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育儿导航>1-3岁>幼儿教育>孩子的数学启蒙该怎么教?数学启蒙的第一步居然不是数数?

孩子的数学启蒙该怎么教?数学启蒙的第一步居然不是数数?

2018年01月08日 18:30阅读次数:1885
孩子的数学启蒙该怎么教?孩子数学启蒙的第一步是什么?数学启蒙的第一步居然不是数数?那会是什么?

孩子的数学启蒙该怎么教?孩子数学启蒙的第一步是什么?数学启蒙的第一步居然不是数数?那会是什么?

数学启蒙的第一步是什么?很多家长的做法是教孩子认数字和数数。小区里经常有家长“炫”娃:孩子2岁就能数到100了。但是在孩子数积木、数糖果的时候经常数完5直接跳过6数7,而且会出现手口不一。爸爸妈妈就会沮丧:怎么这么几个数也查不明白了呢?其实这个时候孩子只是“唱数”而已,并没有理解数字的意义。在真正数数之前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内化一个概念——集合。

在数学中把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事物的全体成为合集,如在水果里挑出5个苹果放在一起,这5个苹果就是一个集合。我们数(三声)数(四声)就是想知道一个集合里同类元素的数量。

曾经有学者做过一个实验:对孩子单纯进行计数训练,过了一个月之后发现这个训练对数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只有当孩子形成对集合中所有元素的确切感知时,才能对数概念有深入的理解。

集合与集合之间存在着交、并、补、差等关系,这些关系就被称为数的运算。

从集合的角度看,数学中的加法和减法就是求集合之间元素的数量的运算,所以说,集合间的关系是幼儿进行运算的感性基础。换句话说,经常以日常生活事物进行集合相关的游戏,有助于孩子在后期顺利理解和掌握数的加减运算。

分类

物品的分类是很好的关于“集合”概念的启蒙。生活中的分类活动很多,孩子可以把身边的物体按照不同的特征属性进行分类,将他们归类到不同的集合,举个例子:

  1. 按照物体的外部特征,比如颜色、形状等。

  2. 按照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厚薄、轻重等差异分类。

  3. 按照物体的用途,例如,把蜡笔、画纸、手工剪刀放到一起,都是学习用品。把毛巾、牙刷洗手液放到一起,都是清洁用品。

  4. 按照事物间的关系分类,例如在一堆动物和食物中,把小兔子和胡萝卜放在一起,把猴子和香蕉放在一起。

对于大龄的学前儿童分类教育,可以学习按照“二维特征进行分类”,也就是按照事物同时具备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分类活动所涉及的思维的分析、比较、观察、判断等基本过程也能够对锻炼和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家长可以带着孩子玩这些游戏:

  1. 在盘子里装颜色、形状、大小不一的糖,让孩子尝试把糖果分类。

  2. 让孩子把有相同名称的东西圈在一起或者摆放在一块儿,说出它们的名称。

  3. 让孩子给各种生活情景中的集合取名称,如从奶奶家带来的衣服、姥姥爱吃的零食、妈妈买来的……。

  4. 准备一个多层的架子,让孩子根据绘本、小玩具、吃的......分类,然后放入架子上的每一层。让孩子整理自己的衣袜,分类摆放。

一一对应

两个集合的一一对应关系就是不通过数数的方式,按照某一种对应关系,使一个集合的元素和另一个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对应。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对应关系:数量与数量的对应、形状与形状的对应、物体与位置的对应等等。

一一对应是幼儿学习计数的感性基础。因为计数的过程就是要把数的那个集合里的元素,与从1开始的自然数集合顺次建立起一一对应。如数一排小椅子,即将小椅子从1开始按顺序点数,数到最后一个数就是这排小椅子的总数。

能够运用一一对应进行计数之后,也就能够进行比较,如比较小椅子和幼儿的多少,只要每一个幼儿坐在一把小椅子上就可以了。两个集合比较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可以采用多种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如:

重叠比较:把一个(一组)叠放在另一个(一组)上,一对一进行比较,如杯盖放在杯子上。

并放比较:把一个(一组)并放在另一个(一组)旁边,一对一进行比较,如筷子放在碗旁边。

连线比较:把一个(一组)同另一个(一组)用线段连接起来比较,如将图中的猫和小相连。

孩子都是从具体事物中感知学习的,幼儿数学启蒙教育不是直接教集合和对应的概念、符号,一定要与生活真实情境中的具体的内容相结合。家长必须清楚抽象的数学符号背后代表的实际意义。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启蒙的机会和内容。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