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案幼儿园教育亲子活动亲子游戏
  • 怎样培养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太有用了!
    怎样培养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太有用了!

    “一个阳光快乐的孩子是一个能自主的孩子,他(她)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也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是法国儿童教育学界共同认可的观点。 那么怎么培养一个心理阳光、远离阴暗的孩子呢?法国不少资深育儿界专家一起,给父母们提出了一系列操作性很强的建议。 01训练孩子独处的能力 心理学家说,安全感不是依赖感,如果一个孩子需要热情而稳定的感情联系,他也需要学会独处,比如让他自己呆在安全的房间里。孩子获得安全感,不一定需要父母时刻在场,即便他看不见您,他心里也会知道您在那里。 专家说,对于孩子的各种需要,大人需要去“回应”,而不要事事“满足”。 02满足孩子要有度 要人为地制定一些界限,不能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能够心情愉悦的另一个前提,是孩子能承受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望。”

  • 一定要跟孩子说这10句话,孩子早晚会感激你!
    一定要跟孩子说这10句话,孩子早晚会感激你!

    一定要跟孩子说这10句话,孩子早晚会感激你! 1.孩子,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你 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就开始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并且,每个人的喜好、修养、性格都不同。有人会因为你的体型、相貌不喜欢你,有人会因为你的成绩不喜欢你,有人会因为你的爱好跟他不同而不喜欢你……总之,你必须认清这个现实。 但是,这并不是什么坏事,你更不用因此而否定自己。你只要坚持去做对的事、坚持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有些人早晚会转变对你的态度;而那些一如既往不喜欢你的人,敬而远之,因为他们可能不是什么好人。 2.孩子,多说谢谢 你身边的任何人,包括自己的父母,都没有义务去帮助你、照顾你、容忍你。父母给了你生命,这已经是对你最大的恩惠了。 所以,当别人帮你一次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地说谢谢,否则没有第二次了;当别人不想帮你的时候,也不要心怀怨恨,因为人家本来就没义务帮你,再说了,你为

  • 注意啦!爸妈们更容易犯这3点冷暴力行为
    注意啦!爸妈们更容易犯这3点冷暴力行为

    不信你看看: 一、忽视、不在意孩子 有一次周末在饭店里碰到林先生,他独自带着女儿,于是我们拼桌。 林先生的女儿很安静,我问她一句,她不好意思的小声答一句,有好几次,我听到她小声的问林先生问题,林先生都忽略她了,也许他觉得大人在谈话,孩子应该靠边?孩子6岁了,早就有了自尊心,突然莫名的就哇的大哭了,我猜她一定是觉得有外人在,爸爸这种态度让她太丢脸了,想必在家中忽视孩子的机率更是变本加厉吧。 林先生后来跟我聊起女儿,后悔自己对女儿的态度,女儿从最开始的为了引起他的注意做各种出格的事,到现在的完全不跟他说话。我建议他,每个人都会有忙碌的时候,但一定记得要回应孩子,哪怕告诉孩子“爸爸在忙,一会儿找你”,当然,首先得找女儿谈谈心,先解开心结再论吧。 二、把负面情绪施加给孩子 小鹿妈妈性格很情绪化,得罪不少人,前不久她动了手术,去

  • 中班数学认识高矮教案
    中班数学认识高矮教案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自主的探索活动认识高矮、高矮的相对性以及高矮排序。 2、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形、时空和空间等现象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高矮不一的:木棒、积木、瓶子、杯子、盒子、笔等等。 2、长颈鹿、小猴子的图片(小猴子站在椅子上,用布遮住只露出小猴子比长颈鹿高些) 3、红、黄、蓝三块积木。 4、气球2个、音乐《找朋友》、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游戏《排气球》引入高矮话题 请一高一矮2名幼儿拍气球,提问“他们都拍到气球了吗?为什么?” 2、游戏《找朋友》 音乐《找朋友》幼儿两两找朋友进行

  • 家庭教育也应“因性施教”
    家庭教育也应“因性施教”

        现在的社会,剩女、超女、野蛮女友越来越多;宅男、啃老男、草食男、排骨男越来越多。男孩子以前是“铮铮铁骨”,现在是“铮铮排骨”,孩子们到底怎么啦?我们的教养方式出现了哪些问题?面对天生就不一样的男孩女孩,家长该如何区别对待?6月16日,由东方爱婴早教中心主办、快报协办的“男女有别,教子有方”科学早教公益讲座将抵达南京站。主讲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徐玲女士将针对男女宝宝的不同教育方式为南京家长支招。     男女有别     性别观念应从小建立     “男孩、女孩的早期教育不能用同样的标准要求。”徐玲开门见山地说。一名大家都很熟悉的陈姓女明星,生了一个男宝宝,后来想要一个女宝宝,但不幸的是,在她怀孕5个多月时流产了,此后,妈妈把儿子

    标签:家庭教育
  • 面对孩子的“大嘴巴”,你该怎么办?
    面对孩子的“大嘴巴”,你该怎么办?

    4岁的童童遇见刚刚换了新发型的邻居阿姨,张口就说:“阿姨,你好难看!”弄得童童妈妈和邻居阿姨都尴尬不已。3~4岁的小人儿,词汇量已经非常丰富,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但是,语言能力进步的同时,对一些词语的内涵、沟通的礼仪还不能完全掌握,因此,常常会说出一些不合时宜的话。谁都知道童言无忌,对于宝宝那些无伤大雅的用词不当,我们常常会一笑了之。不过,有时,这些童言稚语可能会让人陷入格外尴尬的境地,有时甚至会伤害到别人,作为父母,就不能完全置之不理。 美国密歇根州卡尔文学院的苏珊博士说:“三四岁的孩子,还不知道在适当的范围内分享信息,他们无论想到什么都会一股脑儿地说出来,即便在公共场合也是如此。”孩子出现言辞不当的行为,是符合他们成长年龄段的特征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任孩子的“童言无忌”,一些涉及原则性的话题,应当让他们知道规矩、界限在哪里。

    标签:家庭教育
  • 教育孩子,这么做更高效
    教育孩子,这么做更高效

    明确自己对孩子的期望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首先应该清楚地了解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值,并且确定自己希望孩子怎么做。教育孩子遵守父母制定的规则,让孩子清楚地明白规则的底线在哪里。也要让孩子知道如果打破了规则,会面临怎样的惩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要符合孩子的年龄和自身条件,不能对孩子期许过高,比如你不可能让一个2岁的孩子做一个5岁孩子才可以完成的事情,这不科学。父母既要自己明确对孩子的期望,也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对他们的要求是什么。 保持一致性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还要保持一致性,你说的和做的要保证一样。有的父母给孩子制定了规则,但是在正式实施的时候却跟说的不一样。这样会使父母在孩子面前失去权威性,孩子可能会觉得不遵守规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言行一致,当孩子达到了父母的期望,也要兑现之前说好的奖励,同理孩子做错了,也要给予警告过的

  • 中班音乐嬉戏的天鹅教案
    中班音乐嬉戏的天鹅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嬉戏曲》节奏明快、欢快愉悦的风格。 2、尝试借助以手部动作为主的表演,随音乐表现情节的变化。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愉快心情。 4、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5、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黑、白标记人手一个。 2、图谱一套。 3、《嬉戏曲》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教师表演,引发活动兴趣。 1、教师用手部动作让幼儿猜测:猜猜这是谁?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猜猜它是谁?(老师用手部动作做出天鹅的头的造型)师:看看我的这只天鹅脖子里带了什么颜色的丝带?这只天鹅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小黑。 2、幼儿

  • 高质量的亲子沟通只需要这三步!
    高质量的亲子沟通只需要这三步!

    怎样和孩子沟通更有效?怎样跟孩子表达你的要求? 能与孩子进行建设性的沟通是家长最重要的教育技能。良好的亲子沟通能维持和发展良好的亲子关系,而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的基础。沟通是传递爱的桥梁。 沟通,你准备好了吗? 1、放下自我 不管你是警察,老师,教授,公司领导,你在家里都不能是这样的: 我想让他九点睡觉,我想让他学奥数,我想怎样怎样?这些到底是谁的需要? 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妈妈说,小朋友不能挑食,小朋友说,为什么妈妈从来不挑食,因为妈妈只买自己喜欢吃的菜。 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放下我们自己,放下我们的情绪,放下我们的期望,放下我们的固有的价值取向,放下我们所有的要求,要时刻警醒我们到底是孩子要的还是自己要的?是爱孩子还是爱自己? 2、收起情绪 父母常常在自己的想法中

  • 热水变冷大班科学教案
    热水变冷大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探索让热水快点变冷的多种方法。 2、体验参与实验操作活动的乐趣,感受事物的变化。 活动准备: 塑料杯;温度计;擦手干毛巾;冰块;湿毛巾;小脸盆(中间加水);调羹;扇子;每组一块记录板、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 "这儿有杯热水,如果想知道它现在有几度,该怎么办?我想让它快些冷却下来,有哪些办法呢? (幼儿介绍) 二)、小组实验,记录结果: 1、引导幼儿分组寻找材料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请你们三人一组,把你们商量的方法记录下来,然后 就按照自己记录的方法进行实验,让热水变冷,看看在5分钟内下降到几度。我们来比一比谁的本领大,温度降得快。" (1)"现在我和你们来做个实验,我不用

  • 粑粑麻麻秒变super老师,从此让宝宝赢在起跑线上!
    粑粑麻麻秒变super老师,从此让宝宝赢在起跑线上!

    0-1岁是宝宝在生理、心理、社会意识等方面的觉醒期,如能及早得到外界适当的刺激和激励,将能有效地开发宝宝的多元智力。 ◆ 多和宝宝说话,宝宝开口更早 ◆ 让宝宝知道适当的等待是必须的,等待抱抱,等待喝奶,等待玩具 ◆ 帮助宝宝学会爬行,除了身体协调性外,爬行更能促进宝宝的求知欲,扩大求知范围 ◆ 和宝宝进行眼神交流,这样的精神交流下抚育长大的宝宝更善于同人建立起融洽的关系 1-2岁宝宝的潜能,基本上相差不多,但学习机会越多,大脑潜能就开发得越多;学习机会越早提供,宝宝的智能提升就越早起步。 ◆ 用耳濡目染的方式让宝宝接触母语之外的语言,比如英语 ◆ 睡前给宝宝讲讲故事,增加亲子互动,培养宝宝的想像力 ◆ 正确地玩玩具,有必要的时候父母先学会如何玩,然后再耐心教给宝宝 ◆ 让宝宝自己学会收拾玩具,即使他要花1小时才能辛苦完成的事也要让宝宝尝试去

    标签:亲子教育
  • 幼儿园小松鼠分蛋糕教案
    幼儿园小松鼠分蛋糕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感知许多物体(图形)可以分成相同的二分,并知道整体大于部分。 2、尝试用目测,把实物分成一样多的两份,并在活动中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示范用的蛋糕一只及幼儿操作材料图形一套。 2、人手一分不同颜色的各种图形。 3、操作材料:红枣、豆子、橡皮泥。 【活动过程】 1、以两只"小松鼠分蛋糕"的故事,激发幼儿学习二等份的兴趣。 师:"六一"这一天,是小松鼠花花和圆圆的生日,小伙伴们送了他俩一个蛋糕,两只小松鼠很开心,看了一会儿,花花说:"我们来分蛋糕吃吧,我们两人吃一样多好不好"圆圆说:"好"!可是两之小松鼠的数学学的不好,不知道怎么分

  • “三无原则”会让家教更成功
    “三无原则”会让家教更成功

      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成功的父母在教育幼儿时使用的教育方式和原则与不成功的父母是不同的,成功父母更多地倾向于使用无错、无批评、无压力三大原则。   无错原则   当幼儿发生淘气、打架、损坏物品等行为时,传统教育观念认为幼儿犯错误了,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说服教育甚至打骂。   这是幼儿对客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行为,在幼儿自己的意识中,并不认为这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千万不要因此而认为他是一个令人烦恼的故意惹人生气的“讨厌”幼儿。   无批评原则   一些父母在日常幼儿教育中,一旦幼儿出现不能令人满意的行为,就对其大声呵斥、批评或表露出十分厌烦的情绪。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十分不妥的,会使幼儿不知应该怎么去做,自信心大大受挫,于是只会什么也不做,丧失应有的自我行为主动性,长大后会表现出退缩、自卑、缺乏主动性等个性问题。   对0岁-3岁的幼儿来说,说理性批评

    标签:家庭教育
  • 美国孩子的家务清单,看完我震惊了!不敢再溺爱孩子了!
    美国孩子的家务清单,看完我震惊了!不敢再溺爱孩子了!

    9-24个月: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让宝宝自己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 2-3岁:可以在家长的指示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 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父母给孩子适量的水)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更好地使用马桶,洗手,更仔细地刷牙,认真地浇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宠物,到大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睡前帮妈妈铺床,如拿枕头、被子等,饭后自己把盘碗放到厨房水池里,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4-5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独立到信箱里取回信件,自己铺床准备餐桌(从帮家长拿刀叉开始,慢慢让孩子帮忙摆盘子),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把洗好烘干的衣服叠好放回衣柜(教给孩子如何正确叠不同的衣服),自己准备第

  •  “乖孩子”和你不会懂的“别人家孩子”
    “乖孩子”和你不会懂的“别人家孩子”

    不会拒绝的“乖孩子” 我们都觉得“不会拒绝”是种病, 是人生的一大负累, 所以,有文章写,乖孩子往往长大后都不怎么开心,因为太压抑自己。 似乎有点道理…… 孩子会拒绝是件好事,应该为孩子会拒绝感到高兴。 可是仔细一想,好像又不是这样简单。 孩子明明天生就会拒绝。 不吃了会推开, 不想要就扔掉, 不喜欢不要抱, ……他们表达拒绝都是很直接的。 拒绝是本能。 掩饰自己的情感,迎合他人才是更高级的进阶的能力。 所以,又有文章写,孩子会说谎是变聪明的表现 …… (一脸懵逼) 我们不希望孩子委屈求全,做一个不尊重自己的“乖”孩子 也不应该教孩子不喜欢就任性地“拒绝”,以自我为中

  • 那些微信群里招人烦的家长,让你心塞了吗?
    那些微信群里招人烦的家长,让你心塞了吗?

    朋友吐槽说,真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家长的微信群的地方,更是少不了“刀光剑影”。 小派好奇的打开朋友的家长微信群一看,真是“百家争鸣”啊!群里的家长干啥的都有,有问作业的、套近乎的、给孩子拉票的、显摆的,竟然还有家长做微商发广告的····(小派已经晕菜)一时间,家长微信群热闹无比。今天,小派来和家长们来聊一聊微信群里哪些家长的行为最让人反感,希望大家一起建立一个和谐的家长微信群。 1小白型: 这类家长不管时间多晚,也不管别的家长是不是在上班,总之一有自己不清楚、不了解的事情;就像连环炮一样不停地追问别人。如果人家回复晚了,在言谈话语间还会捎带些许不满。当然,老师更是不能放过。比如;老师明明已经将纸质的通知发放给学生,有的家长懒得自己看,非要事无巨细的追问老师。 2过度关注型: 有的家长真是恨不得和孩子一起天天上学,

  • 孩子早教中最需要的遵守的原则
    孩子早教中最需要的遵守的原则

      父母对孩子的早教都是给予了厚望的表现。家长可知道有6大原则能够决定孩子的未来呢?请看本文的早教支招,家长们就知道哪些是孩子最需要的教育了。     1、0岁起步原则     如果把胎教划归优生范畴的话,早期教育则应从出生开始,重视全面培养,充分利用好0~6岁这一人生发展最珍贵的黄金岁月。     因为到6岁大脑就基本成熟了,如果错过了这个生长期,人的脑力、性格和心灵就永远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去奠定精神健康成长的基础了。     育幼苗是为了结硕果,抓早教是为了出“巨人”。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怀特博士认为,如果一个3岁的幼儿,在与学术上有关的各方面,如语言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上,迟开窍6个月或更多一些时间,那么,他就不可能在以后的学业经历中获得成功。     我们要从婴儿开始“抢&rdqu

  • 每个全力以赴的你们,都是英雄!
    每个全力以赴的你们,都是英雄!

    最近两天,小优的朋友圈被里约奥运会各种消息刷屏了!今天早晨起床看到的第一条消息就是25岁的山东女孩张梦雪在女子10米气手枪决赛中收获中国代表团的首枚金牌,随后吴敏霞/施廷懋在跳水女子双人3米板决赛里夺冠。举重赛场,龙清泉在男子56公斤级比赛中破世界纪录夺冠。 截至北京时间8日8时奖牌榜 张梦雪摘首金 吴敏霞创纪录 在射击女子十米气手枪赛事里,张梦雪以199.4环夺得金牌,同时创造决赛的奥运会纪录。 在跳水项目女子双人3米板决赛中,代表中国出战的吴敏霞/施廷懋一路领先,最终以345.60分毫无悬念获得冠军,中国跳水队实现该项目的四连冠。 在男子56公斤级比赛中,中国名将龙清泉以抓举137公斤平抓举奥运会纪录、挺举170公斤,总成绩307公斤破世界纪录夺得了中国举重队在里约

  • 教得越多可能越糟 家长需警惕
    教得越多可能越糟 家长需警惕

      孩子要读小学了,作为家长的你,究竟需要陪着孩子做多少准备,做哪些准备?本期《育儿有招》节目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资深教育工作者提醒,家长切莫觉得孩子读哪个小学,是给自己挣面子,更别把孩子一进校就考出好成绩,作为向亲朋好友炫耀的资本。   教得越多可能越糟   一名全职妈妈说,在孩子智力开发上,她一点不敢耽搁。孩子还有两个多月要读小学了,她干脆自己买来小学教材辅导书和英语磁带,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播放英语磁带,让孩子适应学习氛围。   但另一名爸爸却倾向“散养”方式,他觉得家长应该相信孩子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和天赋。不过也遭到另一些家长质疑,“孩子虽然有天赋,但是需要一把钥匙,才能打开藏着他天赋的那个宝盒”。   上海市特级校长、静安区教育学院附校校长张人利提醒家长,并不是任何知识都是适合任何年龄学的。就拿强调抽象和推理能力的

    标签:家庭教育
  • 要想别人不厌烦你的孩子,一定要做好这件事
    要想别人不厌烦你的孩子,一定要做好这件事

    后来我们先后恋爱、结婚,便搬离了大宿舍,在外面租房子住。就算是租房子住,茵茵也要与我租在一起,所以这么些年茵茵一直住在我的隔壁,我们是很好的邻居。 自从有了孩子之后,茵茵便不再上班,因为是普通的打工族,我们的经济能力有限,所以生活上的一些用品,头上的一些挂饰,以及孩子的玩具……很多都是从路边摊子上买来的便宜货。 茵茵的孩子不到一岁,因为要带孩子,平时很少上街溜圈,除非我叫她。 那晚从街上回来,已是晚上九点多钟,刚进房间,就听见隔壁茵茵的大呼,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便急急地跑过去看。 茵茵说:“不知道怎么回事?孩子手上居然抓着一百元钱……谁的呀?” 于是我们拼命儿地回想,许久才回想起来在挑选头饰的时候,孩子曾抓过女摊主放钱的小纸盒。当时女摊主还开玩笑说:“这么小,手这么多,该打……” “