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将原先住在海淀区五道庙乙20号四合院中的儿时伙伴们请到一起,先到晋阳饭庄吃完午饭,后齐聚到我家喝茶聊天。虽然都是年过半百的人了,但一个个仍童心未泯,互相叫着“绰号”,说说笑笑,述说着40多年前那些欢乐幸福的往事。面对此情此景,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一桩桩、一件件童年乐事、趣事又清晰地在脑海中闪现。
小人书 儿时我最爱看小人书,谁要是有一本新的,全院的小伙伴们都会簇拥着,期盼着借到手中先睹为快。
小人书有字有画,内容丰富多彩,有文学名著、成语故事、伦理道德、电影戏曲、神话传说等。通过看小人书,我了解了董存瑞、黄继光、赵一曼、刘胡兰,结识了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倒拔垂杨柳的鲁智深、打虎英雄武松、精忠报国的岳飞、抗击倭寇的戚继光,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引发了无数遐想和憧憬。
那会儿我家五口人,仅靠父亲每月的六十多元工资维持生活,根本没有富余钱给我买小人书,所看的小人书都是跟同学或院中伙伴们借的。同学之间你借我一本,我借你一本,相互交换。由于我家没有小人书,也就没有和别人交换阅读的资本。所以,每当看到同学或院中的小伙伴们买了新小人书,心中羡慕得不得了!我连做梦都梦到自己买了好多本心爱的小人书。
当时住在京郊。小学三年级的那个暑假,在生产队当饲养员的王爷爷告诉我:“生产队贴出了收购青草喂牲口的启事,一分钱一公斤,你还不利用假期割草挣个学费钱。”得到这个消息如获至宝,在家里找了根长绳,跟王爷爷借了把镰刀,每天做完作业就带着院中的小伙伴们去地里、路边、水沟旁去割青草,割够一大捆,用绳子捆好背着去卖。一个多月后,我靠卖草挣到了平生第一笔收入:十八元六角五分钱。当我把这笔钱交给母亲时,母亲搂着我,用手轻轻抚摸着我身上的伤痕流下了激动的热泪。她只要了十五元,用这笔钱给我买了一件白衬衫、一条蓝裤子和一双白球鞋。我则拿着剩下的
三元多钱到五道口新华书店购买了六本小人书和够一学期使用的铅笔、橡皮、练习本。
用自己血汗钱买的小人书格外珍惜。我给
书包了书皮,晚上放到枕头边,每天临睡前翻一翻,感到睡觉都香甜。有了属于自己的新小人书,我的心里乐开了花。
听说书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北京电台播袁阔成的评书《烈火金刚》,书中史更新、丁尚武、肖飞等深深吸引了我,我听书上了瘾、入了迷。
我家所住的四合院,有四户人家,家家日子都不富裕,就王爷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