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桐宝年龄的增长,桐爸决定尝试着采用赏识教育来帮助桐宝逐渐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所以那天:“老婆,儿子长大了,咱们应该开始致力于发掘和培养儿子身上的优点啦。”“发掘桐宝身上的优点,”桐妈认真地思考着,“嗯,不错,可桐宝身上好像没有什么优点吧?”听了这话,桐爸不高兴了:“谁说我儿子没优点,你看儿子
预产期是2月18日,出生日期也是2月18日,这就是优点啊!”“那算什么优点啊?”桐妈不屑。“怎么不算,”桐爸表情严肃地解释道,“这就是守时么!”
过度赞赏后遗症 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妈妈认识到了“赞赏”对宝宝成长的重要意义,平日里对宝宝们更是一味地表扬、称赞,可却不了解“赞赏”其实是把双刃剑,用得不好照样会产生很多后遗症——
后遗症一: 不切实际的赞赏让宝宝变得虚荣 所谓“赏识教育”是指以积极的态度发现宝宝们身上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为他们的进步喝彩。但无论是“发现”还是“喝彩”都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的,妈妈们切忌滥用赞赏,只表扬不批评,甚至把宝宝的“美中不足”也说成是“十全十美”,这样不切实际的赞赏只会增长宝宝们的虚荣心,让他们变得性格高傲、不合群。
后遗症二: 过于频繁的表扬让宝宝失去自我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但如果妈妈们把“表扬”当做“家常便饭”,宝宝做了什么事无论对错都只褒不贬的话,宝宝便会丧失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能力,不能正确分析自己的优缺点。桐妈曾听说过这样的一个例子:某小学测验中有一道看图题,画的是一个小朋友从楼上向下泼脏水,把楼
下奶奶刚洗净晾好的床单弄脏了,题目是妈妈会对这个小朋友怎么说呢?当然大部分同学的答案都是:妈妈批评了小朋友的行为,并让他向奶奶道歉,等等。可有个同学的想法却与众不同,他写的是:妈妈表扬小朋友说“宝宝,你泼得真准!”看着这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答案,我想妈妈们都应该认真思考一下赞赏适度的问题了。
后遗症三: 习惯了表扬的宝宝禁不起挫折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宝宝们一旦听惯了表扬,就很难再虚心地接受批评,即使是善意的批评也会产生抵触情绪。另外,在赞扬声中长大的宝宝禁不起一点儿的挫折,一旦遭遇逆境,很容易变得消沉。
专家支招 了解了过度赞赏的弊病,那接下来就让我们听听专家讲解的有关表扬的技巧以及批评的艺术吧——
法宝一:&n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