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七八公里了,最多早上出门晚上才回家啦!”小张同学说,“倒是很期盼早上到校时间能推迟一点点,像我家那么远的,每天6点半刚过就要出家门,实在是辛苦了点。” 同样,在泉州市区某中学高中生的博客上,记者看到一篇抱怨作息时间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连工人都有权要求一天8小时工作制,那学生呢?”这位学生说他们每天早上7点10分就得到校,晚上9点半以后晚自修放学。为了上课不迟到,很多学生都没有吃早餐就来上学,这样叫人家早上怎么打起精神来呢?或许这只是学生一时的牢骚,却反映出了一部分学生的心态。 家长:为了出成绩不得不忍痛 “中国传统就有‘闻鸡起舞’的说法,作为学生,学习就是最主要的任务。”泉州市区的家长王先生觉得,在目前整个教育体制下,在有学习效率的前提下,多花时间读书、练习,还是最能出成绩的办法。王先生觉得,作为小学生和中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一般比较差,给他们太多自由的时间,可能会荒废学业。王先生说,不希望孩子大学毕业出来后却找不着工作。最担心的是学校“应试教育带来的好处都丢掉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又达不到”。 吴先生的儿子在一所重点高中的高三复读班“回炉”。孩子两次经历高三,吴先生对不同学校安排的作息时间,也有了自己的一番体会。他说,儿子复读的这所学校,由于离家远,只能住校。每天按照学校制定的作息时间,晚自习大概要到10点才下课。吴先生说,虽然这种“魔鬼训练法”让儿子瘦了十来斤,但作为家长对学校的这种做法有着比较复杂的心情。“毕竟学校是为孩子负责,成绩能提高就是最大的说服力。”他说。 校方:不排除重新调整学生作息 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市区一所中学负责人说,明知教育部门重申不准延长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或者办周末补习班,但一些学校都会“顶风作案”。“其实没有老师是很愿意这样加班的。”这位负责人为记者稍微算了笔账:假如学校不补课,一些学生的家长也会送孩子去找老师补习。老师在家补习收的“外快”,难道会比在学校加班的收入还少吗? 泉州六中的许老师认为,作息时间本身就是因人的生活习惯而异,学生也是一样。每个学校为学生制定统一的作息时间,是起到管理学生的作用。至于在校时间的长短,在一些“坏”学生看来,不太乐意读书的他们可能无所谓是不是负担;而愿意读书的学生,有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也不会觉得太累。 采访中,一位学校负责人还表示,不排除适当调整 |
学校作息时间的可能,因为作息时间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学校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以及泉州这里的时间规律,以便找到这些方面最佳的契合点。 | ||
|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