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涓涓也算是个大龄剩女吧。相貌平平,三十六岁才结婚,虽然对方是二婚,但也算不上很差劲。涓涓这一结婚了还以为能幸福下去呢,结果婚后一直怀不上孩子,夫妻俩东奔西跑看了很多医生,婆家人也是心急如焚,后来老天不负有心人,涓涓如愿以偿有了自己的闺女。 本应该是个美满的家庭,无奈重组家庭后磨合过程中出现了争吵,冷战,家庭暴力,最后,爱情与婚姻支离破碎,涓涓带着自己的闺女,独自搬出来生活。 国庆笑长假大家相约一起去周边的城市走走,小住几天放松心情。 各自到达目的地后,大人们聚在一起,孩子们也是玩在一起。涓涓的闺女今年四岁了,长得很可爱,特别是那双大眼睛,水灵水灵的,超级漂亮,一眼望去就算是个招人喜欢的孩子。 因为小派的孩子小,处处都要跟在她屁股后面,于是,看娃就成了小派的“主要工作”了,看着孩子们你追我赶,嘻嘻哈哈玩得正开心,涓涓的女儿豆豆没有和孩子们一
近年来,“隔代抚养”似乎成了一些现代家庭抚养下一代的主要模式。对与错也成为了大众争议的焦点,专家认为“隔代抚养”只是一个过渡时期,究竟好不好,不能一概而论。 隔代抚养到底好不好,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但不管赞成还是反对,“隔代抚养”都是当代社会无法回避的国情。很多人都认为“隔代抚养”的孩子娇纵、任性,认为“隔代抚养”的效果弊大于利,更有人全盘否定“隔代抚养”。但心理专家认为,“隔代抚养”只是一个过渡时期,究竟好不好,不能一概而论。 专家认为,隔代抚养关键在于方法是否得当,有不少有知识、修养良好、人生阅历丰富的老人对孙辈的教育也很成功,这样的“隔代抚养”说不定比父母自己带还要好。如何隔代
我的孩子是男孩,今年8岁,他有活泼可爱的地方,也有让人头疼的地方,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中上游,总的来说我感觉成长得还算不错。 他现在有个问题,就是总不能遵守他许下的一些诺言。比如我和他讲了许多放学后先写作业的好处,他也答应了,但经常做不到,总是想着法儿地先玩或先看电视。再比如,在玩游戏前,我们商量好,只玩半小时,他也答应得好好的,并保证做到,但到点了,就是磨磨蹭蹭不想结束。 我为此批评过他多次,希望他做个信守诺言的人,但他总是让我失望。我有时实在气不过,就强行关掉电源,逼他履行诺言,为此孩子经常和我闹情绪。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孩子也是经常说话不算数,总是不能遵守自己定下的诺言。 我想知道,孩子为什么总是不能遵守他的诺言呢?如何才能让他遵守诺言呢? 你可能没有意识到,孩子其实并没有给你许下什么诺言。放学回家先做作业、游戏只能玩半小时等等,
随着80后的人们逐渐演变为家长角色,由于他们的生活、事业方面饱受压力,同时也深深感受到对于下一代子女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对早教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不过,如何用合理的早教方式方法教育下一代对于他们来说是个难题。 在对孩子进行早教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80后家长都会犯一些低级错误。以下列出了其中最流行的3大教子错误,为各位80后的家长们提个醒儿。 育儿错误一:选早教教材不恰当 有的家长以孩子是否喜欢为唯一标准不加鉴别;有的家长还以为贵的就是好的;也有的家长以孩子是否看得懂(即难易程度)作为标准……如此种种,都不正确。 专家支招: 1、设计原理要先进,能综合开发宝宝的潜能素质。 2、内容要全面:既有智能(八大多元智能)开发,更有性格情商培养;既有生活习惯认知,更有情感认知发展;既有看的,还要有听的,更要与读本互动,手脑并用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受到两种不同(欢快的、低沉的)音乐的性质。 2、乐意扮演动物角色,体验帮助朋友的快乐。 3、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一起去郊游。 过渡语: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去郊游吧。 提问: 1、这里有幢新房子,是谁的家呀? 2、熊爸爸的新房子怎么样?它今天正准备搬新家呢,你们搬过家吗?搬家的时候要搬得东西多吗? 二、欣赏感知:听听谁来了? 1、播放欢快的音乐 提问:今天有两种动物朋友要来帮熊爸爸搬家呢,听一听,是谁来了? 提问:这段音乐听上去感受怎么样?你觉得是谁来了?为什么?(先用手的动作
小明妈妈 我该拿两岁的孩子怎么办?他最喜欢说的话是“不”,最喜欢做的动作就是“一扭头”,早上穿个袜子都像打仗,看到他那“小倔驴”的样子,真想一个巴掌上去。和一个两岁的孩子战斗是没什么胜利可言的,爸妈改变不了他的想法,可以改变他的情绪。他生气你不气,以柔克刚,比如:把手伸进袜子,变成木偶,换种滑稽的语调“我要这个臭脚丫,我要它暖暖的”。不要怀疑,让人惊讶滑稽的行为都可以让人放弃抵抗,呵呵,这招哄媳妇也很灵,七夕节没买礼物的男士们这招赶紧用起来! 新新妈妈 我是不怎么宠孩子的,可是我的女儿总是哼哼唧唧,让我很心烦,我该怎么制止他呢? 这里我要说一下自己的感受,我从小特别“乖”,别人给的东西不要,逛街从不开口要东西。其实,不是我不想要,看到好吃的不是不馋,是因为妈妈的严厉让我不敢要,不得不“乖”。可是,每每回到家,因没买到我想要
活动目标 1.知道离开位子要推好小椅子,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2.掌握用双手轻轻推小椅子的方法,知道要爱护小椅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推椅子的常规要求,有刷画的经验。 2.材料准备:椅子2把,1把外观上比较完整,l把外观破损,魔法纸(画有笑脸和哭脸的白色蜡笔画),刷子、水彩 掌握用双手推椅子的方法,知道自身行为和椅子的“表情”相联系的。 活动难点 能根据自己小椅子的表情”,自觉地调整行为。 活动过程 1、导入环节 (1)以拟人化的形式把“椅子客人”介绍给幼儿,引导幼儿比较并说出两把椅子在外观上的区别。 (2)分别将画有笑脸和哭脸的两张魔法纸贴在两把小椅子上,并用施展魔法的形式,用刷子蘸上神奇的药水(有色颜料)刷在魔法纸上
经过观察了解发现,原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妈妈经常口是心非,嘴上说不关注亮亮的学习,实际上非常在意。亮亮小时候,妈妈高兴的时候对孩子极度纵容,生气的时候,常常暴打孩子。长此以往,亮亮对妈妈充满了仇恨和不信任,脾气也越来越暴躁。妈妈意识到打骂造成的严重后果后,在亮亮面前变得小心翼翼,事实顺从,却于事无补,相反亮亮的行为变得越来越嚣张。 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影响 根据访谈资料显示,成年后有暴力行为的人大多有一个共同点:童年都曾遭遇过不同程度的语言暴力,身体虐待。任何家庭暴力,包括目睹父母的暴力行为、受过份侮辱及恐吓言语的管教方式,对儿童生理、行为及心理都会造成深远的影响。 生理影响发育迟滞,健康状况较差,睡眠不好,意外伤害心理影响紧张焦虑,胆小恐惧,没有安全感,缺乏自信,自我评价低,成年后易抑郁,对生活绝望。行为影响不服从管教,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情绪,常以暴力行为表达愤怒,在团体中无法信
说好的男子汉的大度呢?一点都没有。 有时候一说就哭鼻子,那委屈的样子比林黛玉还要林黛玉。 但是皮起来,都是一个德行。 使不完地劲,打不完的架。常常惹是生非的也是他们。 但是我们不好好养育吧。 因为会有一个好姑娘与他有关,因为他会成为一个丈夫。 有一个孩子也与他相连啊!因为他会成为一个爸爸。 养男孩,和养女孩在理念上是一样的,父母之爱也是一样的。 但是在一些实际的养育过程中,还是会有一些区别。 因为他们的世界有他们迷人的地方,也有让你操碎心的地方。 请正确地打开男孩的世界。 文丨鱼爸 看吧!那是睾丸素的挥发 为什么男孩更具有攻击性,更喜欢冒险,情绪更加容易激动一些呢? 这是造物主当时设定的,男孩旺盛的活力可以说是天赐的。因为男
亲子旅行盛行的当下,父母真的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亲子旅行吗?育儿专家来支招,下面是亲子旅行的常见误区,家长请留意。 从旅行的必要性来讲,很多家长现在都有带孩子出去“长见识”的意识,很多家庭也都将每年一次或几次的旅行列为家庭重要支出。孩子没有概念,家长却往往容易将旅行想“歪”。很多家长不会选择国内偏远之地,因为那里闭塞,拖家带口的不方便,也因为那里没啥名气,去一个谁都不知道的地方不如飞到夏威夷有面儿啊!变了味道的亲子旅行,往往是从家长不正确的认识开始的。 给孩子豪华之旅就是完美旅行 从孩子的角度看,旅行无所谓豪华与简单,即便是在城市的近郊或周末的公园,您大可不必将只青睐"马尔代夫"却瞧不上"北戴河"相连,有多少中国父母花了上万块钱带孩子出国,吃住行清一色的高端配置,却往往忽略了与孩子心灵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不少家长对孩子总会格外的溺爱,殊不知这样的育儿方式对孩子的人格成长极其有害,如果孩子对孩子一味的溺爱,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一味的妥协,那可能会把孩子教成小霸王,这是育儿的大忌,那么,做家长该如何应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呢? 面对孩子无理要求,父母如何正确应对呢?首先,先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无理要求。 孩子的无理要求,是在试探家长的底线 当孩子发现他可以向父母施加压力,以满足自己的不合理、不公平的要求时,这会让他们习惯性地产生负罪感和变得脾气暴躁。他们感觉到这是不对的,应该对父母表现出更多的尊重,但他们需要界限(正如我们都需要界限)。 成年人知道界限是怎么一回事,但是孩子原本就和母亲没有界限,孩子的界限是要教的。不知界限的时候,孩子会无所适从,不知怎么做是对,怎么做是错,只好进一步施压,潜意识中希望最终发现父母的一些底线。 育儿这个课题中,
都说“穷养儿子,富养女儿”,那“穷养”的定义是什么呢? 所谓“穷养”,不是刻意追求“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而是在物质上对孩子有所限制,让孩子懂得珍惜和奋斗;要从小培养孩子自立和受挫的能力,让 孩子懂得任何东西都是付出劳动才能得来。 要培养孩子正确的心态,接受社会现实,别人拥有的物质财富,自己不要盲目攀比,关键是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 创造这些财富。 日本的吃苦教育 日本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 许多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去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 店售 货,在养老院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来挣自己的学费。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灌
1 前几天,公众号后台有妈妈给我留言,说女儿乐乐(化名)越来越内向封闭,亲子关系很差,问我可有好办法。经过详细交流,我了解到了事情的经过: 即将读一年级的乐乐很喜欢拼装类玩具,有一次在超市看到一盒“公主城堡”(就是有很多零部件需要拼插组装的那种),乐乐非常喜欢,一定要买。 这盒玩具价格不低,节俭的乐乐妈仔细看了说明,觉得对于乐乐来说,难度太高,不是很适合,拒绝给孩子买。 一向有公主情结的乐乐非常喜欢这个城堡,就向妈妈保证说自己一定能拼好,如果拼不好,愿意用自己储钱罐里的全部硬币来购买。 城堡买回家后,乐乐研究了许久,一个人捣鼓了很多次,却无论如何也拼装不好。 最终,在乐乐的大声哭泣中,妈妈从乐乐的怀里抢走了储钱罐,拿走而她辛苦存起来的全部硬币。 乐乐用全部“积蓄”换来一堆城堡的零部件,非常伤心。 更让她伤心的是,此后她要求
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是发展儿童自我修复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自我效能感 ”是指我们的信念,它是成功的基石,使我们的梦想成真。能动性这个词,被心理学家用于形容我们如何将信念转化为行动。 “如果我学习更努力些,我的排名会更靠前。”“如果我每天练习100个罚球,那我会是个更好的罚球手。”“如果我今晚能睡个好觉,明天的学习能力倾向测验,我会精神饱满。” 这三个最普通的例子,都显示出自我效能和能动性不可思议的力量。这些孩子在考虑如何做才能提高获胜的机会,而且将之付诸行动。当然,这里也存在困难和错误,不是所有的解决方案都有同样的效应,你的孩子会对后果进行比较。“ 明天我有数学期末考试,哪个是我的最佳选择呢?” a. 学习,然后早点儿上床休息 b. 喝红牛顶着,开个通宵 c. 作弊 在孩子的学校生
01 爱孩子,但绝不宠溺! 我儿子快要4岁了,最近特别爱让我给他说对不起,特别容易不高兴,一不高兴了就让我说对不起,不管是谁的错误,如果按他的要求说了对不起他的情绪就立刻转好,要是没有按他的要求说,就会气的声嘶力竭的大哭大喊,都能感觉到他自己气的不行了。我到底该不该顺从他的要求呢?担心他养成这个习惯,以后和别人相处也要求人家这样,毕竟别人也不会顺从他,怎么办呢? 首先,非常高兴这位妈妈还能意识到,一直这么做可能会对孩子的未来发展不利。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也许我们在管教孩子的时候,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声音在质疑。这么小的孩子懂个啥,别要求那么多,等大了就慢慢好了。于是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找上门来:你儿子抢了我孩子的玩具,你儿子把我女儿的胳膊咬破了,你儿子把我儿子推到了,你儿子偷了超市里的东西,你儿子把我家玻璃打碎了,你儿子居然对着我的鞋子撒尿...
我的同事前几天与我们分享一则关于高情商的故事。说她上高中时,姐姐生病住院,她帮带不满三岁的外甥。一天,她去幼儿园接外甥回家,看到路人多,于是跟孩子说:“我抱你吧。”结果小家伙回了她一句:“小姨累,我自己能走的。”她瞬间泪目,并最终还是抱了她。 时到今日,同事对外甥的高情商仍称赞有加,但在我看来,所谓的高情商,其实就是好教养。 好教养,无疑跟家风有关。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常见到一些优秀企业的老总。每年7月招聘季,我都会问起他们:“你觉得现在这些大学毕业生最缺什么?”他们给我的回答如出一辙:情商。 这个回答让我想起最近遇到的一个名校毕业的实习生。大家一起讨论选题策划时,他脑汁洋溢,贡献了不少点子。到了午餐时间,会议仍未结束,选题组长拜托他给大家订个盒饭。没想到,这孩子却无比决然地拒绝道:“很抱歉,我来这里是当记者的,不是打杂的
一、 运动 靠坐到独坐,锻炼头颈腰背肌肉:从拉坐到靠坐,逐步移走后边的靠垫,把玩具放在够着处,让宝宝坐着玩一会儿,每次5-10分钟,每天3-4次。 翻滚、打转,训练全身肌肉运动及感觉和运动协调性。 翻滚:在平坦不太软的床上或地垫上,用玩具逗引宝宝从仰卧,用玩具逗引(在一侧),使宝宝以腹部为支撑点四肢腾空,身体在床上打转转。 二、 认知 积木传手:给宝宝一块积木,等他拿住后,再向同一只手递另一块积木。看他能否换手后再拿这一块。如不能换手,就要教他先换手后再拿新的。练习几次后就会了。 抓取小东西:可以锻炼指尖细小肌肉的协调动作。先学会大把抓逐
太早开始知识传授 每个父母都有把自己孩子培养成“神童”的梦想,但过早给宝宝进行教育启蒙,让宝宝背唐诗,并不能让提升孩子智力,还会影响宝宝右脑发育;过早教给宝宝数学,在孩子刚入学后,老师讲的东西他都知道,会变得自负、不好好听课,势必影响到以后的学习成绩。孩子可以很快的掌握1、2、3、4,但他的一岁、两岁、三岁只有一次,其实顺着天性玩耍也是开发智力的一种方式呢。 喜欢贬低孩子 别人夸奖自己孩子“真聪明、成绩真好”,家长虽然心里美滋滋的,但嘴上还是会讲“哪有啊,都是他瞎蒙的”,孩子会以为你讲的是实话,认为自己没有那么优秀,产生自我否定甚至自卑情绪。更有过分的父母整天将“你笨啊”、“这点小事都做不好”等话挂在嘴边,这对孩子来讲绝对是一生的阴影。 给孩子制定过高的目标
控制力好的孩子 不论是玩还是写作业都会比较的投入,不会三心二意,就是做事情比较的认真。在写作业的时候不会被外界多打扰,同时玩游戏,玩玩具都会比较的投入。这些表现都说明孩子就有很好的自控能力,这是一种优秀的品质。这样的孩子在未来做事情不会只有三分钟热度,具有很好的耐心耐力,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敢于交流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具有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能够倾听和分享这是一种高情商的表现。见到陌生人不害羞,不自卑,不会唯唯诺诺的不敢说话,而是可以很顺利跟陌生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也是一种自信心的体现,这是一个人获得良好的人际或者交际关系的有效的途径。如果家长发现孩子不爱交流就要多多鼓励。 喜欢问问题,好奇心重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经常性想弄明白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是咋回事。这样的勤
我哥朋友圈发了张黄暴的图 我评论:已报警 然后我妈突然冲进我房间说: 我打电话让他删掉 都是亲戚你报啥警 期末考试完毕 在朋友圈吐槽:题目真让我醉了 我爸秒回:熊玩意考试喝什么酒 晚上在朋友圈发美食 附文字:深夜报复社会 我爸让我别发反动言论,叫我删掉 老妈在看电视,突然叫我:“你喜欢的那个穿裤子的发糕来了。” 我带着一丝不安走了过去,就听到了一个嘹亮的声音 “派大星,我们去抓水母吧!” 从网上找到的这些对话带有喜剧色彩,而现实中父母和孩子失去共同语言之后,双方都会觉得非常无奈和痛苦。 共同语言是一种什么东西。共同语言是一张门禁卡,这张门禁卡带领你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进入一门学科,也得从共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