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育儿导航>3-6岁>学龄前教育>宝贝,还给你的话语权

宝贝,还给你的话语权

2017年07月10日 10:48阅读次数:199
话语权≠只听不说,生活场景:我认识一个男性朋友,北师大计算机系毕业,家里说不上家财万惯,也算家境殷实,父母在北京联手开了个小公司,他是项目负责人之一。

话语权≠只听不说

生活场景:我认识一个男性朋友,北师大计算机系毕业,家里说不上家财万惯,也算家境殷实,父母在北京联手开了个小公司,他是项目负责人之一。他平时干活没得说,实力干将,但是跟他沟通交流起来,我会觉得不够畅快,甚至会产生赶紧说完当场走人的冲动。直到一次我看到他跟他爸的交流场景,我瞬间就理解他了。当时他爸在那喋喋不休、可劲地说,他一个大老爷们默默地站在那里听。

真相解析:

我听过很多妈妈抱怨,孩子哪儿哪儿都好,就是不爱张嘴说话。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说会道、巧舌如簧,这样的人在社会才受欢迎。

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一个默默无闻不爱说话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具备权威话语权的爸爸或妈妈。就像案例中的朋友,平时说的少,跟人交流起来自然比较费劲。

当我们在跟孩子交流时,我们就像机关枪一样变着不同的形式——提醒、唠叨、表扬、鼓励甚至批评在实施自己的话语权,而恰恰忘记孩子也有发言的权利。

此时,孩子的话语权正在被我们剥夺。

锦囊妙计:跟孩子沟通,家长一定要先学会倾听,把说的机会更多的留给孩子,让孩子从家里的拐角位置走回家庭舞台的中央。家长听完、听懂孩子表达的意思,再有针对性的表达自己的看法。比如想确定孩子是否已经说完时,我们可以问问他:“宝贝,你说完了是吗?”想确定孩子的意思我们是否真的理解,可以问“儿子,你刚刚说的意思,妈妈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既然话语权是赋予孩子表达的机会,有些家长可能存在疑问,我们也给孩子表达的机会了啊,但他有时候说话不靠谱,我当然要阻止他。

话语权≠说话受限

生活场景:在一次小学五年级的课堂上,让孩子们写一个最近特别想实现的愿望。听到答案,真是让我啼笑皆非。有同学说最近快期末考试了,希望自己压力小一点;还有特别感人的,说妈妈最近卧床不起想要帮妈妈找到一种药。

此时,有个男孩子举手了,关于他我可要多说一点。这个男孩上课善于思考,回答到位,成绩优异,班里尖子生。但他最近想实现的愿望是——炸学校。对,你没听错,就是炸学校。他脱口而出时,班里同学都笑了。

我当时第一反应,他明显在扰乱课堂进程,影响其他同学。作为老师,我该怎么办?批评他,强压下去,通过杀鸡儆猴的方法,给所有同学一个警醒?但如果这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呢?经过短暂而激烈的斗争,我问他:“这是你内心的真实想法吗?”

他小脸微微上扬:“是的,而且我相信这不仅是我的真实想法,也是大多数同学的真实想法。”话音刚落,就听见一位女同学说:“我们才没有这么想呢,不要强加给我们。”

按照活动规则,我让他继续说了实现自己愿望的方式,他说的方式有慢如蜗牛的一天挖几铲子学校,也有快如闪电的直接用原子弹来炸。他说完一种,都会引起全班的哄笑。

课后,我问他:“炸学校真的是你最近想实现的愿望吗,是不是最近学习压力太大了,实话告诉老师没关系。”

他说:“不是,就是觉得好玩。”

我问:“哪里好玩了,老师没发现好玩的地方。”

孩子说:“我说完炸学校,大家都笑了,我也笑了。”

我问:“你话音一落,大家笑了,你也笑了,就是好玩。那刚刚的笑是幽默的笑,还是发自内心开心的笑,别人笑你你真的很开心吗?”

孩子:“就感觉大家被我逗笑了好玩。”

我问:“现在好玩也玩完了,那你觉得你课堂上的一段发言,对在坐的每一个同学有好的影响吗?

孩子思考了一会说:“没有,老师我下次不这样了。”

确实,日后课堂上他再也没有类似举动,甚至一次课后还主动问我:“老师,我今天表现怎么样?”

“很棒!!!”

真相解析:

真正的话语权不仅仅是表达,而是可以自由表达,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不是让孩子捡我们爱听的说。有时候,孩子说一些不符合常理的话并不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他只是想引起我们的关注,在我们面前刷一下存在感。

经常有父母听见孩子说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话,首当其冲就是打压孩子:“怎么能这么说话呢?你给我闭嘴!”过度的打压,只会压抑孩子自我表达,日后他不这么说,不代表他不这样思考,打压的方式治标不治本。

并且未来真的遇到需要孩子自我表达时,他知道父母的第一反应一定是打压,他更会因为难以启齿而一言不发。

锦囊妙计:给与孩子表达的权利是必要的,但当听到孩子说到不切实际的想法,我们首先想到的解决办法不应该是阻止、打压,而是在允许的范围内(孩子骂人要及时制止)让孩子表达完自己的看法,再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如果孩子的话语如同案例中是开玩笑,就要引导孩子这样玩笑的后果,以后该怎么做。如果孩子是真有此想法,也不要立即指责孩子,而应该进一步对症下药。

给予孩子话语权,意味着在谈话中,孩子可以成功地坐在我们对面,并不受限制地积极发表自己看法,那表达完了呢?

话语权≠没有反馈

生活场景:一个朋友曾分享过这样一件事:她上小学五年级的一天,爸爸妈妈为了给家里增添一丝新鲜感,想把家里的家具换个地方摆放。前期全家人齐心协力设计并安排家具摆放位置,那场面真是其乐融融,而到最后关于沙发摆放问题,出现了分歧。

爸爸妈妈说横着放在客厅侧边,方便大家走动不碍事,但孩子说横着放在客厅中央比较好,看电视不用歪头。如果您是孩子的家长,您会怎么处理呢?真实情景是爸爸听后,说了句:“听你妈的没错。”

然后,她眼睁睁看着沙发被搬到了侧边,她当场泪流直下,爸妈赶紧上前询问,才知道孩子对于爸爸的回答不满意,因为对于她的建议爸爸没有进行相应的反馈。。

真相解析:

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沙发摆放问题,实则隐藏着孩子无可奈何的忧伤。话语权不仅仅是允许我说话,允许我自由表达观点,更为重要的是你倾听到我的声音并认真思考过我的话是否可以采纳。

锦囊妙计:认真思考孩子提过的建议,并针对孩子的建议表达你的观点。比如,如果朋友的爸爸告诉他:“乖女儿,你经过思考认为沙发应该摆中央很好,确实不用歪头看电视,但是这样的话,爸爸进出客厅都不太方便。夏天到了,妈妈不小心磕到青一块紫一块的多不好啊,所以先按照妈妈的建议侧着摆放试试行吗?”即使没有采纳孩子的意见,孩子也会认为我的建议是被爸爸考虑进去了,孩子才会有存在感。

三个场景,三种境界

看完以上三种场景,我们来看看到底什么是话语权?所谓话语权,就如字面解析一样简单,话语是一种权利。我们分开解析,话语就是说话、表达,只要不聋不哑谁都会。但真正把话语赋予为一种权利,可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什么样的人才有话语权?

无非两种人:

第一种,你站的位置足够高、足够显眼,大家都能看到你并且听从于你。

第二种,你的声音足够大,即使看不见你,大家也能听到你的声音。

在孩子面前,家长、老师更多的是第一种人,我们长得够高,站得够远,人生经历够丰富,在孩子面前有权威,自然有话语权。而孩子呢?只有那些勇敢、坚强、自我认同感强的孩子,才能努力通过第二种方式实现话语权,而这也仅仅是万分之一的一小部分人罢了!

在我看来,话语权分为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赋予我表达的权利,我不再是角落里默默的倾听者;

第二种境界,扩宽我表达的范围,不把我的话语蜷缩在小范围内;

第三种境界,赐予我把语言变为现实的行动力,思考过我说话的意义。

而以上三种场景分别代表着话语权的三种不同境界。

看到这里,你就会发现正如我们的出身,每个人的话语权也不一样。是的,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我们的话语权也不公平。

就像上课时,教师和学生的话语权一样吗,不一样。老师讲得多,孩子分享的少,孩子就是要分享也需要得到老师的认可。懂事的孩子回到家,跟我们交流,还要在表达时努力说出符合国家政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我们心中答案的话,真是为难孩子了。

给孩子真正的话语权吧。给予孩子表达的机会,让孩子不顾外界看法自由表达内心的看法,也请告诉孩子:“你的建议真的很棒!”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