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培养孩子习惯,如何陪伴孩子成长,如何指导孩子做作业……为什么学习了那么多的知识,为什么在教育孩子上还不见起色? 如果您也有这样的疑问,特别建议您读一下这篇文章,其实,“教育孩子的王道,就是父母执着地栽培自己,让自己与孩子一起成长!”好文章,别忘了分享,如果您是老师,请转给家长;如果您是家长,请好好读读,必有收获! 一、我们为什么对教育这么焦虑?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对教育,缺乏一个持久而深入的理解。猛然意识到,赶紧管一下,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就开始忧虑孩子十年后的高考,十五年后的婚姻,以及二十年后的事业…… 而这个忧虑本身,就会毁掉孩子的未来。 家长之所以忧虑,是因为一直在间歇性地关注孩子,孩子有问题,就关注多一些,没有明显的问题,便关注得少。对孩子的教育,缺乏一个宏观的掌控,对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录象、图片让幼儿感受瘦西湖的美景,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2、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大胆述说、相互交流。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课件 2、录音机、磁带。 3、木偶:小鱼、蝴蝶、小鸟。 4、幼儿有游瘦西湖的经历。 活动过程: 一、唱歌引入课题。 以《春天》的歌引出瘦西湖的春天是我们扬州最美的地方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幼:春天) 师:“春天是最美的季节,那我们扬州的春天什么地方最美?”(幼儿自由回答) 师:“我们扬州有很多美丽的地方,瘦西湖更是闻名中外
一、学习无条理 小芒果今年上小学1年级,上学前妈妈把一切都给他安排好,每天除了上课和课后作业什么都不用管。课后作业写得慢。写作业根本不按顺序来,看到哪个写哪个。每天给他检查作业都好累。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了。这类孩子在生活中丢三拉四,不懂得安排和规划。其实孩子会这样,责任完全在父母。都是父母惯出来的。父母要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引导他自己学习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建议: 1、慢慢教会孩子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如文具要事先准备好等。 2、父母不要什么都帮忙做,让孩子适当帮父母做点家务,这样孩子会变得能干起来,条理性也会越来越好。 二、追求完美的“处女座” 小西瓜上二年级,作业十分工整,唯一的毛病也是作业时间长。花这么多时间的原因就是她不能容忍作业字迹的不整齐。稍有问题擦掉重写。就算老师跟她说没关系她也忍受不了作业的“污点”。有些孩子是天生的“完
外婆家是平房,青瓦白墙,有个四四方方的小院,院子里一棵石榴树,一台石磨,养着两只老母鸡。我的幸福童年就是在这个院子里度过的:爸妈去上班,我就在外婆家玩。炎热的夏天,玩累了午休时,她会哼着儿歌,用大蒲扇给我驱赶蚊虫。外婆没有读过西尔斯、杜威和蒙特梭利的著作,但她的育儿观,和很多大家是不谋而合的。 如今我也当了妈,常常回忆起童年时外婆和我玩过的“玩具”、她发明的游戏、唱过的童谣,才意识到它们对我早期认知发展影响如此深远。如今我的养育观念,可以说完全来自对外婆的传承和发散。外婆这一生的育儿哲学,总结起来是24个字:好玩具,不花钱;细养易,粗养难;要育人,先律己;身越勤,心越安。 ▋好玩具,不花钱 90年代初,小县城长大的孩子还没有太多高级玩具,但这丝毫不影响我童年的幸福感,因为我有一个聪明会想办法的外婆。一张旧报纸会在她手里变成小猫小狗;
《我爱你,臭臭的脸》(I loveyou, stinky face),是我选入抢拍0722期的一本经典纸板绘本,近200本一抢而空。这个有魔力的纸板书,十多年来一直感动和提醒着无数家长,无数人给它写感人的书评。 摘抄最著名的一段: 故事讲的是一天晚上睡觉前,妈妈为儿子读完书,给他掖了被子并说爱他之后,小小的人儿满心的不肯定,不知道如果自己换了个样子,妈妈是不是还会一样地爱自己,于是变着花样把自己想象成最恶心、最恐怖的东西来试探妈妈。 “如果你的味道还是不好闻,我也不会介意,我会紧紧地拥抱你,在你耳边悄悄说:‘我爱你,臭臭的脸。” 这本书文字中所表达出的纯粹的母爱——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接纳,让孩子感动,也让孩子安心。 每个妈妈都相信自己是无条件爱和接纳孩子的,从那个皱巴巴的小可爱第一
前几天,一个朋友跟我求助,说自己读小学的儿子什么事都不跟自己说,而她一说话孩子就抗拒,甚至躲进了自己的房间。她说孩子读幼儿园的时候,每天放学回来都会叽叽喳喳地讲学校里的事,但是自己每次都太忙了,觉得孩子说的有一搭没一搭的,随便应和一下就过了。 而上小学之后,孩子的学习任务加重了,每次看到他做作业不用心,自己就训他,而且觉得怎么看都不顺眼。感觉从来就没有好好说过话。 有多少的父母,在孩子说的时候,没有好好听。 等孩子大了不跟父母讲的时候,就想听也听不到。 当一个孩子说自己在幼儿园遇到一个大怪兽的时候,很多父母会一笑而置之,觉得孩子的话有点不着调。然后继续埋头自己的活或者继续玩着手机,对孩子说的东西,随随便便敷衍一下,注意力根本就没放在孩子的话上面。 这样只会让孩子觉得恼火,甚至绝望。 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时候我在忙着跟朋友
放任宝宝任性的危害 任性是幼儿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我们放任幼儿的任性,将会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因为任性的幼儿很难与同伴友好合作、分享、协商,他们往往随心所欲,很难作出利他(如关心、谦让、助人、同情等)的行为;幼儿任性还会影响成人、同伴对他们的评价,并由此影响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任性的孩子通常借助不良行为来表现他们的情绪、要求与脾气,如果这些消极行为经常发生,就会强化他们的不良个性品质;同时,幼儿任性时通常会伴随着烦躁、忿怒的情绪,一次情绪失控对身心影响不大,经常性的情绪失控,就会对健康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了。 可见,孩子的任性是不能无节制地任其发展的。但要纠正这种倾向,还得从源头入手。 宝宝任性的原因 1.隔代喂养。 这很常见,也极具中国特色。祖辈溺爱孙子,不舍严加管教。尽管许多年轻的爸妈都已经意识到其中的弊端,但由于需要上班,又信不过小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喜欢方格子老虎为别人着想的情节。 2、在游戏不同的节拍中,体验韵律的乐趣,感受方格子老虎带给大家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绘本ppt。 2、跳格子用的格子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欣赏绘本听故事: 1、教师操作ppt讲故事。 2、提问:你们家人有没有吵架?吵架到很生气? 幼儿的回答(及教师的回应)——幼:我爸爸妈妈经常吵(师:越吵越会爱)幼:爷爷奶奶吵。(老人也吵)幼:爸爸和奶奶吵(师:就是儿子和妈妈吵)幼:外公和妈妈吵(师:爸爸和女儿吵)…… 总结:家人之间就会像老虎那样吵架,总会又吵架的时候,吵架总是会生气,不快乐的。小老虎看见虎爸爸虎妈妈吵得越来越厉害,它心里很难过,怎么办呢?有什么办法让他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保护内河的重要性,逐渐形成保护内河的意识。 2、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见解,愿意与同伴和老师进行积极的交流。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摄像机(录有污染严重的内河、治理过的内河) 2、知识经验准备:事先参观过福州的内河;请幼儿向家人了解有关如何治理、保护内河的方法,并画下来。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引导幼儿回忆参观内河的情况。 “前几天,老师带你们参观了哪条福州内河?” “你在内河上看到了些什么?”(河上有很多垃圾,有很多污水排放到内河里等等) 2、观看录像,师生共同讨论内河受污染的原因。 (1)观看受严重污染内河的录像。 提问:现在的内河是什么样子的?你们喜欢这样的内河吗?”
晨晨从小就很有艺术的天赋,每次学校有上台的机会时,晨晨都会努力去争取,她很爱唱歌,跳舞,也很喜欢展示自己,但是晨晨的父母学历不是很高,所以想让晨晨专心学习,不要在唱歌和跳舞这方面浪费时间! 几天前晨晨的父母把晨晨叫了过来,谈了一次话,妈妈说:“晨晨,爸爸和妈妈年轻的时候都没有好好学习,没有考上大学,所以就想让你好好学习,考上一个好大学,其他的事情就先别想了好不好?”晨晨说:“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因为这是我该做的事情,但是我是有自己的梦想的啊!”爸爸说:“你还是先好好学习吧,不学习怎么来完成你的梦想呢?你的这些事以后也能做!”晨晨说:“以后还可以做?是让我的孩子来帮我完成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梦想,你们不能把你们的梦想强加到我身上吧?我有自己的梦想要去追求,去完成,当然我也会好好学习的!” 晨晨的父母瞬间清醒了,他们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小孩子
千万别跟孩子说的10句话你都知道了妈?估计看完的爸妈都表示:这些伤娃的话,自己看着也是句句戳心。语言是把双刃剑。能伤人,也能疗人。许多话换个说法,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孩子值得表扬时,请这样说:“你写得真好”“你真乖”“你真棒”……这样千篇一律的赞赏,其实对孩子来说并没有多大效果,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 这里教大家几招真正有用的表扬法: ● 让表扬更具体、更真诚 “我最喜欢这句:‘天使挥着翅膀’” 分析:让孩子知道写得好在哪里。 “谢谢宝贝,喝了你冲的奶,妈妈感觉特别温暖” 分析:告诉孩子“好行为”带来的“好感受”,孩子更有成就感 ● 把表扬总结成一个词 “你答应妈妈五点回家,现在正好五点,你真守时 “你已经看了半个小时单词,你真专注 分析:告诉孩子一个新词,增
养孩子是一项长期的事业,这比开公司更加艰难。 如果说养孩子是一项事业的话,父母就是这项事业的联合创始人,事业的最终成就全部体现在孩子身上。父母双方作为这项事业的合伙人,其实要有一个明确的分工,就好比一家公司如果有2个老大,公司是不便于管理的。至于爷爷奶奶或者其他参与的人员,你可以将他们理解为核心员工。 part 关于管理与分工 在育儿的路上有非常多的矛盾,就是因为分工不明确,主次不分明造成的。如果家庭有一个全职妈妈,我一般倾向于将全职妈妈定义为这项事业的执行懂事-CEO【因为日常的具体事务完全是由她操控的】,爸爸作为股东会成员【精神领袖】,老人作为辅助员工。很多矛盾的发生在于爸爸作为精神领袖其实没有参与到具体的日常事物,可能在宏观层面给出一些建议。其实最终的执行权应该在全职妈妈——CEO,这就跟处理一家公司日常事务一样的,也就是说爸爸有提意见的权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了解球的弹跳高低与气的关系,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 2、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乐意想办法解决问题。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几个充好气、完全没气的皮球各几个。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幼儿玩球、引起积极探索的兴趣。 1、幼儿玩排球游戏。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玩拍皮球,看看哪个小皮球跳得高。让幼儿先去自己体会一下这个小皮球是什么与什么。而且为什么可以拍起来。 2、说说自己拍的小皮球。 教师:你的小皮球能拍起来吗?为
“说说看她怎么不会花钱?” “大一开始每个月给她1000,不到10天就没了,后来每个月1500,还是不到10天,现在每个月2000,依然是不到10天”。 “这哪是不会花钱,这不是很会花钱吗?” “关键是她只买一些没用的东西啊,衣服、鞋子、帽子,每个月都要买上一堆,但是却舍不得买书!她同学说她上学期所有的课本都是借室友的。她的高中同学聚会,她不去,我问为什么,她说,去还得交50块钱,傻子才去。我仔细回想一下,发现我女儿真的没什么朋友,不知道是不是和她太抠有关系”。 听了亲戚滔滔不绝的诉说,我问: “你和孩子她爸从来都不告诉孩子家里的真实经济状况吧?” “从小到大,你都不给她零花钱吧?” “以前孩子班级有什么需要交钱的集体活动,你是不是一定问,什么活动交这么多钱?” 亲戚愕然“你怎么知道?”
我希望小苏姑娘,每天可以睡饱饱,再去上学。我不希望她每天睡眼惺忪、头昏脑胀的跟着我,慌乱的起床、花了很多时间在通车上头。 研究显示:孩子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智力下降、注意不集中,不仅不利于健康与身心发展;亲子间因快迟到的过多冲突,也容易影响亲子关系⋯⋯ 我也希望她在放学后,身边有更多的玩伴,陪她度过放学后的时光。可以在她熟悉的居住环境,与这片土地建构出深刻的回忆与情感。 还记得我读小学时,整个巷子里都是同班同学,放学后除了和同学一起讨论功课,大家还总是吆喝着彼此在巷口大玩好几百回合。现在回想起来,童年时光中,填满了跳格子、玩弹珠、跳绳子、过五关⋯⋯这些欢乐的记忆。 很庆幸在我童年时有这些生命历程,感受到与人互动的温度,还有与这块土地的连结。现今台湾忙碌的工作型态,早已失去了这些平凡却充满正向力量的童年生活型态。
自从办了借阅卡后,我经常带她去绘本馆,一来给女儿借书,二来在当下的氛围中希望能培养女儿爱阅读的好习惯。我每周会给她借两本书,相对于其他孩子来说,我们的阅读量算非常少的,不过我却觉得两本书的量对她来说刚刚好,反复阅读,每周一换,一年下来,也看了近百本。 我自认是一个做事有点三分钟热度的人,在亲子阅读这件事上我算是坚持得最久的了,女儿现在五岁半,睡前阅读已经成为她的一个固定习惯,没有听故事便像缺少了什么,无法入睡,但即便如此,她也仍然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爱看书的小孩,因为白天如果有得玩她是绝对不会选择看书的。不过这种持续性地阅读却带给了她很大的好处,而这种好处是当她逐渐长大后才慢慢显现出来,也让我下定决心要继续和她在亲子阅读这条路上不断前行。 1、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女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很小的时候就体现得不错,能比较清晰、完整地表达她的想法,即使她在嚎啕大
教案一:快乐的春游 教学目标: 1、学习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春游中的所见所闻,愿意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 2、愿意参加绘画活动,对绘画活动感兴趣。 教学过程: 一、回忆快乐的春游经历。 1、出示春天美丽景色图片,幼儿观看,感受春天的美。 2、提问: (1)爸爸妈妈带你们出去春游了吗? (2)你觉得什么地方最美? (3)看了什么最开心? 3、小结:是呀,春天的景色万紫千红,就是美,我们把这美丽景色画下来,做永久的纪念。 二、引发绘画兴趣,教师示范。 1、春游的时候都做些什么呀? 2、我们怎么把这么有趣的、美好的东西画出来呢? 3、请个别幼儿讨论。 4、请个
什么是隔代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一些年轻家长或者因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因为离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祖父母们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产生的背景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在国外,孩子很小就进了幼儿园、托儿所,18岁独立成人,所以基本上没有隔代教育。据调查显示,在我国城镇有近五成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辈家长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随着社会高龄化趋势的形成,隔代教育现象愈来愈普遍。年轻的父母在生活、学习、工作压力下,该如何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知道对着别人打喷嚏是一件不卫生、不礼貌的事情; 2、学习正确的打喷嚏的方法。 3、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4、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课件;餐巾纸、手帕等。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引起兴趣今天,我们请来了许多动物朋友,看看他们是谁?请跟他们打个招呼吧------过渡:小狗、河马,还有大象说,小朋友们你们真有礼貌。 二、分段引出,理解儿歌 (一)小狗打喷嚏 1、小狗在干什么?它的朋友可能会是谁呢? 2、可是小狗鼻子痒痒的,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追问:小狗是怎么打喷嚏的?小鸭、小鸡怎么啦?为什么被吓跑了?)小结:小狗打喷嚏,对准朋友"阿---嚏",
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故事及观看月相变化图,初步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2、尝试运用语言、动作及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月亮变化的理解 3、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感兴趣,能关注月亮的变化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学习DVD 2、动态教具 3、课件 4、幼儿用书、铅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根据幼儿已学的美术活动中《月亮姐姐》,进行经验的迁移 师:上星期的美术课中,我们学习画了一个美丽的小姐姐,我要看看哪位小朋友能想起来,她是谁?老师给你们一个提示:她长了一对美丽的翅膀。 师:对,是月亮姐姐,那哪位小朋友还记得月亮姐姐的脸是什么形状的?有的小朋友画了圆圆的月亮姐姐,有的小朋友画了细细弯弯的月亮姐姐,咦?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