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早教>智力发展>安全教育>儿童溺水频发都是口头式教育惹的祸

儿童溺水频发都是口头式教育惹的祸

2016年03月11日 16:21出处:互联网作者:suzy阅读次数:619
虽然教育部门一直说要学校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但是学生溺水的安全事故却是时常发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学校对于学生溺水的口头式教育,根本不能阻止溺水!

水的诱惑太大了

云南省开远市灵泉中心小学原本是位于山区的一所村小,集中办学后,搬到了城区,原本的村小仍然保留,600来名4到6年级的学生在城区读起了寄宿制学校。

这所学校曾经发生过一起学生溺亡事故:放学路上有个发电厂,废弃的煤灰形成一个堰塞湖,一个学前班的男孩放学后来到堰塞湖旁,想进去玩,却没想到煤灰太软了,自己掉进去了就再也没有出来。

“真的是很怕很怕很怕。”这所学校的副校长马维薇说,学校最怕溺水事故,全校都把安全挂在嘴边,无论大会小会都讲:从开学到期末,全校级别的安全教育不低于三次;而每个月的晨会要讲一两次,各个班的班会每周讲一次。特别是星期五放学,学生回家时,老师更是一再跟家长和学生叮嘱。有的老师还做了专门的课件给学生看。“我们就怕孩子一玩起来,什么都忘了。”马维薇说。

高洪兵是云南省建水县马厂小学校长。那是一所不到100人的学校,校门口1公里远有一条小河;距离学校不远的地方,有个一亩左右的水潭;当地人随处打井,有的井废了,也形成了小水潭。

高洪兵说,几乎每年附近都要死两三个孩子。出事原因基本相同:周末或者放学回家,学生私自去游泳。出事的地方多半是废弃井形成的小水潭。

他所在的学校还好,学生很听话。可据高洪兵所知,附近出事的学校也教育学生,但是学生还是会偷偷地去。“你告诉他危险,也没有用。”

不少地方为了防止溺水事故发生,都会在相关地段立起警示牌,周边也会有人巡视。“可孩子为什么会躲到偏僻的地方去?因为怕家长说。水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课题组主要成员、云南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夏文说。

推广游泳课有多难?

夏文曾经想在昆明城乡接合部一所小学做一个教学实验——租用学校附近疗养院的游泳池,自带游泳教练,教孩子们游泳。

在这所学校的周边有开放性的水域,很多孩子都会去游野泳。每年都有溺水事故发生。

尽管经费很紧张,可夏文还是想试试,连给孩子们买泳衣的钱都计算在内了。

夏文费了很大劲儿才说服了老师。可没想到,这件事情临时吹掉了。“谁也不愿意也不敢揽这个责任。哪怕出现一例事故,影响都会太大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层老师也承认,曾有学生提出要求:老师教我们游泳吧。可是,组织学生去游泳是一个大型的活动,不仅有费用问题,也有安全问题。万一路上有问题,怎么办?“我们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做到。”这位老师说。

而在基层学校,体育老师的缺乏是一个最直接的问题。

高洪兵所在的马厂小学,一共有8位老师,其中并没有专职的体育老师。退休的老校长就兼职做了体育老师,可是也没有条件教学生游泳。

即便有了体育老师,经费也是一道难题。

灵泉中心小学的36名教职工中,有两名专职的体育老师。在学校所在的开远市,有一家游泳馆。可是去游泳馆是学生们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马维薇算了一笔账,游泳衣,泳票,还有来回的乘车费,都需要钱。而当地的经济不算富裕,住宿是免费的,吃饭也有国家补助,可一些开销还是避免不了。不少学生一个星期只有20元的生活费,条件好一些的有30元。这笔费用被不少同学用作车费,近一些的地方单程车费要6元,最远的地方要12元。来回算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马维薇的学生都没有见过游泳池。问学生去哪里,学生不说游泳,说去洗澡。去哪里洗呢?回答是潭子里,很浅的。马维薇一再强调,那也不能去。如果伙伴入水了,你怎么办?学生的回答很简单:不知道。

马维薇和同事们一再告诉学生:同伴掉到水里,首先自己是学生,没有能力救起来,要先确保能自救。其次,一定要大声呼救,请有能力的人来帮忙。

一位基层老师颇有些无奈地说,我们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能做的事情。更多的事情,还需要行政力量介入。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