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早教>亲子> 家庭教育>“关怀强迫症”你有吗

“关怀强迫症”你有吗

2009年03月10日 11:36出处:湖南在线--家庭导报  作者:亲亲宝贝网阅读次数:231
有个17岁男孩的妈妈说“我的孩子特别傻什么都不懂所以我必须替他洗衣服,替他打扫卫生,替他……”像这个妈妈一样,不少父母总把孩子捧在自己的掌心里但孩子却渴望拥

  有个17岁男孩的妈妈说“我的孩子特别傻什么都不懂所以我必须替他洗衣服,替他打扫卫生,替他……”像这个妈妈一样,不少父母总把孩子捧在自己的掌心里但孩子却渴望拥有一片自己的天空,不喜欢家长强加在自己身上的关怀。 

  心理学专家周海宏博士认为,现在许多中国父母患上了“关怀强迫症”。所谓“关怀强迫症”,即一个人特别需要别人依赖自己,总是强行向别人提供他并不需要的关怀,从而使他不能独立,并使双方都进入特别痛苦的生活状态中。“关怀强迫症”是一种不健康的、对人际关系产生破坏作用的心理和行为,患上该症的家长必须及时加以矫正,否则会让孩子在精神上承受另类“棍棒”。

  案例一:反感父母溺爱,初中生决意18岁后离家独立生活

  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最近对独生子女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发现了这样一个家庭教育失败的典型案例:一个13岁的小男孩从小就被父母过度溺爱,但他实在受不了父母把他当“宝贝”的做法,对这种溺爱非常反感,后来发展到蛮横地拒绝父母的一切关爱。但父母并没有考虑儿子的真实想法,而是一如既往地提供他并不需要的关怀和帮助。为摆脱父母的溺爱,小男孩从上小学起就开始瞒着父母积攒零花钱,并决意在18岁后离家独立生活。

  专家分析:有一种爱叫作放手

  平时家长对孩子关怀备至,甚至总是提供孩子并不需要的关怀和帮助,使孩子反倒心生怨气甚至人格扭曲,让孩子成为和自己处处作对的“冤家”。这其中有孩子不懂事、不理解父母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家长忘记了孩子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作为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更要关心孩子的发展需要,要懂得尊重孩子的合理意愿与要求。家长应该认识到,有一种爱叫作放手,要经常鼓励孩子独立与勇敢。

  案例二:父母包办一切,孩子长成“30岁儿童”

  今年情人节,在某婚姻登记处有这样一个场景:站在新婚登记队伍中的不是准新娘和准新郎,而是准新郎的母亲。这位母亲来这里排队是为了让孩子多睡一会儿,直到快排到时再打电话让孩子们过来。
  类似的现象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比如儿女结婚、装修房子等都由父母代为操办,就连新房的床头灯都得父母选定;儿女有了孩子后,当奶奶或外婆的从喂养到教育完全说了算……父母从小替孩子包办一切,使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怪人,人们称之为“30岁儿童”,指的就是人都长到30岁了还像个小孩子一样,凡事不能独立自主。

  专家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