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早教>亲子> 家庭教育>多吃苦≠挫折教育

多吃苦≠挫折教育

2006年11月16日 08:48出处:温州儿童网  作者:亲亲宝贝网阅读次数:478
专家发现:父母在孩子的挫折教育上存在很多误区,当务之急是父母重新“诊断”。4岁的唐婧怡,一次坐在秋千上摇晃,秋千周围站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四大“守护金刚”,
,要培养孩子面对挫折时无所畏惧的自信心。其实,挫折教育就是要培养孩子寻找幸福的能力,这样在任何挫折面前才能泰然处之,永远乐观。
症状三:父母把想法强加给孩子
冯女士:美丽园社区幼儿园大班董思毓的妈妈
在幼儿园举行的公开课上,很多孩子其实并不想发言,小手偶尔抬起一点又立刻放下,再扭头看看妈妈的脸色。不少妈妈都拉着脸、紧皱眉头,用期待的眼神要求孩子尽快发言,于是孩子不得不勉强举手,回答时也结结巴巴,时不时看看妈妈的反应如何。
坐诊“医生”:北京教科院早期教育研究所教师汪荃
父母要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首先必须改变自己的一些观念,不要把想当然的想法强加在孩子头上,给孩子更多选择,让他做喜欢的事情,真正从内心去激发抗挫能力,知道跌倒了该如何爬起来。
父母提问:如何引导孩子接受挫折教育
张燕霞:金色摇篮幼儿园孟笑寒的妈妈
孟笑寒四岁时去参加一个“欢乐小勇士”的栏目,要孩子在离地约三米的空中扶着麻绳走圆滚木,我们在下面看着都有点心惊胆战的,可她却啥事都没有。
我感到困惑的是:父母认为的困难在孩子看来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放手让孩子自己走路、第一次用凉水给她洗脸、少穿一点衣服,孩子的成长中所有的第一次尝试对她来说都是挫折,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对孩子进行引导?
汇佳幼儿园分园园长黄娟的解答
在挫折教育的引导上,父母首先要相信孩子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一味主观地认为孩子太小,任何事情对他来说都是困难;其次,当孩子自己解决困难时要和他站在一起,孩子才能有安全感,关注孩子的行动,并在孩子实在完成不了时及时给予帮助;最后,要在这个过程中总结出孩子面对挫折的能力,一步步帮助孩子建立强大的自信心。
 

疗程解析:挫折教育应该从孩子刚出生开始
北京教科院早期教育研究所教师汪荃
挫折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项目,不能一蹴而就,父母们应该分为四个疗程循序渐进地对孩子进行“治疗”。
第一“疗程”: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适用年龄:0-1岁,低幼阶段
疗法:孩子的挫折教育在出生后就应该开始。很多父母都会认为孩子刚出生是非常弱小的,没有任何生活能力,于是无条件地保护孩子,在无意中会让孩子觉得他在家庭中是第一位的,长大了便会认为自己是“太阳”、是所有人的中心,这对于以后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是非常不利的。父母应该让孩子感受到他只是家庭中的一员,与其他的成员都是平等的,慢慢培养一种家庭责任感,学会独立去面对、解决问题。
第二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