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文洁有句口头语:“妈妈是爱你的”。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有家长是用行动来证明自己是爱孩子的,当然方式也有对错,拿物质金钱来证明对孩子的爱的家长也不在少数;有家长是用语言来表达对孩子的爱的,就像童文洁这样的,遇到什么事情就说“妈妈是爱你的”。 嘴上经常这样说,童文洁真的爱孩子吗? 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安排好了,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都替孩子准备的妥妥当当的,甚至是不经过孩子的同意,不尊重孩子的意愿,感觉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孩子着想,都是对的。当孩子有一点自己想法的时候,马上驳回,随口就来一句“妈妈是爱你的,你要相信妈妈”。这样真的是爱孩子吗? 童文洁不知道,孩子已经在无形中跟她对抗的,只是童文洁自欺欺人不敢承认罢了。从后面出现的一系列的事情来看: 首先在童文洁的压力下,朵朵开始撒谎,她并不是有意要
预计一周内全国大部分地区幼儿园将深受“节日综合症”中到强度影响 诊断:节后,为何不愿上幼儿园? 1、在假期中,家长可能会安排了许多活动,又或者会带孩子去外地旅游,孩子玩得心都“野”了,自然不愿意回到幼儿园过有“约束”的集体生活。 2、在假期中,家长或者会容许孩子晚上迟睡,第二天早上自然不愿早起床,到假期结束后,要孩子一早起床去幼儿园,孩子当然会感到很不适应。 3、假期中的暴饮暴食、营养搭配不均,使孩子的各个器官超负荷运作,引发肠胃功能紊乱,身体不舒服当然也不愿意到幼儿园。 解析:宝宝节后3大精神状态 1、乐不思蜀型 原因:玩得太开心,导致过度留恋假期生活。 建议:首先要逐步调整孩子的心态,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反复提及出游的话题,要让孩子懂得假期已过去,应去幼儿园了。 2、
除了自己宝宝,心妈也常见周围的宝宝喜欢爬高爬低,紧跟着看护孩子的妈妈或奶奶、外婆总是呵斥不停:“不要爬上去,会跌倒!”、“下来,等下摔了!”可一个个小人儿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呢,别看最小的小不点儿连路都走不稳,但对征服高度可是很有信心的。 面对宝宝兴致盎然的攀登欲望,是鼓励呢,还是为了确保安全无闪失而及时制止? 宝宝爱爬高有好处 1、攀高有利宝宝发育 其实,尝试和喜欢攀高,是宝宝动作发育到达的一个阶段,和爬行一样,对宝宝额叶及小脑的发育有利,前者是脑部负责推理及解决问题的中枢,后者负责平衡与协调;同时,通过攀高活动,宝宝能够进一步获得空间认知感,对自己的身体与世界的关系又加深了一些了解,对如何调整自己的动作以避免危险又多了一份认知。 2、攀高有助宝宝探索未知的世界 大多数孩子在两岁左右这个阶段都精力旺盛,喜爱运动,而且好奇心十足,攀高则能够帮助
文|秘籍君 为孩子花太多的钱 家长都舍得为孩子投资,只要是孩子的东西,就舍得花钱,因为周围所有的声音都在告诉你:孩子会改变你的生活,你要为他付出,就是这种想法,降低了很多人的生活品质,孩子的教育可以很投资,但是其他方面,家长也要适度,合理规划,否则浪费了钱也不见得对孩子好。 太早玩电脑 小赵是个宅男游戏迷,估计受他影响,小赵的儿子对电脑也是格外的感兴趣,总想玩一玩,小赵觉的孩子提早接触电脑,能锻炼大脑和手指的灵活性,因此从不反对,现在孩子6岁多,手机电脑是玩的66的,可是孩子却近视了不少,网瘾也十足。 现在孩子对电子产品的悟性都挺高的,无需过早玩之,最好等孩子上小学之后再接触电脑为好。 爸爸当摆设 爸爸对孩子的成长到底有多重要,看看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就知道,早年陈冠希曾公开抱
死亡是怎么回事?当孩子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会怎么回答?今天的这篇文章,来自于爱尔兰的短篇小说家Cormac James,当他五岁的儿子对他说“爸爸,我不想死”的时候,他是如何回答的?他的思考,也许值得你我借鉴。 作为一个坚决的无神论者,我该怎么向我的儿子如实地解释死亡呢? 当我五岁的儿子跟我说:“爸爸,我不想洗澡”或者“爸爸,我不想去上学”的时候,我有许多方法应对。事实上,过去这几年感觉,他就像是一所学习沟通和销售技巧的学校,教会我如何对付一位刁蛮的客户。但当最近他告诉我说:“爸爸,我不想死”的时候,我却发现我无计可施。 我希望我能有所回应。我想给他一个很好的答案,能够完全抚慰他的焦虑。因为,正如大多数父母一样,我对儿子不仅有生理上还有心理上的责任。而我的困扰是:作为一个虔诚的无神论者,我对探索真理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有两件事情似乎不仅仅是相互排斥那么简单,
我们这一代年轻父母,都自认为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具备较为全面的知识。然而,在三代同堂的情况下,孩子的教育工作仍然很难进行:祖父母的教育方式与父母的教育方式不统一,成为很多家庭矛盾的来源。 当然,老人带孩子有一些显而易见的不良影响,已被科学实验所证实,特别是关于孩子们的坏习惯、不良的行为表现和态度。 但是,那些积极的方面却被我们忽略了。 老人教育孩子也不差 美国犹他州杨伯翰大学家庭生活系(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的助理教授Jeremy Yorgason,进行了一项很有意思的研究。 他选取了408个家庭,每个家庭抽取一个孩子,询问关于祖辈的问题。 “我们想知道祖父母对孩子有多重要,所以我们问了一系列关于和祖父母关系亲密度的问题,” Jeremy Yorgason说道。他向10-14岁的孩子询问,与该祖辈的沟通的情况
1 不要当众责备孩子 在大庭广众之下责备孩子,会非常伤害孩子的尊严。这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阴影,孩子会变得依赖性很强,缺乏安全感,不敢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看法,防御心也会变得很强。 2 得饶人处且饶人 如果孩子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就不要再责备孩子了,家长喋喋不休只会适得其反。这个时候孩子得到的应该是安慰。 3 睡前不要责备孩子 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入睡,要不就是难以入睡,要不也会噩梦连连。哭着入睡的孩子也会常常惊醒大哭,很难安抚。让孩子为今天的过错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势必会对明天造成影响,让明天为今天的过错买单,是很不明智的做法。 4 吃饭时不要责备孩子 这样做非常容易导致孩子脾胃失调,心理学家研究证实,人的消化系统和情绪有很大的关系,情绪的
当父母无意中发现自己的孩子学会了说脏话、打人等坏习惯但家里并没有人教或者如此表现的时候,就应该观察,是不是孩子交到了不合适的小伙伴,并且从他们那里沾染了这些恶习。 01 阳阳住在我家楼上,一家人刚搬过来不久。 阳阳是独生子,正因为这个原因吧,阳阳的爸爸妈妈对阳阳很矫宠,什么事都依着他,让着他,要星星摘星星,要月亮给月亮…… 每每阳阳犯了错,阳阳妈妈也顶多说一句:“你再不听话,妈妈就生妹妹了。妈妈爱妹妹,而不爱你了!” 阳阳毫不客气地回答:“你生妹妹,我就把妹妹扔掉!” 阳阳妈妈与邻居聊天时说:“这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以前说生妹妹会吓住他,现在也不管用了。” 邻居便象征性的安慰她:“孩子长大就好了。” 于是阳阳妈也就信以为真。 正因为如此,阳阳有很多坏脾气,他任性、霸道、从来不肯吃亏、爱抢别人玩具、而且喜欢动手打人……所以时间一长,附近的一些小朋友都不愿
对于这样的话,小编从小就听的不少,小编我从小就是别人父母眼中羡慕的“好孩子”,成绩优秀,温顺乖觉,主动积极的帮父母分担家务,每次访亲会友总会听到别人用羡慕的口吻对我爸妈说:“真是你们的福气哦,生了个这么好的孩子!” 其实,哪有天生优秀的孩子?每个优秀孩子的背后,一定都有一个或者几个优秀家长的教育。只是这些背后的努力,你往往看不见罢了。 01 妞儿是我干妈的外孙女,今年高三,已经被新加坡国立大学提前录取为公费留学生了。 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因为妞儿是个特别优秀的女孩,不仅学习,各个方面都出类拔萃,而且性格好,大气不失可爱,坚强也不失温柔,我觉得她十四岁的时候就比我这个四十岁的女人还稳重,从小到大各种奖拿到手软,却宠辱不惊。从幼儿园到高中,以及各种课外班的老师无不喜爱。 妞儿是干妈从小带大的,于是干妈听惯了一句话:你真幸运,摊上个懂事的好孩
在上次的家长会上,老师还跟我说,儿子变得内向偏激,每次作文都悲观消极,从不肯赞美别人,亦缺乏宽容之心。 当时,我一笑置之,认为是青春期在作怪,过了这阵子自然会好。现在想来,他是真的不快乐。 耐克鞋,新款赛车,游戏机,汉堡可乐,年级前三名的成绩,爱他的父母亲友……如果这都不叫幸福,那么,他想要的幸福,是什么样子的? 晚餐桌上,我终于忍不住发问。他苦笑着回答:“ 可以像丁俊晖,不必念书,天天玩台球;可以像某歌星,一夜成名,有万千粉丝追捧;可以买两元钱彩票,中两千万大奖,妈妈从此不必辛苦劳碌。”我不禁瞠目结舌。他想要的幸福,大约只有上帝才能成全得了。 电话里,我对着老公大发牢骚,抱怨媒体对孩子的不良影响,也抱怨他常年在外,什么也帮不了我。老公笑着说:“ 我倒觉得,他那话很耳熟,仿佛在家里听到谁说过似的。” 我突然反应过来,这样的话,正是我的口头禅啊。 近一两年
面对未知事物时的胆小害怕是人类本能的反应。虽然有句古话叫做“初生牛犊不怕虎”,但孩子总有表现出胆小害怕的时刻,甚至乎有些让孩子觉得害怕的事情在我们成年人看来是非常可笑根本不值得害怕的事情:比如大多数孩子会害怕理发,怕黑,怕小动物,甚至害怕洗头洗澡…… 面对孩子的害怕和胆小,你会怎么做? 是直接告诉孩子:这有什么害怕的?不用怕!要勇敢一点!还是像本文中的这位聪明的妈妈一样,接受孩子的害怕,耐心的容忍和启发,让孩子逐渐接受? 如果你家正好也有个“胆小的孩子”,不妨认真阅读下本文,希望能对父母们有所启发。 01 就在前天晚上,我跟老公大吵了一架,起因是他给儿子洗澡时发生了一件极不愉快的事情。 因为生了老二的原因,大宝洗澡和睡觉的任务由老公接手了。前天晚上,老公带大宝去卫生间洗澡。就在他们进入卫生间后不久,我听到
1 小时候,妈妈帮我带儿子。 儿子一岁多刚会走路的时候,撞到墙上,哇哇大哭,我妈用力拍打着墙哄儿子:让你撞我们,让你撞我们。 我抱过儿子,把他放到墙边,让他用力推墙。 我告诉他:墙是不会动的,推都推不动的,它不会跑过来撞你,也不会为你让路,所以你要时刻看着不要撞到墙上。 我以为一岁多的孩子听不懂,但他懂了,也记住了,后来会指着墙说:不撞,疼! 作为妈妈,从我生下他那天起,我的母性闸门就被打开了,我突然变得强大有力,我恨不得张开手臂阻挡一切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的人和事,风和雨。 保护孩子是一个母亲的本能,但我必须承认:我无力挡住多少风雨,也不可能为孩子屏蔽所有的危险,更多时候,他要自己学着规避危险,保护自己。 2 从小给孩子买的零食,我都会先让我爸妈吃,然后我吃,最后才给儿子。 儿子三岁开始,我经常指使他帮我拿这拿那,他力所能及
你知道吗,你比你的孩子“熊”多了 1 说来惭愧,好歹身为新中国的大学生,一直背负着童年阴影行走于世的老身我,也是直到22岁才知道”原生家庭“这四个字。 而最近一段时间听到看到这个词的频率越来越高,也着实为当代天朝的花骨朵儿们感到欢喜。 因为对于孩子来说,在还是个宝宝的时候摊上一对儿熊爹妈真的挺可怕的,轻者童年阴影,重者蛋疼一生。 而熊爸妈们,甚至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有多”熊“…… 2 我妈年轻的时候挺”熊“的,属于那种一言不合就动手的类型。 她虽然长得漂亮但出手狠辣,每次出场都自带死神bgm。 出于各种家庭原因,她对我的严苛管束已经近乎病态,基本到了一个眼神就能令我本能战栗的地步。 曾经在我三四岁的时候,她因为我连续四遍“18、19、30”,冲进厨房举起菜刀就对我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这部动画片,不仅是儿子葫芦的最爱,甚至也是我的最爱。这部动画片是我们全家人打开家庭投影、共同观看的第一选择,带给我、葫芦爸爸和葫芦无数的捧腹大笑。 它有温馨的色调和画面风格,活泼可爱的童声配乐,蓝天白云,温馨的大HOUSE,可爱的幼儿园小伙伴。光看画面,内心都会涌起一股暖意。 这部动画片就是——《小猪佩奇》(也名《粉红猪小妹》),英文名《Peppa pig》。 虽然这是一部动画片,但我理想中的家庭生活,都蕴含其中。 看家庭教育朴素却智慧,润物细无声 《小猪佩奇》每集只有5分钟,短小轻松,就在这平凡的一幕幕生活场景中,每一集都给我一些惊喜和感动,甚至让我看完后还回味,在猪妈妈和猪爸爸的看似不经意的教育方式中不断学习。 ? 变“生活的平庸”为难忘的回忆 在《停电》那一集里,一家四
没有父母会教自己的孩子说脏话,但是他们“不知怎么地”就学会了。他们是从哪里学来的?其实孩子最容易接触到的“脏话”源头,就是父母。 美国有一个街头调查问孩子们——“你妈妈说过的最糟糕的话是什么?”看看孩子们怎么回答吧。 有一类回答是: 还有一类回答是: ( 若你对采访感兴趣,可以在文末查看整个视频。) 作为妈妈你有没有想过,在孩子心中你说过最糟糕的一句话是什么?会是一句脏话吗? 肯定没有妈妈希望孩子这么小就会说脏话,更不希望这句脏话还是孩子从自己这里学会的。 但有研究显示,当孩子坐在车里的时候,女性驾驶者更容易对别人竖中指、咒骂对方,女性也似乎比男性更
这是爸爸和妈妈这两种东西的 正确打开方式 这是弟弟这种和爸爸一样, 同属男人一类东西的弟弟的 正确打开方式...... 一旦处处都想的周到, 别人就不好意思拒绝, 真的细节决定成败。 这是以后对于客户啊,老公啊 同事啊,上级啊等等许多东西的 正确打开方式..... 别以为别人总是和你理解的一样, 问题一定要说清楚。 如果不学会正确的打开方式, 别人就会把你错误的打开...... 最后教大家一句酷酷的英语: 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小心自
很多孩子在课堂上有很多话,接话茬、和同学之间对话、自言自语、跟着老师摇头晃脑的说话,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孩子并不是故意要在课堂上制造很多的麻烦,让老师不开心和反感,这样的孩子虽然没什么大毛病,但是一直在课堂上说话会让老师觉得很苦恼,因为在目前大部分的学校环境中,都还是以老师在讲、学生在听为主。 作为家长,如果老师找到你并告诉你:你的孩子爱在课堂上接话茬、制造各种麻烦,家长就要和孩子一起找出孩子各种行为背后的根本原因,否则如果孩子不矫正,在现在的环境中孩子就可能被整个环境所孤立,这一定不是你想看到的。 在课堂上爱讲话的孩子不是坏孩子,这一点家长首先要承认和肯定,这些孩子身上也会有很多积极的特征,这些爱说话的孩子并不总是意味着他们缺乏渴望学习的热情/在学校不能做的很好,在我们的很多研究中发现,很多孩子爱说话,实质上有很多根本性的原因,比如:
前两天看后台留言,有一位朋友的话引起了我的注意: 父母双方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这种观念仿佛在传统教育中十分常见,“严父慈母”或是“严母慈父”的教育模式是很多家庭的教育标配。在六六小时候,六爸也曾提出他来宠孩子我来管教孩子这种分工,可这种模式对孩子的教育有起到好的成效吗? 短期来看,有。孩子感受到宠溺的同时,会感受到畏惧,逐渐表现出顺从和听话。然而从长期来看,这种红脸唱罢黑脸登台的教育方式存在许多弊端,非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还会衍生出许多不好的后果。 不同标准导致孩子价值观紊乱 父母的双重标准,很难给孩子确立明确的价值观。 当孩子做错事需要引导的时候,父母双方意见相左,一个打一个护,却没有从根本上去沟通问题的本身。那么,久而久之,孩子并不知道自己做错了没有,不同的标准让他失去正确的判断。 当孩子自己都没有判断的时候,很
糕妈这次去日本,主业是出差,拜访品牌方和供应商,糕爸陪着我一起。至于为什么会抽风想要带个拖油瓶呢,还不是内疚呗,之前去欧洲出差一个礼拜多,小朋友在家里天天喊着“我想妈妈了~~”哪个当妈的听着不心疼?想想日本毕竟不远,狠狠心,就带去了! 从上海浦东出发。小家伙很happy地在跟爸爸一起看飞机。 在机场玩橡皮泥,在车上玩贴纸书。其他能消磨时光、帮助度过等待、又便于携带的玩具还有便携画板、点读类产品、故事机等。 飞到东京成田机场,有大大的迪斯尼广告牌,可惜没时间去,好心塞…… 在东京的两天,工作安排比较紧凑,基本就是连轴转。考察供应商的仓库,糕妈背后的箱子里都是卡乐比哦,看着就好想次…… 拜访不同的品牌方和供应商。 年糕小朋友在关键时刻
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
亲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