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手指被夹伤了应怎么办
    宝宝手指被夹伤了应怎么办

      随着宝宝的长大,宝宝活泼好动的天性逐渐表现出来,尤其是2岁以上的宝宝,好奇心越来越强,自己又有了一定的活动能力,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什么东西都喜欢摸摸动动,喜欢把手指伸到门缝里、抽屉里,宝宝手指细,稍不注意就会挤伤手指。另外宝宝喜欢拿一些比较闪亮的东西,比如小刀、剪刀、玻璃片等,稍不留神就会把细嫩的小手割伤,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的宝宝手指受伤处理方案。   宝宝手指夹伤怎么办?   首先,家长们应该注意以下这些地方较容易造成宝宝小手夹伤:房门、窗、抽屉、汽车门、冰箱门、衣柜门等。活泼好动的孩子尤其容易出现小手夹伤。夹伤后轻者出血肿胀,重者可引起断指、指甲脱落等。因此,家长在看护时一定要多加留意,预防此类状况的发生。一旦宝宝的小手被夹伤了,以下救治措施可供家长借鉴:   首先要安抚宝宝,如果小手出血了,可先用碘伏消毒,再用纱布包扎。   如有伤口,应消毒。用冷毛巾或冰袋将受到挤压的部

  • 宝宝吃了有毒的东西怎么办
    宝宝吃了有毒的东西怎么办

      如果你发现宝宝出现了以下症状,要赶快拨打120急救电话:   • 呼吸困难   • 喉咙剧痛   • 嘴唇或嘴巴被灼伤   • 抽搐   • 意识丧失   • 嗜睡   千万不要给宝宝催吐。如果宝宝吞下的是强酸性物质(如洁厕液)或强碱性物质(如下水管或炉灶清洁剂),呕吐会让这些腐蚀性物质再次流经他的喉咙和嘴巴,从而加重对他的伤害。   不管宝宝是否出现以上症状,你都要尽快带中毒的宝宝去医院。医生可能会向你询问宝宝的体重,以及他目前是否生病,是否在服用其他药物等情况。医生会希望尽可能多地了解宝宝吞食的毒物的情况。你要尽量随身携带宝宝吞食物品的包装盒,如果宝宝中毒是因为吃了某种植物,你也要尽可能详细地把它描述出来。   如果宝宝中毒是因为吞食处方药或非处方药,带好这种药品的包装盒,以便向医生提供所有必

  • 儿童烧烫伤后用冷水急救
    儿童烧烫伤后用冷水急救

      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很差,特别是刚学会走路的孩子,烧烫伤容易高发,对此,专家表示,发生烧烫伤后,千万不要给创面涂酱油、醋、碱、牙膏、油性药膏、紫药水、红药水等。   专家表示,来烧伤科就诊的患者中1∕4是10岁以下儿童。由于这个时期的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很差,特别是刚学会走路的孩子,烧烫伤更易高发。   家长应注意餐桌、茶几上最好不要放桌布,吃饭时的热汤、热粥、热水等一不小心就被孩子连着桌布拉下,特别容易烫伤孩子。   专家表示,如果孩子烫伤,家长不要慌,应懂得基本的早期家庭急救。其实烧烫伤的早期处理非常简单有效。首先要保持镇定,不要乱了分寸。如果孩子烧烫伤后患处立即起水泡并明显感觉疼痛,可立即用自来水冲洗伤处30分钟至1小时,感觉不太痛了,再把衣物慢慢脱掉,或用剪刀将衣服剪开轻轻脱掉,然后用干净的布覆盖受伤处,送往医院。专家提醒,如果面积大、烧烫伤深,不宜用冷水处理,须立即送往医院抢

  • 幼儿骨卡喉 传统法使不得
    幼儿骨卡喉 传统法使不得

      宝宝的咽部被鱼刺卡住,怎么办?大多数家长都会采用坊间流传已久的方法:吞咽饭团、喝醋,甚至用手指去抠。湘雅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李湘民提醒妈妈们注意,这些做法都不正确,会给宝宝造成更大的伤害。   宝宝的咽部被鱼刺卡住,怎么办?大多数家长都会采用坊间流传已久的方法:吞咽饭团、喝醋,甚至用手指去抠。湘雅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李湘民提醒妈妈们注意,这些做法都不正确,会给宝宝造成更大的伤害。   咽部、食道异物急救方法   宝宝卡鱼刺,千万别吞饭团、喝醋   孩子卡鱼刺,有些家长会让孩子吞咽饭团、喝醋或用手指去抠来处理,但这三种方法都不正确。吃饭团或用手指抠,有可能会造成骨头、鱼刺刺向更深处,甚至易刺破食道大血管。喝醋来“软化骨刺”,则易刺激并灼伤食管的粘膜,使受伤的部位扩大和加深;若小孩喝醋时不慎呛入气管,则可能造成声带化学性灼伤,气管水肿等。   家长应在光线明亮的地

  • 宝宝伤口处理误区
    宝宝伤口处理误区

      虽然对于一些小的伤口,一块可爱的胶布和几句安慰的话就能够抚慰宝宝,但有时对于这些小伤口作为爸爸妈妈的你来说是绝对不能忽视的,你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处理宝宝的伤口使其加快愈合。   误区1:使用双氧水来清洁伤口   实际上双氧水可能对于伤口的一些愈合细胞来说是有毒性的。许多父母可能会觉得双氧水在伤口表面的泡泡是在清洁宝宝的伤口,但实际上这对于宝宝的皮肤来说是有害的。如果要清洁宝宝的伤口的话最好使用纯净水或者到药房买一些含盐类的消毒药水。   误区2:伤口流脓表明它出现炎症   事实上在伤口结痂之前,伤口渗出一些黄色的脓汁是正常的,这表明了身体正在尽量让伤口表面形成一层痂从而保护伤口。但是如果伤口的痂形成以后,还是有脓汁渗出的话就要注意了,这可能就是炎症的症状了。   误区3:伤口应该暴露在空气中   在伤口或者痂上面使用绷带包裹的话有助于保持其清洁。同时还能够防止宝宝用手指

  • 家中必备宝宝常用小中药
    家中必备宝宝常用小中药

      由于宝宝的抵抗力较差加上季节变换,难免会生病,家中为宝宝准备一些常用的小中药是十分有必要的,那么家中必备宝宝常用的小中药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当宝宝发热,并口舌生疮、咳嗽痰黄,伴咽炎、喉炎、扁桃体炎时,表明身体有肺胃实热,可服用小儿咽扁冲剂。   包装:每袋为8g   用法:1-2岁每次服用4g,每天2次。   3-5岁每次服用4g,每天3次。   6-14岁每次服用8g,每天2-3次。   小提示:要用开水冲服。   *当宝宝受了风热,引起发热、咳嗽、流涕鼻塞、痰粘痰多,或患流行性感冒时,可服用小儿感冒冲剂。   包装:每袋为12g   用法:1岁以下每次服用6g,每天2次。   3岁每次服用6-12 g,每天2次。   4-7岁每次服用12-18g,每天2次。   8-14岁每次服用24g,每天2次。   小提示:要用开水冲服。   *当宝宝发

  • 小悦悦事件警示:别让孩子脱离视线
    小悦悦事件警示:别让孩子脱离视线

      综述篇   相关数据显示,广州0- 14岁孩子,2008年有101名死于意外,2009年有98名死于意外,2010年有130名死于意外,2011年1- 8月有73名死于意外。   意外,这一原本取意小概率事件的名词,在我国已然成为1-14岁未成年儿童婴幼儿死亡的首要原因,意外伤害已然成为一项特别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但在广州市儿童及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监测与教育专家看来,几乎所有伤害其实都是可以预防的。     溺水高居致死性意外榜首   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儿童保健科主任、全球儿童安全网络儿童意外伤害监测和教育系统广州项目主持人林穗方表示,“按照国际通行分类标准,未成年人意外伤害分别为溺水、交通意外、窒息、跌落、意外中毒和其他意外(包括烧烫伤、电击伤、砸伤、宠物咬伤致死等)六大类。历年来的监测均显示,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最多的地点是在住宅,其次是幼儿园。

  • 新生儿缺氧可试试冷冻疗法
    新生儿缺氧可试试冷冻疗法

      英国剑桥郡彼得伯勒市威灵顿区女婴艾拉·安德森出生后在长达25分钟内没有呼吸和心跳。医生用一张特制的“冰毯”把艾拉的身体包裹起来,令艾拉的身体和大脑温度从37℃强行降至33.5℃,然后像这样将她“冷冻”了长达3天。艾拉的大脑因此没有受到任何损害,如今9个月大的艾拉已经奇迹般地基本康复。   这种“冷冻疗法”听上去既刺激又新鲜,很多读者对此也非常感兴趣。然而,记者了解到,其实用冷冻的方法治疗新生儿因缺氧造成的脑部疾病,在国内已经开展多年。出生时严重窒息的婴儿,在其出生后6小时内作紧急降温治疗,可以使其中的大部分避免因为缺氧缺血性脑病而留下脑瘫、癫痫或者终身智力低下等后遗症。   出生缺氧,脑细胞“瀑布式”死亡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

  • 脐带血有什么用
    脐带血有什么用

      什么是脐带血?   保存脐带血有什么作用?   储存脐带血必须了解的5件事   在选择脐带血库时要注意什么?   脐带血还有其他的用处吗?   什么是脐带血?保存脐带血有什么作用?储存脐带血必须了解的5件事是什么?在选择脐带血库时要注意什么?脐带血还有其他的用处吗?   一、什么是脐带血?   脐带血是指新生儿脐带在被结扎后胎盘内由脐带流出的血。它的数量虽少,却含有大量未成熟的造血干细胞,可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致命疾病。   脐带血库全称叫“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是专门提取和保存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并为患者提供查询的特殊医疗机构,国际上也称之为“脐血银行”或“生命银行”。它包括公共库和自体库两种。   脐带血中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可以代替骨髓干细胞进行移

  • 小婴儿最值得家长注意的小意外
    小婴儿最值得家长注意的小意外

      在宝宝的婴儿期,家长在护理宝宝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我们就来看看在护理小婴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的细节。   一、宝宝翻身时期   宝宝三个月大开始学翻身,此时就得特别注意宝宝的安全。由于宝宝原本还不会翻身,所以许多父母都会放心地将宝宝单独留在床上或沙发上,却忽略了三个月大的宝宝正是学习翻身的时期,往往一转身,就发现宝宝从床上翻落在地了。一般来说,这对宝宝并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值得担心的是,宝宝的头部在翻落过程中是否受到撞击,可能会造成脑震荡或是脑内出血。   预防胜于治疗。当宝宝成长到差不多会翻身时,爸爸妈妈就必须事先做好预防措施。比如,事先在地板上铺些软垫或厚地毯,在床边加装床栏,放低婴儿床床垫的高度等,为宝宝布置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宝宝经常活动的空间高度最好不要超过2尺。因为根据临床经验提示,从2尺以上高度摔下来的宝宝,头部骨折的比例较高。为了

  • 夏天带宝宝外出的安全指南
    夏天带宝宝外出的安全指南

      小宝宝都希望能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舒展四肢,不愿意闷在家里。但是在炎热的夏天,户外阳光强烈,蚊虫也多,这时候带宝宝去户外玩该注意些什么呢?   中暑   酷热难耐的夏天,中暑是常见的疾病,体温调节中枢还没发育成熟的宝宝是易感人群。如果他们在日光下暴露的时间长一些,又时刻不闲着,出汗过多或因为室外温度高,体内的汗排不出来,就有可能引起体温升高、进而中暑。通常,中暑前的征兆表现为头晕、口渴、行走不稳、注意力不集中;继而表现为体温升高、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恶心、呕吐,这是轻度中暑;待到重度,宝宝会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呼吸急促、抽筋甚至昏迷、危及生命,必须紧急救助。   预防计划:   时间选择。带宝宝到户外玩,最好控制在上午10点半以前和下午4点以后;如果是天气炎热难耐,可选择上午10点以前和下午5点以后,以保证宝宝在温度相对低的时间出来活动。即便在这些时候,最好也要让宝宝在树

  • 新生宝宝窒息的常见病因
    新生宝宝窒息的常见病因

      窒息是新生宝宝最常见的病症,也是新生宝宝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本文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导致新生宝宝的窒息的原因有哪些?   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及娩出过程中引起呼吸、循环障碍,在生后1分钟内,迟迟不出现自主呼吸,但心跳仍存在。   新生儿窒息的本质是缺氧。凡影响母体和胎儿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的原因都会造成胎儿的缺氧。   (一)母体与胎儿间血液气体交换障碍   ①脐带血流受阻:如脐带脱垂、绕颈、打结、压迫、扭转而造成胎儿供血不足或供血中断而引起缺氧,使中枢受抑制以致发生窒息。   ②胎盘气体交换障碍:如胎盘功能不全、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低位胎盘等。   ③胎盘的母体侧面灌流不足:如妊娠高血压、出血、严重贫血、休克以及慢性心、肺、肾疾病或分娩过程中使用麻醉、镇静药物等。   (二)分娩过程异常   ①胎头过大或母亲骨盆过小,胎儿位置不正、急产、产程延长、宫

  • 宝宝急救知识六招抢先学
    宝宝急救知识六招抢先学

    孩子一天天长大,随之而来的危险系数也在上升,安全工作做得再好,也难免会有疏漏,常言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父母最好提早学点急救知识,以备不时之需。防患于未然永远没错。 一、烫伤、烧伤该咋办?   孩子一旦烫伤或者烧伤,要迅速将孩子受伤的部位放到凉水中,这样可以起到冷却作用,能够减轻伤处的肿胀程度。然后将伤口附近的衣服脱掉或剪开。如果衣服和伤口粘在了一起,不要动它,去医院让医生处理。如果伤口面积很大,就要用干净的保鲜膜或布把伤口盖起来,马上把孩子送去医院。 二、宝宝又流鼻血了   让孩子坐下,头向前倾,使鼻血顺利流出来。然后让他用手捏住鼻子,用嘴呼吸。10分钟后,如果血还没有止住,就捏两次,每次10分钟。   止血后,把鼻子擦干净,告诉孩子不要说话,不要咳嗽,也不要擤鼻涕,以避免将刚刚凝固的血块弄碎。但如果鼻血流不停、止不住,就必须送医院了。 三、拉伤或扭伤如何处理?   首先

  • 假期宝宝发生意外的处理办法
    假期宝宝发生意外的处理办法

      鞭炮炸伤 少年儿童由于燃放方法不当,自我保护意识差,是受伤害的重点人群。一旦被炸伤,应采取如下应急处理措施:1.皮肤烧伤。用清水清洗伤口,用冷水冲洗伤口,可防止烧伤面积扩大;对伤口的处理,千万不要在伤口上乱涂药膏,以免造成感染,最好由医生处理。2.眼部炸伤。千万不要用手揉擦和乱冲洗,最多只能滴入适量眼药水,并将患者平躺,急送有条件医治的医院处理。3.手足部炸伤。对于手足部炸伤流血,则应迅速用双手为其卡住出血部位上方,敷些云南白药以止血;如出血较为严重,可在出血部位上端用布条扎紧止血,并急送医院治疗。   触电 一旦孩子触电,家长要尽快让孩子脱离电源,解开衣扣、裤带,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如孩子心跳、呼吸停止,要对其坚持长时间的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有条件时用凡士林纱布或盐水纱布包扎触电部位,同时向“120”急救中心求助。

  • 宝宝烫伤家居急救小锦囊
    宝宝烫伤家居急救小锦囊

    烫伤会给患儿留下可怕的后遗症,如手指不能伸直,脚不能行走,膝肘等关节不能伸直及五官变形等,造成孩子终身心身障碍。特别临近春节,对于好动的宝宝要特别注意。所以,在家中若能及时处理并防患于未然,就可能避免以上种种可怕的后果。    紧急处理方法   在宝宝被热液烫伤后,家长要立即轻轻地脱去被热液浸透的衣服,或是用剪刀剪开覆盖在烫伤处的衣服、鞋袜等。如果衣服和皮肤粘在一起时,先将未粘着的衣裤剪去,粘着的部位不可用力拉脱,以免加重局部的创伤面积,待去医院处理。   如果手足部位烫伤,应立即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并浸泡在冷开水或干净凉水中30分钟,可减轻水肿和疼痛。水温越低越好,但不能低于-6℃。如果是脸或额部烫伤,不能用凉水冲洗,可以用几条毛巾轮流进行湿敷。   不要在冲洗后的创面上自涂一些药物和食品,如酱油、面酱、香油、小苏打等,这些做法会污

  • 外出旅游宝宝的保护措施
    外出旅游宝宝的保护措施

      问题1:来自交通的晕眩   由于年龄较小的宝宝内耳的前庭功能发育尚不成熟,经常可能出现晕车、船的现象。这是一时性的病理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甚至呕吐等。在乘坐交通工具前适当给宝宝吃些食物,可以减轻上述现象。   如果想在乘坐交通工具前给宝宝服用一些药物,孩子的年龄不同,药物选择也要有所区别。   年龄较小的宝宝可服用苯海拉明等一些略有镇静作用的药物。使用剂量应该事先征求医生的意见。一般推荐剂量为每次0.5~1毫克/千克体重,乘车、船前30分钟服用。   而学龄以上的儿童则可服用乘晕宁,每次服用25毫克,也应于乘车前30分钟服用。   温馨提示:   乘坐飞机也可出现类似现象,特别是飞机在空中颠簸时。     问题2.来自意外的伤害   宝宝在外游玩,难免出现皮外伤。遇到皮肤擦伤,首先用流动的清水清洗,然后再用

  • 商场购物儿童安全七隐患
    商场购物儿童安全七隐患

      爸爸妈妈都有带孩子逛超市的经历,“眼睛不够用了”可能是大家和宝宝的共同感觉。妈妈们既要挑选商品,还要看好孩子;孩子呢,又有那么多新奇的东西都等待他用手、用脚,甚至用嘴去探索。那些让你专注的地方、让孩子好奇的地方,往往也是事故高发的地方。   隐患一:旋转门   可能出现的问题——撞伤、夹伤   旋转门对于孩子而言,是个有趣的大玩具。他会乐此不疲地进进出出,玩个不停。如果孩子好奇心强,把手伸到门缝里去,很有可能被夹伤。如果是手推的旋转门,进出的人突然用力推门,孩子很可能被撞倒。   终结危险:进出商场大门时,一定要牵着孩子。如果孩子执意要玩旋转门,别嫌麻烦,陪着他一起玩。进出旋转门的时候,把孩子的手拢在胸前,别让孩子的手到处摸。   隐患二:扶梯   可能出现的问题—&md

  • 宝宝冬日用热水袋不当易烫伤
    宝宝冬日用热水袋不当易烫伤

      不少宝宝因洗澡取暖被烫伤   “一下子增加这么多烫伤儿童,还是很少见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李叶扬主任说,烫伤是儿童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平时该院烧伤科的儿童患者都在三成以上。但像今年一下子收了这么多烧(烫)伤患儿,并不多见。   李主任分析说,这主要是与今年气候急剧变冷有关。一方面天气变冷,使用热水机会增加,吃火锅的人也增加;另一方面,天气突然变冷,家长给幼儿洗澡时,对水温的感觉就不准确了,都希望洗澡水热一点,不料却把孩子烫伤了。   宝宝冬日用热水袋不慎易烫伤   记者从红十字会医院了解到,该院今年收治的烧(烫)伤患儿,最小的仅出生2个小时,最大的14岁,主要为1到3岁的幼儿。“大年三十出生的一名婴儿,因天气冷,家长在孩子旁边放了个暖水袋,没想到刚出生两个小时婴儿就被烫伤。还有一个出生两天的婴儿

  • 宝宝呛奶窒息的预防和急救
    宝宝呛奶窒息的预防和急救

    呛奶窒息”。   呛奶窒息的婴儿可出现颜面青紫、全身抽动、呼吸不规则,吐出奶液或泡沫、鲜血、黑水等。婴儿的大脑细胞对氧气十分敏感,如抢救不及时极易造成婴儿猝死。     如何预防婴儿呛奶?   1、喂奶时机适当:   不在婴儿哭泣或欢笑时喂奶;不要等宝宝已经很饿了才喂,宝宝吃得太急容易呛;孩子吃饱了不可勉强再喂,强迫喂奶容易发生意外。   2、姿势体位正确:   母乳喂养宝宝应斜躺在妈妈怀里(上半身成30-45度),不要躺在床上喂奶。人工喂养宝宝吃奶时更不能平躺,应取斜坡位,奶瓶底高于奶嘴,防止吸入空气。   3、控制速度:   妈妈泌乳过快奶水量多时,用手指轻压乳晕,减缓奶水的流出。人工喂乳的奶嘴孔不可太大,倒过来时奶水应成滴而不是成线流出。   4、注意观察:   妈妈的乳房不可堵住宝宝鼻孔,一定要边喂

  • 宝宝5大症状需要挂急诊
    宝宝5大症状需要挂急诊

    宝宝发烧;超过3个月的宝宝发烧超过3日以上;任何时候发烧超过40.1℃。   咳嗽   咳嗽伴有气急、鼻翼煽动,出现嘴唇青紫;声音嘶哑,咳嗽声如破竹;咳嗽超过2天,伴发烧;突然发生呼吸急促、气急、不能平卧,不能哭叫、喝水。   呕吐   婴幼儿剧烈呕吐,吃下的食物几乎全部吐出;吐出咖啡样或血样物质;喷射样呕吐,尤其是伴有发烧或头部遭重击后。   腹泻   一天超过4次,或大便呈黏冻状;大便像柏油或果酱样;一日超过8小时没有小便,伴有口唇干燥或眼眶凹陷。   呼吸困难   宝宝呼吸急促,或每次喘气会使肋骨随着牵痛要立刻就诊;此外要警惕的是气管异物造成的呼吸困难;1~3岁宝宝高热且每分钟呼吸超过40次也需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