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的木木在认真地涂鸦,爸妈在客厅里喊:“出来吃水果了!”孩子吃了几片后继续回去,这时奶奶心疼地拿着毛巾去给孩子擦汗,“乖孙真的辛苦了!”,孩子发现了新毛巾上面的图案,丢下了手上的笔拿着毛巾玩了起来…… 4岁的兵兵坐在地上垒积木,慈爱的外婆在一边给孩子喂饭,积木房子刚建了地基,外婆的声音响起:“来哟,吃一口”,刚建了一面墙,外婆:“张开嘴,乖”,垒了另一面墙,“嘴巴要动呀!没见过你吃饭这么慢的”…… 4岁的米奥趴在地上玩超人打怪兽的游戏,正打得激烈,奶奶在一旁大叫:”赶紧起来,地上太凉会感冒!“孩子坐起来没多久又趴了下去,奶奶看见了又责备:”让你起来没听到吗?着凉拉肚子要打针!“孩子终于无奈的坐起来,奶奶递过水杯:“喝水!”超人打怪兽的一幕反反复复,始终未进行到最后,孩子被大人打搅得没趣,就丢掉了手中的玩具了…… 5岁的聪聪在看书,
关注教子有方,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我做出改变的原因 等我到了校门口,看到老师身边就只有他一个人了,一脸委屈的样子。我忍住焦虑和疲惫,赶紧牵着孩子的手走向车子。 坐下来以后,孩子就一个劲儿的问我:“为什么到现在才来接我?知不知道我等了你多久了?” 此时正值下班高峰,路上的车辆来来往往,十分不安全,我只好集中十二万分的精神来开车。可孩子却一直在逼问我原因,搞得我有些心烦意乱。但想到来晚了确实是我的不对,我就尽量克制住自己的烦躁,轻声的对孩子回到:“妈妈因为工作上出了一点事情,所以来晚了,对不起,下次妈妈不会了。” 开了半个小时的车后,总算到了家,而此时已经7点了。我赶紧放下包包,换上家居服后,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厨房中。 乒呤哐啷了将近1个小时后,饭菜终于做好了。但当我走出厨房的那一刻,倒吸了一口凉气。客厅被孩子搞的
最近一朋友吐槽,说自己2岁的儿子放在幼托班没够一个月,就表现出强烈的恐惧。每天早上妈妈说要上学,孩子就会踢打嚎哭。一开始还以为孩子闹别扭,在继续强迫孩子上了一周后,发现不大对劲了,每次在幼托班分离时都表现出凄苦的表情,没错,真的是“凄苦”,朋友后来总结的,性格也似乎换了一个人。小男孩以前喜欢咧着嘴笑,后来只懂皱眉头。好几次,朋友给孩子洗澡时都发现孩子身上的淤青,但没多注意,因为孩子磕磕碰碰很正常。后来发展到孩子每天晚上都在噩梦中惊醒,经过耐心追问,孩子表达了大概的意思,说是因为总是尿裤子被幼托班的阿姨用手指掐的,但幼托班的阿姨怎么也不承认……后来事情不了了之,但是她再也不敢让孩子到幼托班,而是让孩子的奶奶从老家出来帮忙带孩子。 还有一个朋友,家里请了保姆带6个月大的女儿。家里有安装监控,但一直没看,因为她觉得人心都是肉做的,只要自己不亏待保姆,保姆也不会亏待孩子。后来有新
做符合人类天性的儿童人格培育 陈鲁 像很多家长那样,我对自己孩子的未来抱有很现实的希望。我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有个好工作。我就去关注好工作需要什么样的技能。 数年前,美国政府招集美国的商业、教育等各界精英,要求他们根据过去的经验和对未来的判断,提出年轻一代在当今和未来社会需要具备的技能。 因此,诞生了目前指导美国社会教育各个层次工作的“21世纪需要的四大能力”。因为每个能力的英文单词都以C打头,所以叫做 4C吗,分别为:问题解决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 我还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有个美满的家庭。我便去关注年轻人择偶有什么标准。 择偶可比公司招人要更谨慎。所以, 人的生存本能会驱使我们关注最最重要的因素,把握最最严格的标准。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世界性问卷调查。37个国家的一万名年轻人,报告自己择偶的条件。最重要的三个条件依次是: 一. 爱的感觉。二. 可靠的
活动目标: 1、 观察秋天水果,比较水果果核特征。 2、 知道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3、 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 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石榴、桔子、柿子、枣子、柚子实物。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了解秋天水果果核的特征。 活动难点: 感受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你们都吃过什么水果? 小结:好多水果都是我们喜欢吃的,秋天有好多水果多成熟了。 二、幼儿观察,讨论 秋天有哪些水果成熟了?(出示ppt1)
但,更实在的,我们不能只关注眼前短暂的快乐而不顾长远的利益和幸福。未来是不可预测的,怎样让孩子不再轻率地买买买,懂得未雨绸缪?看这位妈妈分享的几个经验吧。 我们的孩子被物质主义包围,认为得到物质就是等于得到幸福。所以让他们理解金钱的价值,培养他们储蓄的习惯是令人头痛的问题。 因为问题在于,在我们只用钱就能买到快乐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存钱? 当然,大人有风险意识,知道要为不可预知的未来做好准备,但孩子还小,我们需要很多方法教孩子管理金钱、学习金融知识,并抵御物质主义的影响。 以下是我总结出来的方法和经验。 1家长说话时不要滥用“需要” “妈妈,我需要买_____。”横线里填任意的东西。 “不,你不是需要,你是想要而已。”我回答。 “随便啦,都一样。” “不,它们有区别的。”
其实,早在去年娘娘就晒过他们家娃自由涂鸦的照片,还表明了他们的理念。 正是这种不受约束的“创造”行为,才能无限制地发展孩子的创造力。要知道,无论社会发展到多进步,唯有创造力的人才不可取代。 而其实,画画何止锻炼了孩子的创造力? 绘画可以提高孩子的记忆力 很多时候绘画是孩子脑海中一些相关事物的情景再现。孩子们会将自己感受外界事物时储存在头脑中的记忆翻出来,然后用抽象的稚嫩手法再现。 比如当我给涵涵讲《小兔汤姆》系列绘本的那段时间,她画了以下两幅画。 这副画的是洗澡盆和水龙头,这是刚洗完澡后画的。这就是对洗澡盆和水龙头的记忆再现。而且也体现了孩子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再看第二幅,涵涵给洗澡盆加了脚,并且在解释时对我说,这跟汤姆爸爸的脚一样的,我才恍
在美国呆久了会发现,其实很多老美孩子并不一定特别聪明,也不见得反应很快,但他们说话做事就是一副很老成的样子,很多事都有自己一定的套路,或许就跟他们从小受到的这些思维训练有关。 前天下午儿子逃逃和几个同学在家里玩,中途一位小朋友跑来问我,他们能不能下载一款叫Agar的游戏。一听是游戏,我迟疑了一下,他也看出了我的犹豫,立马开始推销“这款游戏挺好的,动画做得漂亮,而且一点都不暴力不血腥…”说着说着索性在我书桌上拿起一张草稿纸开始画气泡图,中间一个圈圈表示他要下载的游戏,然后引出一堆气泡,每个气泡都代表这款游戏的一个优点。这招很奏效,我很快就答应了。在美国经常能遇到这些特能侃的孩子,和他们聊天你往往不会觉得幼稚,反倒会被他们发散的思维和清晰的条理折服。这和他们长期受到的思维训练有关,想清楚了,自然就能说清楚。美国老师用一套Think map (思维导图) 的方法来帮助孩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知道浪费粮食是不对的,要学习珍惜粮食。 活动过程: 1、观看图片,谈话导入的教师提问:你觉得这样好吗?为什么? 提问:你们知道我们做饭的大米是从哪里来的? 2、认真看《爱惜粮食》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大米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2)为什么说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 (3)小朋友们今后你会珍惜粮食吗? 3、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农民伯伯种粮食非常辛苦,从播种到锄草、施肥、收割,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晒黑了脸,累弯了腰,两手磨
一、学前教育对智力的重要性 在生命的头四年里,如果没有足以促使大脑发育的营养,特别是没有足够促使智力迅速发展的外界刺激的环境,将会使儿童智力的发展受到压抑。例如,一个与人隔绝的婴儿,长大了很可能是个白痴。又如中国科技大学破格录取的少年大学生,如果不是生长在一个重视儿童早期教育的家庭里,如果没有机会从小就接触到那么多关心儿童又能传授各种知识的亲友和师长的话,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智力。音乐学院录取的一些少年儿童,如果他们从小没有接触钢琴、小提琴的机会,他们现在的造诣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一个缺乏早期教育、或是教育方法不当的婴儿,他一生智力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学前教育对人格品质发展的重要性 人格品质是幼儿个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它是通过自己的模仿和大人的一系列引导等过程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学前期是幼儿个体适应社会的起始阶段和
许多家长虽然想把孩子培养成才,却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鉴于此,专家列出了毁掉孩子一生的11种教育方法: 1、从孩子婴儿时期开始就对他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这样当他长大后,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万物皆备于我”。 2、当孩子口出污言秽语时,总是讥笑他。这会让他的词汇越来越不成体统,说出话来把人气个半死。 3、永远不对孩子进行精神、道德教育,让他自己混到成年时再说,让他自己去决定一切。 4、孩子犯了错误不指出来,免得孩子会感到内疚。这样他将来出去偷东西,或者因为其他原因犯罪而被逮捕的时候,会感到全世界都在同他作对,他反倒成了受害者。 5、把孩子随手乱扔的一切东西都替他收拾好,不让孩子自己动手。这样孩子会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遇事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别人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小海军》,感受歌曲雄壮、有力的特点。 2、能用肢体动作表现小海军的英姿,体验学做小海军的快乐。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观看海军录像、ppt、音乐、歌曲伴奏、海军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让我们听着音乐,像jiefangjun叔叔一样,踏步走。 二、感受、理解歌曲 1、第一遍欣赏——感受歌曲旋律提问:看,谁来了?(播放图片)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小海军》,我们来欣赏一下,一会儿告诉大家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觉? 小结:这首歌曲的旋律很有力、很雄壮。 2、第二遍欣赏
机构式早教固然好,而生活式早教也必不可少。“生活式早教”特别强调家庭环境以及家人对孩子早期成长的重要性,主张“早期教育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 何谓“生活式早教”,就是倡导“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对于 0-3岁孩子来说,家庭是他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因此,“生活式早教”特别强调家庭环境以及家人对孩子早期成长的重要性。“生活式早教”最早起源于美国上世纪80年代倡导的“PAT”运动,意即“parents as teachers(让父母成为老师)”,主张“早期教育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 重视家庭早教的不到两成 最近的一次随机调查,对象是30位
一个简单的理念则是:与其惩罚与责备小朋友,不如让他们自己尝试与“享受”错误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因为,在美国妈妈心目中: - 惩罚与责备小朋友,其实是自己育儿无能的一种表现; - 相互关心的亲子关系中,是没有惩罚的; - 惩罚不解决问题,反而影响了小朋友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思。 入乡随俗,妈妈来美8年多,学习美国风俗文化的同时,也在努力学习着美国妈妈们的育儿方式,也可谓是明明是实验、而亮亮是实践吧!虽说尝试自然后果貌似顺其自然之事,但如果妈妈做对了,小朋友也是会受益匪浅的,三个小实例便是: 【自己尝试最重要】午餐前要洗手了,妈妈告诉明明“去卫生间洗吧,妈妈刚用过厨房的水笼头,还是烫水”,明明不听,执意要搬着椅子在厨房洗,妈妈说了三次都没有任何效果,于是便说“那你在厨房洗吧,烫了别哭哦”(水是温热的,不会烫伤),明
活动目标: 1、探索学习用十字对插的方法制作立体小盆栽。 2、尝试简单的涂色游戏,愿意用颜料为小花涂色。 3、提高手工制作的兴趣。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人手两张平面的“盆花”(—面涂好颜色、上下开好凹槽)、毛笔、抹布、颜料若干、教师范例。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盆栽,引起幼儿兴趣。 1、春天来了,漂亮的小花都开了,今天老师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盆小盆栽,看,漂亮吗? 2、老师的这盆花是用两张这样的平面“盆花”做出来的,你知道是怎么做的吗? 3、请小朋友们试一试用两张平面“盆花”变成立体的小盆栽。 二、引导幼儿通
活动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快和慢、重和轻的变化。 2、愿意参与活动中让手脚动起来。 活动重难点 1、感受音乐节奏的快和慢、重和轻 2、让手脚随着节奏的快慢、轻重动起来 活动准备 1、节奏快慢、轻重的音乐各一段 2、一只鼓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音乐游戏《黄老先生有块地》,让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声音。 (二)、动动手 1、教师:“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小鼓,现在我来敲一敲这个小鼓,请小朋友来听一听,我先敲第一遍:XXXX(慢) 2、我再敲第二遍:XXXXXXXXXXXXXXXXXXX(快) 3、提问:“刚才老师敲的两遍声音一样吗? 4、教师:“我们现在跟着小鼓的声音来拍拍手吧,请
要孩子具备公正的能力,父母必须能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保持一种公正的相处状态,既不强迫孩子,也不迁就孩子。尤其是爸爸在孩子早教时,一定要清楚需要教孩子什么?来自爸爸的启蒙教育对于孩子一生有重大影响,看看在宝宝早教过程中,爸爸应该具备哪六项素质。这六项不仅是作为一个爸爸需要的品质,也是宝宝情商的基础建立。 1开心 一个人首先要开心,如果连开心都做不到,那什么也谈不上了。有人说,有些时候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暂时忍耐痛苦,虽然不开心,但是也很有意义。其实,为了一个目标而忍受的一些东西,并非不开心,他可是身体上苦一点,情感上孤独一点,但是他的内心并非不开心,因为有希望在安慰和召唤他。真正的不开心就是对自己的彻底失望、被动的屈辱和内心不可挥散的空虚与恐惧。 没有谁愿意不开心,为什么还有太多的人拥有很好的生活依然不开心呢?其实,开心与否
『只要相信,就会看见』 这是吸引力法则,也是教养育儿的真相。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成人心灵预备,也是我们需要不断修炼的科目。 如果您问我:「是什么塬因让我在教育这条路上,一直乐此不疲地一直做下去?」 我想塬因是:「因为我相信,所以我看见」。我看见很多孩子的蜕变,我也看见自己很多的成长。我看见孩子是上天安排来到我身边的天使,他让我们有更多的反省、更多的柔软、更多的爱与智慧。我们要相信孩子能变得更好,更要相信自己能变得更好。只要相信,就会看见;只要努力,就会做到。 面对孩子,我选择先相信后看到: 1、我相信:世上没有引导不好的孩子,世上只有不会引导的家长。 所以『教女教儿,先教自己。』要瞭解孩子的发展需求,也要懂孩子的心。一切的教育智慧,皆需从柔软心、恭敬心、谦卑心中求。 2、我相信:孩子是生命中
▼ 文章根据马亚婷老师讲座录音整理 文末点击“阅读原文”即可马上收听专家课堂录音哦~ 情绪管理:如何让孩子拥有快乐生活的能力? 主讲专家:马亚婷 大家好,我是马亚婷,今天我们聊的主题是情绪管理:如何让孩子拥有快乐生活的能力。 在今天课程开始前,我想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前些天有一次在飞机上,正好有一个妈妈和她小孩坐在我的旁边。孩子在旅途中感到无聊又烦躁,便开口向妈妈要他的喜欢的玩具汽车,可能因为太占地方他的妈妈把小汽车装在托运的行李箱里面了。 刚开始,妈妈耐心地跟孩子解释说:“宝贝,很抱歉,但是我们现在不能要玩具汽车。它现在在另一个大行李箱里,这个箱子在飞机的另一个地方。” “不行,我想要我的玩具汽车”,儿子可怜地哀求。 “我明白,宝贝。但是玩具汽车
教案一:《大熊的拥抱节》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拥抱、欺负”等词语,会说“哼,才不理你呢!”等句子。 2、能仔细观察,认真倾听,生动表演。 3、知道知错能改,体验朋友之间互相宽容、相互珍惜的情谊。 活动重难点: 重点:体验大熊的情感变化过程。 难点:体验朋友之间互相宽容、相互珍惜的情谊。 活动准备: 1、课件《大熊的拥抱节》。 2、大熊、小松鼠、小兔、狐狸头饰。 3、《爱我你就抱抱我》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过节吗?今天咱们一起过拥抱节好不好? 拥抱节就是和谁拥抱和谁就是好朋友。 (老师拥抱一个小朋友让孩子们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