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案幼儿园教育亲子活动亲子游戏
  • 如何和幼儿园老师沟通
    如何和幼儿园老师沟通

    如何和幼儿园老师沟通 1、与老师沟通态度要随和 不要等到孩子有了严重问题才去找老师。心理学家认为,在轻松气氛下互相认识的老师和家长,在对孩子的问题交换看法时,相互之间很少保留意见。 2、客观看待自己的孩子 所有的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好的,犯错误是偶然所为。专家常提醒父母:“请家长们不要忘记,老师负责的不是一个孩子。”凡是对这种情况表示理解的家长,从一开始就会赢得老师的好感。 3、控制自己的情绪 幼儿园的老师都比较年轻,难免有时候看问题或做事情考虑不周到,或有些简单粗爆。当家长与老师的意见有冲突时,家长一定要注意控制情绪。 即使家长很生气,而且家长是有道理的,但是在家长同老师交涉之前也要对老师好的一面加以肯定。 4、承认孩子的不足 “我的孩子是很乖的,怎么会在幼儿园里调皮捣蛋呢

  • 幼儿园母亲节活动方案
    幼儿园母亲节活动方案

    幼儿园母亲节活动:方案一 活动主题:妈妈,我爱您! 活动时间:5月9日——15日 活动目的: 1、结合母亲节,让孩子们了解母亲在孕育,照顾自己的一些辛苦故事 2、通过游戏,感受到妈妈给予的爱,增加母子、母女之间的深厚感情 活动流程: 一、5月9日 母亲节的由来 (1)幼儿了解母亲节的由来。 (2)知道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 (3)培养幼儿对母亲节的关注与感恩母亲的情感。 制作调查表 (1)对妈妈制作一份调查表,更加的了解妈妈。 二、5月10日 (1)能在集体中,根据调查表介绍自己的妈妈。 三、5月11日 (1)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聊聊“爱妈妈”的话题。 (2)学习歌

  • 幼儿园亲子游戏的目的是什么
    幼儿园亲子游戏的目的是什么

    幼儿园亲子游戏的目的 1、亲子活动是一种以亲缘关系为基础,建构良好的亲子互动关系,实施亲情影响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它将游戏活动作为主要教育手段,教学活动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而成,为父母和孩子提供了共同游戏与学习的机会和条件,使父母获得恰当的先进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观念,提高了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实现了幼儿学习、家长培训的指导思想,形成教师、家长与幼儿进行互动游戏的教学模式,这是亲子活动的最大特点。 2、亲子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模式,更强调父母、孩子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实现双方互动。因此要组织好这样的活动,首先应让大家明确我们亲子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亲子间的互动游戏使孩子得到良好的发展,活动的主体是家长和孩子。 3、亲子活动全方位地开发了孩子们的运动、语言、认知、情感、创造、社会交往等多种能力,使孩子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增进亲子

  • 幼儿园亲子游戏对孩子的好处
    幼儿园亲子游戏对孩子的好处

    幼儿园亲子游戏对孩子的好处(一):促进亲子情感交流,培养对学习的兴趣,训练反应的灵敏性 亲子游戏可以拉近宝宝和父母之间的距离,可以让父母更加了解孩子一些性格方面的特征。所以家长们应非常重视亲子游戏。在和宝宝游戏中,看着宝宝每一个积极的回应,你会感到莫大的欣慰和幸福。宝宝有生理需要,也有爱和交往的需要,需要你们的爱和关注,需要与你们交流,智力亲子小游戏可以加强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是亲子交往的最好方式。 幼儿园亲子游戏对孩子的好处(二):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 研究表明,智力亲子小游戏具有许多特殊的意义,它比宝宝在伙伴游戏或单独游戏中学到的东西要多得多,有助于宝宝创造力的发展。在亲子游戏过程中,宝宝和你们有不少言语交往,可以促进宝宝的语言发展。 幼儿园亲子游戏对孩子的好处(三):促进社交能力的发展 经常与

  • 幼儿园插班生如何适应
    幼儿园插班生如何适应

    幼儿园插班生如何适应 1、幼儿园帮孩子树立信心 3岁多的孩子在年龄特点上,特别爱结识新朋友,喜欢到新的环境里生活。 金色摇篮华腾园汪园长表示,对于班级里新来的小朋友,金色摇篮的老师会在班级上进行介绍,同时也会让新来的小朋友做自我介绍,这样便于班上其他小朋友很快认识新生。此外,老师引导新来的小朋友和班上的其他同学握手,让他们能够更快地与其他学生亲近和接触。对于性格比较内向、不合群的孩子,金色摇篮的老师还会给予“特殊关注”,让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并给这些孩子更多的表现机会,让他们树立信心。此外,汪园长还表示,金色摇篮很注重孩子的运动,幼儿园会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设置课外活动内容。例如,小班会开设轮滑课,中班开设游泳、跳绳等课程。 对于插班生不易合群的问题,红黄蓝幼儿园老师也表示,幼儿园会采取结对的形式,让能力强的孩子带着插班小朋友一起玩。由

  • 夫妻教养不同调,越亲密的家人伤越深
    夫妻教养不同调,越亲密的家人伤越深

    在上活动课时我会很喜欢看其他妈妈和孩子的互动,今天来了一位妈妈带2位小孩来上课,因为是上直排轮,所以妈妈要轮流帮2位小孩着装,如果你有陪着小孩上过直排轮课,一定能体会除了要背着很有重量的装备以外,连穿脱也是真的很费时,尤其还是一个是中班和一个是幼幼班的小朋友,从戴安全帽也要一样就定位确认,必须花不少时间。 其实今天来上课是因为我记错时间,今天没有课,所以竟然都来了大B也说让赫赫玩一下也好。而那位妈妈一到现场,知道今天没有课,马上就可以听到妈妈与电话那头的互相责骂声,我没有很认真在听是说了什么,但是电话挂断后那位妈妈也是选择和我们一样,都来了,就好好让孩子自己玩吧! 当她正在帮2位孩子着装时刚好有路过的2位老奶奶,閒话家常的问妈妈:「妳的小孩学多久了?年纪多大?这些是不是很花钱?我的孙子都不喜欢这个」,这么多的问题没有让那位妈妈觉得不胜其烦,反而互

    标签:家庭教育
  • 老外眼里的“中国式”错误早教是怎样的?家长还在用吗?
    老外眼里的“中国式”错误早教是怎样的?家长还在用吗?

    比较与炫耀 中国人爱面子,当他们想鼓励孩子上进时,就会对孩子说,你看人家的孩子多用功,成绩多好,拿了那么多奖回来了。而面对别人时,又会说自己的孩子学了这个,学了那个,在某个比赛中获了奖……说实在的,对比只能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而炫耀也只是暂时满足父母自己的虚荣心,至于今后怎么样,谁也说不清。 忽视孩子的隐私和权利 许多中国父母在进入孩子房间时,从来不敲门,这首先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孩子有他们自己的隐私,我们要尊重他们。然而许多中国父母喜欢窥探孩子的隐私,借口是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些父母甚至偷看孩子的日记,完全不把孩子的隐私当回事。想想看,父母不尊重孩子,孩子怎么可能尊重父母,更别提去尊重其他人了。 让孩子走父母铺好的路 中国的父母把自己一生的遗憾寄托在孩子身上。逼孩子走自己认

  • 家长不会培养自控力,孩子再聪明也白搭!
    家长不会培养自控力,孩子再聪明也白搭!

    家长不会培养自控力,孩子再聪明也白搭! 自控力对于孩子的一生都至关重要。孩子们能否有效的管理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关系着未来能否达成各种生活和学习目标,也关系着能否顺利融入社会。 跟自控力相关的最著名的一个实验,是1968年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WalterMischel)在位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比英幼儿园主持的“棉花糖实验”。在32名成功参与了实验的孩子中,最小的3岁6个月,最大的5岁8个月。实验开始时,每个孩子面前都摆着一块棉花糖。孩子们被告知,他们可以马上吃掉这块棉花糖,但是假如能等待一会儿(15分钟)再吃,那么就能得到第二块棉花糖。结果,有些孩子马上把糖吃掉了,有些等了一会儿也吃掉了,有些等待了足够长的时间,得到了第二块棉花糖。在1988年的跟踪调查中,研究者们发现:当年“能够等待更长时间”的孩子,也就是说当年“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表

  • 孩子不听话,也许是父母“配不上”孩子的听话!
    孩子不听话,也许是父母“配不上”孩子的听话!

    孩子不听话,也许是父母“配不上”孩子的听话! 还记得我们小学课本里的一篇课文吗?关于“一条线”的故事。讲的是: 美国福特公司的一台机器出了毛病,严重影响生产。于是,请来德国技术专家斯坦门茨。斯坦门茨在电机房躺了三天,听了三天,要了一架梯子,一会儿爬上去,一会儿爬下来,最后在马达的某一个部位用粉笔画了一道线,并说:“打开电机,在记号处把里面的线圈减少16圈。”人们照办后,毛病果然消除了。 当时我们从这篇课文里学到的“中心思想”就是:“知识就是力量”。殊不知,这个小故事背后,还有未讲完的一些细节。这些细节现在看起来,是更重要的事: 斯坦门茨技术高超,福特公司想要把他从原来所在的小公司里挖走,但是斯坦门茨拒绝了。他告诉福特先生:是这个小公司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自己,所以自己不能走。一走这个公司就可能面临倒闭。 福特

  • 作为家长最应该教给孩子的四件事,你都做到了吗?
    作为家长最应该教给孩子的四件事,你都做到了吗?

    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 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并非是完全向孩子去展示美好的一面,而是让孩子在现实中渐渐明白,事情总不会一帆风顺:期末考试可能会失误掉名次,竞选班干部也有可能会落选..... 孩子遇到挫折后,家长首先应去肯定他的能力,再告诉他失误人人都会有,最后帮他去分析失误的原因。不要经常去否定、指责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怀疑自己,最后变成什么都不敢去想、更不敢去做的人。 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方式 培养孩子开阔的思维方式,首先就是教给孩子如何“思考”。当孩子询问“为什么”问题时,家长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应该循循善诱,启发孩子自己给出一个答案,答案是否重要无所谓,重要的是他有了思考的过程。 其次是培养孩子开阔性的思维方式,让孩子跳出常规思维,训练孩子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事物的能力。 培养

  • 美国博士现场传授:优质小孩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美国博士现场传授:优质小孩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The goal of life?(人生目标是什么?) 突然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全场安静。 Yole博士的开场提问让大家陷入了沉思。这是一场小范围的分享课,关于幸福和生命研究。 Yole Yogi Ram,塞尔维亚人,现定居美国。世界和平荣誉博士、可持续发展商业博士。他跟随印度玛赫西老师多年,有着丰富的关于和平意识教育及生态社区建设经验。 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他坚相信自己上辈子是中国人,和孔子很像。 翻译老师说完这段介绍后,全场笑了,这位博士不但帅气还很可爱。 谈教育:不要过多干预强迫孩子 “我小时候很疑惑,为什么大人们总爱撒谎,总想要去抢别人的东西。” “小孩很难理解大人们的行为。”Yole博士深信,孩子和大自然连结得最紧密,大人们不要过多去干预他们的生活,不要警告孩子做什

  • 这种“惩罚”很靠谱,美国90%家庭都在用!
    这种“惩罚”很靠谱,美国90%家庭都在用!

    这种“惩罚”很靠谱,美国90%家庭都在用! 案例分析 明明三岁,调皮捣蛋,正在经历人生中的第一个叛逆期。一天,他拿着爸爸的手机玩,爸爸说可以让他玩5分钟,然后必须还给爸爸。可是5分钟到了,爸爸要拿手机,他却不给,还边躲边继续玩。 “明明,5分钟已经到了,要把手机还给爸爸了!” “不要” “你这样的话,下次爸爸不给你玩了哦。我们说好的时间到了,你要守约啊!” “不要”明明边说,还把手机塞到了沙发下面,然后对着爸爸两手一摊,说“没有了” 爸爸弯身要拿手机,明明却先一步把手机拿出来,把手机扔到一边的地上,还跑过去,又把手机往边上踢了踢,然后偷偷看爸爸。 爸爸忍住脾气,过去把手机拣起来,然后把明明带到卧室墙边的小椅子说:“你坐在这里5分钟,想想自己错在哪儿?”明明一听,大哭起来,爸爸

    标签:亲子教育
  • 50个父母一定要会说的教养关键句,激发孩子做事的主动力!
    50个父母一定要会说的教养关键句,激发孩子做事的主动力!

    以「开放性问题」教孩子自己找答案 [为什么不收好!]Or[该怎么收会比较好呢] 不断地对孩子说「把东西收一收」,却始终不见孩子开始动作;对孩子说「电视该关掉啰」或是「赶快把作业写一写」,但孩子总是心不在焉、不为所动的样子。这时候大部份的父母就会开始暴走,接着一肚子火怒骂「怎么不写呢」、「到底要讲几次才会听」。 听到妈妈大声叫骂后,孩子才终于开始行动。「为什么不做呢、为什么不写呢」本身是疑问句,但是其实是下达命令的意思,于是妈妈们渐渐陷入如果不严厉大声说话,孩子就不会行动的错误迷思。 在心理学中有个专业用语叫「开放式问题」(open-ended question),是引导对方表达看法的问题。而「封闭式问题」(closed-ended question)则是只能回答「是」或「否」的问题,并

    标签:亲子教育
  • 北京市幼儿园入园条件
    北京市幼儿园入园条件

    北京市幼儿园入园条件 1、幼儿园分公立和私立,公立需要北京户口,私立不需要。 2、还有一种最简单的方法是交赞助费,或者你的房子是学区房,也可以上本市区的公立幼儿园。 3、现在的情况是你不交赞助费几乎可以说是根本不可能上公立幼儿园,即便交了赞助费还不一定能挤进去,因为是先考虑自己本市户口孩子。 幼儿园入园流程 1.首先针对自己家附近的幼儿园,先电话面谈、入园咨询 家长以电话、面谈、参观等方式进行咨询,初步了解幼儿园的情况,如:招收哪些片区、年龄要求、幼儿园师资、环境费用等。 2.通过教委发布的网上信息采集系统,注册孩子,或者携带户口本(必须),出生证、预防接种证、独生子女证,去幼儿园填写报名表 有些区县没有要求统一网上报名采集信息,父母可直接携带户口本等幼儿园所要求的其他证件,

  • 妈妈请放下你的怒气,孩子真的不是故意的
    妈妈请放下你的怒气,孩子真的不是故意的

    这一天我没有看着孩子进校门就上了车,因为我好生气。我气孩子怎么这么拖线!怎么这么拖拉!怎么这么不长记性!怎么这么…教不来!不是都说过了睡前要整理书包、出门前要拿水壶餐袋…怎么讲了几次了,都还是有出错的时候?只是…女儿眼裡的那股恐惧跟落寞,还是在我脑袋弹出来的几个忿怒视窗裡,硬是挤了出来。不知怎么的,我想起了我国小的六年裡,外公揣在怀裡为我飞车送达的用具,除了因为学校有着专属餐盘而不用带着上课的餐袋,其余想得到的铅笔、色笔、毛笔、墨汁、甚至升旗帽,没有一样有遗落过!ㄟ…我是指,忘了塞进书包而让外公配送的用品名单裡,这一些,全部都有。 看着外公一次又一次的帮我快递,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我身边的大人们每一个都好生气,他们都说外公太宠我,都说应该让我哭、都说应该让我慌、都说根本就不该帮我送、都说应该让老师处罚我、都说要让我怕几次过后我就不会再忘了带东西、都说我一定是故

  • 妈妈的自白:体罚与不体罚带给孩子的影响
    妈妈的自白:体罚与不体罚带给孩子的影响

    那段有体罚的时间裡,左左右右彼此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气氛高涨,随意就动手打彼此的频度比过去还多,甚至在出手之后,仍然是一副理所当然的理直气壮。「因为她抢我的东西,所以我就打她」、「因为她打我,所以我就打她」,当左左右右仰起小脸,出现一副自然不过的态度时,我突然意识到,塬来,我的身教带给她们这样的价值观。 如果,我们要孩子尊重他人,如果,我们要孩子爱护他人,那么,身为她们榜样的我们,怎么可以因为一个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有背道而驰的做法? 在职场裡,我们不会因为某些人搞砸了专案而动手打人; 在生活裡,我们不会因为遇到某些白目而直接拳脚相向; 在关係裡,我们以对方对待自己温柔与贴心来判断彼此对彼此珍视的程度; 那么,为什么,体罚的打,可以说是「为孩子好」?为什么,身体之痛的体罚可以用来教导孩子某件事情?而孩子彼此之

  • 孩子可不可以吃零食?规矩制定很重要
    孩子可不可以吃零食?规矩制定很重要

    吃零食的时间一定是晚饭之后或者假日下午的点心时间 饼乾零食,只能当作一种消遣的娱乐,绝对不是正餐,所以我一定会事先跟孩子们说好,而且会一再地重申规定,只有吃完饭的人,才有零食可以吃,晚餐后,晚上睡觉以前,我会和孩子们一起享用饼乾,藉由在一起吃饼乾的时间,我们会聊天、分享一天的心情、包括孩子今天在家、在校发生的任何事,当然孩子们偶尔也会晚餐不吃,还吵着要吃饼乾的时候,不过,我是一个说好约定就会照约定走的妈妈,不管孩子有多赖皮、哭得有多伤心,既然没吃晚餐,是一定没有饼乾吃的,没吃晚餐的孩子,只能乾瞪眼看着其他人吃饼乾。几次下来,孩子知道规定就是规定,完全改变不了时,都会自然依规定行事,我家的哥哥从小就知道妈妈的规定,所以他还会督促偶尔耍赖的妹妹,然后帮妈妈诉说规定要妹妹注意呢! 不是甚么零食孩子都可以吃 我虽然让孩子们吃零食,但是,不代表

  • 手足如同夫妻关系,有蜜月期和争吵期
    手足如同夫妻关系,有蜜月期和争吵期

    待迪迪不在时我问格格:「迪迪才刚开始学习注音符号,他很努力想要唸出来每一个字,你是不是觉得迪迪唸的很可爱?」格格点点头,我:「你可以直接告诉迪迪『你念的好可爱喔!我来教你念!』 你说他好好笑会让迪迪很伤心,就不想练习拼,那更学不会了啊!」我:「如果你唸书时我说你唸的好好笑,你会觉得怎样?」格格:「我会觉得很生气。」我:「所以下次请你换个说法,告诉迪迪『你很认真唸得很可爱,我来教你唸』。」 过了一阵子~格格偷偷告诉我:「麻麻,我有準备一个礼物要给迪迪喔!」无论我怎么问都问不出来。只见格格自言自语地,把一张小纸条放进迪迪的「经书」(每天都要唸的回家功课之一)迪迪回家打开经书时发现这张纸条,惊讶地叫我唸…. 听完纸条中的讯息后,迪迪雀跃地衝去找礼物,塬来是格格珍藏许久的「变形金刚资料夹」!

    标签:二胎
  • 大宝没有『应该』二宝也没有『理所当然』
    大宝没有『应该』二宝也没有『理所当然』

    【柠檬恩2Y11M;臻宝贝 11M 】 某天,柠檬恩在玩拼图时,正值听不懂人话阶段的臻宝贝,二话不说直接伸手过去拿一片拼图,此时,柠檬恩说:「阿公,你把妹妹抱走」公公就在一旁说:「你借他玩一个啊,要分享啊」(拼图是要怎么分享啦)柠檬恩又说:「不行,你把妹妹抱走」公公又接着说:「怎么这么不大方呢?这样不对哦」这过程中,臻宝贝还是用手继续抓着拼图,柠檬恩在情急之下就推了臻宝贝一下,公公就说:「阿呀~你怎么可以推妹妹呢,这样不对喔」接着,公公就把臻宝贝抱起来,留下因委屈而哭泣的柠檬恩。 以这件事来说,柠檬恩自己玩的好好的,是臻宝贝过去作乱,拼图这种东西怎么分享呢?柠檬恩就是不想分享,臻宝贝不断伸手过去抓,长辈又一直强迫分享,在情急之下,柠檬恩推了臻宝贝一把,反而变成不大方?推妹妹不对?有没有思考柠檬恩为何推妹妹?为何不大方? 在一旁看到这景

  • 父母难为,大宝二宝中间的平衡点
    父母难为,大宝二宝中间的平衡点

    小子出生后,才更加深深体会,所谓公平十分艰难,坦白说,至今,小子满1岁了,我还没有在两个宝之间取得完整的平衡点,但我想,大多数的家庭都一样,因为老大的年纪正讨厌、老二的年纪正需要照顾,默默的,天秤上的两端就会不知不觉的倾斜,偶尔我们发现了,会一点一滴的移回一些,但要真正的完全平衡,其实还蛮难的,至少对小洁来说是如此。 有时候深夜时分只有两夫妻在客厅小酌聊天的时候,总会聊到『我有时候会心疼妮妮』、『刚是不是对妮太严格了』,其实有时候想想他真的只有3岁多,我怎么能去要求他可以有30岁的心智跟稳定,但是当妈妈正在忙小的忙得团团转的时候,大的又在一旁大哭大闹大吵,理智往往在那千钧一髮就这么断了! 有时候我都觉得『姊姊』这个名词对妮来说很沉重,而且这『沉重』是我们给的。 ex:你是姊姊了,我先陪弟弟睡。 ex:你是姊姊了,你很棒,你

    标签:教育方法

学前教育热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