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断奶再难,也要把宝宝带在身边(附断奶指南哦)
    断奶再难,也要把宝宝带在身边(附断奶指南哦)

    在这个问题上,我的失误,给喆同学造成了极大伤害。和大家分享这段心酸的经历,也给即将断奶的妈妈们提个醒,别再犯和我同样的错误。 喆同学18月时,原本打算自然离乳的我,决定实施断奶计划。原因一是他太恋母乳,夜奶每晚六次以上;二是因为夜奶太多,两颗槽牙有了龋齿。 查了很多资料,询问了不下十个断奶成功的妈妈,也制定了逐渐减少喂奶次数的计划。但真正实施时,依然遇到很多预料不到的事儿。 比如,我没想到喆同学这么难哄,抹辣椒,他辣得直哭,下次还是要尝尝,看看辣不辣;明明我听一个妈妈说,她闺女吃过一次辣“neinei”,就再也不恋母乳。 贴创可贴,喆同学会要求揭开验证一下,看看“neinei”有没有受伤。明明听一个妈妈说,她儿子看到妈妈乳头贴了个创可贴,就主动说:“妈妈neinei疼,宝宝不吃。” 抹红药水,喆同学会拿湿巾

    标签:断奶
  • 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以及步骤
    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以及步骤

      妈妈母乳喂养时的4种正确姿势   一、侧躺(足球)抱法:让宝宝在您身体一侧,用前臂支撑他的背,让颈和头枕在您的手上。如果您刚刚从剖宫产手术中恢复,那么这样是一个很合适的姿势,因为这样对伤口的压力很小。   二、侧卧抱法:您可以在床上侧卧,让宝宝的脸朝向您,将宝宝的头枕在臂弯上,使他的嘴和您的乳头保持水平。用枕头支撑住后背。   三、摇篮抱法:用您手臂的肘关节内侧支撑住宝宝的头,使他的腹部紧贴住您的身体,用另一只手支撑着您的乳房。因为乳房露出的部分很少,将它托出来哺乳的效果会更好。   四、橄榄球抱姿:橄榄球抱姿适用于那些吃奶有困难的BB,同时还可以有利于妈妈观察孩子,在孩子吃奶的时候可以调整BB的位置。步骤为让BB躺在一张较宽的椅子或者沙发上,将他置于你的手臂下,头部靠近你的胸部,用你的手指支撑着他的头部和肩膀。然后在孩子头部下面垫上一个枕头,让他的嘴能接触到你的乳头。   

  • 乳母应该多吃一些健脑的食品
    乳母应该多吃一些健脑的食品

        从宝宝出生到一周岁期间,母乳将是他们的主要食物和营养来源,同时这一阶段又是宝宝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为宝宝提供高质量的母乳是非常重要的。    据研究,0-1岁宝宝的脑重量几乎平均每天增长1000毫克。出生后6个月内平均每分钟增加脑细胞20万个。出生后第三个月是脑细胞生长的第二个高峰。为了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除了要保证母乳的足量,还要保证母乳的高质,因此需要给妈妈添加一定量的健脑食品,以保证母乳能为宝宝大脑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    在我们日常的饮食中,有许多食品都具有健脑益智功能,如:动物脑、肝、血;鱼、虾、鸡蛋、牛奶、豆腐、豆芽等各类豆制品及豆类;芝麻、核桃、花生、松仁;胡萝卜、菠菜、金针菇、黄花菜;香蕉、苹果、桔子;小米、玉米、红糖。以上的间脑食品仅供参考! 

  • 担心产后奶水少?六招变身大奶牛!
    担心产后奶水少?六招变身大奶牛!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粮,越来越多的新妈妈倾向于选择给宝宝母乳喂养。但要实现和坚持母乳喂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从最初的产后开奶,或者由于奶水不足需要涉及到催乳、又或者因为乳汁过多导致淤积需要通乳,这些都是母乳妈妈们可能碰到的难题,应该怎么解决呢? 所谓开奶,就是新生儿从母体出来后,第一次喝母乳。通俗点说,第一次喂孩子喝奶就是开奶。 一般来说顺产的妈妈在第一天就有奶可以喂宝宝了,但是剖腹产的妈妈可能需要3-4天才能下奶,这是因为剖腹产的新妈妈身体的催乳素含量可能在3-4天才会达到能够产生乳汁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奶前千万不要乱吃催奶药或喝催奶汤,很容易引起奶量淤积导致乳腺炎。如果是因为乳腺不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请通乳师帮助先疏通乳腺,以实现尽早开奶。 常见的开奶方法有: 1、均衡吸收营养。为了保证给宝宝的供奶量,产后哺

  • 分清婴儿的溢奶和吐奶
    分清婴儿的溢奶和吐奶

          看到新生儿呕吐,家长总会感到不安,不知是什么原因,该如何对待。实际上,新生儿呕吐有溢奶和吐奶两种情况,在护理时应区别对待。   多数情况下呕吐是新生儿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新生儿的胃呈水平位,贲门较松驰,在平卧时易于呕吐。如果喂饱后无压力、无喷射性地从口边吐出少许乳汁,无面色改变,吐后不啼哭,称溢奶,为新生儿正常现象。这种现象会随着婴儿长大而减少,直到7个月至1岁才停止。另外小孩吸奶前哭闹较剧烈,吸奶时吸入空气过多,可因暧气而溢奶,人工喂养不当如橡皮奶头开孔过大,授奶过速,喂养过多、太烫、太冷都可引起溢奶。   吐奶则是指给新生儿喂奶后发生的一种较强烈的呕吐,有时呈喷射性,可见黄绿色胆汁,甚至吐出咖啡色液。虽然呕吐有时也可发生于喂养不当或暂时性功能失调,但一些疾病引起的呕吐应引起家长的格外

  • BB正确的含乳姿势
    BB正确的含乳姿势

      正确的含乳姿势   母乳是由乳房的腺体组织制造,经由输乳管输送并储存在输乳窦,也就是乳晕的位置,而后再由输乳管送到乳头,因此,正确的吸奶方式是同时含住乳头及乳晕。当婴儿同时含着乳头及乳晕时,他的下嘴唇会翻起来,嘴巴会张得很大;假使婴儿只含住乳头,他不仅无法顺利吸到乳汁,妈咪的乳头也会有疼痛、破皮或裂开的情形。   如果宝宝没有顺利地吸吮到奶水,妈咪的奶水没有移出到体外,久而久之,也会阻碍奶水的分泌,提供下列方式帮助妈咪观察宝宝是否吸到奶水:   婴儿慢而深地吸吮:婴儿一开始吸吮的迅速可能很快,大约一秒钟两、三次,但是当宝宝吸到奶水时,吸吮的动作会变慢,大约一秒一次。     婴儿有吞因的表现;你可以看到或听到婴儿的吞咽动作或是声音。你会观察到婴儿有这样的动作循环;吸吮→放开→暂停(吞咽)。

  • 孩子喝母乳的时候总是很容易被呛到,是怎么回事?
    孩子喝母乳的时候总是很容易被呛到,是怎么回事?

    不少妈妈都纠结,孩子喝母乳的时候总是很容易被呛到,是怎么回事? 孩子喝母乳时容易呛到的可能原因有: 1. 奶流量特别快; 2. 喂奶姿势不正确; 3.孩子的吞咽功能不良或者好软骨发育不良。 如何区分奶阵呢? 将两侧乳房都裸露在外,观察一下,当孩子喝奶被呛到的时候你的另一侧乳房是不是也在滴奶,或者在喷射性地往外流奶? 一、奶阵来临,奶流量突然加快。 如果你发现孩子被呛到的时候,另外一侧乳房也在快速滴奶,那说明宝宝被呛到是因为奶阵到来的时候,流速过快,孩子来不及吞咽。孩子如果只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呛到,一般不用特别担心,但是,如果孩子无论是不是奶阵来了都容易被呛到, 就建议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了。 如果孩子呛奶和奶阵来时的流速有关,应该怎么办呢? 通常奶阵来的时候

  • 英国30年权威研究说,吃母乳的孩子智商高,长大后更会赚钱
    英国30年权威研究说,吃母乳的孩子智商高,长大后更会赚钱

    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在世界医学界享有盛誉,最近,这个杂志就刊登了一篇研究报告哦,报告结果显示:吃母乳的人长大后智商较高,收入也较高。这个研究对象是3500个新生宝宝,研究时间长达30年。 30年!好长啊,不过长时间的研究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嘛。这项研究报告的主笔、巴西贝罗塔斯联邦大学的学者霍塔也说了:“母乳对儿童大脑发育和智商的影响能受到充分肯定。” 霍塔还说:“研究发现,和吃母乳不到1个月的宝宝相比,喝母乳至少1年的宝宝,在30岁时,他们的平均智商能比其他人高出4分,会多接受到0.9年的教育,每个月的薪资也比别人平均多出104美元。” 那为什么吃母乳长大宝宝智商、财商就高呢?博学多才的学者霍塔也说了:“母乳中所含的长链不饱和脂肪酸,也就是DHA对宝宝的大脑发育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原来都是DHA的功劳啊!

  • 吃奶的宝宝忌缺水
    吃奶的宝宝忌缺水

            在一部分父母中存在吃奶的小儿无须喝水的想法和做法,这是错误的。        水是人体必需的物质之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婴幼儿时期是孩子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尽管奶汁的主要成分是水,但仅靠吃奶是不能完全满足身体对水的需求的。此时水的需要量比成人多3-5倍,每天每公斤体重需100-150毫升。因此,仍需要额外补充一些水分,以满足身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同时也利于口腔清洁。最好在两次喂奶之间喂一次水,尤其当气候炎热、吃热奶、哭闹、玩耍、生病发热及出汗较多时,更应注意及时给小儿喂水。        婴幼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体温

  • 警惕!宝宝夜间吃奶危害大!
    警惕!宝宝夜间吃奶危害大!

    宝宝夜间吃奶的5大危害 危害1:宝宝容易吸呛 宝宝夜间吃奶时一般处于朦胧状态,口咽肌肉的协助性不足,奶水容易进入气管造成吸呛的危险。同时夜间光线暗,妈妈也不易发现宝宝是否溢奶。 危害2:易发生呼吸道堵塞 妈妈在夜间喂奶时容易困倦,易忽视乳房是否堵住宝宝鼻孔,有发生呼吸道堵塞的危险。 危害3:影响宝宝食欲 宝宝夜间吃奶时基本上都是昏昏沉沉地吃进了很多奶,而当宝宝清醒时,会因腹饱而不想进食,影响宝宝白天的食欲。 危害4:宝宝易形成龋齿 睡眠时,宝宝口腔中的唾液会对口腔有一个清洗的功能。如果宝宝经常夜间吃奶,口腔中的奶水就会发酵,从而会破坏乳齿的结构,易形成龋齿。 危害5:易养成宝宝的被动心理 人类因有需求才会去谋取,因饿所以要吃,因冷所以要穿衣,因不了解所以要求知,心理行为模式就是这样逐步发展而成的。宝宝每次夜间吃奶是习惯性的索取,而非真正的需要,久而久之会影

    标签:母乳喂养
  • 纯母乳喂养:宝宝要吃饱吃好,妈妈必须注意啥?
    纯母乳喂养:宝宝要吃饱吃好,妈妈必须注意啥?

    母乳喂养是技术活儿,方法对 什么都不难,“我能成功母乳喂养吗?”“纯母乳喂养,宝宝还要额外补营养吗?”“夏天了,纯母乳喂养,怎样背奶啊?” “今天乳房胀痛,喂奶太痛苦了!” “我家宝宝早产儿,适合纯母乳喂养吗?” 说起母乳喂养,每个妈妈都有一把血泪史啊!血泪史! 开奶的痛、追奶的心酸、夜奶的疲惫、背奶的尴尬,但是看到宝宝满足的小脸蛋儿,一切又都是那么值得! 纯母乳喂养,可不只是妈妈挤奶和宝宝吮吸那么简单!一起看看纯母乳喂养中需要注意的事情吧! 1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重点补充3种营养素 母乳是妈妈给宝宝第一份也是最珍贵的礼物,是最适合初生婴儿的食物,能够满足几乎全部的营养需求。 这里说几乎,是因为母乳中会缺乏一些营养物质。而这些营养物质,我们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补充。

  • 提高后天免疫最佳途径——母乳喂养
    提高后天免疫最佳途径——母乳喂养

          据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陈坤教授介绍,小儿传染病种类很多,其中一些病毒性感染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通过疫苗接种对此类疾病进行预防,是降低小儿常见传染性疾病和并发症危害性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   但权威机构的最新调查显示:67%的年轻妈妈缺乏科学的婴幼儿免疫知识。同时,尽管中国84%的年轻妈妈们认为接种疫苗是保障宝宝远离各类严重传染病的必要预防措施,但大多数母亲在疫苗的辨别、选择及疫苗接种决策方面缺乏足够的知识。因此,专家呼吁:母亲们只有了解更多常识性的免疫知识及疫苗接种信息,才能给宝宝更多的保护。   而母乳喂养正是提高婴幼儿免疫力的最佳途径,它在婴幼儿免疫中具有绝对的地位。医学实验发现,母乳中富含多种增强婴幼儿免疫力的物质。母乳喂养的孩子患某些疾病的几率比较低,如脑膜炎、肺

  • 母乳喂养的宝宝最怕的九件事
    母乳喂养的宝宝最怕的九件事

      对于小宝宝来说,母乳喂养是最好的喂养方式,既安全又有营养,本篇资讯,我们重点要讲的是母乳喂养的宝宝最怕的九件事,下面来看看详细内容。   ◆◆“我不喜欢香皂味儿的乳头”◆◆   只用水来清洁乳头和乳晕,这样我吃起奶来软软滑滑的很好吸吮,而当你经常用不知什么东西洗涤后,尝起来就又干又苦又硬的。所以,请不要再用那些含酒精或皂类的用品了。   ◆◆“等我准备好了再加辅食”◆◆   奶奶总说最近我没长肉,是母乳营养不够了,要添加辅食了,可是我还没做好准备呢。当我闭上嘴扭转头,就是在说“我不要!”要等我能够不用扶助,自己坐着,并对你们吃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伸手抓食物,才是我准备好了呢。 母乳喂养的宝宝最怕的九件事   ◆◆“过早用奶瓶让我有乳头错觉”◆◆   我刚生下来时妈妈还没有奶

  • 6个月后母乳没营养的误会,还要耽误多少家庭
    6个月后母乳没营养的误会,还要耽误多少家庭

    母乳 经常听到妈妈们说 :6个月后奶水没有营养了。6个月后奶水真的没有营养了吗,需要加辅食来补充吗? 吃辅食不是因为母乳没有营养 孩子纯母乳喂养到6个月之后,因为各器官的发育以及成长的需求,在满足辅食添加的条件之后,慢慢的开始吃固体食物。固体是相对于液体来说的,母乳就是液体。孩子自然娩出后有能力自己找到妈妈的乳房并衔乳(受到干扰的情况例外)。孩子吃了六个月的母乳(液体),这项技能已经非常熟练了,但因为人类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妈妈的怀抱里,所以随着生长发育的需求,孩子需要接触其他的食物,学习其他的进食方式,为将来离开妈妈的庇护做准备。吃进去第一口非母乳的固体食物就已经走上了离乳的路。 6个月并不是母乳喂养的警戒线 因为辅食添加而拉起6个月戒奶的警戒线实在是要喊冤,吃辅食是因为孩子的需求发生了改变,人体是最智能的,从初乳到成熟乳

  • 怎么判断宝宝是否已经吃饱了?
    怎么判断宝宝是否已经吃饱了?

      宝宝不会说话,很多妈妈没有办法知道宝宝想要表达的意思,也无从知晓宝宝在吃奶吃多少才算是吃饱,为此,很多妈妈会有这样的疑问,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已经吃饱了?   很多妈妈会有这样的焦虑:每次给宝宝喂奶,他都会吸吮很长时间,妈妈们怕吃多了会把宝宝给撑坏了,该怎么判断他有没有吃饱呢?   其实仅从宝宝吃奶时间的长短或是否哭闹来判断宝宝是否吃饱是不正确的,因为有的婴儿在吸空乳汁后还会继续吮吸10分钟或更长时间,还有的婴儿只是喜欢吮吸着玩。   一般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宝宝的饥饱:   1.如果宝宝清醒时精神好、情绪愉快,体重逐日增加,说明宝宝吃饱了;如果宝宝体重长时间增长缓慢,并且排除了患有某种疾病的可能。   2.哺乳时,宝宝长时间不离开乳房,哺乳后,宝宝啼哭,这是他吃饱的表现。   3.宝宝吃过奶后能安静地睡觉,直到下次吃奶前才有些哭闹。或有时猛吸一阵,就把奶头吐出来哭闹,

  • 宝宝吃奶越勤 乳汁分泌越快
    宝宝吃奶越勤 乳汁分泌越快

    增加哺乳次数可促进乳汁分泌,新生儿要保证每天8~12次有效哺乳 大多数新晋母乳妈妈都有着各种关于母乳的困惑和焦虑:乳汁分泌不够怎么办?怎么知道宝宝吃饱没?减少哺乳次数,会不会让乳汁分泌更多?……对这些问题,专家认为,关于母乳喂养,新晋妈妈存在诸多认识误区。事实上,每个妈妈只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并充分了解自己的宝宝,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专家提醒,宝宝频繁有效的吸吮,能加快妈妈乳汁的分泌,相反,刻意减少哺乳次数,反而导致乳房乳汁分泌减少。 新晋妈妈警惕两个认知误区 误区1: 减少哺乳次数,乳汁分泌会更快 很多妈妈担心自己乳汁不够,专家指出,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妈妈的乳汁不足,而是对宝宝所需母乳量不了解。据介绍,宝宝出生的第一天,胃容量为5~7ml,如弹珠般大小,因此,只需大约1勺乳汁;第二天,

  • 出生第一周喂奶不宜过多
    出生第一周喂奶不宜过多

          英国伦敦大学ThomasCoram研究所James-Roberts等报告,出生后第一周喂奶次数过多,可增加12周龄婴儿夜间睡眠障碍发生率,采取一些非常简单的措施可预防其发生。       出生第一周喂奶次数不宜过多   James-Roberts指出,婴儿夜间不睡哭闹,父母常常不得不带孩子去看病。在生后12周,至少有1/3的婴儿夜间睡眠不好。   James-Roberts等对316名新生儿进行了研究,以确定出生后一周导致夜间睡眠不好的危险因素。James-Roberts等将睡眠障碍高危新生儿随机分二组,一组新生儿采取预防措施,即扩大昼夜环境之间的差异:减少夜间光和其他因素对婴儿的打扰;在夜间让婴儿睡在婴儿床内,尽可能不喂也不抱;只要发育正

  • 妈妈得了水痘能不能继续母乳喂养
    妈妈得了水痘能不能继续母乳喂养

    妈妈得了水痘,能不能继续母乳喂养?昨天出现发热,今天身上出现水疱,刚刚医生诊断水痘。孩子一直是我在带,而且母乳喂养。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已知可致人类感染的8种疱疹病毒之一。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通过接触感染者鼻咽分泌物飞沫或直接接触皮损处的水疱液传播。 尽管检测显示水痘感染母亲分泌的母乳中含有水痘病毒的DNA,但目前认为可以继续哺乳,因为没有通过母乳传播水痘病毒的证据。(比如乙肝病毒感染母亲分泌的母乳也含有乙肝病毒的DNA,但是同样没有经母乳感染孩子的证据) 虽然这种情况下母乳喂养不会导致孩子被感染。但乳房表面如果有水痘疱疹的话,就要给予有效的覆盖,因为疱疹里含有病毒,孩子在哺乳过程中接触疱疹就可能被感染。 可棘手的是,母亲在出现水痘症状前的48小时就具有传染性呢,目前你已经有明显的水痘症状,所以孩子已经暴

  • 宝宝母乳过敏应该怎么办
    宝宝母乳过敏应该怎么办

      母乳过敏对一般宝宝来说是不会发生,但的确也有个别特殊现象,那如果宝宝真出现母乳过敏的现象,妈妈应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有关母乳过敏宝宝的相关案例吧。   9月5日,刚做妈妈的读者温女士打来电话,说自己的宝宝对母乳过敏,自己有奶却不能喂,只能让宝宝喝牛奶,感觉很是痛心和无奈,不知道应不应该停掉母乳?原来,温女士的宝宝出生才28天,一周前宝宝吃了母乳就拉稀便,一天多达15次左右,孩子的屁股都拉得红红的,还哭闹个不停。有朋友建议先停喂母乳,让宝宝喝牛奶试试,一试宝宝的大便果然减少到了每天4次,屁股也不红了。可再次尝试喂母乳后,宝宝又开始拉稀便,身上还长出小红点点,便便里还有很多小奶块,这让她颇为无奈。   郑州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部副主任医师焦敏说,门诊上像温女士的孩子这样,对母乳不耐受的宝宝是比较多的。患儿往往会有大便次数多、质地稀、奶瓣多等症状,这多是对母乳中的乳糖不耐受造成

  • 应该给宝宝断夜奶吗
    应该给宝宝断夜奶吗

      我女儿五个多月了,我听朋友说应该断夜奶,我也曾经试过两三个星期,那段时间我本人就非常辛苦,夜里不给她吃奶,只给她喂水,她一个晚上要醒三四次,后来我又听另外一个朋友说其实晚上给她吃一次奶没关系的,所以现在我晚上一般在半夜三四点时女儿????醒时我给她先喂点水,然后就喂些奶,但比白天奶量要少,请问专家这样有没有问题?不胜感激!!!   没问题,5 个月的孩子喂不喂夜奶有个体差异,能睡一整夜就不必叫醒,睡觉时想吃就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