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案幼儿园教育亲子活动亲子游戏
  • 老人总是护着孩子怎么办?
    老人总是护着孩子怎么办?

    ▲ 年纪稍微大一些的宝宝觉得父母对自己凶狠恶煞,更因此不理父母,反而和爷爷奶奶关系更亲密,这让当父母的情何以堪啊。 这是当下社会一个普遍现象,父母和老人一起住,孩子平时交给爷爷奶奶带。 自己平常什么都不用操心,每天有人帮忙打扫卫生带孩子,连一日三餐都能变着花样来提供。且不说日子过的像小姐少爷一般,至少下班之后再也不用围着灶台手忙脚乱。 可但凡和老人一起住的年轻父母几乎都有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老人实在是太护着孙子了。 明明孩子可以独立完成的家务,老人总要帮忙代替;想要纠正孩子的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老人也说没关系;有时候觉得孩子做得不好想要教育孩子,老人还护着。 那么问题来了,老人干涉父母教育孩子该怎么办 01 理解,孩子是老人爱的延续 “隔代亲”

  • 我对孩子说,谁打你,你就打回去
    我对孩子说,谁打你,你就打回去

    我给两个孩子买了玩具,可是,老二呢,更加喜欢哥哥的玩具,哥哥又不愿意给,朋友就呵斥老大,老二拿了玩具就各种用力拧啊,老大心疼玩具就想把玩具拿过来,两个人就开始争夺,老二的模式拳打脚踢,外加嘴巴咬,比老二高出很多的老大,被打的嗷嗷直叫,完全没有反抗的意识。 老二拿了“战利品”玩的很开心,老大呢,默默坐在一旁不说话。两个孩子不打了,朋友也就觉得没事了。 其实,更大的危机已经潜伏在了她的生活里,那就是她的大儿子,经常被打压要让着弟弟,已经不知道反抗是怎么一回事,他已经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能力。 孩子在小的时候,都会去反抗,这种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可是后来,我们以种种为他好的名义,把这种能力打压了下去。 比如,别人打人是不对的,你不能再还了回去,那样你也是不对的。 你是哥哥,你要让着弟弟…… 于是,时间久了,他

  • 我们到底要不要和孩子“讲”道理?
    我们到底要不要和孩子“讲”道理?

    张冉家住在我家楼上,张冉妈妈的嗓门大,气力足,经常能振振有词的说上半小时。只要开着窗户,在我家就能一字不漏的听得清清楚楚。 张冉妈妈的训话不无道理,甚至可以说都是深明大义的大道理。只是,听了那么多大道理的张冉同学并没有比别的孩子懂道理。 这五年里,张冉从一个六岁的一年级“小豆包”,长大成十一岁的小男子汉,一直都很不听话,很没礼貌。 张冉妈妈给孩子讲的道理,孩子都记到哪儿去了?张冉自己有个很好的回答。 那天,张冉和姥姥一起上楼,张冉空着手,姥姥拎着很重的菜。姥姥埋怨道:你都一米七多的大小伙子了,也不说帮姥姥拎东西,你妈平时给你讲的道理,都白说了。 张冉的回答很干脆:我妈给我讲大道理时,都开启了耳机模式,完全不接受外界干扰。 原来,还有一种方式比“左耳进右耳出”更为拒绝,“左耳进右耳出”至少还在两耳之间有过漂移,

    标签:亲子教育
  • 请正确打开男孩的世界!
    请正确打开男孩的世界!

    有时候一说就哭鼻子,那委屈的样子比林黛玉还要林黛玉。 但是皮起来,都是一个德行。 使不完地劲,打不完的架。常常惹是生非的也是他们。 但是我们不好好养育吧。 因为会有一个好姑娘与他有关,因为他会成为一个丈夫。 有一个孩子也与他相连啊!因为他会成为一个爸爸。 养男孩,和养女孩在理念上是一样的,父母之爱也是一样的。 但是在一些实际的养育过程中,还是会有一些区别。 因为他们的世界有他们迷人的地方,也有让你操碎心的地方。 请正确地打开男孩的世界。 文丨鱼爸 看吧!那是睾丸素的挥发 为什么男孩更具有攻击性,更喜欢冒险,情绪更加容易激动一些呢? 这是造物主当时设定的,男孩旺盛的活力可以说是天赐的。因为男孩高出女孩15倍之多的睾丸素,而使人情绪平静的血

    标签:亲子教育
  • 在家一定要常问孩子这几个问题,遇到问题时才能聪明应对
    在家一定要常问孩子这几个问题,遇到问题时才能聪明应对

    刚会说话的时候问孩子家庭的信息,家长可以经常问孩子家庭的地址是哪里、爸妈的姓名、自己叫什么,再大一点就问孩子爸妈的电话、工作单位和求救的电话,这些信息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在三岁之前全部都掌握,并能熟悉的操作给父母和警察打电话。 孩子会独自走路时,要经常问孩子如果有人要让你上他的车你该怎么办,家长可以提前教会孩子应对的方式,首先是大喊救命,奋力挣脱,然后跑到人多热闹的地方,向他们寻求帮助,让他们帮忙报警或者通知家人,如果被抓上车,要安静下来等待求援,以免激怒坏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被陌生人请求引路该怎么办,家长要告诉孩子,如果是你熟悉的地址你就热情的指点一下,如果是不认识的路就礼貌的告诉他你不知道,然后离开。如果陌生人要求你领路,不管再近也不能去,让他自己去路口找交警帮忙,如果纠缠着你,你就大声的呼喊,引起路人的注意。 如

    标签:安全教育
  • 小学文化培养出3个世界名校孙女,外婆的朴素育儿观教会了我什么
    小学文化培养出3个世界名校孙女,外婆的朴素育儿观教会了我什么

    外婆家是平房,青瓦白墙,有个四四方方的小院,院子里一棵石榴树,一台石磨,养着两只老母鸡。我的幸福童年就是在这个院子里度过的:爸妈去上班,我就在外婆家玩。炎热的夏天,玩累了午休时,她会哼着儿歌,用大蒲扇给我驱赶蚊虫。外婆没有读过西尔斯、杜威和蒙特梭利的著作,但她的育儿观,和很多大家是不谋而合的。 如今我也当了妈,常常回忆起童年时外婆和我玩过的“玩具”、她发明的游戏、唱过的童谣,才意识到它们对我早期认知发展影响如此深远。如今我的养育观念,可以说完全来自对外婆的传承和发散。外婆这一生的育儿哲学,总结起来是24个字:好玩具,不花钱;细养易,粗养难;要育人,先律己;身越勤,心越安。 ▋好玩具,不花钱 90年代初,小县城长大的孩子还没有太多高级玩具,但这丝毫不影响我童年的幸福感,因为我有一个聪明会想办法的外婆。一张旧报纸会在她手里变成小猫小狗;

    标签:教育方法
  • 你在溺爱孩子吗?许多妈妈都在做而不知!第一条就中了
    你在溺爱孩子吗?许多妈妈都在做而不知!第一条就中了

    由于我们只拥有一个孩子,许多年轻妈妈产生了惧怕心理:生了男孩怕学坏,生了女孩怕受害。 年轻妈妈就像老母鸡一样,把孩子呵护在自己的翅膀下,整天提心吊胆,不敢离开半步,生怕失去自己唯一的“宝贝”。不知不觉,步入了教育的误区。 于是,母爱变成了三点水加一个“弱”字的“溺”爱,母爱变成了“母害”。 溺爱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 代替型 一所学校通知学生打扫卫生,只见妈妈们拿着扫帚、抹布和铁锹,成群结队来到学校,她们怕孩子累着,亲自出马上阵了。当有人问一位年轻妈妈:“你孩子在家做家务吗?”那位母亲毫不含糊地回答:“疼还疼不过来呢,还让他做家务?” 孩子去参加活动,家长陪伴的阵容十分吓人。某大报曾登出一张小学开运动会的照片,围观的家长比学生还多。照片题目是:是谁在比赛? 每天,孩子的书包,妈妈代替收拾;

    标签:溺爱孩子
  • 有计划的孩子不用你操心!这位妈妈用五步让孩子爱上做计划
    有计划的孩子不用你操心!这位妈妈用五步让孩子爱上做计划

    1要做敢放手的父母 我身边有许多做得很好的父母,在孩子较小的时候,就已经着手让他安排自己的学习。 孩子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要努力的方向、自己寻找适合的学习方法,从不抵触学习,也没有因学习的事情与父母发生矛盾。 舍得放手、敢于放手的父母,在孩子的青春期已经开始享受放手的福利,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远高于同伴,与父母的碰撞也相对少了许多。 也有很多父母一直是老母鸡心态(比如说我自己),觉得天天盯着都还偷懒,不管还得了;我们总看到许多孩子自觉又自主,但那对我们来说,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自己的孩子真的不行,一天不管,就要偷懒。 我们都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在对待自己的孩子时,却总认为:他还小、他需要我、他不行、等再大一点儿吧…… 然后一直没有等到合适的时候,因为孩子在我们的眼里,哪儿有长大的时

  • 黄磊海清在《小别离》中当初中生家长,苦不堪言!孩子上初中,你真的准备好了?
    黄磊海清在《小别离》中当初中生家长,苦不堪言!孩子上初中,你真的准备好了?

    最近一部名叫《小别离》的国产剧蹭蹭滴上了热搜,wuli“国民媳妇”海清转身当起了虎妈,“国民好爹地”黄磊也开启了陪读人生。 别急,我们先来简单捋一捋人物关系: 《小别离》的主角家庭构造是这样的: 小演员张子枫演小女主方朵朵,初三学生; 黄磊演爸爸,负责调和矛盾; 海清演妈妈,主要在盯成绩和敦促女儿好好学习。 海清饰演的虎妈角色在学习要求和方法放得各个都是大招!(先剧透下) ▲早上一起床就要背40分钟单词,原因是这时候的记忆力最好! ▲做作业算算术都是要讲速度的! ▲学习时不能有杂音,连狗狗放屁都不行! 就冲着这几招,小宝觉得这部剧简直就是现在中学生的血泪史啊。 所以,《小别离》中初中生的人设目标是:

    标签:电视剧
  • 一位小学校长说:小学阶段孩子最重要的三件事,家长必须要牢记!
    一位小学校长说:小学阶段孩子最重要的三件事,家长必须要牢记!

    小宝: 孩子就要开学啦~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什么习惯才是最重要的?这个时期,家长最要注意的是什么?来听听上海小学校长孙纳新从自己多年从教经验出发,给大家的建议吧。 1小学家长要记牢六个字 每年一年级新生家长会,我总是会说六个字。这六个字都做到,你就算得上是称职的爸爸妈妈。 这六个字是: ?“等待” 家长要有耐心陪着孩子慢慢长大,要接受这个现实:孩子不可能一下子动作快,一下子养成各种好习惯,一下子什么都做好——否则这个家长也太好当了。 ?“询问” 孩子放学回家,要和孩子聊聊天,问问孩子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询问很重要。有的爸爸妈妈下班回到家就自己玩手机,从来不和孩子沟通。如果平时工作确实很忙,双休日就要多陪伴孩子。 家长一定要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标签:孩子学习
  • 给孩子约一位全职家庭外教是怎么样一种体验?
    给孩子约一位全职家庭外教是怎么样一种体验?

    每当晴空万里,阳光尚好的日子,作为宝妈,总有三两闺蜜兴致勃勃对你说: 莎翁少儿家庭英语,1-12岁家庭外教英语开创者。一经推出,短时间内,上海、北京就有2579名学员选择了莎翁。 为什么?因为他们不仅仅是在选择一个品牌,更是在尝试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 家庭外教新体验 家庭外教英语,是我们依托HIGH/SCOPE先进的教学理念引进的模式,我们主张回归语言教育的本质——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和外籍人士自由交流!那平时,我们主要在哪进行语言交流呢?当然是在家里。正因为此,我们将课堂设计在家庭里:让孩子在家庭式场景下,不知不觉中学会英语;让孩子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美国课堂的正宗教育。 莎翁的家庭外教英语,不同于打着“足不出户,学英语”的线上直播课程,是全职外教真正走进家庭,是外教和孩子 face to fa

  • 一个孩子运动还是不运动,几年下来信心和号召力差很远...
    一个孩子运动还是不运动,几年下来信心和号召力差很远...

    小宝: 你经常运动吗?你家的孩子经常运动吗?运动重要吗? 当然重要了,今天这篇文章里的妈妈从自己身边的例子出发,比较了北京、香港、美国孩子们的体育运动参与情况。 她说,一个孩子运动还是不运动,几年下来状态差蛮远的。从小坚持运动,不仅让孩子有个好身体,最重要的是,很多东西不用你说教,孩子在体育运动中自己就都学到了。 我家有三个爱运动的人。作为那个唯一的落后分子,我这两年也开始游泳、爬山,学会了网球,还偶尔去健身房锻炼并尝试过瑜伽普拉提。 得承认我是出于一个中年人对健康应有的重视才这么干的。作为一个从小不爱运动的人,我至今体会不到运动的乐趣,也不能理解为什么LG(注:作者丈夫)能常年坚持运动、还爱看包括摔跤和环法在内的一切体育比赛:一帮人那么枯燥地骑好几天,他就那么津津有味儿地在电视机前看好几天。

  • 宝贝,迈出理想的第一步,就能看到全世界
    宝贝,迈出理想的第一步,就能看到全世界

    小小的池塘里有一只小小的青蛙,它的心里有一个大大的梦想。一次难忘的看海经历,让小青蛙的梦想张开了翅膀。按捺不住内心的渴望,它再次踏上了寻梦的旅途…… 有一句话这样说:“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梦想从来都不是只作为一个名词被说来说去。追寻它的路上充满荆棘,在事与愿违和坚持不懈不断探索中让梦想成为现实。这是让人生有意义的追求,也是自我升华的目标。 孩子的梦想,是世界上最天真最无邪最美丽最可爱的愿望。那种直线思维,让他们在追逐梦想的时候感受到世界的缤纷有趣。梦想是孩子成长的翅膀,拥有梦想才能飞得更高、更远。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鼓励,科学引导,让孩子坚持梦想,拥有理想。 如果“阿甘”跑得是创造奇迹的神奇之路,那小李子跑得就是对梦想永不放弃的22年漫漫“影帝”路。获奖后小李接受采访时说,“表演是我自从4岁以来的梦想。”相信

  • 别再提养育之恩了,你是在播种养育之仇
    别再提养育之恩了,你是在播种养育之仇

    在中国,若说父母金句,有这么几句必不可少,“我辛辛苦苦把你养这么大……。”“我为你操碎了心……”“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话确实是感天动地,没有哪个做子女的敢不放在心里,可它最后会在心里长成什么样子,又几对母子,敢在若干年回首细检视呢? 我的表妹,就是在这样的话语里泡大的。表妹自小,只要往人群里一站,立刻会成为目光的焦点,不是因为她漂亮,她远说不上漂亮,而是因为她的神气,打骨子里透出一种端庄柔和却又灵秀可亲的气质,像碧波上一只颈项弯弯的小天鹅。她打小就爱跳舞,不到两岁的时候大人领出去,就会随着街上促销大喇叭里的音乐,摆动出节拍来,再大一点会看电视的时候,跟着电视里的舞蹈节目,学模学样,竟然无师自通成一套舞蹈,逢年过节的时候在亲友面前表演,能获得一片赞叹和喝彩,被称为神童。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时候穿着层层叠叠纱裙子,被姑父高高举起来的表妹,笑得有多美丽,那

  • 儿童过于“争强好胜”是好还是坏?原因竟然是这样
    儿童过于“争强好胜”是好还是坏?原因竟然是这样

    除了人格的统一性外,人性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是人们对优越感和成功的追求。这种追求与人的自卑感有着直接的关联。如果我们不感到自卑或自我感觉处于“下游”状态,我们就不会有超越当下的愿望。优越感和自卑感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 一个心理问题严重的14岁男孩在回忆童年时,他说,他在6岁的时候因不会吹口哨而非常难过。不过,有一天当他走出房间时,他突然会吹了。当时他非常震惊,并真心相信这是上帝附身的结果。 由此,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认为,脆弱感和想象自己是上帝式的大人物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 由于儿童在某种环境下感受到了自卑、脆弱和不安全后,就会想极力摆脱这种状态,以便获得一种平等甚至更加优越的地位。 当这种向上的愿望越强烈,他就会将自己的目标定的越高,从而证明自己的力量,而这些目标由于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界限,就会刺激了他们设想自

  • 我的宝宝超爱看广告,你家的呢?
    我的宝宝超爱看广告,你家的呢?

    很多爸爸妈妈说,我的宝宝喜欢看广告,好像他们能听懂能看懂。说到这一点,必须要解释一下宝宝注意力的特点。 宝宝从生下来就会关注新奇的东西,人类的大脑就是这么设计的。宝宝对出现的新奇的东西有着强烈的反应,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把知识库逐渐扩大。当同样的东西(信息)一再呈现给宝宝,他们的注意力就下降了。通过宝宝的注视、心跳和呼吸的频率可以测出宝宝是否对一个事物失去了兴趣。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去习惯化。当去习惯化发生的时候,只有新鲜的信息才会重新唤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越小的宝宝越依赖这个过程来认识外部世界。 宝宝为什么会“喜欢”广告? 因为每个广告都非常短,广告和广告之间的音乐变化非常大。每个新鲜的广告对宝宝来说都是一个新鲜的事物,能激起他们的兴趣。这个现象在爸爸妈妈看来,就是我家宝宝喜欢广告。事实上不是宝宝喜欢“看”广告,而是宝宝会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即使宝宝被

  • 不可错过的童话创作系列课程闪亮登场
    不可错过的童话创作系列课程闪亮登场

    不可错过的童话创作系列课程闪亮登场还在信奉“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孩子到底要去哪儿? 还在为了成绩选择培训班?那么学习的乐趣在哪里? 还在要求死记硬背?请问孩子如何学会自主学习? 我们相信:孩子的品格比考试成绩重要我们倡导:学习能力比得到的知识更重要我们发现:乐趣与阅读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所以我们推出针对6-12岁儿童成长的童话赏析创作课程,这里不为高分、不为套路。 关键词品格塑造、快乐阅读、创意童话、思维导图、童年记忆 一、为什么要进行童话创作? 因为童话可以为孩子开辟一条通往幸福与梦想的路。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幸福?可什么能带来孩子一生的幸福呢?幸福感来源于三个密码:有使命的人生、卓越的品格、服务的精神,引领孩子探寻幸福的密码,童话创作是最贴近儿童的方式。 树墩子神奇世界之童话创作系列课程是针

  • 对大人的警醒,不能乱给孩子“扣帽子”
    对大人的警醒,不能乱给孩子“扣帽子”

    管教,不是因为孩子有问题,管教的目的,是为孩子培养出一个优质、健康的生命体质,从而发挥出独特的生命色彩。 ——马睿欣为孩子创造优质条件的同时,帮助他尽可能更多地接触并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能够早日找到这个世界上最适合他实现自我的方式或目标,我们只需要尽力做到这点就够了,每个人都有为自己选择的权力,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做出选择,而不是替他选择。 因为,当一个人明白什么是值得自己用一切(包括生命)去换取的那一刻起,并且为之而努力的时候,从某种程度上讲,他就已经不再是一个“混日子的人”了,他将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人,并且愿意为着这份使命去努力,去拼搏,去付出。勇敢,顽强,坚持将是他的标签。 相信很多人都曾经这样,穿不合身的衣裤、和不适合的朋友交往,长大以后或许还做了不喜欢的工作……直到某天,终于发现了自己的优点,开始朝生命目标迈进。

  • 7个原则,让孩子们学会宽容!
    7个原则,让孩子们学会宽容!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宽恕之道”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一以贯之并且躬身践行的理念。如何培养才能让宝宝们学会宽容,学会原谅别人呢? 在目前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识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如何教育孩子学会原谅别人呢?其实这一点并不难,下面小编就为您解忧分难,学会7招轻松帮助孩子学会原谅。 宽宏大量 大人要做孩子的榜样,遇到矛盾或冲突时能宽宏大量,不计较得失,能够高姿态,不怕吃点亏,“能饶人处且饶人”,以此使孩子受到熏染与教育,孩子才能在相应的时候做到原谅别人。 以诚相待 告诉孩子对朋友要以诚相待,对其错误要帮助改正。要让孩子知道,原谅他就是给他改正的机会,宽容忍让有利于增进友谊。 取长补短 创造机会让孩子多接触同龄人,在交往中互相取长补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良

  • 六招,轻松约束过度任性的宝宝!
    六招,轻松约束过度任性的宝宝!

    任性并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是爸妈们过分放纵得出来的。但是,孩子的任性如果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爸妈就要必须行动起来,加以纠正,不能让孩子无止境的任性。 有些孩子在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坐在地上大哭、扯着父母哭闹、发脾气乱扔东西等来表达他们的不满,这其实就是孩子任性的表现了。任性是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如果父母放任孩子的任性,就将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以后的人际交往。下面的六个方法对治理任性宝宝可有用呢! 采用“负强化”的方法 任性,哭闹,家庭教育当孩子任性时,有的家长大声训斥、恐吓,甚至打骂,这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还有可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进一步用任性的行为来与家长抗争。家长可以用“负强化”的方法,即以不予理睬的方法来对待孩子的任性。 例如,孩子吵着要买玩具,甚至在地上打滚,父母可采取不劝说、不解释、不打

    标签:育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