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梦侬《临症会要》
【歌诀】镇逆消瘀膝龙牡,首乌磁石龟板襄,女贞草决菊芍茶,蒺藜石斛珍珠母。
【组成】制首乌、制龟板、煅滋石各25克,女贞子、草决明、白芍、龙骨粉、牡蛎粉各15克,杭菊花、苦丁茶、白蒺藜、牛膝、石斛各10克,珍珠母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连服5~10剂。
【功效】镇逆消瘀,活血通络。
【方解】头部受伤,震荡其脑,当时各种险恶症状,虽经治愈,但脑内神经与血管所受损伤,未能得到根治,瘀血遗留为患。所以每遇气候变化,即发生头脑昏闷痛胀,甚则呕逆。因肝主筋,肾主骨,脑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眩昏。所以从肝肾两经论治,采取镇降滋潜,消瘀活血之法。故方用磁石、龙骨、牡蛎、龟板、珍珠母粉镇逆平肝,滋阴潜阳;配以首乌、女贞子、白芍、草决明、石斛滋补肝肾,强阴益精,养血祛风;白蒺藜、白芍、牛膝、苦丁茶(角刺茶)散瘀活血,降逆敛阴。诸药合用,共奏镇逆消瘀,活血通络,滋阴潜阳之功。
【主治】脑震荡后遗头痛、昏闷胀痛、呕逆,尤以颞顶部及后脑部为甚。
【加减】一般可加浮小麦30克,或随症加减。
[小儿脑震荡后遗症]
【来源】龚志贤《龚志贤临床经验集》
【歌诀】葛根桃仁酒大黄,白芷竹茹滑石襄,再加羌活与甘草,祛瘀通络化湿浊。
【组成】酒制大黄15克,白芷10克,葛根粉25克,竹茹10克,滑石18克,桃仁12克,羌活10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祛风通络,祛瘀化湿。
【方解】方中取白芷、羌活、葛根辛温走散之性,上巅顶,以通经络;配以酒军、桃仁,取其散血祛瘀之功;佐竹茹、六一散兼化湿浊;久病气血瘀滞者必多挟湿,故授之。诸药合用,共奏祛风通络,祛瘀化湿之功。
【主治】经常眩晕、头痛、甚或伴见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尤以头晕、头痛为主。甚则头痛欲裂、头昏倒地、唇口发绀、舌暗有瘀点、脉象寸微浮、关弦涩。可用于脑震荡后遗症(气滞血瘀型)。
【加减】若大便溏稀者,减大黄为10克;先煎半小时,加姜黄10克,恶心呕吐者,加法半夏10克,陈皮12克;失眠者,加川芎10克,炒枣仁12克,茯苓12克。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