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把你的要求当成他最有价值的事,不管你的后面有多少人在等,他的眼里都只看得见你。
学校的证明信帮了大忙,一个星期后,我收到了来自Barclays英国最古老银行的Debit Card(借记卡)和一本支票。从此这张卡陪伴着我度过了在伦敦6年的学习和生活。支票倒是换了好几本,自从在咖啡店打工的我亲眼目睹一位英国老太太拿着一张2镑多的支票买了一杯咖啡后,我也开始我的支票支付生涯。
在伦敦,我经常钱包里除了卡和一些零钱硬币,纸币几乎见不着。以至于有一回,我刚考上大学那会儿,父母千里迢迢从中国来看望我并参观我的大学,还顺带给我送了好多银子,我欢天喜地带他们去银行体验存款的尊贵服务,然后同游海德公园。到了中午,父亲说他饿了,想在旁边的咖啡馆休息一会,吃点东西,当我选好一堆美食掏出卡准备付账的时候,美丽的服务生告知我,店里只接受现金支付,可我身上几乎没有现金——那是我最糗的一次,父母大老远的来给我送银子,我却让他们挨饿走了好几条街陪我去找取款机。
某次转账业务后,那位带有印度血统的英俊的客户经理极力向我推荐一种叫做Barclaycard的卡,他说有了这张卡,我只需要每月付7镑(相当于一种保险)就可以拥有权力,在无法偿还欠款时由Barclays银行会为我付清所有的欠款。介绍完后,他充满期待地看着我,问道:“你要申请吗?”“Why not?”(当然,为什么不?)直到后来又一次来到银行办理业务,我才弄明白原来这张Barclaycard就是需要有很高信誉度才能申请的信用卡。直到现在,我都认为能拥有那张Barclays银行的信用卡是多亏了父母送来的银子。
尽管伦敦人礼貌而友好,但保守是他们一贯的思维模式和处事方式。我常常听到有人抱怨要想在Barclays银行开个户有多不容易、必须得在账户里保持至少2000英镑的余额等等,虽然不知这些信息是真是假,但假如之前的中国人有不良的信誉记录,从而影响后去的中国人的信誉度而造成他们无法开户,是绝对有可能的。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