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早教>教育资讯>教育热点>幸福成为施政目标 幸福是什么?以什么为标准?

幸福成为施政目标 幸福是什么?以什么为标准?

2012年10月30日 09:15出处:互联网作者:希和阅读次数:379
幸福成为施政目标,试问有多少城市实现了这样的目标?央视采访“你幸福吗”,各种回答成为经典,“你幸福吗?我姓曾。”“你幸福吗?我耳朵不好。”……幸福有标准吗?

  “幸福”正成为诸多地方的施政目标。不完全统计显示,全国至少18个省(市、区)明确提出了“幸福”的概念。去年的数据则显示,已有10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幸福城市”。 江苏省江阴市,是国内较早提出“幸福”的地区。2006年6月,江阴提出“幸福江阴”构想。在提出“幸福江阴”之初,江阴的初步目标是,到2010年,人均GDP在2005年基础上翻一番。江阴还提出力求“个个都有好工作,家家都有好收入,处处都有好环境,天天都有好心情,人人都有好身体”。(《新京报》10月30日)

幸福成为施政目标 幸福是什么?以什么为标准?

幸福成为施政目标 幸福是什么?以什么为标准?

幸福成为施政目标 幸福是什么?以什么为标准?

幸福成为施政目标 幸福是什么?以什么为标准?

  “幸福”成为地方政府的施政目标,说明一些地方政府已经转变了施政观念,由以前的追求政绩向改善民生转变,这是可喜可贺的。

  然而,幸福是什么?一千个人会有一千个答案。对于那些身患疾病的群体来说,身体健康就是幸福;对于那些尚未解决温饱的群体来说,吃好穿好住好也许就是幸福;对于那些下岗工人看来,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就是幸福;对于那些被拆迁户来说,能够住上自己的房子,就是幸福;对于那些讨公道的群体来说,自己的诉求能够得到申诉解决,就是幸福。幸福是什么,主要看各人的追求指标,当这个指标得到满足时,就会感到幸福。不过,这种指标,也是随着个人情况的变化而有所改变的。因此,幸福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追求、不断满足的过程!

  既然幸福是一个不断追求、不断满足的过程,那么,将“幸福”当做政府的施政目标,就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建设什么样的城市,老百姓才会感到幸福?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指标考量。虽然幸福并无具体的参考标准,但是,要让绝大多数人感到幸福,这才是真正的幸福,而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因此,当各地政府将“幸福”确定为自己的施政目标后,注定政府需要作出不懈的努力,需要不断完善施政纲领,不断改善百姓民生,不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才能不断地接近幸福!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