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早教>教育资讯>教育热点>三岁看老,影响一生的好习惯是这样养成的

三岁看老,影响一生的好习惯是这样养成的

2018年11月02日 10:11出处:亲亲宝贝网作者:亲亲宝贝网阅读次数:473
在孩子人生头三年,身体、性格都是最容易被塑造和影响的,也是最重要的三年,无论是在免疫系统的发展完善方面、还是在人格的健全发展、智商和情商的全面发展方面,毫不夸张的说每一天对于宝宝来说都是很重要。

在孩子人生头三年,身体、性格都是最容易被塑造和影响的,也是最重要的三年,无论是在免疫系统的发展完善方面、还是在人格的健全发展、智商和情商的全面发展方面,毫不夸张的说每一天对于宝宝来说都是很重要。

  • 在我们的陪伴下,宝宝能保持强烈的探索欲望吗?

  • 她的专注力有没有被破坏?

  • 她的学习能力强吗?

  • 遇到困难她是退缩不前还是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 她能始终保持自信、健康的心灵吗?”

这些问题始终让我心怀担忧,总希望能在最关键的三年付出最可靠最有用的帮助。下面根据孩子成长的阶段以及对于重要事件的应对进行咨询后的答案,希望也能帮到你。

1、遵循孩子的天性,注意3岁前的敏感期

孩子在0-6岁时存在各种各样的敏感期,所谓敏感期是指: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反复操作某一动作或反复学习某一项能力,并且学习能力特别强的时期。在敏感期里一定要遵循孩子的天性,不要遏制了他的发育成长。

这里举几个常见的敏感期为例。

口腔敏感期

出生不久持续到一岁多一点,是口腔敏感期。无论成人怎么阻止,孩子总把手放进嘴巴,而且吃得津津有味。千万不要认为不干净而去阻止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依靠口腔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如果顺利渡过,以后再也不会用嘴啃食物之外的东西。要做的就是保证入口的东西相对干净就行,而且最好能提供不同的东西让孩子用口腔去探索!

肢体敏感期

和口腔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手的敏感期,在手的敏感期时爱用手扔东西、用手指抠小窟窿,甚至打人(其实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只是在进行手臂肌肉运动的练习)。与手的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腿的敏感期,有时候常常两三个敏感期同时交叉出现。

物权意识敏感期

三岁之前,千万不要急着培养孩子的大公无私的品质。两岁多的孩子进入物权意识的敏感期,常常说“这是我的”“那是我的”,什么东西都不肯和别人分享,甚至妈妈也要不到他手里的东西。

亲爱的各位爸爸妈妈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自私,非要想办法把他这毛病改掉不可。其实这是在进行物权归属的练习,通过对物品归属权的确认,来认知他与物品的关系。

国外的教育专家常说两岁孩子的哲学是“我的我的,什么都是我的”。我们也应该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乱贴标签。

顺利渡过物权意识敏感期的做法是,在孩子表现特别明显时不要和他较真顺着他即可。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时候,千万不要说他“你就是小气”、“小气包”等等。

Ps:

1、处在强烈的物权意识确认期的孩子,大人千万不要去逗引孩子,强抢孩子手中的东西,让他哇哇大哭,然后羞他“你真小气!”这是绝对不可以的行为!

2、当孩子能分享的时候,把东西分给我们吃,我们一定要接受,不要说“我是逗你的,我不吃,你吃吧”,这样就是拒绝孩子的分享,将给孩子带来的感觉是失望,孩子就会把分享和失望联系在一起而享受不到分享的快乐,慢慢就不愿意分享了。

其它

三四岁的孩子进入秩序、完美、执拗的敏感期,成人把一块饼掰掉一点给孩子,孩子会哭闹不止拒绝接受,成人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自私,那是完美的敏感期,我们破坏了孩子对圆的感觉。

其他各个敏感期各有各的表现,比如五六岁时有一个崇拜和被崇拜敏感期、婚姻敏感期等等,只有让孩子顺利自然地渡过,才会保持健康的心态。

2、3岁前不要“教”,示范才是重点

错把知识灌输当早教,总是用“教”的方法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直接举个例子吧。

当客人和小宝宝打招呼时,孩子没有回应,大人通常出于礼貌和面子,都会督促说“叫啊,怎么不叫阿姨,怎么不回答,你应该叫阿姨呀,你这孩子就是这样”等等,这样做就是教,教就会给孩子压力。

如果一边教还一边指责,那更是折磨孩子。我们只要模仿孩子的口气回应即可:“阿姨,你好!”或者是“阿姨,再见!”“谢谢奶奶,我吃过了。”等等。这就是示范,而不是教。

还有个常见的案例,一般宝宝大约18个月就可以开始练习穿鞋子,如果孩子穿反了,大部分家长都会说:“错了错了,左右错了。”左右错了?

以小宝宝的能力来说,是没有对错的,告诉他错了会给他压力,我们说话的口气会让他紧张:什么事,妈妈干嘛口气这么不好?只要平静地告诉孩子:“两只鞋交换一下。”只需要将正确的做法告诉他,不要去教这是左边,那是右边(孩子大脑很简单,接受正确的指令就行了,太复杂他接受不了)。

对于孩子的学习过程,我们应该做的是耐心地等待,等待他自我调整,而且一定不能批评。足够的爱和尊重,孩子甚至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果一切都是你教的,一旦没人教就失去方向,往往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就是在我们的教当中失去的。

3、正确处理孩子的哭闹,孩子更需要理解

喜、怒、哀、乐、恐惧等都是老天赋于人类的正常的情绪表现。我们成年人总是喜欢高兴的事,对于啼哭常常觉得很烦。孩子的哭泣需要我们耐心去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对孩子说“不要哭,不要哭”,这是非常大的错误。

哭是他内心矛盾和冲突的释放,不是坏事,成人只要轻轻地拥抱他,抚摸着他的后背,第一句话说“哦,宝贝,妈妈知道……(刚才发生的什么事),你非常难过,妈妈理解你”“哦,宝贝,妈妈知道你摔疼了,还有一点点吓到了是吗”。这是共情,表示我们理解他,接受他的悲伤是调整他的情绪的开始。

第二句话一定要说“妈妈知道你不开心(这很重要)”,这样一说他会很快开心起来的;

第三句话是“妈妈爱你,妈妈理解你”。

最后能配合三次深呼吸,让孩子把不愉快的感觉呼出去效果更好。如果学会这些,宝宝可能眼泪还挂在脸上就跑开找小伙伴去了。

4、别随意逗孩子,孩子需要同等的尊重

成人所不欲,勿施于童。爸爸妈妈您愿意别人嘲笑你吗?不愿意对吧?所以当我们的孩子说出让人忍俊不禁的童言时,千万不要哄堂大笑。

如果一个孩子经常被父母置于这样不开心的境地,你要让他外向活泼是很难的。不光我们自己不要随便戏弄孩子,面对别人对孩子的戏弄,应该毫不客气地予以拒绝:对不起,我的孩子不喜欢开这种玩笑。在孩子和面子之间,我们理应选择孩子。

5、语言威胁要不得,正面的语言能量更巨大

语言的暗示力量是巨大的。你说的话常常会被孩子认为是他需要变成的人。

我们常常不知不觉间传递了许多负面的、消极的信息给孩子!比如比如很多妈妈常常在客人面前说:“他就是这样胆小!”“他就是不爱吃饭!”这样他会朝着你期望的方向达成结果:越来越胆小,越来越不爱吃饭。

但如果装作偷偷说给别人听,但又让孩子听到:“你知道吗,我们宝宝今天玩秋千时表现特别勇敢!”“你知道吗,我家宝宝今天自己吃了满满一碗饭。”

这样会在孩子心里传递一个信息:“啊?妈妈说我勇敢?是吗?嗯,我明天还会更勇敢的!”“啊,妈妈这么高兴,好,明天我再吃一大碗。”这就是积极的暗示,能直达孩子的潜意识,影响巨大。

Ps:千万不要和孩子开恶意的玩笑“你妈妈不要你了,她不来接你了”。对孩子说这样话的人,你一定要让孩子远离他,这种玩笑话十分恶劣,对孩子的安全感的构建极为不利。

孩子从出生就是我们最爱的宝宝,他们既是一张白纸,又是一个独立的人,我们既需要给其最好的呵护和教育,也需要给他足够的尊重和空间。不光是三岁,在今后的每天里我们都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他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