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通过此活动,要幼儿知道牙齿的用途,怎样保护它,从而体会到牙齿健康很重要。 2、发展幼儿小肌肉及手眼协调的能力,培养幼儿剪贴技能。 活动准备: 1、粘有唇形的纸板,剪刀(与幼儿人数相等)。 2、长条形画线的纸若干(背面巾有胶条)。 3、挂图两张,装垃圾的小盒四个。 活动过程: 一、 教师引出课题 教师用优美简单的语言指出“露齿的微笑”真的很美。 二、 讨论牙齿 1、牙齿很重要,我们用它做什么? (吃饭、撕咬食物、咀嚼食物、帮助发音等) 2、如果没有牙齿会怎样? (食物不能咀嚼碎、你会生病、会胃痛;没有牙齿说话会不清晰;你的脸会不美丽,会变形等) 3、怎样保护牙齿; 注
壹 睡姿 麻麻的做法 奶奶的做法: 帮主点评:OMG,要让宝宝自由舒展和活动,这样才有利于身体发育以及活动的协调和发展,固定住宝宝会限制他的发展哦。 贰 吃手指 麻麻: 奶奶: 帮主点评:宝宝能够把手伸进嘴里,这说明宝宝越来越聪明了呢,这可是智力发展的信号。宝宝能够把手伸进嘴里,这是手口协调的表现;吸吮手指说明宝宝正在用他的口腔在探索世界,而宝宝最先探索的就是自己的身体哦。家长不应该制止,反而需要鼓励呢,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他的小手清洗干净就好啦,另外,家长还应该给他提供更多的可供嘴巴舔吮的安全物品,给他更多的探索机会。 叁 喂饭 麻麻的做法: 奶奶的做法: 帮主点评:吃是人的本
爱父母的“五不怨” 1、不抱怨父母的无能 没有人是万能的,也没有人是完美的!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费尽心力把我们养育成人,已很不容易,我们要感恩父母辛苦生、养了我们。 不要抱怨说“爸爸应该是怎样的爸爸,妈妈应该是怎样的妈妈”,应该真诚地说:“我接受,你们就是这样;我接受,是我选择了你们;我享受你们给予我的一切。” 2、不抱怨父母啰嗦 父母比我们先来世上,他们先学取经验、照顾自己,再诞生我们。当我们出生,用自己余生的心力来照顾我们成了父母自愿选择的命运:嘱我们穿衣,教我们吃饭,盼我们平安…… 只有真爱你的人才会去啰嗦你,父母绝不会去啰嗦一个与他们无关的人。 3、不抱怨父母抱怨 父母抱怨我们,只是不满足我们现在。当我们做得够好时,他们渴望我们更好! 他们不是
你的家里是否也有两种声音 奶奶爱干净,整天都把家里的地板拖得干干净净的。同时,她也希望孩子们都能够学会讲卫生。 但孩子天性爱玩,敏敏三岁的时候,她有时候依然还会怀念小时候学走路,学爬行的日子。 有时候,奶奶会对她说:地板脏,不要坐地板。而我们的态度是家里地板可以随意坐。 所以,孩子脑袋里面有了两种不同的声音。 孩子的快乐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最初,孩子只是看大人的态度。但我们知道,她的内心是想去做这件事情的。我们鼓励她做自己就好。 尽管如此,但总是好像还缺少些什么。 每次孩子想坐在地板上玩的时候,她会先问问我们,我可以坐在地板上面吗? 我们依然告诉她可以的。 这时候,她会再说,“可是,奶奶说不能坐在地板上。” 我再问她
活动目标: 1、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记录分合方法。 2、进一步感知数的互补关系。 3、在活动中,独立思考,认真书写。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习过6以内数的组成。 2、物质准备:教具:记录纸和笔。 学具: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笔人手一支。 (2)组成连线:做成各种小动物形状的底纹,顶部写有6以内的总数,其他地方分为两排,可以使组成总数的数字或点子。 活动过程: 1、快乐碰一碰。 “碰球”游戏。教师和幼儿共同玩“碰球”游戏,复习6以内各数的组成。 找朋友碰一碰。请每个幼儿自己做一张5以内的数卡,贴在胸前,听音乐《找朋友》唱歌: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个号朋友,握握手,碰一碰,我们合起来就是6。边唱
妈妈,不是说去带我吃肯德基吗?怎么又来姥姥家吃了呢? 妈妈是为你好啊,多吃蔬菜才能长个子! 妈妈,你为什么就不能让我试试那个攀岩呢?!每次只给我买碰碰车的票!可是你刚刚明明说了,让我去攀岩! 我说了吗?我没说!内个啊?!内个多危险你知道吗?!我是考虑你的安全! 我要去小月月家而不是然然家!妈妈,你怎么能骗我呢?!我是去然然家玩儿啊?! 然然妈妈生病了,你找月月玩儿不挺好?! 妈妈,我好想去游乐场啊! 不去不去不去!周末就得去图书馆才有意义! 妈妈!我恨你! …… 孩子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心很难过,哭了一夜。 那天晚上,春春并没有来跟我道歉。而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默不作声。 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春春总是让我带她去游乐场,我顺口答应了
上周高中同学聚会,我们的老校长也来了。大家都给他敬酒,感谢老校长的教育之恩。老校长现在已经退休在家,他在任期间,带出的十几届学生都很优秀。在教育和管理上确实很有一套。 但出乎意料的是老校长的儿子很不争气,原来上学的时候就出了名的叛逆,到现在好像也没混出什么名堂,一大家子还指着老校长的退休工资生活。 当时我们也很不明白,校长教育出的学生那么优秀,为什么轮到自己的孩子就束手无策了呢?其实有很多的家长也有类似的困惑,为什么知道的道理这么多,就是管不好自己的孩子? 观察了很多家长的“教育方式”,发现有3个原因,很值得我们反思,相信很多家长看后,会深有感触。 1 你是不是经常对孩子说“下不为例” 常常听到父母说这样的话,“算了算了,不过下不为例”。“好了,别哭了,妈妈给你买去就是”... 你是否也是这样的“好好父母”?这样的父母的确容易做。说一句“算了算了”“下不为例”,不
今年旅游业最火热的项目是什么?不是坐火车去西藏,也不是坐游轮去韩国,而是“2+1”的亲子游――爸爸、妈妈+宝宝。 全家总动员式的出门和一般的旅行可不一样,从出游路线到旅行方式,旅行社针对家庭式出游的特点,打造了各具特色的路线供三口之家选择。 其中有―― 最具人气的亲子游――亲子采摘。在充满了丰收气息的果园中,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动手摘水果,边采边吃还能带回家,多么诱人啊! 最具亲和力的亲子游――亲子度假。阳光、沙滩、海浪、青山、秀水之间的三人休闲时光是一种绝对的温馨和惬意。 最具趣味的亲子游――亲子野营。搭帐篷、野餐、游戏……忙碌之中也能让家人和宝宝亲近自然、尽享天伦。 如果你的宝宝已经厌倦了将自己的脚步局限于家里或者小区旁的公园,而你也厌烦了只用单调的游戏、简单的儿歌来与宝宝“亲热”,那就赶快带上宝宝来一次“2+1”亲子游吧。这个十月,沐浴着怡人
她困惑了:“我觉得小时候孩子调皮啊,大家让着他些是很普遍的现象啊,但是关键是,我看了这篇文章,觉得有道理,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啊?谁能告诉我正确的教育方法呢?” 还记得电影《后会无期》吗?影片里王珞丹饰演的苏米曾经说过一句话,大意是:“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当这句话轻轻地从苏米口中吐出来,仿若自言自语,却饱含着深深的无奈。 网络时代的好处是,资讯无处不在,唾手可得,网络时代的坏处是,资讯太多,以至于我们难分对错,难以取舍。所以很多妈妈(包括我自己)才会有这样类似的困惑吧。 请问,我的孩子怎么了? 还有朋友问:“我们家小侄子,上了一年小班了,可老师还是反映他不听话,自由散漫,怪家长没教育好,你说怎么办呢?” 我的回答是:“帮不了。” 说真的,我充其量也就亲自带过一个孩子,对于别人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孩子由于处于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常常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与心理感受。如果要互相理解、沟通良好,就要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同理心”。否则就会如上例那样造成误解、冲突乃至对抗。 什么是同理心? 同理心就是理解和感受对方的心理,就像感受自己的一样;说白了就是将心比心,用对方的眼睛来看世界,用对方的心灵来体验世界,与对方进行心理互换。例如,孩子回家后说:“今天红红语文考了不及格。”她的意思很可能是在试探父母的态度,其潜台词是:如果我也考得不好,你们会怎样?又如,当父母批评孩子不该与传达室的大伯顶撞时,孩子口头上是答应了,但脸上却流露出不屑或委屈等表情,很可能事情就没有父母所想的那么简单,孩子心中另有想法。孩子的一言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有些孩子特别胆小,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面对胆小的孩子,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勇敢的心理品质呢? 在孩子当中,多数活泼好动,能言敢为。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孩子胆小怕事,平时沉默寡言,不愿跟大家一起玩,没有同龄孩子那种爱动、贪玩、好奇的特点。他们腼腆,说话声音低微,主动要求少,不敢一个人外出等。有些孩子每当父母不在身边时就往往会感到害怕,有的孩子怕黑,有的孩子怕“鬼怪”等等。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孩子胆小。孩子为什么会胆小呢? 造成孩子胆小怯懦性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环境与教育的影响。比如,父母过度限制孩子的活动,不准孩子单独外出,不让孩子多接触同龄伙伴,造成孩子不合群,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父母过分娇宠孩子,事事包办替代,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限制过多,如孩子摸摸茶杯,大人就嚷:“别动,看,摔了!”;孩子
中国式的家庭教育离不开一个“苦”字,但是家庭教育要与时俱进,不能靠单一的教育。那么良好的家庭教育应该对孩子实施怎样的教导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中国自古是一个重视“吃苦教育”的国度,中国人坚信“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教育信条。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吃苦教育”不仅可行,而且十分必要,任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吃苦教育”方式都值得积极探索。 但与此同时,网络上经常出现一些家长进行过分的“吃苦教育”,例如一些不合要求便体罚,使学生身体、心理都不堪负重。这种所谓的“吃苦教育”,不仅会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伤害,而且也是违背教育宗旨的。一起来听听专家怎么说吧! 谨防“吃苦教育”极端化! 2012年初4
我们总是说一个人的学习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忆力的好坏。0-1岁是宝宝记忆力培养的敏感时期,宝妈做对了,对宝宝之后的学习能力培养会有很大的帮助。今天Tina特定为您整理了世界知名早教专家-蒙台梭利女士的一些关于记忆力培养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0-3岁的宝宝,主要有三种形式的记忆,分别是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和印象记忆。 运动记忆是出现的最早的一种记忆,而且它的持续时间会很长。什么是运动记忆,简单说就是“三翻六坐九爬爬”,宝宝出生后总是先学会一些动作。如果宝宝越早学会了游泳,即使以后多年不游泳,可是一旦需要他们会立即被重新“捡起来”。再比如,如果宝宝在1岁左右时就养成了早晚刷牙的习惯,长大以后是不可能改变的。 情绪记忆就是指宝宝在体验过很强烈的情感体验后,会将自己这份情感深深埋藏在记忆之中,宝宝长大后喜欢
常常听人说起: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一定要跑过CPI。这句看似玩笑话的背后却有着令人深省的含义。这些年来,奶粉、纸尿裤、请宝宝看护(保姆)和上早教班之类的费用,涨幅赛房价,养孩子成本正在飞速上升,不少人在感叹:养个孩子真是越来越难了。 生活成本在逐年增长,随之而来的生育教育成本也在快速增长。“竞争”一词已成为生存的核心关键词。现如今,80后的年轻父母和祖辈父辈教养孩子的观念已明显不同,很多父母都努力的培养着自己的下一代,希望能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不仅表现在要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更重要的是还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CPI上涨,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如何面对飞速上涨的养儿成本呢? 80后父母悲哀度自测: 1、一家人的开销,几乎全给了孩子。 2、为了给孩子花钱而
活动目标: 1、学习简单的按颜色、形状、大小、种类等不同规律进行排序。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初步的分析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图谱 A:大小不同的紫色三角形 B: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圆 C:颜色不同的半圆和正方形 D:颜色不同的苹果和茄子 2、图形若干 3、幼儿用书《下面应该排什么》 4、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直接引题 1、(出示图谱A)上面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三角形,大小不同) 2、请你仔细看看上面的三角形,它们是怎么排队的? 3、
一旦失去控制,宝贝的胡闹就会令头痛的父母无所适从。如果恰好在公共场所,父母更是处在一个两难的境地,既不想当众惩罚宝贝,又不想轻易放弃原则,于是,他们的头痛就会一再升级。那么,怎样才能让宝贝有效地控制自己呢? 宝贝为什么容易失去控制? 虽然父母为宝贝制定了各种各样的规则,但是宝贝常常会失去控制,无视规则的存在,给父母带来很多烦恼。尤其在公共场所,比如商场或者饭店,因为这些地方有太多诱惑宝贝或者让宝贝犯混的元素,要履行规则也就会遇到更多的阻力。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控制力也比较弱,所以遇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者不喜欢的事情都会以比较激烈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时候,规则对他们来说就很容易失去它本该有的约束力了。 防止宝贝失去控制的12条妙计 1.了解宝贝能够
以前见过一对母女在广场上玩,看样子孩子也不大应该还没开始上幼儿园,玩了没一会就听到这个妈妈大声斥责孩子“你知不知道,你这么黏人很讨厌!”“你就不能自己在旁边玩会吗?真是让人心烦!”说着还推开孩子的小手,小女孩委屈地还是伸手喊着“妈妈妈妈”…… 如果孩子是父母自己带没人帮忙,一般从幼儿园接孩子回到家陪着玩一会,妈妈就该做饭了,孩子可以自己玩玩具或者看看动画片,当你在厨房忙活半天出来招呼孩子吃饭的时候,有些孩子还是该玩玩、该看看,似乎听不到你刚才说的话,这个时候你很看你能会说“叫你几遍了你听不到啊?你就不能让人省点心”“你能不能好好听话,再这样下去以后就别想看动画片,只会给我添麻烦”…… 上面的提到的情景可能多数父母都不陌生,如果是你面对这样的情况发生又会对孩子说些上面呢?尤其是面对正在语言发展阶段的小孩子,这说话还真是有些讲究。 孩子在3岁以内是口
因为小派的预产期快到了的原因,家里的阿姨由小时工改为全天。自打阿姨白天入驻我家后,儿子慢慢变得依赖起来。 吃饭前,我们让儿子去洗手时,方姨马上会问:“宝宝,我帮你洗吧。”然后,马上跟在儿子后面到达卫生间。 给儿子报了暑假班,早上出门时,让儿子把鞋子换上。儿子刚坐在小板凳上自己往脚上套凉鞋时,方姨迅速蹲下说:“宝宝,来,我来帮你穿。” 儿子自己吃饭到一半跟我撒娇让我喂时,还没等我劝说儿子继续自己吃,方姨已经一把端过儿子的碗一边说:“来,宝宝,我喂你。” 我和老公知道方姨是出于好心,而且她的年龄有些偏大,大概也习惯了这种养育方式。但我不能任由这种状态持续下去,不然我家勤快的儿子会被毁掉的。 要知道,在方姨没来之前,儿子虽然四岁不到但事事都会自己做。起床后自己穿上我准备好的衣服(虽然有时候会裤子前后穿反,但反了也无妨嘛),出门时主
活动目标: 1、在情景化的游戏中,体验“送菜”的快乐。 2、培养幼儿动作的敏捷性,以及手脚协调一致的能力。 3、能遵守规则玩游戏。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蔬菜玩具若干、场景布置、三个大篮子、红、绿灯。 经验准备:幼儿对蔬菜有一定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带领幼儿开汽车进入场地。 教师出示红、绿灯:问小朋友看,这是什么?现在小朋友边听歌曲边跟老师做红、绿灯的游戏,好吗? 老师是交通警察,你们是小司机,老师举起红灯,你们就要马上刹车,停下来。我举绿灯,你们就可以开车。小朋友听清楚了吗?那我们就开车出发吧! (幼儿可以随意在圆圈上随意小
活动目标: 1、户外观察使幼儿得到有关冬天的特征和感性知识。 2、学习用口语表达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3、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环境材料: 太阳出来和、篮球场、草地上。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寻找冬天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了?它想和我们交朋友呢。可是,我们都不知道它长得怎么样。咱们就出去找它的影子,好吗? 2、明确观察要求,让幼儿感觉冷和暖。 3、观察来往的行人的穿着,让幼儿想一想与其它季节有什么不同。 4、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冬天的感觉。 效果分析: 知道一年有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