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这几天这个“简单”的数学公式一直盘旋在我的脑海里。关于孙教授最最经典的家教方式,我决定要付诸实践,检验一下。 儿子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奶奶家吃饭时,一进门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有动画片的频道,然后一边看电视,一边等着我给他喂饭,甚至有时手里还要拿一堆玩具玩。有时一顿饭的时间将近一个小时,对于儿子的这个“陋习”,我也已经“深恶痛绝”。好几次软的不行,给他来硬的,关掉电视机,拿走玩具,他就大发脾气,痛哭一场。第二天情况有所改观,第三天依然我行我素,所以只好改变策略。我和婆婆约定:每天当我们回来时,就把电视机关掉。刚开始儿子知道“电视机坏了。”可现在的孩子机灵着,怎么骗得了呢。后来每当我们说这句话的时候,儿子就&ldquo
通过玩具发现世界好的玩具没有固定的玩法,宝贝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寻找到更多的趣味。不管他是拿在手里玩,还是往地上砸,或者违反玩具说明书的指导玩得异常离经叛道,那都是宝贝“发现”玩具趣味的方式。 通过游戏发现世界游戏永远都是宝贝的最爱,无论游戏规则本身的改变,还是游戏过程中一些小小的“突发事件”都会让宝贝的每一根神经变得兴奋起来,开启他的“发现”之旅。宝贝在玩耍的过程中,会养成好奇与探究事物奥秘的习惯,同时也通过这些活动受到妈妈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小就习得一种全方位、多方位思考,以及以同样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以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的能力。这一切对宝贝长大后养成自我探索、自我思考,甚至自学的习惯都将大有裨益。这样长大的宝贝将来思维就不会僵化,也不会人云亦云,一定会有更多自己的想法。 通过家务发现世界家务活对成人来说可能是
纽约时报的育儿博客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描写了众多孩子面临的充满“热情”,实则相当沉闷的童年生活。家长们急于让孩子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活力,以至于孩子们忙到没有时间自由玩耍。毛病出在哪里?不是热情的问题,而是患上“热情强迫症”的家长们。博文摘录如下: 我的丈夫11岁的时候第一次拿起贝斯——在当时伯克郡众多车库乐队中,贝斯手很短缺(相比吉他手)。出于抓住机会的想法,而非热情,他选择了贝斯。但是当他开始弹奏贝斯,他就喜欢上了这种乐器。14岁的时候,他开始教其他孩子弹奏贝斯。16岁时,他得到了机会和Arlo Guthrie(著名民谣歌手)一起巡演。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了贝斯,而热情让他走得更远。直到今天,当他带着贝斯登上舞台,出现在成千上万尖叫的观众面前时,我仍能看见他眼中的热情。 我的先生很小的时候就寻找到了一生的热情所在,而今天,孩子们从学会
⑴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爸爸的素质有多高,孩子就能飞多高 用理性的父爱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提高自身素质是教育孩子的关键 正确“导航”是爸爸的第一要责 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爸爸 爸爸也应该向孩子学习 别忘培养孩子合群意识 给孩子种下一粒“理想”的种子 ⑵ 孩子99%成功采自爸爸1%的改变 改变孩子从改变爸爸开始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爸爸 “弱”爸爸教出“强”孩子 重视培养孩子的爱好和特长 给批评穿上表扬的外衣 别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标准 做一个“糊涂”的爸爸 爸爸要学会给孩子留面子
下了楼,我对犇犇说:“那位哥哥也学跆拳道,只是爱打小朋友。学跆拳道让自己变得更强,不是为了让所有人都与自己为敌,而是……”“而是要保护自己的团队。”孩子抢过我的话头,本想再次嘱咐他即使保护团队也要首先使用智慧,武力只能用于不得已之时,可我不想扫他的兴,毕竟在他小小的心里,已经开始装着他的小团体。 7岁孩子的“跑男团” 犇犇七岁,小学一年级,在他的学校,他有他的民间团体——属于他们的“跑男团”。 他是队长小猎豹郑恺(擅自更换队长),冯李卓是副队长邓超,蔡永红是李晨、郭雅婷是baby……谁力气大、谁擅长跑、谁胆小、谁滑溜,他似乎也都清楚。 接他放学时,他都是一边向我叙述他们这一天的跑男战况,一边从兜里掏出他的小纸片,上边记录着他们那天团队里的战斗情况和out结果。有时独自在家时,他也会用它的磁力棒或者积木,想象着
身为职场妈妈的小派,身边更多的也是职场人群,常跟同事、朋友们聊天时,发现大家对如何教育孩子都存在着大小不一的困惑,更困惑的是,身为上班族,平时的五天基本抽不出比较长的时间陪孩子,那么,周末的时间要怎么陪伴孩子,可以让孩子的综合能力有所提升,同时又能巩固亲子关系呢? 其实,带着孩子做这日常最普通的3件事,就能让孩子各方面得以提升,同时也能体验人生各种: 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 小区的楼下有一片浓密的小树林,我常会带着女儿去这里玩,我们会一起蹲在地上看蚂蚁爬上爬去,会一起捡好看的树叶用来做各种手工艺品,也会一起听风的声音。若带孩子回老家,我会带孩子去田间走走,看看稻谷、蝌蚪、大山、树等等,让孩子全情投入大自然。 其实,书本里的很多知识都来自于生活,当你带着孩子融入了大自然,不仅会让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有更深的体会,也能培养主动好奇的学习心,同时还能让孩子懂得,人在大自然面前
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 很多父母将孩子闹情绪视为“洪水猛兽”。而且,他们会有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一定会有一招制胜的必杀技。上面案例中的妈妈就如此。这种高期待随之换来的就是高度失望:那个育儿方法好像不行呀,我的孩子就是脾气坏、不好管啊! 正是出于这种误解,在这位妈妈道完歉后,就期待着能够“见效”。孩子并未接受妈妈的道歉后,妈妈心想:我都道过谦了,你怎么还乱发脾气呢?于是更加生气。这样一来,不道歉还好,道了歉,妈妈的怒火反倒“升级”了。 现在,我们作为一个旁观者,看到整个过程的逻辑就是:我们让步(不得已忍让),仿佛就是为下一次的爆发做准备。这就进入了一个怪圈。根本原因在于,父母有些“物化”孩子了。我们以为,孩子就是一道方程式,只要掌握了解题方法就可以得到想要的答案了。 当然不是。孩子是情感动物。每一个他们都不同。并且,孩子们还在成长中,他们没有那么大的本事:一个事情我们说一遍,他们就能记
叶曼:电视上讲,现在社会“丁克”风行,60%的女人不要生孩子,40%~50%的男人不要生孩子,因为把孩子养大,教到他们大学毕业,花的钱太多了。在这种情形之下,越是有知识的人越不肯生育,越是稀里糊涂的人越生一大堆,这个很危险。将来有知识的人的孩子越来越少,这种反淘汰的结果等于文化和文明倒转来走,这是一个很危险的现象。所以当我知道这种现象以后我非常忧虑,怎么办? 从前的女人是内人,女人管家里的事,只知道哺乳小孩,教导小孩,男人专门管家门外的事,这样内外一分男人很累。从前痨病都有炎症,所以旧中国有很多男人都是三十几岁就死了,好多女人三十多岁就守寡,像我祖母和外祖母都是,我不知道我祖父和外祖父是什么样子。 父系社会以后,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贞女不嫁二夫,很年轻就守寡不能再嫁人,唯一的责任就是把这个孤儿带大。假设
【活动目标】 1、通过装修工铺地板情境,探索运用不同组合形式的方块进行图形填补。 2、尝试多角度思考问题,发现多种图形组合填补方式并进行记录。 3、能积极动手动脑,感受拼图的乐趣,在操作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三种不同的地板装修图;六张不同颜色、形状的地砖图(教师、幼儿人手一套);装修图;记录单;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学习根据地板装修图选择单张地砖图进行填补匹配。 1、以“装修游乐场地面”情境导入,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小兔子是一名能干的小装修工,今天它要为游乐场铺地砖,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几种地砖。 2、出示六张不同颜色、形状的地砖图,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外形特征。 师:有几种地砖?每一种地砖是有几块地砖组成的?
小宝和大多数孩子一样,闹腾、不听话,但是相对比较讲道理,为了让小宝以后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舒畅的生活,我和宝爸决定从小就给孩子不一样的教育。 上学:上幼儿园的妈妈们应该都很有感触,每次放假开学后的前几天,孩子都有些排斥,不愿去学校。当然了在家里没人批评,多自由呀。为此我和宝爸就想了一个办法,让小宝在家也没有那么自由。培养他自己收拾玩具、自己穿衣服,做的不好的地方,我们会去帮他,但是绝不会代替他做。然后就给在家给孩子灌输幼儿园的好处,让他爱老师,爱是相互的,当你付出是,对方也会付出的。最后就是每天上幼儿园要告诉孩子,“开开心心的去上幼儿园,妈妈在家等着你把学到的本领展示给妈妈看了”。当孩子展示完后,无论好不好都要先夸夸他,然后再告诉他如果怎样做才更好。 打架:孩子之间出现矛盾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无论如何不要教唆孩子打架,因为只要是打架
小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经常买回一些自己喜欢但没有实用价值的小玩意儿,没几天就扔掉了。这是很多家长深感头痛的一件事。在这个问题上,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是关键,即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零花钱。国外学者将其归纳为五个“w”,建议告诉孩子怎样在行动中遵循这五个“w”。 why—为什么要买?如果孩子说不出理由,一定要加以限制,必要时可给予惩罚。但这里说的惩罚不是训斥或责骂,而是减少零花钱的数额,孩子大多会心疼自己的钱,不妨一试。需要注意的是,家长的态度要始终如一,否则会前功尽弃。 what—买什么?因为孩子年龄小,要限制她自己做主购买物品的范围,什么能买,什么不能买。 when—什么时间去买?应向孩子说明,要按活动的重要性来安排购物时间,即
脑后炮、拧耳朵、丢粉笔头……你还记得小时候被老师如何批评么?如今当幼儿做错事了,家长和老师又该如何批评?昨晚,近100名家长与海曙区启文幼 儿园老师一起开了一场《心与心的激荡———走进批评的艺术》座谈会。会上,家长们一起细数了小时候他们经历过的11种惩罚。不少家长表示,这次座谈会不仅 让他们自省了在教育孩子方面经常犯的错误,也消除了虐童事件带来的心理恐慌,更加体谅幼儿园老师在批评孩子时的难处。 A 九成以上家长小时候受过惩罚 “尽管打,不要客气!”座谈会上不少家长都表示,这是他们小时候听到的家长对老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而那个年代,老师对学生的惩罚形式也各异。现场各位小时候颇为调皮的爸爸妈妈现身说法,将他们受过的惩罚一一道来,竟然总结了11种。 张爸爸说,每次暑假过后,没有完成作业的
虽然多数父母喜欢听话乖巧的宝宝,但是过度顺从,很容易让宝宝失去主见和追求新奇事物的兴趣。在以后的做事中,容易人云亦云,听之任之,没有自主能力和上进心。因此加重应该从小转换教育方法,让宝宝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 没有主见的宝宝多是怎么养成的呢?首先是有些宝宝喜欢模仿,所以很容易盲从。然后很多家长都喜欢对宝宝进行包办,为他们做法一切事宜。家长有些家长过于严厉,让孩子不敢去反抗,只能唯命是从。另外,这种没有主见的孩子的父母多是工作翻毛,没有时间与孩子沟通,所以造成宝宝胆怯心理,只敢想不敢做。 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呢? 第一,对于孩子自己的事情,建议让孩子自己做主,例如过生日要什么礼物,到商场中让宝宝自己挑选衣服,挑选玩具和图书。然后对于一些较大的事情,可以让宝宝参与进来,例如给宝宝装修的房间布置,外出旅行等等。只要宝宝说的不是很离谱,家长可以尽量采纳。 第二,尝
每当婴儿呱呱堕地,年轻爸妈们在万分喜悦之际,总是翻开厚厚的辞海、辞源搜肠刮肚,绞尽脑汁试图为自己的宝贝起个好名字,但是,却常常为孩子起不出好名而犯难。其实,名字除了好听、新颖以外,起名还有其它学问。这里向您介绍给龙宝宝取名的5种流行思路。 根据生辰五行取名 首先,确定宝宝生辰八字的五行偏缺。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例如:宝宝出生时间是2012年3月8日09点20分(阳历),查万年历便知其八字为:壬辰(年)属水、癸卯(月)属金、戊辰(日)属木、丁己(时)属土。该宝宝生辰八字五行缺"火"也就知道了。 其次,用五格剖象法为宝宝补"缺"。 五格即天格、人格、地格、外格、总格。例如:宝宝性别男,家姓张,按姓名学,张姓为11划,往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商场里摆放的东西玲琅满目,别说小孩,就是我们大人,也会垂涎三尺,久久不愿离去。现在的小孩物质生活很富有,安安就是一个出生在蜜罐里的孩子,安安的爷爷奶奶在机关上班,现在已经退休,爸爸妈妈也都有一个比较不错的工作,而且家中就只有他一个小孩,可以说安安及万宠于一身。尤其是爷爷奶奶宠的不得了,在家里安安就是个小霸王,说要什么就给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安安的妈妈看在眼里,合适担忧,害怕安安的爷爷奶奶把安安宠坏了,也多次劝说过,虽然安安的爷爷奶奶有所收敛,但是并不明显。 有一天,安安妈妈带着安安去逛超市,逛到儿童玩具区,安安就走不动了,于是安安妈妈就让安安在那里玩了一会儿,谁知道,安安看中了一个玩具车,非买不可,可是安安的爷爷奶奶上周才刚给安安买了一个玩具车,只不过是颜色和形状有所变化而已,所以安安的妈妈决定不
第一、会说谢谢 文明礼貌从“谢谢”开始,如果脸上带着微笑就更好了,那是最美的表情,没有人会讨厌一个用微笑迎接自己的人,当然,爸爸妈妈要教给孩子发自内心的感谢和微笑,这就需要孩子懂得感恩,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会友爱朋友、孝顺父母、忠于职守、回馈社会,一定是个有用的人。 第二、会交朋友 交朋友,可以说是每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的必然选择,孩子也不例外,无论在哪一个年龄段,都会找到一两个共享欢乐和痛苦的伙伴。能交到朋友的孩子,性格往往是活泼开朗的,独立自信的。做父母的要教给孩子一些交朋友的技巧,更要给孩子做好榜样,自己要交一些“好”朋友,不要交狐朋狗友。 第三、勤快地阅读 勤,是要有阅读习惯,学会利用零星时间阅读,要在遇到各种困难时坚持阅读。快,是有较快阅读速度,有获得新信息的能力。
最近,有很多的爸妈非常非常的郁闷。因为孩子期中考试的成绩不好!孩子的成绩可以说是决定孩子班级排名及日后升学的生命线。再淡定的父母应该也只能说不是很在乎,但内心还是会关注。更重要的是,有的孩子在乎,亲戚朋友在乎,而学校和老师更加在乎。 有一个妈妈说孩子上学前班,班上突然来了一次考试,孩子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成绩是倒数。本来自己很相信孩子的,觉得孩子的各种能力都不错,但是看到老师在微信群公布成绩时,自己还是有点猝不及防,觉得很难受。 特别是看到班上还有同学打了满分,比较一下,更加觉得是不是要好好教训一下这个顽皮的孩子,可是又怕伤害到孩子。 我跟她说,真的要淡定呢。因为一切才刚刚开始,做父母,脚下的路还长着呐,可千万不要自己乱了阵脚。 不管你觉得多丢脸,多生气,都要坚定而平和的站在孩子的身边。 我们先不说学校教育搞这种排名考试
我们常将那些不听话爱打人无恶不作的孩子称为熊孩子,每每碰到这样的孩子总是让大人很头疼,很多人看到这样恶毒孩子都会认为是家教不好,其实那些熊孩子爱打人是因为这些原因。 想要获取更多的感觉刺激 感统失调是一种感觉加工障碍,有这种障碍的孩子不能通过触觉、视觉、听觉、运动感和体感来正常的接受外界的信息。比如,触觉过钝的孩子在感觉探索时为了与他人发生更多的躯体接触,会以咬人或打人的方式去触碰别人的孩子,给人造成不友好的印象,但这并不是他们主观上想与对方交恶。 通过“打人”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在孩子能用清晰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之前,他们有时候也会在情急之下用行为表达他们内心某种强烈态度。 陷入了被动性攻击的恶性循环 有专家认为,孩子大部分的攻击行为都属于“被动性攻击”,就是说
社会的竞争越益激烈,想要成功,就必须要有竞争上游的意识。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才能推动孩子成长为有用的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如何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呢? 竞争意识是个人或团体间力求压倒或胜过对方的一种心理状态。它能使人精神振奋,努力进取,促进事业的发展,它也是现代社会中个人、团队以至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心态。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竞争也有良性和恶性之分,父母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增强孩子过度自我意识的限制,引导他进入公平竞争,即良性竞争,即使是在外面,如果孩子坚持要“公平竞争”,那么父母应该鼓励他坚持下去;但是如果由着孩子的性子,任其恶性竞争发展,那么父母的爱就是害了他。培养孩子良好的竞争意识,父母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鼓励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 鼓励孩子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内心感受,
活动目标: 1、运用不同的线条绘画表现自己妈妈的五官特征。 2、喜欢与同伴交流描述自己绘画的妈妈。 3、喜欢欣赏妈妈的美。 活动准备: 1、不同脸型的轮廓纸、水彩笔、幼儿妈妈的照片; 2、活动前,通过游戏“猜猜谁的妈妈?”观察比较并说出自己的妈妈的长相的特点。 活动过程: 1、“你的妈妈漂亮吗?妈妈什么地方长得漂亮?”引导幼儿欣赏妈妈的美并了解自己的妈妈和别人的妈妈长得不一样,能说出自己妈妈的特点。 2、教师示范添画《我的妈妈》: “你的妈妈的脸什么形状的?”(选择不同形状的轮廓) “妈妈头发是什么样的?”(运用曲直不同的两种线条表现妈妈的不同的发型) “妈妈的眼睛是大大的?还是小小的?”(运用圆形、线性表现妈妈不同形状的眼睛)
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
亲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