待呢! 娃认生,请尊重他。 娃认生是他对刚刚接触的还不适应,就好像娃可以在家好好的玩,一旦出了门就要时时刻刻粘着粑粑麻麻。对待娃的认生,请妞们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千万不要对此变现过厌恶的态度,更不要吵骂娃。 认生是娃对这个世界的一段适应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推迟会慢慢变好。具体需要多久那就看妞们是如何教育的了。 如果你老是吓唬孩子说:再怎样,怎样,就让警察把你抓走,那娃可能等到十

  • 如何培养社交小达人?
    如何培养社交小达人?

    1、我的孩子很小气,不喜欢分享怎么办? 2、我的孩子总是欺负别人,在教室里咬人或打人,老师来告状,我们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他还是老样子,有什么好办法? 3、我的孩子总是被欺负,玩具被抢了也不知道去抢回来,被打了都不吭声,好像无所谓。该怎么办? 4、我的孩子很内向,胆子太小,和朋友相处,总是怕朋友不理她,都是她迁就别人从不见别人让她,我看了真心疼。该怎么办?5、我的孩子不爱和别的小朋友玩,喜欢一个人宅在家里玩,在家像老虎,明明很活跃,在外面就很文静,老师都注意不到他。为什么? 这些提问虽然是针对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社交问题,然而家长内心的焦虑程度是一致的,背后的问题机制也是相同的:那就是0-6岁儿童的发展规律- 他们如何构建他们的内心,他们就会对世界有相应的回应。 八十年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多元

    标签:社交能力
  • 一组图看懂恐怖的母爱,里面竟有你的影子!
    一组图看懂恐怖的母爱,里面竟有你的影子!

    高尔基说:爱孩子是母鸡也会做的事。也许,你深爱着你的孩子,却用爱的锁链奴役着他……在俄罗斯女摄影师Anna Radchenko的镜头下,母爱背后的真相,令人惊愕。 一组图看懂恐怖的母爱,里面竟有你的影子! 乍一看很和谐 不就是相亲相爱的母女吗 ▽ 可是,你看到女孩子脚上的锁链了吗 是谁,以爱的名义把她禁锢 ▽ 再圣洁的母爱,若看不见自由之光 也是牢笼 ▽ “乖孩子”向你俯首称臣 可是,你真的能主宰他的一生吗 ▽ 孩子最残酷的事儿,不是从小戴着枷锁 而是因此一生顺从 ▽ 你没有实现的天鹅梦

    标签:教育反思
  • 记录六一欢乐瞬间 赢青蛙王子亲子夏令营
    记录六一欢乐瞬间 赢青蛙王子亲子夏令营

      “六一儿童节”是所有节日里最富童趣,也最为轻松的节日。作为家长的您,是否为孩子留下了每年“六一儿童节”的精彩瞬间?而今年,您又将用何种方式让孩子们的成长在时光中留下甜蜜的印迹呢?近期,一场“青蛙王子”旋风为不少青少年儿童的六一儿童节带来了不一样的精彩。据悉,作为中国儿童护理用品领军品牌,青蛙王子始终以关爱中国婴童成长为己任,坚持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追求企业和社会的长期和谐发展。早在之前,针对众多家长无法给予孩子真正陪伴的现状,“青蛙王子”就曾发起公益项目"六一半天假",倡议企业、政府等机构能够在“六一”这天给12岁以下的儿童父母放假半天,让他们能在儿童节这天陪伴自己的孩子。如今,在2014年5月26日至6月6日,“青蛙王子”又

  • 不要像欣赏艺妓一样对待孩子
    不要像欣赏艺妓一样对待孩子

    一位来访者告诉我,他小时候喜欢打篮球,每次运动之后身体畅快淋漓。他把这种满足和快乐跟爸爸分享,爸爸接过话茬鼓励他说:“打篮球这个爱好很好啊!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力,你要好好坚持下去,打好篮球!”听完这句话,他感觉身体里流动的能量一下子堵在了心口,愤怒却又无从发泄,因为爸爸没有说错任何话。 我的一位朋友小时候弹钢琴,她形容爸爸看自己弹琴时的感觉:他就像在欣赏自己买回来的艺妓。这个例子里虽然隐含有俄狄浦斯冲突,但最本质的含义是:父母看不到孩子本身,他们看到的是孩子的功能价值。 不被看见,孩子只是父母表达爱的道具 这不是一句指责父母有功利心的话,也许他们并没有要求孩子必须功成名就。但是,父母能否看到孩子本身的存在,而不是用外在价值去定义物质性的“它”,这一点决定了孩子内心能否直接感受到爱。若孩子本然的存在不被看见,即使父母为孩子倾注一切,孩子也只是父母表达

  • 关于陪伴,比金子还珍贵的8个字,让我们不再焦虑和盲从!
    关于陪伴,比金子还珍贵的8个字,让我们不再焦虑和盲从!

    每个孩子,都是我们的心肝肝。我们都期望他们能够平安、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竭尽所能地为他们提供应该准备的一切,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我们忙碌着和为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和各种活动。 我们就这么焦虑,盲目,盲从着...... 或许从来真正地想过,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未来决定孩子一生幸福的是什么? 或许从来没有真正想过,我们要如何为了这个目的采取什么样的步骤?如何分解这个步骤?以及陪伴孩子实现目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需要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和处理? 01参加国内著名教育机构亲子活动的经历 记得去年有一次,陪莲子去参加一个国内很著名教育机构的亲子活动。活动的主题是:做蛋糕。 做完蛋糕散场,老师在教室的门口发作文纸并叮嘱孩子,回家要写作文,还要进行评比。有的孩子说,老师,我能不能不写,我不想写。 明明是很快乐的一件事,组织小朋友参加

  • 对孩子说“不”的十种方法
    对孩子说“不”的十种方法

    【冰淇淋吃多了不好,来点优格吧】 心理学家大卫•沃尔什(David Walsh)建议,对孩子说“不”的同时,提供其他选择。 【面条要拿来吃,不要拿来玩】 家庭谘商师琳达•索尔金(Linda Sorkin)说,与其告诉孩子不要做什麽,不如告诉他们要做什麽。 【我来教你怎麽玩吧!】 心理学家弗兰•沃尔费什(Fran Walfish)说,如果孩子拿玩具乱丢,参与他的游戏比对他吼“不要”更好。 【这样会痛痛,我们要温柔】 明星保姆玛瓦•苏格伦(Marva Soogrim)说,当孩子拉扯宠物尾巴或攀折花木时,这句话最好用。 【我们动嘴巴,不动手】 索尔金解释,孩子动手打人是一种需要发泄的表现,这

学前教育热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