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育儿导航>3-6岁>学龄前教育>答应孩子“买买买”,到底是真爱,还是溺爱?

答应孩子“买买买”,到底是真爱,还是溺爱?

2018年02月08日 15:21阅读次数:408
养孩子,一个很让父母纠结的问题就是当孩子总想买这买那,父母应不应该答应呢?答应孩子“买买买”,到底是真爱?还是溺爱?

养孩子,一个很让父母纠结的问题就是当孩子总想买这买那,父母应不应该答应呢?答应孩子“买买买”,到底是真爱?还是溺爱?

在这个疑问背后,大家最大的担忧是:

如果孩子想要什么,我们就给他买什么,是不是对孩子的溺爱?会不会导致他成为一个过度追求物质的人?

物质的满足与爱的表达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物欲横流是当今社会的一大问题,我们确实应该避免孩子长大后过度追求物质。

但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不是就要躲避物质甚至否定物质。我们就需要进一步了解的一个重要问题是——

一个人为什么会过度追求物质呢?

这是个复杂的话题,咱们今天只从2个角度简单讨论一下。

角度1

先简化为一个具体问题

如果一个人特别爱吃巧克力,已经到了过度吃巧克力的程度,那么凭经验和直觉来判断:这个人以前的经历中,是比较容易吃到巧克力,还是比较不容易吃到?

相信大家的判断基本是一致的:他以前应该是比较不容易吃到,现在终于能吃到了,才会过度地吃。

这个判断,不仅来自我们的经验和直觉,它还有科学依据。

我们的大脑当中有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叫多巴胺,大家对这个名词应该并不陌生。

多巴胺与我们的兴趣和追求直接相关,比如有人喜欢数学,有人喜欢网购,有人喜欢咖啡因,有人喜欢海洛因,无论从文化和道德层面我们评价这些喜好和追求,但是它们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大脑工作机制,就是多巴胺。

多巴胺是让我们感到愉快的一种物质,它的作用是驱动我们喜欢并不断去追求某些事物,这一点是早就确定的共识。

但是在另一个相关的问题上,人们过去存在误解,就是:大脑在什么时候分泌多巴胺?

比如:一个人特别喜欢吃巧克力,那么多巴胺是什么时候分泌的呢?是在他想吃但没吃到的时候分泌的,还是在他吃到巧克力的时候才开始分泌的?

这个问题为什么重要呢?因为要是想改变爱吃巧克力这件事,就必须搞清楚多巴胺的工作原理。

过去人们认为,多巴胺是在这个人吃到巧克力这个时刻开始分泌的,因为在咬到巧克力、细细品尝滋味的那个时刻,人会产生一种满足感、幸福感。

基于这个认识,如果要想让这个人戒掉巧克力,那么方法就是不给他吃,让他吃不到,因为吃不到就不会再产生多巴胺了,慢慢也就不再喜欢巧克力了。

但是在大量的实践中,人们却发现,“让他吃不到”这类 方法,成功率非常低。

为什么无法成功呢?因为新的研究发现,多巴胺不是在吃到巧克力的时刻才开始分泌的,而是在之前,在他想吃巧克力但还没有吃到的时候就开始分泌了,也就是在期待巧克力的时候就开始分泌了。

专业研究进一步发现,当这个人真的吃到巧克力的时候,也就是愿望实现的时刻,多巴胺的分泌反而停止了。

就是说

要想让一个喜欢吃糖的孩子达到“过度喜欢吃糖”的程度,最佳方式就是经常“让他吃不到”。

因为在他想吃但又吃不到的这段时间,也就是“形成期待”这段时间,多巴胺会持续分泌,为将来的喜好甚至成瘾,奠定强大的生理基础。

这与我们前面提到的经验和直觉是相符合的,一个想吃糖就能比较容易吃到的孩子,很难对糖形成过度的喜好。同样,过度追求物质的人,往往是“以前想要但经常得不到,现在总算能得到”的人。

说到这里,大家会提出另一个质疑——

角度2

为什么物质条件好的孩子,还会过度追求物质?

现在有很多孩子家境不错,从小绝对不缺物质,但是到了十几岁就开始在物质上进行攀比。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客观地说,每个人都会某种程度地追求物质,物质是我们的生存必需。

我们在物质追求的时候其实有两个层面的需求:

● 第一个层面是物质本身的实用性,比如方便性、舒适度、寿命等等。

● 另一个层面就是一种心理需求,准确说是对身份认同的需求。

一件东西的品牌、样式等元素的重要性,往往不在于这件东西的实用性,而在于拥有者从这件东西上获得的身份认同,或者说这件东西让拥有者获得了自我价值感。

因此——

过度追求物质的本质,

就是

过度地需要从物质上获得自我价值感。

为什么会这样呢?

最大的原因,

就是

从其他途径得不到足够的自我价值感。

自我价值这个话题,一方面很复杂,很多著名学者一辈子就在研究这个问题,但是另一方面,它又跟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跟每个孩子的成长息息相关。

对于成人,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工作等方式,自己主动去获得自我价值,而对于孩子,获得自我价值的方式很大程度上与养育者有关。

简单地说,爱,是自我价值的最大源泉。

我知道爱这个词被用得太多了,那么咱们更具体一点,我们参考盖瑞·查普曼博士的“爱的5种语言”的说法,来看看生活中具体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爱,进而获得更多的自我价值。

1、肯定、认可性的话语。

比如:你怎么这么可爱呀,我太喜欢你了。

2、肢体接触。

比如:经常拥抱孩子,晚上时常抚摸着孩子入睡。

3、高品质共同时光,就是在一起的时间。

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因为在一起而很开心。

4、服务性的行为,就是为你做事。

比如:帮你盛饭,帮你倒水,帮你叠被子。

这里大家可能会疑惑:

不是不应该事事代劳吗,应该锻炼孩子自己做事呀?

这里谈的是另一个层面,是爱的服务,就像吃晚饭的时候,你最亲密的人对你说:你坐着歇歇,我来帮你盛饭。这时候你感受到的是什么呢?

5、礼物,也就是物品。

这样物品可能是钻石,也可能是自己亲手做的一样小东西,金钱价值完全不重要,关键是一份心意。

现在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假如一个孩子:

● 很少听到父母肯定认可的话语;

● 很少得到拥抱(因为父母认为大孩子不该总黏着要大人抱);

● 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虽然很多,但很少有“做什么不重要、一起开心最重要”的高品质共同时光;

● 也很少得到来自父母的服务性行为(因为他必须锻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假如——

他唯一经常得到的是玩具(因为花钱买一样玩具,对父母来说是最容易做到的)。

假如是这种情况,那么这个孩子总是吵着要买玩具、长大一点后过度追求物质的表现,是不是就容易理解了呢——

因为这是他得到爱、得到关注、从而确认自我价值的唯一途径。

过度追求物质,确实是当今的社会问题,但是我们也不必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把物质妖魔化。

如果我们不是在养孩子,而是在看韩剧,看到女生想要一个包包,于是男生千方百计把包包买来送给女生,这时候我们多半会认为这个行为是真爱,而不是溺爱。

我们应该承认——

玩具、礼物这些物质,是爱的不可或缺的方式。

我们只需要注意,不要让买玩具变成爱的唯一方式。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