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幼儿健康幼儿营养幼儿教育幼儿疾病
  • 最好的妈妈,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最好的妈妈,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在4月24日央视《面对面》节目里,董卿深情地谈到父亲、谈到儿子。每一次看她的节目,都会被她打动到,只因为,她是那么真诚的一个人。 作为公众人物,她没有刻意去维护自己在大家心目中的完美人设形象。她说父亲是严苛的,对自己是一种不近人情的严厉。但字里行间,也能听出她对父亲的敬重和感激。 她毫不掩饰自己初为人母、每天被琐事缠身时的无奈和沮丧,“我的时间全部被孩子占据,人也变得琐碎平庸。”她回忆说,那是一段特别艰难的日子。 后来,好朋友的一句话提醒了她。“你希望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句话犹如醍醐灌顶。董卿说: “我应该很努力地把自己变得更好,让他在未来真正懂得的时候,他对于你有爱也有尊敬,他从你身上可以学到一些好的品质,我不想放弃我继续成长的可能,我不想因为他我就变得止步不前了。” 董

  • 家长多带孩子亲近大自然,比陪孩子读绘本和上早教课还要有意义
    家长多带孩子亲近大自然,比陪孩子读绘本和上早教课还要有意义

    夏末初秋,阳光依旧明媚,却没有了酷暑难耐,天高地阔,秋风飒爽,正是带孩子们拥抱大自然的好时节。 今天分享的这些秋天探索自然的玩法,简单易行又充满创意。无论你是带着小宝宝在小区遛弯,还是领着大宝宝去远郊野游,都可以通过这些游戏充分的观察秋天、认识秋天、了解秋天,一起来尝试下吧~~ 感受自然, 一叶已知秋 孩子们天生就是大自然科学家,探索自然是他们的本能,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带他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去看去听去闻,用身体的感官去感受和理解大自然的魅力。 看 交给他一个放大镜, 可以让他近距离观察花、草、虫等等。 看看他们的颜色变化、结构组成, 或许还能遇到住在里面小昆虫。

  • 为什么家长越发火,孩子越叛逆不配合?
    为什么家长越发火,孩子越叛逆不配合?

    养了孩子以后,你最缺的是什么? 有人说是钱。 也许。 但更缺的一定是时间。 壹、最初,当孩子拿把勺子却总也把食物送不进嘴里;穿个裤子反反复复需要10分钟的时候,你会等待吗?还是看不下去就好心的“代劳”了? 这种“代劳”早期的影响或许并不明显,最严重的不过是孩子走出家庭进入幼儿园之后的不适应。 很多人认为也无所谓啊,这些都是迟早会学到的小事。 是的,在幼儿园期间,所有的孩子最终都能熟练的掌握自己吃饭、穿衣这些技能,没有任何问题。 结果看似都是一样的,但是影响,远不在此。 在这个过程中,不一样的孩子经历着不一样的变化,这些经历甚至决定着他们今后学习和工作的行事方式。 贰、远的影响暂且不论,就说一说你马上看得见、却无能为力的那些事情上。 比

  • 如何训练宝宝坐便盆
    如何训练宝宝坐便盆

    培养宝宝独自坐盆排便,可以从宝宝会独自坐稳以后的八九个月时开始。起初每次坐2-3分钟,1岁以后逐步延长到5-10分钟。如果不能顺利排便,可过一会儿再坐盆,切忌强迫宝宝长时间坐在便盆上。培养宝宝定时大便,一般说来以早上为好,这样可以使大人宝宝一天都轻松愉快;如果在临睡前大便,也可以使宝宝夜间睡眠深沉踏实。应该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进行训练,不必强迫。 如何训练宝宝独自坐盆排便 宝宝1周岁以后,应训练宝宝逐渐减少使用尿布,直至完全不再用尿布,穿封裆裤。特别是小女孩,尽量不要穿开裆裤,以免引起细菌或寄生虫感染。最好从夏天开始,父母可以多准备几条短裤,起初宝宝难免还会尿湿裤子,不必苛责,及时更换就是。告诉宝宝想大小便时,要及时找盆,自己拉下裤子坐下.经过多次训练后,宝宝会逐渐形成习惯。 冬天使用便盆,尤其是尚不能自动坐盆的小宝宝使用便盆时,要想办

    标签:如厕
  • 如何让孩子明白,当他人不遵守规则时,我们为什么还要遵守?
    如何让孩子明白,当他人不遵守规则时,我们为什么还要遵守?

    在上海的某个工作日,我带着小D去了闵行一个新开的大型室内游乐场。这个游乐场真的挺不错,功能划分很好,设施也很新,就是人很多,据说这已经是限流后的结果了。 临到中午饭点,我比较有先见之明,提前吃完避开人流。之后就带着小D去图书馆看书。刚读了一会,小D就提出要喝水,我看到每张桌子上都贴有一张纸条,“请不要在图书馆吃东西喝水”。虽然小D不认识字,但我还是抱起她,指着那张纸条一个字一个字读给小D听,然后还解释,“图书馆需要保持安静,吃东西会发出咔哧咔哧的声音,就会打扰其他人。我们读完这两本书,再出去喝”。 这个规则她在纽约从1岁多就听过的,所以基本不费什么劲,她就同意了,自己在那说,不吃东西,先读书。没过多久,我们旁边一桌来了两个大人带着两个孩子,坐定后就从包里拿出各种饮料和零食吃了起来。 我当时以为两位大人没留意规则,就趁孩子走开的间隙轻声提醒了一下,图

  • 睡眠训练会影响宝宝安全感吗?
    睡眠训练会影响宝宝安全感吗?

    最近这个问题被追问的太多了,几乎所有的妈妈都会问这个问题。就是睡眠训练会导致宝宝没有安全感吗?今天小编就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讲述这个问题。一起来看看吧! 安全感是什么? 安全感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人,对世界的信任关系。这里蕴含了三个层面的信息: 对他人的信任:我的世界有人支持和信任我 对自己的信任:我有能力照顾我自己 对世界的信任:这个世界是安全的 说来说去,安全感的本质是信任关系。既然是关系,就必然是双向的。 对于孩子的安全感来说,必然是他信任父母,而父母也信任他。孩子信任父母在他需要时可以来帮忙,而不是过度干预。父母信任孩子有能力处理他自己的事情。 如果父母不

  • 孩子考不到第一就焦虑怎么办
    孩子考不到第一就焦虑怎么办

    妈妈,我努力考第一有什么错?这位母亲的回答惊醒很多父母。从小到大看到很多父母,想方设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花费很大的力气让孩子成为第一名。 可是等孩子毕业以后,又东奔西走给孩子安排工作,希望他平淡安稳度过此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前后矛盾的心理,不禁让人疑惑。 你希望孩子考第一吗?或者,你鼓励过孩子要以第一名为自己的奋进目标吗? 虽然每个家长的教育理念不一样,对孩子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但很多父母会认为,孩子学习成绩优异当然值得鼓励,能考第一名,为什么要做第二? 这是大部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的态度,不过,这个世界总存在着一些反常规的人和事,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也有一些家长独树一帜。 “你要是考上了北京最好的高中,我就跟你急,你要是考了第一,就跟你断绝父子关系!” 这样”奇葩“的教育理念,还是令很多人感

  • 宝宝越大越难带,是分离焦虑吗?
    宝宝越大越难带,是分离焦虑吗?

    几乎每个宝宝都会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宝宝越大越难带,这是为什么?下面看看孩子爱哭、粘人是不是分离焦虑惹的祸! 过完正月十五,春节可以说是正式结束了,但是一场名叫“分开太沉重,宝宝心里苦”的悲情戏已经上演—— “不要妈妈上班,妈妈不要走,哇哇哇!” “宝宝不去幼儿园,不去不去就是不去,哇哇哇!” 除了上班、上幼儿园这种较长时间的分开,有时候妈妈上个厕所只需要几分钟的“小别离”,宝宝也能嚎得惊天地泣鬼神,很多妈妈已经练就一手抱着娃蹲马桶,一手解决擦PP和提裤子的神技了。 分离焦虑,让妈妈感受到宝宝对你独一无二的依恋和爱的同时,也被 “甜蜜的负担”束缚着。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几乎每个宝宝都会遇到的问题——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不是“越大越难带”! 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与照看者,特别是和爸爸妈妈分离

  • 姥姥带孩子到底有哪些好处
    姥姥带孩子到底有哪些好处

    现在很多的年轻人自己不想带孩子,老是在纠结孩子到底是给爷爷奶奶带还是交给姥姥姥爷好呢?反正我家宝宝小时候是在姥姥姥爷带,下面说说姥姥带孩子到底有哪些好处。 随着社会的急速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当爸妈的都很忙,于是把孩子交给老人带就成了顺其自然的事情,那么问题就随着而来了,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还是交给姥姥姥爷带呢? 可能大部分人会觉着肯定是交给爷爷奶奶带呀。而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听到“姥姥”“姥爷”的声音。 我有一朋友就是这样的,小两口上班的上班,做生意的做生意,孩子出生后没多久就开始跟着姥姥。这么做妈妈的比较放心,毕竟是自己父母。还有一点是奶奶那边有些不好的习惯会带坏孩子。既然现在姥姥带孩子是趋势,我就来说说姥姥带孩子到底有哪些好处吧。 1、避免婆媳矛盾 众所周知,婆媳关系是个永恒的话题,很多儿媳都跟自己的

  • 宝宝安全依恋模式是什么意思
    宝宝安全依恋模式是什么意思

    宝宝安全依恋模式是什么意思?宝宝依恋安全模式有几种类型?要知道这4种安全依恋模式,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 我女儿一岁多点儿,自从生了她我看过很多育儿书。但是,现在我有些困惑,我不知道我的孩子,安全感是否有些问题。 每天上班前,我都会跟她告别,她就待在奶奶身边,看着我离开家,也不怎么哭闹,顶多哼唧两下。我回家后叫她,她有时立刻就很高兴,很多时候要反应一下,然后才会高兴,伸手要我抱。 休息日我在家陪她的话,偶尔因为取东西、或上厕所离开一下,会告诉她等一下,不要动,她一般都会在原处不动。有时候她会啊啊地叫,我就会用声音回应她,直到我再次出现在她面前。反正就是很少在我离开的时候着急大哭。 我想问的是,我和孩子的亲密依恋建立得可还好?不会是回避型吧? 回避型依恋。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先做一个科普。 依恋(attach

  • 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了该怎么收场?
    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了该怎么收场?

    父母能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吗?如果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了该怎么收场?如何在孩子面前克制自己的坏情绪? 上周去餐厅吃饭,突然听到邻桌的爸爸大声训斥妈妈,声音大到让人无法不关注,因为孩子很饿,妈妈把刚端上桌的一碗面立刻给了孩子,而孩子急着吃,被烫了一下,爸爸不断指责妈妈为什么把那么烫的面给孩子吃,最后妈妈终于忍不住开口,两夫妻当着孩子的面吵了起来。 在大庭广众之下这位爸爸毫不顾忌妈妈的颜面,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只是一件小事,却不停的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而更可怕的是父母当着孩子的面互相指责,这个孩子全程低着头默不吭声,显然他很害怕,也不知道该怎么让父母停下来。 我想问,难道孩子被烫了,身为同桌吃饭的爸爸没有责任吗? 几乎没有不吵架的夫妻,吵架这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在有了孩子后却被放的无限大,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童年的记忆里找到父母吵架的画面,而当时

  • 宝宝几个月能认出妈妈
    宝宝几个月能认出妈妈

    宝宝几个月能认出妈妈?宝宝视力发育有哪些规律?下面,我们来看看 0~6 个月,宝宝视力发育关键期,父母能做些什么呢? 都说宝宝的眼睛澄澈、水汪汪的,充满对世界的好奇。实际上,和大人眼中五彩斑斓的世界不同,那双看着水灵灵的小眼睛下的世界,其实是这样的:没错,4 个月前,宝宝只能隐约看到轮廓,完全认不出你,你在宝宝眼里是黑白的……你身后的孩子他爸,是「不存在」的…… 宝宝奇妙的视力发育规律 0~6 个月,宝宝视力发育的关键期,宝宝的「视界」不知不觉发生着这样微妙的变化: 1 月龄:宝宝大约只能够聚焦眼前 20~30 cm 左右的大物体,短时间注视和追踪物体。 2 月龄:宝宝的视野范围超过 90 度,能看到 1 米左右的物体,而且已经可以做较长时间的注视追踪。 这个阶段,宝宝可能经常盯着大人的脸,别担心,这是宝宝视力发

  • 亲热的时候被4岁的孩子看到,家长应该怎么处理?
    亲热的时候被4岁的孩子看到,家长应该怎么处理?

    亲热的时候被4岁的孩子看到,家长应该怎么处理?宝宝的话是天真的,宝宝也总是容易模仿爸爸妈妈的动作,告诫所有爸爸妈妈,亲热的时候回避一下孩子! 有一个电视节目采访一个4岁的孩子,观众们听了孩子的话,都忍不住的哈哈大笑,爸爸妈妈尴尬的红了脸!孩子说出什么让爸爸妈妈无地自容呐? 主持人问孩子:爸爸对妈妈好吗? 小女孩邹着眉头说: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主持人不解:有什么不能说的么? 孩子答:白天的时候爸爸对妈妈挺好的,晚上的时候,爸爸总是欺负妈妈,压在妈妈的身上,妈妈一直喊疼!我去打爸爸,爸爸却总是把我赶吃去!!! 天真的孩子说完这些,场面非常的尴尬,主持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孩子的这个回答,爸爸妈妈坐在台下,尴尬的大笑,该说些什么?电视给他们夫妻一个镜头,以后他们的事就曝光了! 亲热的时候被孩子看

  • 怎样促进大宝和二宝友好相处
    怎样促进大宝和二宝友好相处

    当家里有了二宝,爸妈该如何对待大宝呢?怎样让大宝与二宝友好相处,怎样促进大宝和二宝之间的良好关系呢? 二胎政策的开放让许多独孩父母加入了备孕生二胎的队伍中,希望可以让大宝有个陪伴,但大宝怕二宝抢走父母对自己的爱,会产生嫉妒、哭闹的情绪,年轻的爸妈一起来学习怎样处理好两个宝贝的关系吧! 在备孕的时候可以先和大宝沟通,提前让大宝有心理准备,告诉他二宝可以和他一起做伴不再孤独,重要的是要告诉大宝“爸爸妈妈依然爱你,会一样爱护你和妹妹(弟弟)的”,并且一定要遵守承诺。 怀孕期间,和大宝一起分享二宝在妈妈肚子里的变化,告诉大宝他也是这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可以让大宝帮家里做一些可以完成的小事情,让他产生成就感。 二宝出生后,告诉大宝因为二宝小不能照顾自己,所以大家会多照顾二宝一点,爸爸妈妈并不是偏爱二宝,让大宝也一起逗二宝玩耍,觉得

  • 孩子无法控制情绪怎么办
    孩子无法控制情绪怎么办

    孩子无法控制情绪怎么办?很多孩子不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时不时会发脾气,那么家长如何教呢?如何让孩子控制情绪? 当妈几年后,相信各位都已经发现了,这些小娃除了吃喝拉撒,最难搞的就是情绪问题。这不,前两天,家里的小主又玻璃心了一回。 那天,把潼潼从绘画班刚接回家,近日连续加班难见人影的潼爹就回来了。本来潼潼兴高采烈的想给我俩讲她画画的事,可我俩当时只顾着沟通一些这几天需要去处理的事情,并没有太走心地去回应她的话,也没太注意她的情绪和反应。 过了一会儿,到了每天固定的睡前程序了,潼潼却开始无缘无故的耍起了赖,“我还想玩一会积木”、“我现在还不想刷牙”、“等一会再去洗澡好不好”,眼看我俩之间的氛围就有升级成定时炸弹的危险。 我当时也有些纳闷,这些平时完成得顺顺当当的事儿,她今天为什么会百般拒绝?左思右想,亏得这几年“斗智斗勇”中练就的“揣摩圣意

  • 孩子总是没耐性、爱生气,父母该怎么应对?
    孩子总是没耐性、爱生气,父母该怎么应对?

    我的小孩快五岁了,做事总是没耐性又爱生气,不管玩游戏或做任何事,只要遇到玩不过的关卡或自己做不来的事就开始生气,好好指导他如何做,他总是听不下,多次下来换来我的生气与他的哭泣,这样的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当父母遇到这种情况到底该怎么处理,才是对小孩有帮助? 凯旋医院临床心理师杨顺兴回复: 大多数的孩子都是自我中心、追求立即满足的。而教育在做的,就是教导孩子去尊重别人,兼顾别人需求,而后适应社会。要教育孩子从“自我中心”到“尊重别人”,过程相当不容易。该怎么做,主要有两种主张:一种认为父母要有权威;另一种则是父母要多说道理的民主教育。 我的观察是,以儿童的心智状态来说,“权威式领导”比“民主教育”来得适合。理由很简单,因为孩子的年纪小,对事物缺乏判断力,无法做出适当的行为。直接告诉孩子怎么做,孩子会迅速接受;讲道理反而让他觉得混淆。

  • 失败家长的12个坏习惯,自测下你有几个?
    失败家长的12个坏习惯,自测下你有几个?

    昨天大宝跟我说:“妈妈,你刚才没等我说完就插嘴了,你是不是应该跟我道歉?”我楞了一下,“真的吗?我没留意啊?!”然后大宝很执着的说的确是我错了,我只好跟大宝道歉,大宝这才继续安心背古诗去了…… 是的,大人其实有很多容易被忽略的坏习惯,可是,我们因为司空见惯,经常不当一回事,可是,却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让我们一起来自测一下自己身上有多少失败家长的坏习惯吧! 是的,我们就是如此,一边想让孩子变成“别人家的孩子”,一边却还在当一个孩子面前的“猪队友”,我们一边严厉要求孩子上进,一边自己拖后腿,这样的坏习惯,可能许多家长们都有那么几项,所以,请不要把不思进取说成追求自由好吗?请在要求孩子做到之前,自己先当个榜样,只

  • 孩子总是自言自语的原因
    孩子总是自言自语的原因

    孩子总是自言自语是怎么回事?孩子总是自言自语正常吗?好好的孩子,怎么会有看不见的朋友呢?今天来看看孩子有了「假想朋友」到底是怎么回事,家长又该怎么引导。 假想朋友 是心智发展的正常现象 学龄前孩子的绘本或者童话故事中,各种各样的动物,甚至花花草草、太阳、云朵、石头都像人一样有情感。 因为这个阶段,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很有限,只能够以自己熟悉和了解的模式去想象世界,很自然就觉得万物有灵。 随着孩子一点点长大,对世界的认知也清晰起来,等他们开始玩假扮游戏时,说明他已经开始具备区分想象和现实的能力了。 但这种能力却远远不如成人,孩子心中想象与现实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孩子更容易进入到想象之中。 依靠想象想象力达成某种愿望,简直是孩子们的日常: 想要妈妈不上班,一直陪着我,抱着有妈妈气味的衣服,妈妈就在身

  • 孩子养起来很省心是好事吗
    孩子养起来很省心是好事吗

    这几种孩子养起来很省心,但长大难有出息,家长别高兴的太早。小时候乖巧懂事,让家长省心,长大有出息,让家长跟着沾光。 试问,谁不想要这样一个天使孩子,小时候让家长多省心省心,长大就成才了,要不有那么多的家长都羡慕白娘子和许仙,孩子一出生,一个进雷峰塔,一个出家当和尚,不用管孩子,等再见孩子时,孩子已经成状元了,试问这是多少家长梦寐以求的事啊。 虽然是一种调侃的话,但也说出了养一个孩子有多费劲和费心,所以家长也都希望自己能遇见省心孩子,年轻时自己少省心,年老时能多沾孩子的光。 但省心和出息从来都不是对等的,甚至有时是相悖的。这几种孩子养起来很省心,但长大难有出息,家长别高兴的太早。 一心只扑在学习上的书呆子 如果孩子爱学习,对家长来说那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自己不用管,不用说,孩子就一心扑在学习上了,家

  • 孩子为什么会哭?
    孩子为什么会哭?

    周末带孩子去动物园玩,孩子特别多,有几个热门的项目要排队。 和儿子正排着队,看到队伍的前方有个孩子哭得特别厉害,也是一个小男孩。只见他不停地围着妈妈打转,他的妈妈绕着躲孩子,见孩子哭了好一会儿没有停下来的迹象,孩子妈妈着急了:“你再哭,再哭就把你扔在这里!“ 孩子非但没有停下来,哭得更厉害了。 周围好多人向母子俩投来了关注的目光。那位妈妈也许觉得有点尴尬,推着婴儿车径直走到远处的石凳上,坐下。孩子连忙哭着跟了过去。 妈妈在石凳上坐着看孩子哭。不知这样持续了多久,孩子一直在哭。 低龄孩子哭是很常见的,父母应对孩子哭泣各不相同。很多父母可能会和这位妈妈一样,采取冷处理的方式,想要制止住孩子哭泣,制止不了的时候,不应对。孩子哭泣,对这类父母来说,是”麻烦“。 孩子为什么会哭? 没有无缘无故的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