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宝宝不容易,同时照顾两个宝宝更不容易。尤其时两个宝宝之间还会争风吃醋的时候。比如说二宝总是打扰大宝,那么这该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 有位宝妈分享了自己两个宝宝的事情,大宝8岁了,二宝2岁多了,正在用手机跟老师聊天,大宝说喜欢这位老师。二宝就躺在床上跟我唠叨,“我也喜欢琚老师……”可能因为说话声音大,打扰到哥哥聊天了,哥哥发飙,“你还没有上幼儿园呢!怎么可能有老师!”我和老公静静地听着哥俩的对话,以为二宝就会老实下来,没成想,静默后,二宝淡淡地说了一句,“妈妈不就是我的老师嘛!”弄得我和老师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从来没有提醒过二宝,这是她自己琢磨出来的。 二宝打扰大宝如何处理?关键在父母教育,别给孩子们留下遗憾 两个孩子有时候挺有趣,二宝是个话痨,哥哥有时候必妹妹打扰到他,不愿意带她一起玩。我想知道,二宝打扰到大宝父母要不要介入处理呢
应该给宝宝穿尿不湿还是应该兜传统的尿布片?是年轻父母和上一辈之间容易产生争议的重要话题之一。 老人们认为尿不湿让孩子的鸡鸡变小,以后“生不出孩子”,还会变“蛤蟆腿”……妈妈们则觉得尿布片太麻烦,尿不湿方便卫生,但是在夏天也会担心孩子会不会太热,不透气。 下面,咱先谈谈关于尿不湿各种“恐怖”传说。 兜尿不湿会“罗圈腿”?1 很多妈妈很担心地问我:“徐医生,听老人说穿尿不湿孩子会变“罗圈腿?”这是真的吗?我怎么觉得我家宝宝的腿真的有点罗圈了呢?”,然后这位妈妈可能会发来如下图片一张。 听起来好恐怖是不是?其实,各位妈妈不需要担心。小宝宝腿部如图所示弯曲绝大多数都属于正常现象,和宝宝在妈妈子宫里姿势的曲屈姿势有关。这种生理性的弯曲会随着宝宝的年龄增长和发育逐渐消失。 所以,并不是兜尿不湿导致的结果。另外,
出生前,脐带是从母体给宝宝输送营养的管道,出生后,宝宝要脱离母体,就必须剪断脐带。那么剪断脐带后,宝宝该怎么护理呢? 1、脐带从剪断到根部脱落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宝宝出生后的第二天,就应该把包扎纱布换成无菌纱布轻轻覆盖,避免皮肤不透气加重伤口感染。 如果脐带残端已经干缩,就不必再使用纱布了。暴漏在外面更利于脐带干燥。一周后残端脱落。 2、残端脱落后,脐带窝里会有少量渗出液,家长可以用消毒棉签轻轻擦拭掉,盖上消毒纱布。先用裁切过的纱布,环状包住宝宝的脐部,让宝宝脐部露出来,然后上方纱布向下反折,下方纱布向上反折,最后用一张完整纱布覆在脐带处,用胶带固定。 如果脐窝周围有出血、红肿,异味等,这可能是宝宝受到了感染。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就医诊治。 3、保持脐部干燥,不能用脏手去碰触,尤其是
毒蛇咬伤 被毒蛇咬伤后一般在局部留有牙痕、疼痛和肿胀,还可见出血及淋巴结肿大,其全身性症状因蛇毒性质而不同。急救原则是及早防止毒素扩散和吸收,尽可能地减少局部损害。蛇毒在3-5分钟即被吸收,故急救越早越好。 1、绑扎伤肢,在咬伤肢体近侧约5-10厘米处用止血带或橡胶带等绑扎,以阻止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然后用手挤压伤口周围或口吸〔口腔粘膜破溃者忌吸〕,将毒液排出体外。 2、冲洗伤口,先用肥皂水和清水清洗周围皮肤,再用生理盐水、0.1%高锰酸钾或净水反复冲洗伤口。 3、局部降温,先将伤肢浸于4-7摄氏度的冷水中3-4小时,然后改用冰袋,可减少毒素吸收速度,降低毒素中酶的活力。 4、排毒,咬伤在24小
大多数宝宝会出现吐奶问题。而属于宝宝正常的吐奶,通常有以下表现:吐奶发生在喂食后或不久,宝宝毫不费力地吐出一两口,而正常的吐奶不会让宝宝哭闹。 同时一个健康的婴儿一周要增加210克体重,且每6小时就要换一次纸尿裤。 吐奶时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带宝宝就医 只要宝宝没有表现出不适,也没有减少体重,或者出现大量频繁呕吐、颜色发绿、哭闹咳嗽等等异常现象,就不必看医生。 但宝宝吐奶后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却是需要多加留意的。在呕吐得到缓解后,如果宝宝还有精神不振、只想睡觉、情绪不安、无法入睡、发烧、肚子胀等现象,则可能是生病了,应该看医生。 宝宝吐奶,怎么缓解? 为使家长清晰简单地初步判断吐奶的严重程度,将吐奶现象分为溢奶和吐奶两种。 溢奶:没有呕吐动作,只是随打嗝、腹部或全身用力等出现的没有痛苦表
你家宝宝喜欢扔东西吗?很多宝宝都会出现这种情况,那么面对这种状况,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处理呢? 很多孩子都喜欢将手能抓到的东西随处扔出,这个看似很简单常见的行为其实包含了不少心理动机。 比如: 1、为了引起大人注意 当孩子看到扔出去的东西在第一时间就被大人捡回来,他会觉得是和大人玩游戏。 2、为了认知这个世界 比如他扔掉一个玩具,玩具掉在地上发出“咚”的声音,他就知道,之所以会发出“咚”的声音是因为它扔掉了玩具;再当他把小球往远处扔,小球连滚带跳的往前滚动,他会明白,他扔小球的行为引发了小球的滚动。这些亲身体验让他理解了事物发生的变化,发现物体更多的属性,从而增长了他的知识和经验。 3、能力的表现 孩子能扔东西必须具备一些能力,比如抓握能力,投掷能力。当孩子刚刚能够用手抓住身边的
有些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好像变得笨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的产生?孩子越来越笨,跟什么有关系? 你知道有一种现象叫做“习惯性愚蠢”吗? 或许,你就正在把这种恶果强加给孩子…… 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 把一条大鱼放进有许多小鱼的水池里,大鱼饿了就游上去捕小鱼,没有一只能逃得过它的捕捉。 过了一段时间,科学家用一个玻璃瓶罩住了大鱼,再放进水池里。开始,当小鱼在瓶子外面游来游去,大鱼就迎上去咬,但每次都撞在了瓶壁上……慢慢地,大鱼的冲撞越来越少。 最后,它完全绝望了,放弃了捕食小鱼的所有努力。 结果,当科学家取走了套住它的瓶子,备受打击的大鱼沉到了池底,一动也不动了。无论有多少小鱼在它的身边,甚至嘴边游来游去,它都不会再张张嘴。 最后,这条大鱼就这么活活饿死了。 听了这个
眼看天气越来越热,带着孩子到公园、郊区、大山里玩玩水、避避暑,多舒服呀!草坪上、树林里、小溪边,都是孩子撒欢奔跑、认知自然的好去处! 然而……安排好行程之后,突然发现,有一种叫“蜱虫”的生物,迅速浇灭了想出去浪的热情—— 哭闹!红肿!发炎!发烧!Word天呐,这“蜱虫”咋那么恐怖,真是太挑战当妈的神经了! 这传说中的蜱虫到底是什么?有没有预防的好方法?万一被叮咬了又该怎么办呢? 想让宝宝在亲近自然的时候更安心,了解一下这种惹麻烦的小虫子可是很有必要的哦! 蜱虫到底是个啥? 蜱虫说起来可是蜘蛛的“远房亲戚”,是一种会吸血的小型节肢动物。小如针尖、大如橡皮擦,红、黑、褐各种颜色,可以“满足”不同环境需求。 这种虫子最喜欢潮湿的环境,树林、草丛、灌木丛,可都是它的“大本营”。所以
我们经常笑一句俗话,孩子有一种冷是叫妈妈认为的冷,或孩子有一种冷是叫奶奶认为的冷,其实这就是一种错误的育儿经验,那么宝妈在照顾宝宝的时候到底需要注意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小曼做完月子没几天,在家实在闷得慌,于是就抱着宝宝约好友出来逛街。没过一会儿,这个小家伙就在她的怀中睡着了,小曼抱着宝宝准备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好友看到她抱宝宝的姿势,连忙把宝宝接过来说:“我的曼曼,你都是当妈的人了,怎么连宝宝怎么抱都不会呀,这样很容易损伤宝宝脆弱的脊椎。”吓得小曼脸色苍白赶紧跟着好友学习起来。宝宝出生之后,宝妈在他的吃喝拉撒事务上,就需要经历一场学习、培训、上岗的过程,才能慢慢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对于年龄尚小的宝宝,宝妈一定要注意带娃的方式,不然会让他很受罪。 1、晃晃悠悠拍宝宝睡觉 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场景,宝妈在带宝宝外出的时候,如果宝宝出
当宝宝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不知道是多少家庭所期盼的事情。听到母子平安的话语,家中悬着的那颗心也终于可以放下。大部分家长沉浸在家中有新生命的诞生同时,却忘记了要给宝宝体检的事情。其实宝宝在出生后一个月内要做三次体检的!究竟是都是哪些检查和项目呢? 当然我们说的一个月内只是一个大致的概念,一般来说是按照天数来算的,分别是出生时、出生后的第28天和42天。 1.出生时 出生时的检查也是最揪心的。刚出生的小宝宝谁不希望是聪明健康的。甚至只要不笨,健康才是家长最关心的头等大事。出生时医院会检查宝宝的皮肤是否红润,是否有皮肤病;会检查宝宝的心率问题,看看是否有心脏病;会检查宝宝的条件反射的能力(这也就是看新出生宝宝哭的能力是否正常了);会检查宝宝呼吸情况和简单的肺部检查等等。这是判断一个新生儿宝宝最健康的检查方式之一。检查通过合格后,在未来的几天
疫苗是保护宝宝免受细菌、病毒侵害的重要武器,尽可能了解这些「武器」,并且为宝宝的健康作出最佳选择,是每个明智爸妈的必修课。 但是,关于疫苗的各种观点和态度众说纷纭,很多时候,没有医学背景的宝爸宝妈们实在不知道应该听谁的,反而会更加焦虑。 我们整理了爸妈对儿童疫苗最关心的 9 个问题,请专家一一作答,希望可以缓解大家的焦虑,在面对疫苗选择的时候不再无从下手。 宝宝要打几针疫苗? 目前,宝宝 2 岁前,要完成 18~21 剂次国家免疫规划必须接种的疫苗。 这类疫苗是由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的疫苗,称为「第一类疫苗」,一共有 10 种,包括:卡介苗、乙肝、脊灰、百白破等等。 另一类是家长可以选择自费接种的疫苗,称为「第二类疫苗」,这类疫苗包括:b 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流感疫苗、五联疫苗等。 如果加
宝宝夏天如何使用纸尿裤?宝宝夏天穿纸尿裤要注意几点细节问题,夏季天气闷热,即使每天穿着凉爽的衣物,都觉得快被热死了。所以,一到夏天妈妈们就开始犯愁,到底要不要给小家伙们穿纸尿裤呀!不穿的话,小家伙的屁屁是解放了,但是屎尿屁也跟着解放了,每天光是洗裤子都有得忙。 穿开裆裤倒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很不保险呀,娃的隐私暴露无遗不说,而且也不卫生,万一感染了,大人孩子都遭罪。 但是天气那么热,以自己用姨妈巾的体验就知道,娃穿纸尿裤有多不舒服了。而且很多宝宝在夏天穿纸尿裤,小屁屁被闷得跟猴子屁股一样红,长尿布疹,看着就心疼。 用有用的担心,不用有不用的烦恼,愁! 好啦好啦,Mommy知道养娃不容易,但是自己生的娃,跪着也得养大呀,毕竟不能丢不是吗?这些养娃过程中不得不克服的困难,其实通过一些小技巧就能巧妙地解决。 下面就跟着Mom
看到孩子出现便秘的情况,很多宝妈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吃香蕉润肠通便,但有时吃了香蕉后便秘不仅没缓解,反而有加重的趋势。那么,香蕉润肠的说法是假的吗? 香蕉为什么能润肠?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蠕动。香蕉中的水溶性植物纤维,能够增加胃液分泌,使得粪便变软易被人体排出。 但并非所有香蕉都有这种功效,只有熟透的才有。不少家长在买香蕉时,喜欢买外表黄的发亮的,吃起来肉质发硬发涩。这种没熟透的香蕉中含有大量的鞣酸,会抑制胃液分泌,减慢胃肠蠕动,吃了后反而会加重便秘病情。 所以宝妈给孩子吃了香蕉却没润肠效果,可能是买到了没熟透的香蕉。那些带斑点的香蕉经常遭人嫌弃,却能真正缓解便秘,下次挑选时可要注意了! 除开润肠的功效,香蕉还有以下作用,非常适合作为宝宝的日常水果哦: 1. 放松心情。香蕉中的一种氨基酸,可以使大脑分
对于宝妈来说,母乳喂养时最能促进妈妈和宝宝交流和增进感情的事了。有经验的宝妈都知道,宝宝在吃奶的时候会时不时的突然停下吸吮的动作,眼睛直直地看着妈妈,好像是在用眼神和妈妈交流,每每这个时刻,都是宝妈最开心的时刻。可是也有宝妈开心不起来,因为在喂奶的时候宝宝会不小心呛奶,本来开开心心的正吃着,结果突然被呛了,宝宝憋得满脸通红,妈妈也急得不知所措。 丽丽是个新手妈妈,刚生下宝宝住院期间都是婆婆在抱孩子,等丽丽身体稍微恢复了些,奶水也逐渐多了起来,这时候丽丽就必须自己抱孩子,给孩子吃母乳了。可是头一次当妈,丽丽感觉自己的两只手都不知道该往宝宝的哪个地方放,好不容易学会了抱宝宝,又不知道该怎样把宝宝放倒喂奶,结果因为丽丽抱孩子的姿势不对,宝宝吃奶的时候被呛过好几次,还好有婆婆这个过来人给她纠正姿势,宝宝这才可以安心的吃奶了。宝宝总呛奶,可能是这几点做错了,妈妈要注意了
儿童用药注意事项有哪些?儿童用药要慎用,下面这些关于宝宝用药方面的安全知识,宝妈知道多少?儿童身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在用药过程中要比成人更加谨慎,这样才能既帮助孩子早日康复,又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 1、氨基糖苷类 常见: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卡那霉素、小诺米星、大观霉素、新霉素等。 禁忌:6岁以下儿童禁止使用,6岁以上慎用。 原因:使用过量会导致听力下降,严重者可使听神经发生变性和萎缩,从而导致不可逆性的耳聋、耳鸣。禁止与速尿合用,可加强耳毒性;禁止与头孢菌素合用,可致肾功能衰竭。 2、阿司匹林及其复方制剂 禁忌:3个月以下儿童,以及有水痘或流感样症状的儿童或青少年禁用。 原因:儿童患者,尤其有发热及脱水时,使用阿司匹林易出现毒性反应;急性发热性疾
宝宝囟门在哪里?相信很多新手妈妈不知道宝宝有囟门以及在哪里?其实就是在宝宝两块额骨和两块顶骨之间,这是一块没有完全闭合的菱形颅骨缝。下面宝妈们跟着一起来了解宝宝的囟门! 就算不用手去摸,也可以观察到,这里好像很轻薄,有时像个小坑陷下去,有时像鱼的腮一样,起起伏伏的律动。 家里有老人帮忙带孩子的家庭,可能就会对宝宝的囟门比较重视和关注。大了小了,什么时候闭合啊,等等。 其实,囟门的大小不是每个宝宝都一样的,会根据孩子的发育特点和发育进程。 一个小宝宝刚刚出生,囟门的直径大约在三公分左右。最大的不会超过3.5公分,最小的一公分的都有。 而宝宝囟门闭合的时间也有所不同,最早的一个宝宝,在出生后四个月,囟门就完全闭合成功了。还有一些孩子在没有佝偻病等情况下,要到两岁才闭合,但这两种情况,都属于个别现象。 正
宝宝患白内障是怎么回事?一般是由于什么原因所导致而成的呢?宝宝患白内障的4种迹象,宝妈注意到了吗? 妈妈说当初看到皱巴巴的宝宝,实在是“嫌弃”的不行。但看到清澈无比的眼睛后,就瞬间被俘获了。想想当年如果没有眼睛的卖萌攻势,何来与各位宝妈奶爸此刻的相遇? 不过,眼睛也是十分脆弱的,有种疾病在婴儿出生之时,就开始逐渐地“偷走”宝宝的视力。如果发现的及时,还有挽回视力的可能。反之,则有失明的风险。 是谁偷走了宝宝视力? 损伤宝宝视力的疾病就是:白!内!障!很多家长认为白内障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殊不知白内障具有先天性,而且宝宝在发育的过程中,会不断发出各种“信号”来引起家长的注意。但往往因为症状不明显,所以常常被家长忽视,进而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当宝宝出现以下几种症状时,各位宝妈奶爸一定要引起重视。 宝宝患白内障的4种迹象
一、宝宝什么时候开始长牙? 宝宝出生时,口腔内没有牙齿;正常的宝宝平均6个月大开始长牙;根据宝宝不同体质,牙齿萌出时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一周岁以前出牙都属正常; 如果1周岁后,尚未长出第一颗乳牙,称乳牙晚萌,是一种病理现象,常由佝偻病或其他原因引起,应当请医生诊治;如果18月龄左右仍然是“没长牙的孩子”,建议检查甲状腺功能。 二、新爸妈必知的宝宝长牙5大阶段 宝宝的长牙顺序 牙期月龄阶段辅食 2颗:4~8个月可吃马铃薯泥、蛋黄泥等 2~4颗:8~12 个月可吃肉泥、豆腐等 6~8颗:9~13个月可吃水蒸蛋,蔬菜等 8~12颗:13~19 个月可吃软饭、肉片等12~20颗16~20个月可吃米饭。 三、如何应对宝宝长牙期间的不适
第一次做妈妈,谦谦那鸡爪似的小手让人心疼,还偏偏不省心,乱抓乱挠,一不小心脸上就出现一道抓痕。于是,给宝宝修剪指甲提上了日程。当新妈妈给小宝宝修剪指甲时,可能会有一些上了年纪的好心邻居提醒,用刀剪对宝宝不好,要用嘴巴给宝宝咬掉指甲。这样的提醒我也听过好多次,每次都是笑一笑,说不卫生。我们的的口腔里到处是细菌,宝宝的手就更别说了,所以,一定要坚持用正确和卫生的方法给宝宝修剪指甲! 修剪工具的选择 市面上有多种专为婴儿设计的修剪工具,比如带有有防滑环、放大镜的,加长手柄的,还有指甲剪外面加上保护罩防夹肉的,真是丰富多彩。不过,在用过不同设计的指甲剪后,最后选择了不带塑料外壳保护罩和其他附带配件的指甲剪,因为在修剪时,可以明明白白看到纤细指甲的每一处。所以说,给宝宝选择的修剪工具,要看你自己哪一款用起来最顺手。 修剪指甲的时机修剪指甲
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下神奇的【抚触】,各位粑粑麻麻要认真学习噻~ 宝宝抚触需要的条件 一、物资准备 准备一块干净柔软的棉垫,给宝宝穿上舒适透气的小衣服,家长洗净双手,再加涂些按摩油就可以了。 二、心理准备 这一步很关键。家长在抚触过程中要面带微笑,向宝宝传达自己的爱意,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并且抚触还要做到“每天坚持十五分钟”,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意义就不大了。 三、选好最佳时段、最佳时间 最佳时段: 在两次喂奶之间,不能在饥饿或刚吃完奶时抚触;宝宝的情绪稳定,安静不烦躁,没有哭闹和身体不适的时候。 最佳时间: 因为小宝宝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所以每个抚摸动作不能重复太多,先从5分钟开始,然后延长到15-20分钟。 注: 切忌在宝宝过饱、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