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青少年上网行为缺乏有效的认识和沟通,与学生之间缺乏贴心的交流。
在许多家庭中,孩子与大人之间缺乏沟通,往往家长不明白自己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在想些什么。另一方面,青少年在心理等方面正处于成长期,有一种叛逆心理,他们有情绪需要发泄。很多孩子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发泄渠道才借助网络。家长应建立“尊重型”、“支持型”、“关爱型”、“民主型”家庭教育模式:给孩子适度活动交往空间;引导孩子利用网络环境进行附加学习;与孩子经常交流,教孩子关心周围的人和事;尊重孩子发言权、参与权。
家长要学会“弹性引导”
家长在孩子的“脱瘾”过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必须打破原来一味地打骂埋怨或者放纵溺爱的传统做法。家长应该定期与孩子交流。另外,家长要学会上网,家长不懂网络,就不能正确引导孩子上网、督促孩子健康上网。善于“弹性说服”,要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了解孩子的需要,切忌危言耸听。
实用小测验
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染上网瘾?
国外心理学家提出八项标准可以自我诊断“网瘾综合征”:
是否觉得上网已占据了你的身心?
是否觉得只有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从而使得上网时间经常比预定时间长?
是否无法控制自己上网的冲动?
每当因特网的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网时,是否会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
是否将上网作为解脱痛苦的惟一办法?
是否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因特网的程度?
是否因为迷恋因特网而面临失学、失业或失去朋友的危险?
是否在支付高额上网费用时有所后悔,但第二天却仍然忍不住还要上网?
结果
如果你有4项或者4项以上表现,并已持续一年以上,那就表明你已患上了“网瘾综合征”。(侯娟)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