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育儿导航>1-3岁>幼儿疾病>小儿慢惊风是什么意思

小儿慢惊风是什么意思

2019年04月17日 11:28阅读次数:1306
小儿慢惊风是什么意思?小儿慢惊风可能会有一些家长朋友不知道是什么疾病,家长朋友可以了解看看,那么究竟小儿慢惊风是什么病呢?如果您想知道,就快看看下面由小编准备的文章吧!
1

疾病简介

别       称:惊厥,抽风

英文名称:chronic infantile  convulsion

就诊科室:儿科

多发群体:1~5岁的小儿

慢惊风多出现于久病中虚,或大病之后,以抽风、形瘦、腹泻等为主要证候。亦多见于3周岁以内的小儿。慢惊风来势缓慢,以反复抽搐为特征,基本上没有发热,或仅有低热。慢惊风辨证属阴属虚,一般多见于1-5岁的婴幼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常见有因受惊吓而起,或因高热而伴发,民间称为抽风。

小儿慢惊风是什么意思1

2

病因病机

慢惊风为小儿惊风的另一种类型,来势缓慢,以反复抽痉、昏迷或瘫痪为主症,预后一般较差。多因大病久病后,气血亏虚,阴阳两伤,或由急惊风转化而成,或由于先天不足,后天调护不当,精气俱虚所致。多系脾胃受伤,土虚木旺化风;或热病阴血受伤,风邪入络;或先天不足,肾虚肝旺。病位在肝、脾、肾,多以虚为主,也可虚中夹实。

小儿慢惊风是什么意思2

3

临床表现

1、虚寒可见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萎倦,嗜睡,四肢发冷,舌淡,苔薄;虚热则虚烦疲惫,面色潮红,身热消瘦,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血虚有肢体颤振,强直不利;虚中夹实可见身热起伏不定,口渴心烦,胸闷气粗,泛吐痰涎,苔黄腻。

2、病在肝脾仅有形神疲惫,面色萎黄,抽搐,大便稀溏,四肢不温;病在肝脾肾则面色晄白,囟门低陷,四肢厥冷,手足蠕动,大便清稀,舌淡,脉细无力。

小儿慢惊风是什么意思3

4

辨证施治

以补虚治本为主,治疗过程中,可结合活血通络、化痰行瘀之法。

1、脾虚肝旺证:

(1)证候:面色萎黄,形神疲惫,嗜睡露睛,四肢不温,阵阵抽搐,大便清稀水样或带绿色,舌质淡,苔白,脉沉弱。

(2)治则:温运脾阳、扶土抑木。

(3)主方:缓肝理脾汤加减。

(4)方药:党参、茯苓、白术、山药、扁豆、炙甘草、煨姜、桂枝、白芍、钩藤。

阳虚寒盛去桂枝,加附子、肉桂;腹泻不已加诃子、肉豆蔻、乌梅炭敛肠止泻;颅方发稀,夜寐哭闹不安,加生牡蛎、生龙骨。

2、阴虚动风证:

(1)证候:面色潮红,身热消瘦,手足心热,肢体拘孪或强直,时或抽搐,虚烦疲惫,大便干结,舌绛少津。苔光剥,脉细数。

(2)治则:育阴潜阳,滋水涵木。

(3)主方:大定风珠加减。

(4)方药:鸡子黄、阿胶、地黄、石斛、麦冬,龟板、鳖甲、牡蛎。

虚热者加银柴胡、青蒿、地骨皮;搐搦不止者,吞服止痉散;强直瘫痪者,加全蝎、蕲蛇、乌梢蛇、地龙、白僵蚕。但须注意,风药多燥,故多佐以养血润燥之品。

3、脾肾阳虚证:

(1)证候:面色晄白或灰滞,精神萎顿,沉睡昏迷,口鼻气凉,额汗不温,四肢厥冷,手足蠕动震颤,大便澄澈清冷,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2)治则:温补脾肾、回阳救逆。

(3)主方:固真汤合逐寒荡惊汤加减。

(4)方药: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炮附子、肉桂、川椒、炮姜、灶心土。

抽搐频频加龙齿、钩藤;阳气回复后改用理中地黄汤或可保立苏汤,以阳中求阴,使阴阳维系,阳生阴长而搐定。

小儿慢惊风是什么意思4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