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育儿导航>3-6岁>学龄前教育>问孩子要东西,就是教他“分享”?开什么玩笑!

问孩子要东西,就是教他“分享”?开什么玩笑!

2017年05月22日 12:38阅读次数:316
有觉悟的爸爸妈妈总会在宝宝还小的时候跟宝宝说,东西给别人吃是分享,玩具要和别人一起玩是分享,做人不能小气是分享,可是你的教育方式真的对了吗?
还记得咱们小时候吗?经常喜欢拿着好吃的坐在自家院子门口吃。有人走过,看见孩子可爱,就会过来逗一句:“吃什么呢?给我吃一口呗!”要是给了,就夸一句“真大方,好乖”;要是紧抓着不给,就半开玩笑地说:“小孩子护食可不行,太小气了!”

这个习惯被许多家长沿用至今。一两岁的孩子,拿着好吃的津津有味的在吃,冷不丁被要求:“给妈妈(还可能是爸爸、奶奶等其他亲属朋友)吃一口。”

孩子本来认认真真、兴致勃勃地吃东西,往往被突如其来的请求吓了一跳,抬头看看“要东西”的人期待的眼神,怯怯地做出一个“给”的动作,当即就会被夸“真乖,真大方”,但其实很少有人会真的吃孩子的东西。

但也有很多时候,孩子出乎意料地摇摇头,表示不给,或者“哇”一声出来。这个时候,家长一定会加以诱导:“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吃完了再给宝宝买新的,要是不愿意分享,那以后再也不给买了。”反复多次,非要孩子心不甘情不愿地“分享”不可。

这样的经历,大概每个孩子小时候都经历过。可是,问孩子讨要他的手中之物,就可以从小教会他“分享”的美德吗?

根本行不通好嘛!

“分享”的本质是什么?

心理学家认为,分享与合作、助人等行为一样,同属于利他主义的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通俗地讲,就是孩子能够从他人角度考虑,并付诸行动,使他人获利的行为。分享,应该是自愿自发地,希望与别人一起享有某些利益,并且从中得到快乐的行为。

孩子在两岁之前,思维意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把自己的需要当做出发点,这时的“自私”是无可厚非的天性。所以,这时的孩子根本不可能将把东西“让出去”和感受“分享”的乐趣联系到一起。

孩子会不会把手里的东西给你,并不意味着你是否“有面子”或者孩子懂不懂“分享”,而是取决于在孩子眼里这样东西的重要程度。

那么另一种“喜闻乐见”的情况是,孩子把东西拿给你了。这就表明他比别的孩子更早懂得“分享”吗?当然也不是!

孩子在一岁之前就能够有辨别大人的情绪,并以此为参照决定自己行为的能力。此时宝宝“聪明”地察觉出成年人的“期望”,而且会记住,即使自己把东西“让”出去,也会“还”回自己手中。

于是,孩子可能错误地把这个步骤,当做一个特定的“游戏”过程。如果某一次,没有按照这一“程序”进行,东西真的被拿走了,那么孩子依然会大哭大闹。

到了两岁以后,孩子的“自主权”意识开始出现萌芽,此时若硬生生把东西从他手中要去,他会感到自己的“主权被侵犯”,产生强烈的挫败感。

当孩子被你“教育”得只要有人要求“分享”,就“放弃主权”,这样从长远讲,不利于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他要么变得性格怯弱、唯唯诺诺、不懂拒绝;要么也会用强求的办法对待同伴,容易产生侵犯行为。

用“问孩子要东西”的方式,教会孩子“分享”,根本是不可能的,只会为孩子成长埋下隐患。

教育学家一度认为,如果家长在孩子还处于襁褓之中的时候,就开始鼓励他分享、合作或者助人,是操之过急。可后来的研究表明,这些专家错了。

研究者发现,很多孩子在12个月到18个月,就能够把玩具拿给同伴玩,并且是在玩具数量不充足的情况下;24个月的孩子,已经能够对伤心的小伙伴,表现出同情的情感,并且想办法,比如分享自己的东西,让他觉得好一点。所以,从几个月开始,就有意识培养孩子的“利他”意识,是正确的选择。

那么,教导孩子学会“分享”的正确方式究竟是什么呢?

① 利用婴儿特有的“秩序意识”,把分享变成生活的常态内容。

从婴儿时期,孩子就对事情进行的“先”“后”,物品摆放的位置等等有明确的“秩序意识”,对破坏“秩序”的行为非常敏感。那就好好“利用”这一点吧!

全家一起分水果零食的时候,不要把最好的先拿给孩子,而是让他来主持“分”的工作,每个人分一个,先给奶奶爷爷,再给爸爸妈妈、姑姑伯伯,最后给自己。这样能帮助孩子形成“分享”的意识,把这样做看成是理所应当的,避免在吃东西时霸道地独占。

② 在孩子与同伴发生争执的时候,多使用“情感解释”的方式。

那些更具有同情心的幼儿,他们的母亲极少使用斥责或者惩罚等强制手段教育孩子,更多的时候会使用“情感解释”的教养策略。

比如,孩子和伙伴发生争执时,如果我们这样说:“你看,你把他弄哭了,你推了他,他摔的很疼。”这样使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与同伴悲伤之间的关系,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能“思己及人”的孩子,何患不懂分享?

③ 树立榜样,强化行为示范。

学习起源于模仿。如果孩子可以模仿的对象,是身边足以信赖的人,能够为其经常演示示范行为,并提供充分的供助人的理由,那么孩子的利他行为,会从为得到奖励和表扬而为之,发展成自发自愿而为之。

所以,父母经常有助人友爱的行为,无疑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的以身作则,是早期教育最好的示范。

④ 当孩子做出“分享”“合作”“助人”等利他性质的行为时,适时给予肯定鼓励。

鼓励一定不能是物质奖励,否则等孩子长大,钱有可能会成为孩子的衡量标准,那么用什么最有效果呢?微笑、拥抱、口头赞扬,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认可的爱,这些都是有力的正面强化。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