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早教>故事绘本>书籍>《骑鲸之旅》:共读案例

《骑鲸之旅》:共读案例

2013年08月21日 17:04出处:互联网作者:suzy阅读次数:115
如果妈妈要进行亲子共读的话,那么要读些什么书目呢?应该怎么读呢?下面来看看作者的共读案例吧,希望对你和你孩子有一定的帮助!

  《第五个》

  作者:(德)恩斯特·杨德尔 文 (德)诺尔曼·荣格 图

  译者:三禾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在我害怕的时候,我最反感别人对我说:“不许怕!”“这根本没什么好怕的!”我会不可抑制地感到更害怕,且在害怕的情绪中倍感孤单。

  大多数人也和我一样吧。因此,那些能说服大众克服和超越恐惧的人/物显得很有力量。对婴幼儿来说,《第五个》也是这样一本“有力量”的绘本。

  一群小玩具在黑漆漆透着灯光的小屋子前列队坐着,一只轮着一只走进小屋去——再走出来,断了鼻子的小木偶排在最后,怀着越来越忐忑和孤独的心情,等待着自己未知的命运。对孩子而言,这样的故事不啻于为他们量身订制的“悬疑大片”了吧。

  小屋子里究竟有什么?小木偶的命运会怎样?当绘本翻到最后一页,图画视角像镜头一样有了偏移,我们顺着小木偶的目光,看到小屋子里站着一位笑眯眯的、为玩具们疗伤的大夫,一切才恍然大悟。

  孩子们向来以感性为主导认识世界。在他们心中,疾病的痛苦比起在陌生又冰冷的医院接受各种莫测的诊断所带来的痛苦,要小得多吧。不,不仅是看病,所有陌生、无法自主的命运,都是柔弱的孩子们心中最大的恐怖。

  这本书的魔法,不在于鼓励孩子“不要害怕”,而仅仅是向孩子描绘“你害怕的是什么”。然而,对孩子而言,千百次描绘“害怕”本身,已使“害怕”显得不那么陌生、不那么超乎想象。这是最大的宽慰和加持。

  米尼和许多孩子一样,一遍一遍沉着脸、紧握着我的手、提心吊胆地看这本绘本,直到最后一页,骤然放下心来,仰头冲我笑起来。

  真好。孩子需要你直言相告,以接受这个世界最难以忍受的那一部分。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